【必备】初中学生作文三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学生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学生作文 篇1
数学模拟考试的铃声响了。
我的心坪怀地直跳,因为我在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复习。我知道考试时要沉着,不能慌,可是现在怎么也抑制不住那颗跳得厉害的心。我给自己吃“镇定药”:不就是模拟考试吗?别怕,认真地答题一定会考好的!
这时,试卷已拿到了我手中。我向左右看了看,别的同学都在填卷头,显得很从容。见此情景,我也不像刚才那么紧张了。先粗略地看了一遍试题,然后伏在桌子上飞快地写起来。随着做题,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我边做题边暗自庆幸着:这次一定能考个好成绩的。不知不觉中,找还差一道题就全部做完了。可这道题却特别难。它的类型我好像见过,但对于它的解法却很模糊,我读了多遍题也模不到解题的思路。我的`大脑像生了锈的机器,怎么也转不动。看来,要想做出这道题已经很困难了。唉!都怪我考试前没好好复习。
现在是决定名次的时候,可这题我却做不出来,怎么办呢?难道要拿出书来吗?或者,看看同学的答案?对,就这么办,我全身的血仿佛一下子都向脸部涌来,脸上又胀又烫;刚刚平静不久的心这会儿又激烈地在胸膛跳动起来。
我见监考老师离我很远,没有注意我这个方向,便放开我的望远镜—眼睛,扫到了左桌的卷子,射到了那道题,见他已做完了,便一溜烟抄了下来。经检验,解法完全正确。这时,我心跳的速度减慢了许多。我想这次有十足的把握得满分。
兴奋之际,“独立完成,杜绝做弊”八个字从头脑里钻出来,在眼前晃来晃去。这八个字可是班主任规定的本次考试的规则,我也曾想过应该拿出我的真本领,给老师看看我的真实成绩。可是—答案是抄来的,算是独立完成吗?当然不算。没有独立完成就不是我的真本领,也不是我的真实成绩呀!
我有些后悔做弊,便拿起橡皮,升起一个擦掉答案的念头。然而我又没有勇气去擦。
我清楚地知道放弃了这道题,我的成绩就会降低,我的名字一定会在金榜上消失。想到这儿橡皮又远远地离开了试卷。算了,诚实能值几分,我就作为一种特殊的情况处理好了,回去好好看看书不就行了吗?
然而我并不能因此得到安慰:如果我要了这虚假的分数,就算我的名字上了金榜,它也不会神气的。
初中学生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连州,那里不仅山清水秀,而且风味小吃更是独树一帜。如:星子牛肉面,连州肠粉,星子豆沙饼,东坡水角……其中,我最喜爱的是——连州粽子。
连州粽子的个头可大了,每一个至少有2到3两重,外形为三角形,就像一个玲珑小巧的金字塔。
别开粽子的外形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呢!首先,选料要足:糯米、花生、红豆、叉烧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的加上一些香菇、火腿。接着,用2片形状差不多的粽叶,卷成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形状,圆锥的定点要卷密,否则待会煮的时候,水会渗入到粽子里,就会影响到粽子的口味。卷叶卷好后,把材料依次放入,然后,用一根草绳绑住,包粽子的步骤就完成了!
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沸腾的锅中煮,直到粽叶的.颜色完全变成深黄色,那么,美味的粽子就能出锅了。从锅里捞起来,剥开粽叶,将粽子放入一小碟内。顿时,一股糯米和粽叶混合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咬上一口……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红豆的粉,那一阵阵清香在你的嘴里萦遥。使人心旷神怡,胃口大开。
我爱美味的连州粽子,更爱我的家乡——连州。
初中学生作文 篇3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天,要各自飞向自己的世界“没次听这首歌都带有点伤感,因为我即将毕业,有的人对毕业很开心,因为他们自由了。对于我呢……有一天晚上我做在我的卧室,呆呆的坐了一晚不为别的,就是不知道改怎么办?要毕业那天我知道大家一定会很高兴,但那都只是表面的。
或许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了吧,或许我应该更认真,更努力去面向未来。而不是在这发呆……但是毕竟在一起读了初中三年了。初中三年以来每次开心的时刻都时时的浮现在我眼前。哎~有想太多了。
现在大家更关心的.应该是中考吧,因为那将是像我们老师所说的――人生的转折点。快毕业了,我该喜还是忧。忧,忽然产生这个词。我为何忧呢?我应该努力去迎接中考!
现在心情乱呀,或许是自己过多的想吧。想,晕,人总是不知不觉老想想。既然这样,不如早点毕业吧,中考早点来吧。当然,想想还是慢点好。因为我可以多一点时间去想这初中三年的快乐时光;因为我可以多一点时间去复习,备考;因为我可以多一点……
忽然发现自己累了,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做呢。
毕业?毕业!
【初中学生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的学生作文02-23
学生初中作文08-09
学生优秀初中作文12-29
关于学生初中作文02-17
初中学生作文11-07
做学生很辛苦作文初中03-25
中学生初中作文11-07
初中学生作文11-02
初中暑假学生作文11-03
初中优秀学生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