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堂》读后感 英

时间:2023-04-25 00:55: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学堂》读后感 (英)

      我   的   学   堂       俗话说,书是精神食粮,看书能填补精神上的空缺。确实是这样,如果哪一天没有看看书,心就会不自在,好像缺了点什么。漫长的假期《我的学堂》陪伴我渡过了一些幸福的时光。其中有几段故事让我十分感动,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书中的苏童是一个七岁的顽童,启蒙老师姓陈,当时大概50岁的样子。“现在我仍清晰的记得陈老师的齐耳短发已经斑白,颧骨略高,眼睛细长明亮如灯,记得她常年穿着灰色的上衣和黑布鞋子,气质纯洁而娴雅,当她站在初入学堂的孩子们面前,他们或者会以她作参考形成以后一生的某个标准:一个女教师就应该有这种明亮的眼神和善良的微笑,应该有这种动听而不失力度的女中音。她的教鞭应笔直地放在课本上,而不是常常提起来敲击孩子们的头顶。”     我瞬间想起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她姓林,高瘦的个子,记忆中写得一手好粉笔字。因为喜欢上她的课,所以目光总是紧紧追随她的一举一动,我发现她总爱在讲课时把右手的五个指头攥在一起,每当她进行总结或者想表示些什么,就会在胸前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然后定格在空中。我常常出神地仰望着那个在今天看来酷似“七”的手势,渴望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但她的脾气却不很好,常常会惩罚听错作业的同学揪耳朵,写错题的同学揪眼皮。我想我那时是十分的崇拜她,每次看到别人在讲台上挨批,心中都会觉得是他们不争气,老师做得对,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种做法的正确性。     今天的我讲课时也会时不时效仿林老师当年的手势,这才明白,老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一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说说而已,老师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也许孩子小当年不明白,但长大后,所有的是非曲直他都会了然于胸。做一个老师不容易,做孩子的启蒙老师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苏童在一年级的时候给他的陈老师写了一份小字报。“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多少汉字?200个300个记不清了……那是个荒唐年代里席卷学校的潮流,广播里每天都在号召人们向XX路线开火,于是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向陈老师开火了,我们歪歪斜斜地写字指出陈老师上课敲过桌子,我们认为那就是广播里天天批评的师道尊严。”     我想陈老师肯定看见了帖在一年级墙上的小字报,她会如何反映?我记得她在课堂一如既往地微笑,下课时她走近我身边,只是伸出手在我脑袋上轻轻抚摩了一下。那么一次轻轻地抚摩,是1969年的一篇凄凉的教育诗。“     这些年的教师生活,和孩子们的那分自然而然地亲近,有点像师生有点像母子还有点像兄弟姐妹。他们愿意让我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得意,我愿意去分享他们的不满和秘密。有时候,孩子会突然叫你妈妈,什么是妈妈?妈妈是在最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妈妈是在最危急时刻无私帮助你的人。不是说老师是妈妈,而是说一个好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去爱孩子,每次听到孩子心急叫错人时,我总是点头冲他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些。     我们班上有个姓徐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在生活习惯上,都令人头疼。说真话,我打心眼儿里不喜欢他。有一次我正走在大街上,远远听见有人大声喊“郭老师”、“郭老师”,我顺着声音看去,他在离我几十米的人群中奋力地挥着手,毫无顾忌地大声呼喊着他喜欢的郭老师,全然不顾周围吃饭的人,我看见他的父亲有些尴尬地朝我笑着,我从心底涌出一股暖流,尽管这是在2009年的严冬。     苏童的老师上二年级的时候离开了学校。“走的时候,她患上青光眼,几乎失却了视力,都说那是因为长期在灯下熬夜的结果。记得是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在街上走,看见一辆三轮车慢慢驶过来,车上坐着陈老师母女,母女俩其实是挤在两只旧皮相和书堆中间。看来他们真的要回湖南老家了。我下意识大叫一声陈老师,然后躲在别人家的门洞里。我记得陈老师喊着我的名字朝我挥手,我听见她对我喊:天快黑了,快回家去吧。我突然想起她患了眼疾看不清是我,怎么知道是我在街上叫喊?继而想到陈老师是根据声音分辨她的40多个学生的,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老师们往往能准确无误地喊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如果说《我的学堂》前面几段都是我不经意的读下去的,等我看到上面这几句话时则是含泪而读。是朴实无华的文字吸引了读者,是一个爱老师的孩童感染了读者,是心与心对比的力量震撼了读者,没有任何的矫情与修饰,让人在看过文章之后感动着、融化着、回忆着、反思着。在你我他的生命里,总会有一个成为启蒙者的人,他随岁月留下最完美的痕迹,或许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见到他说声谢谢,但无数个陈老师已经成为美好的路灯,她在一个孩子混沌的心灵里投下温暖的光辉,陪我走上漫长多变的人生之路。     今天,我当教师已12年了,正是一群孩子的启蒙之师,而我却越来越觉得自己除却浮华,初入学堂,正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我希望自己做的一切对得自己的良心,因为这是为师者最低的道德底线。我希望20、30、40年后的一天,会有像苏童当年一样平凡的学生想念着我、回忆起我。

【《我的学堂》读后感 英】相关文章:

学堂小学作文12-07

我的李焕英作文11-20

(经典)我的李焕英作文12-08

老学堂_850字11-07

我和我的李焕英作文09-27

我和我的李焕英作文12-03

刚下“考场”又进“学堂”11-09

我和我的李焕英作文(优选)10-01

司马懿大闹学堂作文11-18

大班健康营养搭配学堂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