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口技导学案配答案

时间:2023-04-30 14:38:51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口技导学案配答案

20 口技

觉。

1.诵读课文。

2.积累“会、少、间、名、奋、几”等文言词语。

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

4.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5.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相声、小品中感受过口技这种表演技艺,口技的魅力是无穷的。大家可以回想并解说一下哪位演员非常擅长这一方面的表演。(学生讨论后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其技艺如何高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少(shǎo)顷 呓(yì)语 叱(chì) 中间(jiàn) 曳(yè)屋 许(hǔ)许声 几(jī)欲 犬吠(fèi) 齁(hōu)声 意少(shāo)舒 ..........

2.作者链接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本书是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

《口技》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字铁崖,代表作品《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后世尊他为小说家之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遥闻\深巷中犬吠

(3)既而\儿醒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5)俄而\百千人大呼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7)虽\人有百手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1)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

(2)会宾客大宴:适逢。 .

(3)而已:罢了。 ..

(4)众妙毕备:全、都。 .

(5)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

(6)其夫呓语:说梦话。 ..

(7)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老鼠活动的声音。 .....

(8)宾客意少舒:心情;稍微;伸展,松弛。 ...

(9)曳屋许许声:拉。 .

(10)虽人有百手:即使。 .

(1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候;脸色。 ...

(12)奋袖出臂:举起、扬起。 .

3.找出下面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并解释。

(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作动词,说出。

(2)妇抚儿乳。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3)会宾客大宴,大宴:名词作动词,摆酒宴。

(4)侧目。目:名词作动词,看。

(5)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6)妇手拍儿声。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4.找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中间夹杂;今义:中心、里面)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古义:在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

(3)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一份)

(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5.注意下面的一词多义字。

(1)坐

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2)乳

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3)而

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4)妙

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5)指

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6)绝

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停止)

6.注意下面加点的表时间的副词

(1) 忽一人大呼:“火起!” (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

(2) 一时齐发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

(3) 既而儿醒。 (表示两事相继发生)

(4) 当是时。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 ..

(5) 俄而百千人大呼;少顷;未几。(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7.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块)抚尺 两(个)儿

百千(个)人 百千(条)犬 百(只)手 百(条)舌 百(张)口

8.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四、拓展延伸

解读下文蒲松龄的《口 技》

①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

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来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②。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③!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猫子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

④⑤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隘,与阿姑走尔

⑥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

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⑦,六姑之声缓以苍⑧,四姑之声娇以婉⑨,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⑩。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 ①洁:收拾乾净。②刺刺不休:多语不停的样子。③拗哥子:脾气别扭的男孩。④满室俱哗:喧腾一室、满室哗然、满屋吵闹、一屋喧闹。⑤隘:阻碍难行。⑥各道温凉:嘘寒问暖。⑦清以越:轻亮而高扬。⑧缓以苍:缓慢而苍老。⑨娇以婉:娇柔而和婉。⑩了了可辨:明白清晰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到口技者借助简单道具,能模仿出各种声响,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妙不可言。那么林嗣环又是如何妙笔生花,再现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的呢?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善;赞叹口技者高超的技艺。

2.简要概括口技表演描摹的三个场面。

【交流点拨】梦中惊醒、醒而复睡,火起群惊。

3.作者通过描绘生动逼真的口技表演艺术,表达什么主题呢?

【交流点拨】本文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口技艺人的技艺的高超,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二)深层探究

1.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有何变化?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摹这些声音的?

【交流点拨】犬吠、欠伸、呓语、儿啼、妇呜、夫叱、絮絮、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等。

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遥闻——既而——当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2.课文中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

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

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

作用: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侧面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3.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是简单重复,具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4.文中五次重复使用“百千”,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急、火猛。也渲染了人们的紧张和慌乱。

(三)写法探究

1.简练而有传神的语言

如:写狗叫是“遥闻”、鼠声“微闻”、小孩“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写救火的场面,连用五个“百千”及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的各自的作用。

(2)前后照应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道具极为简单,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与开篇呼应,再次交代道具仅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在内容上:道具的简单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找出正面描写的地方,找出侧面描写的地方。分析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高(正面) 四个“一“,极力渲染道具之简单,以衬托后面所介绍的艺人技艺之高超。

(2)第二段中:第一阶段的表演(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表演,掀起了表演的第一次高潮)侧面描写——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宾客反应烘托技艺的高超。

(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正面描写)“夫鼾声起??梦中咳嗽”(从侧面表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反应烘托技艺的高超。

(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正面描写),火起的情形。观众表现(侧面)“于是??几欲先走” ,宾客反应烘托技艺的高超。

(5)第五段中:观众表现,五个“一”连用,与开头照应(侧面描写)

作用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三、板书设计

口 技

一字统领:善

两次交代:道具: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首尾照应)

三个场面:梦中惊醒、醒而复睡,火起群惊(正面描写)

三次反映: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侧面描写)

四、拓展延伸

1.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想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交流点拨】可就“德”和“才”、“苦练”和“顿悟”等角度展开,有恒心,争取做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2.表演者技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交流点拨】勤学苦练的结果,凡事都要下苦功,做到精益求精。

【20口技导学案配答案】相关文章:

《壶口瀑布》导学案(答案)02-28

琵琶行导学案答案04-30

《秋天》导学案12-17

《草》导学案03-14

秋天导学案03-02

《论语》导学案03-14

导学案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05-08

《木兰诗》导学案04-28

īuü导学案苏教版03-08

《落日的幻觉》导学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