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1
20xx年1月26日,爸爸妈妈带我来到花港观鱼,参观著名的爱国学者、书法家——马一浮先生的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花港观鱼内的蒋庄,地处苏堤映波桥畔。
跨进马一浮先生的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用白玉石雕成的马一浮先生像,老人看去已年过半百,长须飘飘,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直望着我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知道了马一浮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也是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和书法家。他出生于四川成都,原籍浙江绍兴,16岁到绍兴县城参加县试,名列榜首。然而少年得志的马一浮却遍尝人间的悲苦,父母和家人相继离世。不久便开始游历欧美,东渡扶桑等国留学,精通七国语言。留学回国后,入住蒋庄,隐居林下,置身湖山之间,读书、写书法、写诗、弹琴,生活颇为自得。他最早将马克思著作带回中国,并建议将如今的火车站设在方便市民出入的城站位置;他还是浙江大学校歌的编辑;上海市市长陈毅曾拜访过他,他们还是好朋友呢!周恩来总理还认为他是“现代唯一的理学家”。
参观了马一浮先生纪念馆,了解了爱国学者马一浮先生的生平事迹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马一浮先生的书斋取名为“蠲戏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蠲”即去除之意,“戏”指不严肃的行为,意思是在看书时就要去除不严肃的行为。联想到我平时看书的行为,我很羞愧。我要向马一浮先生学习,能真正静下心来,端正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勤奋学习,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要学而不厌。每一个成功的背后必须有汗水,好成绩要靠长时间的勤奋。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2
一一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的感想 走进林则徐纪念馆,心里突然想起他的两句诗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记得这是林则徐从西安动身充军伊犁时写的诗.他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认清了鸦 片的毒害,"长此下去国家将无筹响的白银,民间将无当兵的壮丁"他在这种强列的爱国精神驱使下,力排众议凑请道光批准在广州上虎门销毁英商的鸦 片,组织广州的`军队和人民起来抗击船坚炮利的英帝国主义,英军碰不动钉子啃污泥,掉头北上攻浙江清军无备势如破竹,投降派反咬一口,说林则徐惹事生非,道光帝昏庸不明事理,胆小动摇,最终罢免林则徐的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职务.
尽管如此,他还在西安向西的途中写下上面的诗句.他没有因成为罪臣而秃废,没有因为冤曲而气愤,他仍然以兼济天下的热心,在伊犁勘测地形,组织各族百姓修水渠发展农业生产,钱不够还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银子都拿出来供修渠用.他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他这银子还是离家时一位姓苏的大富自愿捐赠一万两白银,林坚决不收,最以奉养父亲的房契相抵才收下.伊宁的潢渠修成,昏庸的道光帝下召表彰伊犁将军阿布泰一字未提林则徐,林又请命去南疆修渠.在南疆一年跑遍了南疆八城.那时的交通工具是槽子车,坐在车里颠跛不堪.........,他这种气度,正如他写的盈联;"壁立千细无欲则刚,海汭百川有容仍大."
当林则徐告别家人时口占两首诗;"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收到处开..........,"可见他的胸怀气质是多么的宽广修养是多么的深厚!说到这里,我不免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扰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扰其君,是进亦扰,是退亦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扰而扰,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是林则徐继先贤精神的写照吗?林则徐的富国强兵,振兴中华,160余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英勇奋斗,抛头颅撒热血,终于迎来了今天,香港,澳门回归,台湾有望统一,今天我国正迈着现代化的巨大步伐走向21世纪,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让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精神永远发扬光大,让科学,民主,法制的强大中华屹立于世界方!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3
今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一个名人的纪念堂,说起这个人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就是林则徐!他在我们的历史上赫赫有名。
林则徐纪念馆是为纪念清代销毁和禁止鸦片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建的,这座纪念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上,1982年建设完毕,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就是公元1905年,占地三千多平方米。
走进大门跟随导游我们参观了仪门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这里还有按清代的陈设排放的家具等物品,一派江南园林的风格。
走出屋子,看到祠门外墙内壁上镶嵌有“虎门销烟”的大型浮雕,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我都感到当时大快人心,振奋国民的场面是多么不容易才得来的`呀!
大门门匾额题着“林文忠公祠”,仪门两侧回廊陈列了20多面执事旗,上面书写着林则徐历任的官职。在这里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在江西、云南、新疆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更是一位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林则徐一生中为国家为人民做了许多事,他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也要像林则徐一样爱自己的祖国!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4
昨天单位组织大家观看电影铁人,“铁人”对我们大庆人再熟悉不过了,从小我们就在他的熏陶下长大,我们看的第一部反映石油工人的影片就是?创业?,影片里周挺山的形象牢牢的印在了脑海里,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我们对“铁人”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和“有条件要上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经典绝句,从没有那么深刻的打动过我们的心,更没有对这两句话有过更加深刻的剖析。
“铁人”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和“有条件要上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经典绝句,从没有那么深刻的打动过我们的心,更没有对这两句话有过更加深刻的剖析。
在同事的生拉硬拽下,我被迫座到了电影院,一开场就被大庆六十年代的冰天雪地的艰辛环境所吸引,影片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石油工人为摔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忘我的拼搏的精神,和新一代石油工人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以“铁人”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用他们的满腔热忱,用他们的血肉之驱,诠释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献身精神,“铁人”那质朴的闪光的话语,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他说:“我们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什么?是家里的'儿子,我们要做这个家里最孝顺的儿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母亲的孩子,我们在家里面都有兄弟姐妹,我们都知道最孝顺的儿子是什么样,那就是无怨无悔,无私的奉献,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是我们国家最珍贵的财富,最孝心的儿子,用他们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献身精神,在松嫩平原上开发了大庆,添补了中国历史上贫油的空白,今天的大庆繁华似锦,高楼林立,一个现在化的工业大都市屹立在平原上,那高耸如云的钻塔,轰隆作响的磕头机,预示着大庆的未来会更加的美好,做为新一代的石油工人感到无比的自豪,()然而,我们从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肩上分量,老一辈石油人用血肉铸就的大庆油田,铁人精神,我们将怎么去发扬,怎么去光大,我们将怎么去建立大庆,开展大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位大庆人,都应该去反思一下“铁人”那句质朴的话:“我们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家里最孝顺的儿子”你是孝顺的儿子吗?怎么做才算是最孝顺呢?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居安思危观后感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看完了铁人,不免对里面的一些情节所震撼和感染。总想写点什么,可是又不知从何说起。
应该说,片子真实再现了我国石油工人勘探开发初期的真实情形。老一辈石油工人那种乐观的革命情怀,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舍生忘我,艰辛奋斗。
其实,当时的环境和设施是非常恶劣的。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也都是食人间烟火长大的。但是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贫油国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在暴风雪面前,他们毫不畏惧。当国家财产面临威胁时,他们挺身而出。王进喜拖着残疾的腿跳进泥浆池时,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只有责任。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保住了井架,保住了设备,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灵魂。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那种战天斗地大无畏精神,才使得我国的石油行业有了坚实的根底和稳步的开展。应该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源泉。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5
红色7月,烈日炎炎,我和爸爸驾车来到了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开启了红色之旅,寻访一个特别的“红色足迹”——中央红色标语博物馆。
我原本对红军的印象,就是平时和外公一起看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了解的。外公和我说了好多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我对他们的有勇有谋从内心里特别地敬佩崇拜,觉得红军是一支英勇无敌的军队。但是,长辈说的这些过去的历史又似乎离我很遥远。直到今天爸爸带我走进了这博物馆,看到了墙上这些红色标语和从少共国际师走出来的开国将领的肖像照,让我的眼前浮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爸爸一边带我参观,一边向我讲解标语的意思和它们的背景故事:1934年秋天,粟裕将军的红一军团指挥部与少共国际师(即红十五师)先后到马洪村上坪驻扎过三次,遗存有红军井、红军战壕、红军医院、红军学堂等旧址。在逢源堂等4座廖家古宅里,保存着较完整的红军标语及漫画、留言条有300多条,这里是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的“博物馆”。
我细心地阅览每一条标语,字体都不太一样,而且有些标语很清楚,有些很模糊。爸爸耐心和我说:马洪村上坪曾是个战略要地,除了红军三进山村,国民党、当地土匪也多次进村驻扎。村民为了保护红军标语,与国民党官兵和当地土匪斗智,巧妙地用厚纸张或白灰刷涂等措施遮盖,把红军写在墙壁上的标语保护起来,所以有些标语的字迹看起来不太清晰,也是村民们保护下来的宝贵遗迹。
在博物馆里,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红色标语,还有一首乐谱——《少共国际师出征歌》。我想让爸爸唱给我听,爸爸说他不会唱,但是他能教我唱少先队队歌,因为我们是少先队员,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我们一起参观的爸爸朋友是马洪村里的.人,他听我和爸爸的对话,就在一旁哼唱起歌儿来:“剪不断的情,割不断的根。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建农会,分田地,穷苦农民翻了身……”听说这首《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亲人》,洪田镇马洪村的村民们都爱唱。当时红军在这里驻扎时,和当地的村民建立了很深的鱼水之情。他们说,红军为劳苦人民的解放流血牺牲,我们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恩情。
我们走出博物馆,又看了看门口边上的介绍:“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为抗日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红军不辞辛苦地南征北战,一手拿传单一手拿枪弹打倒敌人;如今,我们有幸福和平的生活,也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才能为祖国开辟更美好的未来。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6
我忘不了53年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里,第一次见到导师时的情景。那时,郭先生对我和我的师兄李家春说:“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作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在中科院力学所,在中国科大,在九院,在29基地,到处可以看到他的“铺路石子”精神结出的硕果,而他的教导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座右铭。
在人民大会堂“共和国的脊梁”晚会上,看到描写九位科学家的节目片断。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让人肃然起敬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在舞台上,又见到了我的研究生导师郭永怀先生的高大形象,更令我浮想联翩,心潮难平。
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在回京汇报工作途中的空难夺走了他正在华年的生命,而在空难发生的那一刹那,他与他的警卫员用生命护卫了国家的机密,留下了永世流芳的时代印记!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
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充分诠释了郭永怀对祖国的深爱、对科学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正如剧中人郭永怀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到达的。”
在接受导师郭永怀耳提面命的教导的六年间,我了解到,他深沉寡言,不苟言笑,但是他把炽热的爱埋在心里,表现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中。他默默地率领众人科研攻关,总是战斗在第一线。我见过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时他在现场监测时待过的掩体,见过他试验克服热障的庞大风洞,也知道作为力学所的副所长他为科研人员设计过图书馆的座椅、灯光。
他说过:“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四个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耒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他用行动实践了他的热爱和希望。
我忘不了53年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里,第一次见到导师时的情景。那时,郭先生对我和我的师兄李家春说:“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作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在中科院力学所,在中国科大,在九院,在29基地,到处可以看到他的“铺路石子”精神结出的硕果,而他的教导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座右铭。
我也见证了郭先生与师母李佩先生之间坚贞不渝的。在他俩20年的共同生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笃爱情深,大爱无疆,在郭先生辞世的47年中,李先生依然对他一往情深!如今李佩先生已经九七高龄,仍有一种“你不回来,我不老”的情怀。这一点,在音乐剧中有生动刻画,即使只是短短八分钟的片断,也感人至深。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7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观了位于延边州图们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这是一座全国唯一的反映中国参加朝鲜战争历史和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这座纪念馆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抗美援朝的历程和优秀战斗精神,无疑是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的参观观后感受。
进入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立面上两侧的金字:“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热爱和平,坚决抗美援朝”。这表明了这座纪念馆的主题目标,迎合了全体参观者的心理期待。
一进大门,左右两边的长梯向上延伸,直通上层。这一设计就让我想起了志愿军踏上义务向前、不怕牺牲的豪迈场面,而从上到下的`场景分布则恰恰追溯了抗美援朝鏖战的策略变化。与狭窄的墓道相似,走廊尽头的巨幅壁画赤卫队奉命前去堵截等传神的表现了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不向敌人低头的气魄。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胜利,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整个抗战历程已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英勇的篇章,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志不忘。
在展馆二层,精心制作的人手模型、八路军游击队等场景布置,全面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真相。场景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将我们带入到那个冰天雪地、硝烟弥漫的年代。
一进入展馆三层,便会看到人民志愿军邮政专收专送的工作人员和各种邮政信函,这让我想起了当时工作人员和志愿军士兵在广大的祖国内邮寄回家的家书。
抗美援朝纪念馆里不仅有向战争中殉国的英雄致敬的场景,还有像我这种普通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在馆内使我对国家对人民的强大以及民族团结和英雄气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场景设施感非常好,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它通过第一手的资料、图书、视频等各种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闻通不能传达的历史情境,让我们感受着怀着困难走过的那一段日子。它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时期国家和人民所做的牺牲和努力,更加强了我们对自己使命和奉献的认识。它让我们更加爱国、更加主观,从而更加珍惜和平,培养了吃苦耐劳、敢于创新、不屈不挠、永不气馁的精神。
我相信那些人民志愿军战斗英拔志坚决的英雄们在天之灵的我们永不遗忘,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国梦献身。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8
马石山距离市区45公里,主峰海拔467.4米。这里群峰巍峨,奇石嶙峋,林木葱郁,鸟类繁多,保留着原始山林特有的秀美风貌。
这里是抗日时期闻名全国的马石山突围战中心地,是日军血腥屠杀胶东抗日军民的马石山惨案发生地,也是八路军“马石山十勇士”等英雄群体的诞生地。
73年前,马石山上战火硝烟弥漫,侵华日军集中2万余兵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大扫荡,40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为掩护群众突围牺牲……
为缅怀革命先烈,更好地激励后人,近年来,我市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对原有的马石山烈士陵园进行修缮改陈,建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党性教育于一体的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包括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和乳山革命纪念馆、宣传教育中心共“两馆一中心”。其中,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位于基地广场最前方,为基地的主馆。
十勇士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585平米,馆内分5个展示区域,分别展示胶东抗战简史、日寇制造马石山惨案的罪行、马石山十勇士及其他英雄群体舍生取义救民众的英雄事迹、军民血肉相连同生死的事迹和缅怀先烈内容。通过声、光、电的'化技术和半景画的独特形式,将当年马石山突围战的场景再现,给参观者以深深地震撼。
“这是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字的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主要介绍十勇士们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英勇无畏、浴血杀敌的英雄事迹。”自革命纪念广场拾级而上,耳边传来解说员饱含深情的声音。步入十勇士纪念馆,立刻沉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主题雕塑。山峦环绕之中,一座山峰,石垒层叠,十位勇士从岩石中幻化而出。三角形的构图象征着巍巍马石山,坚硬的岩石宛若大地刚毅的骨骼。英雄就是民族的脊梁,是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自信,也是他们以血肉之躯铺就了共和国今日的坦途。在整体构图之中,还有数支八路军小分队和群众向外突围,他们是和十勇士一样战斗在那个夜晚的,我胶东军区八路军战士。人民永远铭记的夜晚,1942年11月23日,就在这座马石山上,发生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马石山十勇士”是胶东抗战英模的代表,是一座英雄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马石山惨案”是日军侵华暴行的铁证,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9
10月30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卢沟桥畔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它坐落在七七事变发生地—宛平县。在这里,我们了解并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于1987年7月6日“七七事变”50周年前夕落成。由序厅、展厅、半景画馆三部分组成。以声光结合立体画面再现了日军在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铜铸浮雕,分别反映着抗日战争时期不同人们激昂的抗日情怀,象征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的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14口方形古钟,象征着20xx年抗战,蕴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四部分,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战士倒下了,亲吻着祖国的大地,但手中的刺枪直指晴天。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
其中综合馆展示全国抗日战争全过程;日军暴行专题展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其中有“七三一”细菌部队和南京大屠杀的现场复原陈列;人民战争专题馆展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救亡任务和浴血奋战场景,其中有台儿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的介绍;抗日英烈馆展示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彭雪枫、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半景画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模拟七七事变战场,形象生动,触动我心。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参观着展馆,我的心不时为之震撼,心生感触,在国家危机存亡时刻,无数的英雄的无畏壮举令我感动,触动着我;无数的抗日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充分的展现出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慧,地道战、游击战、百团大战…他们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各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振兴了中华民族,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复习历史,是为了不忘记那段历史。因为无论何时,忘记历史,将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历史还将重演。
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10
星期天的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雷锋纪念馆。
来到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雷锋的雕像,他笔挺地站在那里,炯炯有神的眼w睛望着前方。一束束美丽的花朵环绕着雕像,寄托着人们对雷锋叔叔的怀念。
讲解员阿姨带我们参观了雷锋叔叔的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我把这段话牢牢地刻在心里。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雷锋叔叔的很多感人事迹,比如冒着大雨送大娘回家,省吃俭用把钱捐给受灾群众,给同事的父母寄生活费,自己穿着破袜子却把新袜子让给战友。这些事迹看着普通,但可贵的是雷锋叔叔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做下去。
参观结束,妈妈给我买了一个雷锋纪念胸章,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把胸章别在胸前,也把雷锋叔叔的话记在心中: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以后在学习生活中,我要做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小雷锋”。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11
上周六,我们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这是在党的88岁生日来临之际的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听取焦裕禄同志的生前事迹,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永远的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通过学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要学习他为革命自强不息。抗战时期,焦裕禄同志深受日寇、汉奸和国民党的迫害,家中的生活非常困难,他的父亲被逼上吊自杀,他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当苦工、给地主当长工。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同志回到家乡,积极投身革命工作,通过努力担任了县委领导干部。从一个受压迫普通农民,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苦难使他变的坚强,斗争使他变的成熟,这正是他为革命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我们要学习他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要敢于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挑战,大胆工作,树立敢于摸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工作态度,开拓工作新局面。
二、要学习他对工作的无限忠诚。焦裕禄同志对革命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被调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后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同志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在他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好榜样。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三、要学习他为百姓鞠躬尽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为所谋”,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的做好事。他看到兰考那么多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他心似刀绞;他看到全县那么多群众在风沙盐碱地里劳作而得不到好收成,他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来自人民群众,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他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不顾自己身患肝癌,为解除兰考人民遭受“三害”的日子里,他跑遍了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5000多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他带领群众栽泡桐治盐碱,堵沙口治风灾,直到住进了医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焦裕禄知道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他没有利用权力搞特殊化,他利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给所有的领导者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组织观念,要“对己清正、对人公正”,真正成为一名让公司满意和信任的干部。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12
很久以前就想着能够去雷锋纪念馆去看看,去感受一下我们大家心中的伟大的精神支柱——雷锋同志。今天终于让我如愿了,随着我们年级的辅导员和同学们一起到参观了雷锋纪念馆。
雷锋纪念馆修得很漂亮,环境很好。一进入纪念馆我就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在大厅里,白色的雷锋雕像静静地伫立在那,他面带微笑地注视着每一个来纪念他的人,在灯光的照耀下,雕像显得无比的神圣与高大。继续往里走,就能够看到白色的大理石上刻着雷锋的日记,他在日记里写到“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的劳动,永远谦虚的人”,“一滴水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尤其是他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他那螺丝钉的精神,对待工作充满热情。雷锋日记中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对于雷锋的精神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雷锋不是超人,混乱惨淡的一切不是一个人,牙一咬,心一横,便能挺过来的。周围人群的帮助使雷锋深知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还的道理,“我的生命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是雷锋的语言,更是他短暂一生的写照。在一个个平凡的为人民服务中谱写着不平凡的.业绩——雷锋,在平凡的战士生涯中书写伟大,昭显着深层的人格魅力——这也是我们年轻人走向成才,迈向栋梁的必备素质。
而后我又在纪念馆详细听取了解说员对雷锋各个时期的介绍,同时观看了雷锋的日记原稿,雷锋的日用品和雷锋的旧居。其中包括他那补了又补不舍得扔掉的袜子和衣服,在参观中边反思,当今社会依然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作为我们当代社会的伟大精神支柱,他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攫取去学习。我们学习雷锋精神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如若能够做到这样,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13
沧桑的屋檐,雨水循着旧时的足迹,一遍一遍滴尽了曾经的岁月,潮湿了思念。细风斜雨,切落一地秋兰。抚袖轻嗅,一份思绪柔动。凝视长空的双眸,细数着点滴,于花落间,纷纷错乱了年华,我与辛老穿越时空相逢于纪念馆。
跨进门槛,一种庄严与古朴的气息迎面扑来。墙上挂的都是辛安亭先生生前的照片,大多都是黑白照。照片上的他目光如炬,神情庄重,眼角有密密的皱纹,戴着一顶帽子,端端正正地坐着,可谓“站如松,坐如钟”。还有一张照片令我记忆犹新,周围都是老百姓,他们眼含热泪,神情激动,簇拥着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他亲切和蔼的笑容让朴实厚道的老百姓顿时感觉亲切不少,主席的身旁是亲切慈祥的辛安亭爷爷。纪念馆里还有辛安亭生前穿过的衣服,朴素但很整洁;还有他以前读过的书,书页泛黄,有些破旧,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沧桑;映入眼帘的还有辛安亭以前用过的煤油灯、破旧的椅子和尘封了许久的纺车……我仿佛看到辛安亭爷爷日夜忙碌的身影,我仿佛听到笔不停地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走出辛安亭纪念馆,在秋风的吹拂下,在潇潇的细雨中,在绿柳的掩映下,我看到辛安亭爷爷的'塑像屹立在校园大门的正前方。
斯人已逝,遥想先生走过的足迹,我们感受到他的一生与祖国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联;来者可追,今天的我们怀着一颗敬仰的心铭记他的功绩,努力走入他高远的精神境界!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14
长安大学经管学院青马班于3月23日,组织青马班社会实践班全体成员参与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我很荣幸能在其中,去领略那个风雨交加的时代的血与泪。
跨入了办事处,我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进入这里,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战役,取得了对国民党战争的全面胜利。
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感人的历史图片,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革命的事业奋斗不息的风采,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撞击和震撼,思想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在这里,大家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仔细参观了主题展览,听取了讲解员满怀激情的讲解。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这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离开了“八路军办事处”,我们陷入了沉思。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党的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我会深深记住这一次参观“八路军办事处”的活动,这其中有太多的精神需要我们去体会、去感悟。我也一定会牢牢铭记那一位位英雄付出了鲜活的生命,才换来我们如今和平宁静、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他们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刻苦精神,是面对危险永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是在绝境中仍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我们一定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15
9月6日,在微微细雨中,我们驱车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纪念馆有三个展室,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焦裕禄同志早期的苦难生活和盼翻身求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经过;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工业战线,与车间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工业管理内行的事迹;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统一领导班子思想,带领兰考人民战胜“三害”、鞠躬尽瘁创造的伟业。
学习焦裕禄,要学习他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焦裕禄领着县委班子到火车站去看灾民的场景:大雪天,火车站挤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焦裕禄站在雪里充满感情的对班子成员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今晚的情景,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这是他对别人的要求,但更是对他自己的要求。虽然今天的情况和那个年代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宗旨意识不能谈薄,仍然需要我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学习焦裕禄,要学习他的责任意识。焦裕禄同志参加工作十八年,不管是在革命时期从事武装斗争,还是和平时期从事
企业生产、担任县委书记,一直对党的事业中心耿耿,对从事的工作充满责任感。
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要做二个结合:一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二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新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青团员身份,不断增强团员意识,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忠于党的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以立足本职,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承诺,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更加发扬光大。
【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参观纪念馆作文09-19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作文10-02
参观茅以升纪念馆作文09-25
参观了革命纪念馆作文11-04
参观纪念馆活动方案11-03
参观烈士纪念馆作文04-30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精选36篇)12-28
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作文04-30
纪念馆参观介绍信01-22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作文【热门】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