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读后感

时间:2021-05-09 14:54: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怀念母亲》读后感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怀念母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怀念母亲》读后感15篇

《怀念母亲》读后感1

  我终生一生没世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养我的生身母亲,而另一个却是我宏大的15亿人都领有的故国母亲。我从未失去过这任何一名母亲,而季羡林爷爷却得到了他的生身母亲,还写了一篇感想的作文:《怀恋母亲》。

  《怀念母亲》主要讲的是:作者季羡林读大二时,年仅四十多岁的母亲就过世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攻。他很思念生身母亲。过后去外国留学,他进一步觉得到了本身的孤寂与伤感,又一遍遍留念着本身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这类留念之情,始终随同着作者在国外留学的十一年。

《怀念母亲》读后感2

  读到《怀念母亲》,我就想起了远在他乡的母亲,我的母亲在我两岁时就离开了我,也离开了那美丽的家园,在她走后的第年中,有时会回来看看我们。在我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忘记了她,我的思念也和时光走了。

  在这十几年时光中,我有时也想过她,回头一想她那么狠心,可又一想她是我的生身母亲,我不能这样把她忘记吗?不、不能,这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人在一声又一声的说。

  当我读完《怀念母亲》后,我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那样后悔,我能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思念母亲,才能知道一个没有母爱的人是真正灵魂不全的人。

  这就是我读《怀念母亲》的感受。

《怀念母亲》读后感3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

  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怀念母亲》读后感4

  《怀念母亲》主要讲的是:作者季羡林读大二时,年仅四十多岁的母亲就过世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很怀念生身母亲。后来去外国留学,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与伤感,又一遍遍怀念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这种怀念之情,一直伴随着作者在国外留学的十一年。

  我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觉得季羡林的这种爱母亲与想要迎养母亲的信心真令人感动!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他因为母亲的死去,伤心了一天又一天,痛哭了一天又一天,着真是出自深深的爱母的情感呐!

《怀念母亲》读后感5

  读了《怀念母亲》,我更深地感受到母爱有多伟大,我是多么地依赖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啊,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

  总等到失去母亲后,才会愧疚。到那时,才会发现母亲给予我们太多,而我们回报得太少。想到这里,我暗下决心:在学校,我会认真学习,不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放学回家后,我会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我要学会为母亲分担家务,多和母亲说几句贴心的话,做母亲的“贴心小棉袄”。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

《怀念母亲》读后感6

  前几天,老师教了一篇新课文——《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爷爷写的,课文讲述的是季羡林爷爷六岁离开生母,到城里去住,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又回到城里,后来,母亲只活了四十多岁,季爷爷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从此季爷爷成了一个孤儿,一想到母亲,季爷爷就泪流不止。

  从季爷爷的日记中的“甜蜜”和“凄凉”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季爷爷身在异国感觉与自己的祖国,与自己的母亲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所以感觉凄凉。但又能对常怀念起祖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的关爱无处不在,所以心里又是甜蜜。

《怀念母亲》读后感7

  《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思念”,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内疚,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那么,《怀念母亲》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一起看一下吧。

《怀念母亲》读后感8

  从小到大母亲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爱护着我,让我在母亲的温暖怀抱中快乐成长,母亲您真伟大!

  从上周星期日我来上学时,才明白您对我的关爱,知道走后,突然下起了雨。我觉得冷了许多,可我不知道又是为什么,当我穿起您为我一针一线辛辛苦苦为我缝的衣服时才白什么是温暖,什么是母爱。在家的时候每当天气冷时,您总会帮我穿上衣服。

  这一刻,我明白了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我的母亲身边,我清楚地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您更主要,对于我来说,和母亲见面是令我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请让我再叫一声母亲吧!母亲。

《怀念母亲》读后感9

  今天,我学习了季羡林爷爷的《怀念母亲》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

  我知道,天下的母亲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想季羡林爷爷那样好好学习他那种对母亲的爱。

《怀念母亲》读后感10

  从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可以看出母亲在子女中的地位是用如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作者的遗憾,我相信很多子女也有这样的遗憾,父母还在的时候,就应该多孝顺自己的父母,多抽时间陪陪自己的父母。

  有一些孤儿一身都没有见过自己母亲,有些孤儿做梦多想见自己的母亲一面,希望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怀,得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虽然现在我还是一个学生,但是我也要多抽时间多陪陪我的父母,好好地孝顺自己的父母。

《怀念母亲》读后感11

  今天,我学习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文中讲了作家季羡林到德国留学十一年来对两位母亲的思念的事。

  作家季羡林六岁离开生母到城里去上学,读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悔恨而无法入睡,后来他到德国留学,祖国母亲时常到他的梦里。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陪伴他读过在欧洲留学的十一年。

  学习这篇课文,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母亲。

  我的母亲今年36岁,她看起来凶凶的,但她的心里很善良,对我最好。每当我生病的时候母亲都会很细;每当我有困难,母亲都会帮我一起解决;每当我伤心的时候母亲都会安慰我,每当我闯祸的时候母亲都会帮我扛着。

  天底下,那个母亲不是这样?

《怀念母亲》读后感12

  母亲,这个词我们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古诗有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世上最真实最真切的感情就是母爱,最难忘怀最难割舍的情感是思母之情。季爷爷怀念的是深沉的母爱,而思念之情和赤子之心又总在他心中激荡,我体会着季爷爷远离故土、独居海外的思乡之情,也感受着他失去母亲后的痛惜和悔意,两种浓浓的真情汇聚一起,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怀念母亲》读后感13

  今天在上课时,当老师教完季羡林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是,读大二时,年仅四十多岁的母亲就过世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很怀念生身母亲。后来去外国留学,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与伤感,又一遍遍怀念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这种怀念之情,一直伴随着作者在国外留学的十一年。

  文中写季爷爷六岁时离开了生身母亲,到城里住,这期间匆匆地为奔丧回来了两次,在季爷爷读大二时,母亲就离他而去了,他悲痛欲绝,他从此成了一个失去母爱的孤儿,带着对母亲的怀念与悔恨抱憾终身。

《怀念母亲》读后感14

  今天,我们学习了季羡林爷爷写的《怀念母亲》,我感触很深。

  季羡林爷爷六岁时就离开了生身母亲,到城里去住,偶尔几次回去,都只是去奔丧,并没有特意的去看望自己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在四十多岁时去世了。作者这么小就离开母亲,对于母亲,他应该不太了解,对于作者失去母亲的这种痛楚和悔恨,我能理解,也能体会。

  作者就是和我一样,母亲不在身边,想起她时,都会落泪,因为,天下的孩子都希望母亲一直陪在身边。

《怀念母亲》读后感15

  读完《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我的感触非常大。

  季羡林老爷爷的命很苦,六岁时就失去母亲,在没有母爱的关怀下,他强忍痛苦去学习,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还有一点,季羡林老爷爷的爱国之心很强烈,不像现在的我们。嘴上说爱国,到国外便把爱国抛到九霄云外,还说外国这好,那好,都想着去国外,在那里安定下来。估计呀,那些爱国心,都变成了外国心了。再看一看季老先生,就连他的日记里也写满对中国母亲魂牵梦绕的句子。

  哎,季羡林老爷爷的爱国心是和现代的我们难以对比的。我们应该向季老先生学习!

  学习李老先生强烈的爱国心和他对痛苦的忍耐与坚强!

【《怀念母亲》读后感15篇】相关文章:

《怀念母亲》读后感范文500字01-01

怀念母亲读后感精选15篇04-16

《怀念母亲》读书笔记精选12-15

怀念母亲读书笔记精选12-15

怀念母亲高中作文五篇08-04

怀念母亲的读书笔记6篇11-20

读怀念母亲有感范文(通用12篇)07-29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107-23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207-23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范文600字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