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过度包装

时间:2021-11-05 10:02:45 资料 我要投稿

商品过度包装

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市场营销1班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上许多商品的包装设计精美、样式独特,但其中一些商品却存在过度包装问题。过度的商品包装既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企业的持久发展,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中国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家、行业、消费者等方面入手,共同治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

关键词:过度包装;原因;危害;治理

近年来,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过分夸大包装的功能,出现包装物价值远远超过内容物价值的商品过度包装,容易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对国家、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造成很大危害。

(一)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

商品过度包装是一种功能与价值过剩的商品包装。商品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从量上看,所用材料过多,体积过大,装饰奢华;从质上看,包装性能扭曲或有欺诈之嫌。目前,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分析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法律规范不完善,缺乏行业自律

中国的包装业起步较晚,兴盛于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在利润最大目标的驱使下,往往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随意夸大商品包装的体积,采用豪华材料装饰包装产品,从价值判断上误导消费者。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无法可依,难以从源头上,通过法律手段有效治理商品过度包装。行业自律能够约束行业成员的不正当行为,维护行业的整体声誉和形象,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包装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职业道德规范也不健全,难以在行业内通过社会舆论、职业标准等措施,有效监督实施商品过度包装的企业。

2.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开始从忽略商品的包装逐步发展到注重商品的包装,甚至讲究商品的包装。在食品消费上,消费习性的改变为了消费者的卫生和方便,一些食品从散装过度到包装,从大包装过度到小包装;在礼品消费上,人们要求包装豪华、美观。在商品极大丰富的社会生活中,精美的包装,充满人文情感的各种媒体广告,反映了消费者追求名牌、追求档次的新型消费心态。商品外包装是否雍容华贵,几乎成为了人们选择商品价值时最重要的标准,昔日的散装逐步淡出市场,人们通过包装来了解商品,选择商品,认定商品。总之,消费能力的提高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性,改变着人们对商品包装的观念。一些企业正是抓紧了消费者的这一心态,在商品的包装上下功夫,通过夸大商品的价值。

3.企业商品促销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越来越开放,商品竞争愈演愈烈。从商品的价值大战、功能提升到售前售后服务等,展开多方位竞争。制造商对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作了精心的优化与构思,在完善产品功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广告宣传投入、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注意力集中到了商品的包装上,精美的包装能够产生视觉冲击,吸引消费者的视线,诱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而增

加商品的市场份额。豪华包装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使产品快速跨入高档行列,商品售价成倍提高而销售额并不减少,导致许多企业不惜增加成本,过度包装,获取暴利。企业之所以追求商品过度包装,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商品包装促销效应,追求超额利润。

(二)过度包装的危害

过度包装有悖于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的极大浪费

浪费国家资源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愈加凸显。过度包装加剧资源消耗,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包装使用的纸张、钢铁、塑料、玻璃等材料来源于木材、金属、石油,均为我国的紧缺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费量为145千克/年,美国居世界之首,达250千克/年,日本为20千克/年。我国虽仅为30千克/年,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率更低。据统计,全国年包装材料消耗量约为3000万吨。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污染生态环境包装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通过生产过程和废弃物造成,包装企业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包装多属一次性消费品,寿命周期短,废弃物排放量大。据计,包装废弃物年排放量在重量上约占城市固定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则占1/2。以北京为例,全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包装物约为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城市的“包装垃圾”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市民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些无法降解的.化工产品对环境带来持久破坏,国家每年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垃圾的回收、分类、再利用。

3.造成商品成本增加

过度包装不仅加大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费的支出,而且还增加商品流通过程中运输、仓储、搬运、保险等费用,导致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加。例如,我国卷烟包装采用的印刷工艺仅次于钞票和有价证券的印刷工艺,包装成本已占到生产成本的25%—30%,而国外卷烟的包装大多采用普通白卡纸,成本仅为国产卷烟的1/4。过度包装同时损害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利益。生产企业借增加商品售价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变相构成对消费者的强迫消费。企业利用过度包装攫取更多利润的“短视行为”损害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成本压力使企业失去竞争中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4.扰乱市场秩序

过度包装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助长商业欺诈之风。对商品过度包装是不成熟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不靠内在质量而是通过过度包装来取悦消费者,借此占领市场并击败竞争对手。伴随着愈演愈烈,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价格扭曲又刺激商品过度包装,形成恶性循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最终影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5.助长奢侈腐败

过度包装导致社会上兴起攀比浮夸之风,违背中华民族节俭纯朴的传统美德。借茶叶、月饼之名行贿受贿,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加剧社会的不和谐。例如,一

些天价月饼的包装盒内可能会有一辆跑车的钥匙或一栋别墅的房产证,专门用于送礼行贿。此外,名烟名酒等的奢华包装刺激了假冒伪劣商品的繁衍,以至于这些高档商品的废弃包装物也成了制假售假者收购的抢手货。三、过度包装的政府调控手段

6.增加消费者负担

过度包装增加了商品的包装成本。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成本是通过增加商品的售价而实现的,最终由消费者承受。在不增加商品售价的情况下,商家则通过降低包装产品的质量或数量来补偿过度包装的成本,最终导致消费者负担加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四)商品包装的防范治理

1.国家使用宏观控制手段,控制过度包装

首先,国家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5年4月全国人大修订了199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起,商品过度包装将被禁止,并从法律上鼓励人们使用易回收包装物。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法律还规定,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法律明确,国家鼓励科研、生产单位研究、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可以降解的薄膜覆盖物和商品包装物。法律还要求,使用农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应参照世界各国现成的经验,尽快制定《包装法》。许多国家在商品包装管理方面,都有成例可循。例如,澳大利亚规定商品的包装空位不得超过包装体积的25%,日本规定包装费用必须在产品价格的15%以下,荷兰规定60%的包装材料必须重复使用。宏观方面,最早推崇包装材料回收的德国,有一个“循环经济法”,规定生产中首先避免产生废物,必须充分利用材料或能源;丹麦率先实行的“绿色税”制度,促进了包装材料的回收;韩国规定过度包装物品属于违法行为,为了落实物品包装比率和层数的限制,韩国政府奖励精简商品包装,惩罚商品过度包装。

其次,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对包装环保科学技术加大投入,为先进的包装环保项目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引导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绿色环保行业。

2.包装行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当前,中国的包装行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量包装材料和机械设备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中国包装产业不能指望靠大量使用包装材料、加大包装成本得到发展,必须依靠发展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科学,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因此,包装行业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制定行业规范,施行制定商品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3.企业推行绿色商品包装策略

绿色商品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环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企业推行绿色商品包装策略的机理在于,绿色包装的商品可以定位在高档商品的行列,满足消费者崇尚健康和自然的心理。

绿色商品包装可以影响某些商品的需求弹性,使商品在高价时缺乏弹性而低价时富有弹性,因此,降价可大幅度增加销售量,提价却不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度减少。

4.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

商品过度包装的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社会风气,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改变,即便有了《包装法》,商品过度包装恐怕也难以根治。在经济发达的欧洲社会,绿色商品包装消费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消费者能够从环保角度自觉考虑消费问题,具有成熟的消费心态。例如,在德国无论葡萄酒还是威士忌大部分都是简单瓶装,省去了包装盒。购物是多数人用布袋和枝条筐,超市的塑料袋一般都要高价购买。绝大多数的国消费者认为,货真价实、物有所值是取舍商品的最重要标准。他们购买商品的选择依据四条:一是包装少、加工简单;二是污染少、有利于生态;三食不严重剥削劳工、不侵害当地居民生存权;四是不含或少含有害化学成分。因此,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全民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因此,应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淳朴、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的科学消费观念,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让商品过度包装失去生存土壤。

参考文献:

[1]马德生.商品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剑.建议立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N].中国青年报.2002-06-17.

[3]刘思敏.过度包装的辨析[]J上海包装,2003,(4).

[4]王润球,周柏林,刘琴.论过度包装治理的途径[J].中国包装工业,2003,(1).

[5]刘丽敏.商品过度包装的控制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2007,(15).

【商品过度包装】相关文章: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国际经验和趋势11-22

关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地方立法的思考07-30

过度包装的危害作文03-01

过度包装作文450字11-25

关于降低过度包装倡议书04-18

商务商品包装情景对话02-09

简历过度包装陷入求职误区 -管理资料01-01

个人简历切勿过度包装 -管理资料01-01

简历:别上了过度包装的当 -管理资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