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后感

时间:2023-04-24 22:27: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后感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后感     最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有很大的期待,可但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内容后,我模糊地记忆起大概在哪儿读过其中的一些片段:   传说中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一座由他自己雕塑的象牙姑娘,并且为之魂不守舍。爱神阿芙狄罗忒被他真诚的爱所感动,就让那尊美女雕像活了起来。据说:大文豪肖伯纳根据这一神话创作了话剧《皮格马利翁》;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也借用了“皮格马利翁”这一神话的寓意,做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   在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做一次实验: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非常夸张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班主任,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个谎,因为名单上的学生原本随机挑选出来的,并不是经过筛选的。)在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名单上的学生,各学科的成绩均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各方面都在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这便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效应表明:作为期待者(如皮格马利翁或教师),以自己的全身心(认识、情感、态度等)投向被期待者(如少女雕像或学生),这样的角色期待,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认为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一种期望效应,或者说是心理暗示。   我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接受到老师的期待、肯定、信任、关怀、激励等积极因素的影响,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些与老师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这大概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具体表现吧。   实际上是通过师生共同的期待实现学生的转变的一种方式。我们班上有位女同学,在家中一切正常,能说能笑。可是一到了集体中就非常“害羞”,不敢讲话,每天低着头,也没有朋友,   可是,她很认真,也很守纪,经常下课时围着我转,却不敢抬头看,也不敢张口说。由于认真,她的预习作业总是做得很好,我也常常鼓励她,经常给她示范的机会,锻炼她的胆量,同学们也会因为她的出色为她鼓掌,在她大声发表见解后,同学们会自发地送来掌声去夸奖她,向她投去崇拜的目光……由于内向,她从不惹事,非常遵守纪律,也非常有爱心,今年六一前夕,在班级进行“四好少年”的评选中成为了成功当选的“一匹黑马”。时间久了,她也慢慢有了自信,认为自己也是很棒的,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得到了提高。 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吧!期待可以让她变得很棒。     临平一小  阿菊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后感】相关文章:

对学生的期望寄语11-04

幼儿教育在人生智力和习惯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04-27

自主发展课堂心得09-23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11-02

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寄语11-15

课堂中的尴尬03-03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和发展06-20

老师的期望寄语11-06

对学生的期望寄语(精选250句)03-20

对学生的期望寄语15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