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案例

时间:2023-05-01 03:23:41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

武安市实验小学西苑校区:乔铁梅

教材简析:

《杨氏之子》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全文共55字,语言简洁、浅显,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而杨氏子却以“没听说孔雀是你们孔家的鸟”予以回敬。中心句便是“甚聪惠”。 本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像这样短小、浅显的古文,小学阶段一共有两三篇,主要的编入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建立一个初步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以及感受祖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强,对语文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思维比较开阔,善于用已积累的、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杨氏之子》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文言文,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班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写“梁 惠 诣 乃 曰”5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能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2、 感受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自主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探究故事内容。 教学方式:

1、 以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以读为本,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的巧妙, 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说话,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化解矛盾;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今天,我们要见识这样一位小孩,年纪比在座的都小,却伶牙俐齿,机智幽默胜过大人。

2、师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老师破题

4、对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1、出示生字词句子,齐读正音。(注意读好两个多音字:应声 为设果,为什么读这个音?下文学习时就明白了。)

2、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用“/”斜杠划停顿。生划斜杠。

3、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句子。

4、开火车读课文,每人读一句。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停顿。 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自由练习读.我们再来读出它的韵味,读古文讲究断句,大学网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没有标点的地方需要拖个长音,刚才我就在没有标点的地方拖个长音,你们读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6、指名读、齐读。

7、过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熟读课文,读懂故事。

1、这个孩子到底怎样甚聪慧,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对照48页下面的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边读便想:这篇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他的聪慧?

2、你借助注释读懂了哪句话?教师相机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点拨。

句子: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其:他的。谁的父亲?

*指导朗读:读文章要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自己的体味。指名读。

(2)为设果,果有杨梅。

*联系上下文谁为谁设果?口头填空:( )为( )摆放水果。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它读为第四声了吧?

(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以:以便。此:这。[岂有此理,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地无银三百两,也是这个意思。]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在这里指谁?

*他这么说用意何在啊?板书:杨氏之子 杨梅

*开玩笑该怎么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4)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随声,随声而答。闻:听说。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您,指谁?夫子家禽:您家的鸟。

四、感情朗读,体会妙语。

1、读到这,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出示两句比较]还妙在哪?比较两句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和“孔雀是夫子家禽”。哪句话说得好?好在哪?

2、这两个人物的对话这有意思。同桌练习有感情地、配合动作表演朗读读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话。一组同桌表演。师生评价演读。

3、老师读旁白,学生分两大组读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话。同学们听清楚旁白说明。[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孔,指以示儿,故意逗弄,曰……儿,眼睛一转,应声答曰……孔,指以示儿,眯缝着眼睛,曰……儿,遥指地上孔雀,应声答曰……] *谁来代替老师当旁白?

4、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出示: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孔君平 。]

5、精彩对话,令人拍案叫绝。文章就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来表现小儿的甚聪慧的。谁能背下精彩对话?练习填空背诵,指名配乐背颂。

五、拓展阅读,迁移能力。

这个故事选自小说《世说新语》,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部作品中的其它篇目,体会文中机智幽默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睿智。

六、布置作业。

这两个故事都记载聪慧孩子的巧妙应答,像这样机制而巧妙的语言在许多地方都能发现,它可以是身边人说的话,可以是告词、歇后语、相声幽默故事或笑话。请大家回家收集这些材料一 起

来开展 一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体会语言的妙用。

板书设计:

10 杨氏之子 (甚聪慧)

孔君平 开玩笑 ( 禽)

杨氏之子 答得妙 反应快 (果)

课后反思:

这堂《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语言的艺术”专题。这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备课时我仔细阅读了五年级下册的教材说明,了解了教材的结构、特点、目标以及各单元的编排情况,对“语言的艺术”这个单元更是进行了深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作好了充分准备才开始写教案,修改了许多次后终于定下了这个教案。我认为这堂课上下来有这几个方面做得好:

一、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我在这堂课上进行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导。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这里指孩子能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是第一层次的理解。

二、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合作学习,喜欢和同学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三、以读为本,读中解,读中品,最后熟读成诵。

我认为要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读中解,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最后熟读成诵。一读—读通,读出句逗。首先是读音的问题,“为设果”wèi“应声答曰”yìng ,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在问中究竟该怎么读,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理解,

根据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然后是朗读的停顿,“孔 /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对于这些在朗读中不易掌握的停顿,我先让同学朗读比较,并给孩子进行示范朗读,让他们发现异同,然后自己发现。特别是“家禽”“家/禽”,因为古人中的家禽和现代意义的家禽理解不同,但学生对此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所以不能理解,于是我范读,学生练读,就这样整整读了半节课,孩子饶有兴趣。

四、主题拓展阅读,进行方法迁移。

在学生兴趣黯然时,拓展《世说新语》中另几个聪慧之语《徐氏之子》。有了这次学习的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去。我发现学生再读古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是非常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艺术。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03-16

杨氏之子作文07-19

杨氏之子作文【经典】10-24

杨氏之子作文03-27

《杨氏之子》教案04-23

杨氏之子教案03-21

《杨氏之子》教案03-05

杨氏之子教案04-25

杨氏之子翻译及注释08-09

(精品)杨氏之子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