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冰的那些事散文
一次偶然的邂逅,让我看到一位楚楚动人的美女舞动在小区的溜冰场上,优美的动作,灵动的神韵,在无比折服的同时,让我的思绪飞回了我曾经走过的真真实实的冰,和曾经发生在那时冰上一些往事。信笔粘来、键落文档,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耸人听闻的故事,更没有华美的文字、静雅的风韵,只是把曾经的少年留在岁月遗痕中。
——题记
那是一个天蓝云白的的冬季,天生闲不住的我,喜欢到处行走,去郊外听季节王子的一年一度的咏叹调,去公园,去阅览画中君子的轮流亮相。说冬季无景观,好像在现代的社会里,再也不能默认了。
你看,小小的公园内,一群一群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群嘻的演绎着勿用编排的天籁,成对的呢喃着衷肠倾诉。单飞的,自由自在地飞翔,展开的翼、掠过的影,无不是那么的欢畅,似乎在和眼前那冰上,身轻如燕的小姑娘的滑行竞相媲美。
看着那些知名不知名的鸟儿飞翔的倩影风姿,欣赏着小姑娘优美的冰上舞姿,我的思绪不自觉插上了翅膀,弹奏着无词的曲,心弦的节拍和着小姑娘的足下音律,飞快的在晶莹的冰上旋转着,滑行着......
也许是眼前亮丽的魅力,诱惑出一直在我心海粼粼闪光的岁月遗珠,那些黑白乏黄的胶卷,虽然没有现代高科技的画音,但那些无法替换的影集,一直雕刻在我心房的四壁。
上世纪七十年代,冬天要比现在的冬天冷了许多。那时的雪大而勤快,不像现在的雪,轻轻盈盈、柔若无骨,妙曼的似曼妙时尚女郎。那时一旦雪舞,动辄封河封路,积雪深达一米多深,是常有的事,一片白茫茫的,看不到尽头,好像全世界都是姓雪的。银装素裹、玉树琼花,天然的高高低低、坎坎坷坷,在风的舞动中,形成独特的韵律。
出行,是万万不可的,就连乡里乡亲的走动,有时都像《地道战》里情形。吃用的水,往往是煮雪化冰得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考验,人们食用的蔬菜不是萝卜、芋头、就是大白菜,什么青菜都被雪覆盖了。人们为了打持久战,连皮也都小心翼翼的清洗食用。加上当时的生产力落后,本身就难以温饱的人们,只好省吃俭用,就这样都难以支撑过接踵而来的春荒岁月。
一到冬天,天气一冷,往往一夜之间,大自然鬼斧神工地就会将河面结上一层厚厚的冰,使得本来跳跃着音符的河川变成了没有乐声的五线谱;而且似宁静一下子战胜了喧哗,让善歌善舞的河川变成了哑巴。如果再连续冷上几天,不用西北风的眷顾和垂青,河面就会“天堑变通途”。把带有韵律的溜冰场奉献给土生土长的爱滑人;很多时候,就连收割、运输芦苇的牛车,都能如履平川地奔跑。昔日时而奔腾的、时而寂寞的河面上,就会出现无数热闹的场面。笨拙的足音,好像因流畅而成为了咏叹调,勇敢者的步,将无数的破折号变成了一道道平行线或者是优美的浪花图案。
每逢此时,上学的路上,就只剩下胆小的女生,好像她们在走她们的阳关大道,路已经一改昨日的温柔,变成油腔滑调的浪荡,害得女生们也一改平时贤淑发出高低不一的尖叫声。
虽然家长再三叮嘱和老师校长的三令五申:“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冰上玩耍”,我们还是通通置若罔闻,用土话说是:春风灌驴耳朵,这边听那边冒,用成语说是我行我素。上学时匆匆忙忙,无暇逗留,放学时河面成了男生的乐园。
本来在地面上玩的许多游戏,一应迁来了河面冰上,看那种叫赶陀螺,只要稍微抽上几鞭,就会转得让人心焦。滚铁环在陆地上,本来是有点废力气的游戏,到冰上却很轻快,运动自如。勇敢的同学会猛跑几步,然后双脚并弄,凭着惯性,一滑就是十几米,身轻如燕。由于冰的摩擦力很小,使得能量消耗少,从而速度变快了。
在冰上玩,胆要大,要像平时走在踏实的路上一样,不要两眼盯着脚下,双手要自由放开,心情更要放松,否则你越是胆小越容易摔跤,而且不是就地窝倒,就是前心重弹,摔个结结实实而又猝不及防。
让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些,我天生就不喜欢争强好胜,兄弟姐妹都把我当着小女孩看,不过我这个小“女孩”,虽然喜静不爱闹,却又长着男孩的习性。
与众不同的我,喜欢找一个僻静的河水不太深的小河,在那里释放自己的内心世界,逢到中午吃完午饭,不像好多孩子奈在家里,家长不催不动身上学。
顺便说一声,当时上学不像现在孩子幸福,书包要家长送到校门口,然后还怏怏不乐地接过书包进教室,中午营养餐还不愿意进口,心里惦记着家里那些自己喜爱的食品。当然我不是说现在孩子都娇气,这也是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和关怀的负面影响。
我也是有孩子的人,而且有三个孩子,如果都要尽到父母的责任,那么他们的生活来源那里来,还要上班吗!如今都已经进入高校,有的已经毕业工作。
那么我要问,究竟是中国的教育有问题,还是家长的头脑有问题?
不言而喻,好多孩子都是家长的宠爱给宠坏的,不仅进不了高校,就是技校也要花钱去锻炼,把本来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了曾经的溥仪皇上,娇生惯养的孩子,能够去闯荡如今充满铜臭的红尘吗?是父母之过,是作为父母的人把孩子推进了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的无能之辈,我不是在怪孩子,我是在提醒家长:你的孩子、你的皇上,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培养结果,孩子他们今天是不是你的愿望中的“栋梁之材”,是不是你现在愿意还要接纳的结果。
我是作为父母的人,曾经经过的三次心海浪花的抨击,我看到的是本来很优秀的孩子,因为要学什么英语快捷班、奥数夺魁班,假期音乐班,好多家长腰包都被人给掏空了,还不知道被人骗了。
原因是在中国这个教育体系中,有谁能够与国家相媲美的教育,换句话说,你就是很优秀的单科教育,能够把最聪明的孩子去通过高校招生语、数、英等等分数线,而且你怎么知道孩子的兴趣、不断发展的喜爱。别忘记中国式的教育,是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更要德、智、体全优的大梁。再说鱼龙混杂的所谓学校,它为什么能够生存,就是利用家长的这一心里而生存。
也许我的话题拉得远了,但我目睹曾经十八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把大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毫不吝啬地扔进不明不白,我不能不说,如果不说我会憋坏的,追其原因,就是这一代家长,由于自己曾经受到不平衡的教育,想再一次达到捷径取胜,其实是黄粱美梦。相反地自己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坏了,还美滋滋地说,我已经尽力家长的责任,没有想到孩子这么回事。
好了,不说这些,也许是我的偏激,也许是我的多言多语。
还是回眸曾经的自己吧,免得读者的不解,每逢到这个时候,表面上,我会早早去学校,实际上则是到那幽静的小河的冰上,先是玩耍一会,在找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用带来的工具把河面上的冰,巧妙地凿开一个碗口大的洞,洞口的水面自然富氧。
待到下午放学后,再去把结上的薄冰凿去,这一次很容易,因原来冰的结构被破坏了,一时间不会恢复原来的冰层厚度,而且,这个洞口的冰,韵藏着独特的丝丝淡淡的绿意,宛如一块来自缅甸的温韵的翡翠,镶嵌在玲珑剔透的一河产于新疆的和田玉中,远望又像一枚盛夏的荷叶,漂浮在一曲晶莹之中。在酷冷的严冬里,诗情画意尽显风流。
第二天早上,我又早早地再去把新凝的薄冰,凿去晶莹剔透,驱走片片润玉,留下白里发青的清澈;来自破冰的余韵在阳光下粼光闪烁,宛如朵朵烟花在盛开,又若我的希望在懵懂地绽放!
万事俱备后,不妨以逸待劳地看冰流延伸的曲径,望雪凝天下的银装素裹、玉树琼花。如果是霞光万丈,你欣赏到的必定是花繁景簇、五彩缤纷;倘若是雪压冬云,你领略到往往是暮色苍茫、影像单反。
此时,你不能急,当然你也不会急,因为阅览着冬天曼妙的花事,流连在充满晶莹的世界,你的怡情绝无它意,会尽情的奔放茫茫雪原中,想收回都是件不容易的事。稍等片刻,我挽起厚厚的棉衣袖子,伸手热乎乎的双手,伸入水中去捉冰下的鱼儿。
冬天的鱼,在冰下很好捉,一是这里水中的氧气由于我的折腾含量相对特别高,它们愿意来在这儿,呆在这里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心中积怨,深信这里是冬天里的春天,愚笨的鱼怎么能够知道,这里是实实在在的陷阱,请君入瓮的圈与套。
二则人的手在冰下显得特别热,当你伸手去捉它时,它不但不跑反而感觉很舒服,好像这里的热,就是他们的梦寐以求、日夜思念的春天,所以他们乐此不彼地在这个从天而降仙境里畅游。因而在这个小小的洞天里,往往一次就可以捉上七八条活泼乱跳的、鲜鲜美美的鱼儿。
然后在欣赏岸上风光的同时,使劲的搓揉自己被冻得通红的手,保证血脉通畅同时又使手重新温暖。很多时候会在背风的河岸,点燃早已被秋风风干,又被溯风驱逐到一起的杂草,把刚刚捉到小鱼,用树枝挑在火上烧,天然的鱼香,至今都无法忘怀,一边烤着篝火,一边享受着美味,好像在谁的笔下出现过这种场景,但我总认为还有不尽的意味。大约过半个小时左右,再欢欢喜喜地、守株待兔般地去捉傻瓜的鱼儿。
那时候,因为环境没有被污染,连农药、化肥都很少用,水中的鱼儿很多,比天上的星星不知要多多少倍,记忆中的家乡,比现在的人间天堂、素有鱼米之乡的烟雨江南,也不知要美丽多少倍。我不是在厚古薄今,也不是在卖现在江南烟雨的小报,而是在说,我们的环境,已经到了不可不保护的时候了。不妨闻一闻我们现在的盘中鱼、筷上虾、手中蟹,看起来十分肥美,如果不是厨艺极佳的精品之作,你还想吃吗?汩汩升腾的已经不是鲜美,而是充满柴油味的异味。再望一望不断在攀升的鱼价,说明了什么,物以稀为贵,说明的是,鱼能够生存的空间小了,鱼的数量在锐减呀,如果不引以为戒,我们的儿孙,说不定看到鱼就像现在我们看国宝熊猫一样,我不是在杞人忧天,也不是无稽之谈,事实上,我们已经把自己的步,迈到这个无比深渊的边缘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呀!该警醒了……
冬天在冰上玩,那时我们很少出事,大不了摔几跤,也没什么,因为那时候,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厚厚的棉袄、棉裤、棉鞋和棉帽,摔倒了爬起来,连衣服弹都不用掸,因为冰上无尘,如果你迅速爬起来,恰似摔在厚厚的玻璃上。
可到了春节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新学期开始了,春寒料峭,南来的风,早已润物细无声地把气温的上升,看那灵感动人的春姑娘,柔情似水地使河上的冰,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逐渐融化变薄,倾注的爱,缓缓而有款款地温柔了埋在土中的寒气,百媚千生地撩开了万绿的梦的面纱,点点花红惊艳地翩舞在人们的心海。小草也顽皮地将昨夜清梦,留在了芬芳的土地中。有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却认为在我的家乡,寒去水温鱼先觉。
往往在这个时候,尽管玩了一个冬天的人,稍不小心就会大意失荆州,常常会被冰抓住不放,好像还在说:让你们放着正路不走,整天在我好端端的面孔上恣意横写,我非把你浸入水中不可,经常会报复似地教训我们。
有一天上午,班主任在我们班早读课上,春风满面地而又意味深长地表扬了我“老实、听话”,可就在我侥幸的高兴心里还没有尘埃落定,就在当天刚吃过中饭,上学的途中,因逞能想象燕子一样飞走薄冰时,掉进了深及大腿的冰窟洞里;后悔不已的我,学校去不得,家更回不得,提着满是淤泥的鞋子,光着脚丫,无可耐奈地跑到当时生产队养牛用的牛社房,点燃材草,烤起大火,希望早点把棉裤烤干。
由于人小,懵懂无知,尽量把潮湿的棉裤靠近温暖的熊熊火焰,表面上看,一时是烤干了,可转动去烤另一侧时,烫手的知觉未散,潮气又泛来,如是三番五次的烘烤,将一条崭新的棉裤烤成了济公服,所以有一段时间《济公》播放时,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就会想起我那时新棉裤。
现在想起来,变成济公服的原因很简单,棉花任你怎么拧,也不可能把水分拧尽,一如现在的海绵一样,当你把棉裤外表烘烤时,水汽正好又钻进棉花中,表面上让你感到烘干了,其实温度早就超过了布的脆点,所以棉裤烤一时是烤不干的,除非你把它烧掉,化为灰烬。真正让我知道了水火不相容的含义了,也可恨世界上真的没有后悔药。
就这样,在牛房烤了一个下午,直到夜幕降临,繁星点缀苍穹,把黑纱披上阡陌,待万家灯火裁剪夜的时装,趁着天色黑定,才敢回家。连续七天的高烧,差点把我的人也烧成了“破棉裤。”
虽然母亲未打我、骂我,可从那时起至今,再也不敢去河面上玩冰了,就是陆地上溜冰场也不愿去,因为曾经的现实讥刺了逞能的我、表扬我的老师、叮嘱的父母。
让我以后不在冰上行走的原因是,在那种计划经济的年代,布匹不像现在这样满街都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花色图案更是灵动而美妙,只要你想打扮自己,任你尽情挑剔,绝对没有让你失望的可能。而在当时,你就是有钱,也不可能让你尽情卖的,没有布票也是枉然,更何况在当时一个工只有八分钱,那里有什么钱呀。
记得那条棉裤的布,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南来风、北归雁时,小草咋绿,我在放学和星期天身背柳篓、手拿银镰,为生产队的牛精心割草,为生产队的猪尽心挑菜;初夏,河里捕鱼摸虾捉蟹,跟随夏收牛车一步一低头,捡拾落下的小麦。秋风吹来,去芦苇丛中寻找一种叫黑丑的中草药,去河堤荒野采摘蓖麻子……一点一点积累而来的,所以因走冰而烧毁的那条棉裤,在我心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迹,也是我对冰失去了应有的好感和兴趣。
人大概就是这样,不一定是十分美好的东西,就能够遗留在人的心海里,也不一定是无限风光的景物,就能诗入记忆、赋出胸怀。说不定那些看来不起眼的人或事,就能像永不失磁的胶卷,时常放映在自己的心房,让你回味、让你咀嚼、让你耿耿于怀、让你刻骨铭心。读者朋友们,你说是吗?不妨在你的心扉中,翻一翻,是否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冰的那些事散文】相关文章: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01-06
那些人那些事的散文06-17
我们那些事散文05-01
年里的那些事经典散文07-07
读书的那些事散文06-08
洋芋疙瘩那些事散文01-06
捡煤那些事散文01-26
记忆中的那些愧疚事散文06-09
这些年,那些事散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