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初探

时间:2023-04-30 23:41:05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初探

【摘要】本文阐释了不良行为的内涵与发展阶段,探讨了不良行为的类别与界定要则,并详细剖析了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同时提出了学校教育中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若干策略。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初探

【关键词】小学生 不良行为习惯 界定 成因 矫正

一、不良行为的内涵与发展阶段

所谓不良行为,就是指品行上有缺点的越轨行为。一般是指那些影响学生身体健康,阻碍学生智力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些行为尽管出现在少数学生身上,但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个性的形成甚为不利。一个学生从小胆小怕事,长大了往往缺少勇气,缺乏自信心;从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长大了就难以对人热情,怯于交际。

通过观察调查,我们认为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形成,与不良品质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良品质因素的萌芽阶段,即不良行为的产生阶段;第二阶段,为不良品质因素向外扩展阶段,即不良行为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为不良品质的严重发展阶段,即构成犯罪阶段。所以,重视学生的不良行为,把不良行为消灭在不良品质因素的萌芽阶段,就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不良行为的类别与界定要则

依照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可把不良行为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心理性的不良行为。即由情绪、性格的特殊而产生的不良性行为。如狂妄自大、骄傲自满、娇气、暴躁、孤僻、冷淡、自卑、无自信、怠惰、说谎、分心、易受暗示等。

另一类是品行性的不良行为。一种表现为不守纪律、屡犯常规、恶作剧、欺侮同学、顶撞老师、吵嘴骂人、考试作弊、无故旷课等;另一种表现为道德品质的不良,如偷窃、打架、抽烟等。

要界定小学生行为是正常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不良行为与年龄特点行为不应混淆。教师要把学生的行为表现,与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发展区别开来。例如,小学生好动、活泼、好问,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活泼、好动看成是“多动症”,也不能把学生的好问认为是给教师带来了麻烦,把学生不听话误认为是不良的行为。相反,学生不动、沉默寡言、孤僻离群,这倒是不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正常发展的不良行为。

二是要注意不良行为的偶然性和经常性。教师不要把学生偶然出现的一次胆小、说谎、挑食、淘气就认为学生有不良行为,这样就会冤枉了学生。只有那些在学生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智力发展影响严重的、需要较长时间教育矫正的行为,才是不良性行为。

三、小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剖析

小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及成人社会外部影响因素,也有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内部因素。笼统地说,不良行为是外在环境与教育等外因与学生生理、心理等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家庭的不良影响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假如父母离婚、父母一方死亡,或存在养父养母,这样的单亲家庭其关系一般会影响或破坏儿童与家庭的和谐关系和心理关系,往往使儿童形成冷淡、自卑、孤僻的性格,或者有反抗、粗暴、弃家行为。有的父母有错误的思想意识、不良恶习,也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生活如电视、录象、互联网中各种消极有害因素的影响;二是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三是不良玩伴的行为感染。

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

学校有时由于教育观点的错误或教育方法上的缺点,也可能给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蔓延与恶化造成了机会和条件。如学习负担过重而引起学生过分的心情紧张或情绪波动;乱班的环境使学生养成了散漫的习惯;教师教育中的命令主义、简单粗暴式变相体罚、主观武断等,就会导致学生的怨恨、反抗和逃避行为的产生。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不良行为就其本身来分折,也有如下一些可能的原因: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性差;在学校生活中遭到挫折和失败的次数较多等等。

四、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策略

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不良行为,可通过采取适合的教育策略得到矫正和改善。在学校教育中,这些策略大致是:

1、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对不良行为的学生应持正确的态度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持的基本看法。教师的学生观,大体上有两种迥然不同的类型:一类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是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持这种学生观的教师常采用“我讲你听”的注入式灌输法,常用“高压政策”制服学生,其结果是使学生个性近乎压抑状态。另一类视学生为独立的主体,采用启发、鼓励、疏导等方式和态度,坚持不懈地让所有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要善于发现不良行为的征兆,把不良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不良行为学生在起初是有些征象的,问题是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甚至视而不管,以至恶性发展。比如,骄傲、狂妄、自大的学生,起因或许是第一次考试成绩好,或是做了一件好事而受到夸奖时,没有适时进行要虚心的教育。反之,有的学生也许第一次考试失败,或在某次活动中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心灵受到刺伤,后来又屡遭失败而变得自卑、孤僻起来。品德性的不良行为,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它常常有一个由潜伏到显现征兆的过渡期,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和及时发现这些征象,并配之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防微杜渐、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少年学生年幼无知,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水平低,他们有的行为初看起来似乎是不道德的,但仔细观察分析,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例如,某班同学丢失了亲友刚送给他的一支电子表笔,教师在询问、调查中,一个学生本想当众承认自己感到新奇好玩,才拿来看看,但害怕别人说他是小偷,就没有承认。老师巧妙地向大家说:“可能是有同学想借去玩玩,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会送还的。”第二天,笔被悄悄地放回了原处。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就肯定这是一种偷的行为,势必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客观的态度和机智的方法。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调动不良行为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长处克服其短处,发扬他们的优良品德,去克服不良行为,使不良行为在学生头脑中失去被注意的优势位置,并能向有利于他的方向思考,也是教育不良行为学生的一个好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要教育学生们正确对待、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允许他们反复,并在反复中耐心诱导,不断提高要求。同时,要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使其持续进步,也是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好方法。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初探】相关文章:

小同学不良行为习惯矫正08-03

农村师资供求模式初探05-01

告别不良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03-13

湖南农村家庭道德建设初探05-02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初探04-27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初探05-01

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初探04-29

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审计初探04-28

建立农村贫困家庭档案初探04-30

农村室外污水系统设计方法初探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