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4-10-20 09:54:15 小学六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川秀美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会特别热闹,因为每家每户都在忙着准备端午节。

  终于等到了五月五日。

  早上,太阳还没下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看主人的孩子们一大早就起床了,跑进跑出西部的孩子们也起得很早。大人们总是在屋子里和外面忙碌。猜猜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正忙着做端午节的特色食物粽子。那里的饺子很独特:白糯米和一些红豆混在一起特别调皮。有些饺子用猪肉包着,味道鲜美。有些饺子用蜜枣包着。你可以吃蜂蜜和蜂蜜。而且形状也不一样,有三角形、四边形、圆锥形、枕形、小宝塔形、圆棒形,一角向上,其他的向四面八方伸展呢!

  在街上散步。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迷人香味。走进不太繁华的街道,大街小巷挤满了人。到处都可以看到捡东西回家的人。最热闹的'是村里的空地!看内外层的人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人们期望舞狮队很快上台。在一阵锣鼓声中,两只美丽的狮子出现了。它们左右摆动,像一只笨拙的熊。美丽的

  时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转眼间,它就多一点了。人们站在街道两旁,再次排队走出家门。穿着节日服装的年轻人穿梭在街道上,来到镇上参加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这时,镇上那条不知名的河流变得活跃起来。

  下午三点,比赛开始了。河里的龙舟排成一排,像一群威武的士兵。龙舟上的队员们准备得很好。他们紧握着桨准备出发。鼓手们也摆出他们自己的姿势,好像在说:“我不知道。”;我必须赢得今天的比赛。3点15分,从某处传来一声响亮有力的口哨。龙舟似乎是一条真正的龙,在蓝色的波浪上划动,在水面上留下水线。

  日落,夜晚的寂静取代了忙碌的白天。晚饭后,人们坐在树荫下的空地上生火,围着火跳舞唱歌,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下午的比赛。

  我家乡的端午节,朴素而华丽,忙碌而悠闲。走在街上,我非常兴奋。因为这也是一个儿童节。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2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吃粽子。

  我家的粽子是三角形的,用粽叶裹着,里面是糯米饭,但是在米饭里你可以加一些东西,肉肉呀、枣子啊、甜枣啊……都可以加进去。还有一种三角形的,跟我们这里包法都不一样,很长。那个三角形头很长很长,粽叶是绿色的。

  到了端午,奶奶老早就准备粽叶和馅儿,好包粽子。我本来是想学包粽子的,结果不仅没包成粽子,还弄得一团乱。

  奶奶用熟练的手法包了一个粽子,我没看清,就叫奶奶再来放慢动作包。先将粽叶卷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将馅儿放进去,再拿一个粽叶盖住,最后用绳子绑好。哇,这样就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拿来一片粽叶卷成了一个三角形,但是我加陷进去的时候,发现下面好大一个洞在漏馅儿。我马上把粽叶打开把馅儿弄出去,再重新包一个,这次包的非常的好,下面一点洞都没有。

  放馅进去了,一不小心手一抖,米全撒了。奶奶生气地看了看我:“你是来帮忙的,还是在捣蛋呢?走走走,不要你包了啊。”

  “奶奶,求你了,你就再让我弄一次嘛。”我哀求道。这样,奶奶才答应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

  晚上,奶奶将粽子从锅中端了出来,她随手拿了一个粽子剥开,放入嘴中,嘴巴一动一动的,脸上露出了享受的表情。我见奶奶吃得这么香,我也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既精致又好看的粽子。

  可是,当我手一碰到粽子时,便被这高热的.温度给烫到了,我立马将手缩了回去。奶奶怎么这么牛逼,居然能承受这么烫的温度,不愧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啊!

  弟弟很好奇:“姐姐,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我想了一会儿:“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是为了将粽子扔进屈原尸体所在的河里,防止鱼虾、螃蟹等吃屈原的尸体。”

  “哇,你好厉害!你怎么知道的?”弟弟不可思议地说道。

  “聪明人自然知道,而且这都是常识。”我不屑地回答。

  端午可以包粽子,可以吃粽子,但是同时还带着一丝纪念!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3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特殊的风俗,当然,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的风俗是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每到这天,牧民们都要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要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喇嘛们开始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们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丰收年。

  敖包是蒙古语,意义堆子或鼓包。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因为他们认为高大雄伟的山上,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敖包是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脚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们焚香燃灯,颂词念经。

  正因为有了各个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才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下来。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一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孩童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孩童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孩童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孩童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心中最隆重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春节就是一盏盏红灯笼、一副副春联、一朵朵烟花、一张张欢乐的笑脸……

  大年三十到了,一大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那红光耀眼极了,仿佛在宣告节日的来临,给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份喜庆。大人们忙着做年菜,孩子们去买自己喜欢的烟花,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人们纷纷把新买的.春联贴到门上。“贴春联”这个习俗的来头可不小,春联源于桃符,王安石诗句中的“新桃”和“旧符”指的就是它。渐渐的,桃符演变成了春联。贴春联这一习俗也从明朝开始盛行,据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每逢春节贴春联,便想推广,于是要求金陵的所有人家都要将春联贴在门上,有一户人家因为事务繁忙忘了贴,刚好被微服出巡的朱元璋看到了,他亲笔题写了一幅送给他们,这户人家就把这“限量版”的春联珍藏了起来,至此以后,人们都在春节贴对联。春联的贴法也很讲究,上下联位置不能贴错,如果横批从左往右写,上联就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它不仅是我国语言魅力的独特形式,还是一个家庭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夜幕降临,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到了,他们纷纷下楼,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开始燃放。烟花的种类可多了,孔雀开屏、百花齐放、火树银光……看得人眼花缭乱。

  放完烟花,就到了守岁的环节,在这个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全家人都聚在一起,看春晚吃夜宵,为的是让父母健康长寿,家人幸福平安,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满了屋子……

  春节的习俗真有趣,挂灯笼、贴春联、守岁、放烟花……不仅营造出了欢乐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

  我的家乡在江西,最新年的味道是做麻饼。很多地方的人都用机器代替了传统的食物制作,但我们的家乡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春节前做麻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制作糯米所需的原料有糯米、熟米粉、红糖等。首先,将新鲜糯米(当年生产的)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然后将湿糯米放入木蒸笼蒸熟,然后将蒸好的糯米倒入大石袋中,两个强壮的人用大米锤反复打成柔韧的`糯米。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最精彩的是打糯米糕。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准确把握这个过程。如果打得太久,糯米糕会粘在石袋上。如果打得太短,糯米糕味道不好。打糯米糕很费力。打得越久越有韧性,做出来的芝麻糕就越好吃。糯米糯米打好后,放在干净的案板上,用熟米粉揉成糯米团,用手压薄,加入芝麻红糖粉,这样美味的芝麻糯米就准备好了。

  做麻糯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很开心,过年也很开心。想做出好吃又好看的麻糯,就要注意心、手、眼。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来自一个小山城,那里的人们生活淳朴,风俗独特。每年农历三月三,我们有个叫做“踏青节”的活动,就像春天的序曲,热闹非凡。

  踏青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野餐,带上亲戚朋友,一起去山间田野游玩。我记得小时候,爷爷总是会带上他自己酿的米酒,那酒香醇厚,闻起来就让人心醉。妈妈会做各种小吃,尤其是那个糯米饭团,包裹着豆沙,甜而不腻,是我最爱吃的。而爸爸则会扛着一面大鼓,他是村里的鼓手,每次踏青节,他的'鼓声总是最响亮,最振奋人心。

  我们会找一片开阔的草地,搭起帐篷,唱歌跳舞,欢笑声此起彼伏。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讲述过去的故事,孩子们则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捉迷藏,采野花。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风俗似乎在慢慢消失。现在的孩子们更喜欢在家里玩电子游戏,年轻人也更倾向于外出打工。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找回那些被遗忘的传统,让它们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的家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中,那里有一股独特的韵味,那就是淳朴的家乡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家乡的人们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元宵节庆祝活动,这便是我最期待的日子。

  清晨,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象征着新年的喜庆与吉祥。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舞龙灯的场景了。一条长龙由村民们手工制作,每一片鳞片都闪烁着光泽,龙头栩栩如生,仿佛真的`有生命一般。舞龙的队伍由年轻人组成,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精神抖擞,伴随着欢快的鼓点,龙舞得活灵活现,引来了阵阵喝彩。

  除了舞龙,还有猜灯谜的环节。村里的老人会精心准备许多谜语,挂在灯笼下,等待着孩子们去破解。这些谜语既有趣又富有深意,既锻炼了我们的思维,也增添了节日的乐趣。猜中灯谜的孩子们会得到一份小礼物,那是对智慧的嘉奖,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夜幕降临,元宵节的高潮来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家做的元宵,软糯香甜,满载着家的温暖。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甜蜜的汤圆融化,人们的心也被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它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却有着乡村的宁静和淳朴。每一次的庆祝,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9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将至,草木纷纷凋零,窗外的柚树早已光秃秃的,像一个孤苦老人站在那里,好像冥想着什么,好像在等着什么。

  此时恰逢凛冬,枯黄的树挺立在园中,光秃秃的杆子上只有零星几片叶子,对比着身旁四季常青的香樟,真像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一样,然而新年常来的却一直热闹,喜悦,尽管冰天雪地,大街小巷仍就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万物都在等待它的到来,湖里的鱼,土中的虫,空中南飞的大雁,每逢新年,小小的屋檐下一直充满欢声笑语,包围着一个个温馨和睦的家。

  寒冬里的新年从不缺席,清晨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早餐铺。最多,也最实惠的是羊肉汤,家家食肆都卖。羊肉汤色香味俱全,品尝时须先喝汤再吃肉,味道甚好。抄手比羊肉汤略贵,是极美味的,薄薄的'一层饺子皮里包着鲜嫩肥美的肉丸,滑,嫩,鲜,香,非常不错吃。如果再在鲜汤里加上一勺辣椒油,一捆细粉丝,一把白芝麻,入口便会叫你张目结舌:这东西竟这么美味!

  论新年,最让人心动还是晚上放烟花的时刻,乌黑的天空中,绚丽多彩的烟花与黑暗中的明星在对话,五颜六色的大球重叠在一块,五彩斑斓,闪闪发光,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最后,日渐变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坠落下来,漂亮极了。

  老家的新年还有着一个老北京的风俗。院子里洒满了芝麻秸儿,大家在上面踩的咯吱咯吱响,这叫“踩岁”,闹得筋疲力尽,睡前给大人请安,这是“辞岁”;大大家就要拿出钱给大家,这是“压岁”。

  我想念家乡的新年。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我的家乡在新州,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那非春节不可啦!

  春节是新年的开头,寓意新的一年到了,要说春节的来历啊!哪来头可不小呢!春节是从历年流传下来的,直到现在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呢!

  我们这里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四过完小年就开始了,当然那都是节前的彩排。最热闹最隆重的是年三十那天,那天才是真正的过年,那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夕晚上必定要吃我们新州的元宝饺子。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我家饺子馅是多种多样的,有白菜馅、猪肉馅、韭菜鸡蛋馅、香菇馅等等。餐桌上,弟妹嚷嚷着:“再给我一盘,再给我一盘,我还没有吃饱!”

  到了晚上外面噼里啪啦的响,家家都在放鞭炮,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和爸爸从屋里拿出长长的红红的大鞭炮,边拖边摆放着。点火!爷爷和爸爸赶紧跑回屋里来,火沿着火线慢慢的延伸到鞭炮。猛然间外面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接下来就是放烟花了,一点火,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轰”的`一声,一束烟花飞上了天空,紧接着,更多的烟花飞了出来,随着噼噼啪啪放鞭炮似的响声,烟花绽开了,不一会儿,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各种颜色的烟花纵横交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你瞧,圆形的、流星形的、瀑布型的、花型的……五花八门的烟花在天空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它们有的像上翻,好像娇媚的牵牛花;有的向下垂,好像绚丽的菊花……我还饶有兴趣的为每一组烟花取了名字,如万紫千红、繁花似锦、满天繁星、百花齐放,再加上黑天空的衬托,显得烟花像是天上的仙女,好一幅壮丽的景象!

  吃饺子、放鞭炮是我印象最深的节日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1

  过年前最兴奋的,也就是赶集,赶着去逛集市。那里有表演、小吃、酒肉,这就是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

  我们家乡的赶集一般在过年前三天的时候,那天的一大早,街上便挤满了人,汽车的'轰鸣声、人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时我便会拉着奶奶,提着菜篮子去赶集,虽然只有十几米,我们却挤了足足有半个小时。来到市场,哇!好热闹啊,每个摊位都摆上了新鲜的菜和肉,尽头还有个超市,后面就是一个大舞台,每次都会有表演戏曲、京剧之类的,爷爷奶奶每次都来这儿听小曲儿,过年甚至还会表演上几个小品。十分有趣!

  我与奶奶买了一大堆新鲜的玩意儿,差不多是下午的三点半,还有二十分钟演出开始,我和奶奶连忙抢了个座位,与旁边的王大姨聊了起来。“你孙子真高!”“哪能跟您孙子比啊!”聊了好久,精彩的表演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隔壁村的陈奶奶,她热爱京剧已经长达几十年了!一上台,就获得热烈的掌声,她唱的可好了,唱得那叫一个字正腔圆!台下的欢呼声就没停止。

  精彩的表演很快就结束了,我和奶奶都赞叹这表演真棒!年年赶集,我也年年期盼,这就是我们老家的习俗啊!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2

  我的家乡在贵州,那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在四周都有青山环抱,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我家的四周都是青山,最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这里除了风景好之外,在我们当地,各种各样的习俗是十分有趣的。像新年和元宵两个节日。在新年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会贴上红红的对联;威严的门神;各种各样的“福”字剪纸。在新年那一天,人们会把长长的'一串鞭炮从山上铺到山脚(只铺四米长)然后点燃,听外婆说这是和山里的山神一起过年,求山神保佑,来年的田地五谷丰登。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做饼、打糍粑、吃长寿菜。整条街都十分喜庆,这一切无疑透露着人们对新年的重视,新年对人们的重要。过了新年,就是又一个高潮――那就是元宵。

  元宵在我们那边,也是一个长辈们重视的日子。在我们那里“元”同“圆”谐音,所以长辈们这一天,就想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一天,长辈们,还会自己亲自包汤圆,她们会在汤圆里包上各种各样的馅,还会在汤圆里包一些别的东西,像钱、桂圆、花生等,花生预示吃苦耐劳,就会有好结果;桂圆圆圆满满,则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钱,希盼来年财源滚滚。元宵那天,还会养鱼,养一天后放生。为什么不在新年养呢?新年养鱼年年有“余”嘛。长辈告诉我:新年吃鱼,有了一个“余”,那个时候养鱼,两个“余”就抵消了,就没福气了。所以在元宵养,就一直有好福气,又给元宵一个新的意味。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真是应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3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每个家庭都充满了喜庆和欢乐。梅州的春节第一件事要做的是先买年货,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陆续来到超市,买糖果、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鸡肉、鸭肉、猪肉、鱼肉这些东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件事就是大扫除,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姑丈一起上阵,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大家一起吃团圆饭,然后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上十二点屋外响起来鞭炮声,大家都知道春节有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怪物,每到腊月,这个叫年的怪物就会出来伤人,后来,人们为了不让年伤害人把食物放在门外让年吃饱了不在伤害人。有一次,年被一户人家门口晒的红色衣服吓跑了。人们发年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在大门口贴对联,挂红灯笼,放爆竹。

  年初一店铺都休息,到了年初二才开门,年初一大家都去拜访亲朋好友。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大人都会到了忙碌中过去,小学生都回到学校上课,过春节的时候是大家最闲的时候,春节过去了,大家又忙着工作了。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我家在浙江,那儿可热闹了,有龙飞凤舞的糖画,有欢声笑语的歌唱,有栩栩如生的竹刀。可我知道一个习俗,可比这热闹多了。

  上梁这一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去祭拜这座房子的最中间那一根横梁,愿从此在此房子里的'一家平安喜乐、事事如意。

  表哥一家新建了一栋新房子,一家老小都兴奋的不行了,在上梁的前五天,就得准备了,外婆每天六天就要去买菜,准备好,就要开始为第二天做饭了。

  到了第二天,外公外婆把村里的亲戚朋友全部都叫过来,场面可热闹了,一桌几十个菜,看的我眼花撩乱。妈妈和姨妈在门口招待匆匆赶来的外宾,外婆则是在忙乱的做饭,在我家乡一般的酒宴都没有米饭,只吃菜。如果不吃菜只吃饭,那么证名这家人不是菜太少,就是厨师做得不好吃。

  上梁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早上六点钟我们就早早的起来,连忙赶过去。这时已经有很多人了,个个都拿着纸箱,袋子,雨伞。各式各样的准备装东西的工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这里上梁要丢很多好吃的东西,有零食,粽子,馒头。全村人都可以过来抢。首先、烟花不断、锣鼓不断,站在楼顶的人向各个地方开始抛下食品,纷纷扬扬,噼里啪啦掉下来,人们挨挨挤挤,蹲下、站起在地上抢起来,那个才叫一个热闹。人们推推挤挤,争先恐后地抱抢。零食像洪水似的涌下来,人们像海浪似的起起伏伏。

  待到抢得差不多时,人就慢慢散散去了。许多小孩还会恋恋不舍的望望上面,似乎还想得到一些。而上面呢,则都累得气喘嘘嘘,筋疲力尽了。

  就这样,上梁就在黄昏时结束了。人们的背影洒在金黄的在路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而在我的家乡祭灶则是春节前的头等大事。

  过完腊八就是23日的祭社。祭灶,名副其实就是给是王爷上供的日子。而在我的家乡,祭灶的流程十分复杂,隆重的程度绝不亚于其他的节日。

  一般的祭灶都在西墙或者在炉灶前,有钱的人在家会摆上一个神龛,没钱的就直接贴上画像。祭祀时会近三次酒,第1次则要诚心祷告,待三次完毕后,人们会将旧画像撕下,连同芝麻祭品一同燃烧,为的`是将灶王爷“送上天”。至于祭品为什么都是一些又甜又粘牙的食物,图的是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尽说好话,正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当然在正月初四,别忘了“接神”,就是将新神像贴在墙上。

  关于这个灶王爷,我也知道不少,都是从长辈们的口中听来的:有的说是一个美女,也有的说是一对夫妻,还有的说是皇帝、天地、东皇太一等,不过我听的最多的则是一尊男神——被玉皇大帝派下凡间洞察人间的使者。

  我很喜欢我家乡的这个习俗,虽说我并不信神,但这天的我却因此“沾了”灶王爷的光,因为在祭灶这天,我们小孩子都会得到大人们做多了的糖瓜,又粘又甜的,让人十分喜爱。

  这就是我家乡的祭灶节,这也是我家乡的独特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家乡的风俗福建05-15

家乡的风俗作文09-28

家乡风俗的作文03-19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1-25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11-27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6-29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9-02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10-10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10-13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