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观热门管理学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管理资料】

   

    没有哪一个学术领域像管理学这样脱离论述的对象,

冷眼旁观热门管理学

。试想一下,没有医生出席的医学会议,或者没有律师出席的法学会议,能开得起来吗?

    如今书市上大行其道的,是那些教人们快速发财的书,宣扬励志的书,鼓吹一分钟解决方案的书,而管理学教授的著作却很少脱颖而出,登上畅销排行榜。

    但是,也有两位教授的管理类书比较畅销。最近,这两位教授用十足学术化的方式,对流行阵营的某位作者予以猛烈抨击。在今年九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中,针对认为“普通、平民化的CEO会比花里胡哨的CEO带来更多股东收益”的人,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和Deloitte研究中心主任、安大略的Ivey商学院教授迈克尔•雷诺(Michael Raynor)给予了辛辣的嘲讽。

    克里斯坦森教授和雷诺教授并未指名道姓,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们抨击的对象是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的作者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就是在此书中,科林斯提出,朴实的公司总裁会比花里胡哨的公司总裁带来更好的股东回报。

    事实上,科林斯先生并非教授。他在斯坦福商学院任过职,但是他的著作非常畅销,比如他与人合著的《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就卖出了一百万册以上,所以他干脆辞去教职,在科罗拉多的博尔多开了家“管理实验室”,在那里专职工作。

    克里斯坦森教授和雷诺教授的著作是《创新者的解决方案》(Innovator’s Solution),它和《从优秀到卓越》一样,登上了畅销排行榜。下周我再来谈这本书。更迫切的问题是,为什么克里斯坦森教授和科林斯先生这样的人这么少,为什么他们说的是经理人,写的是经理人,而经理人却对如此无动于衷?

    1993年,当时任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会长的唐纳德•汉姆布瑞克(Donald Hambrick)将管理界形容为“近亲繁殖、封闭隔绝的圈子。”该学会的夏季学术会议就是异常封闭的活动。“每年八月,我们大家来互相交谈,在这一年的其余时间,我们互相拜读各自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然后自己写文章,以便在明年的八月又有人来跟自己交流。”

    十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变。今年的管理学会在西雅图召开,管理学教师们济济一堂。他们来自于俄勒冈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奥克兰技术大学等上百所学府,

管理资料

冷眼旁观热门管理学》(http://meiwen.anslib.com)。他们宣读论文,题目从薪酬委员会的角色到性别对职业成功的影响,五花八门。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管理界的国际盛会上,出席的经理人却几乎一个没有。盛世广告公司(Saatchi & Saatchi)总裁凯文•罗伯茨(Kevin Roberts)发表了演讲,但再没有什么其他总裁在会上露面。

    汉姆布瑞克说,自从他1993年发表会长就职演说以来,他看到了一些进步。在商学院之外,管理思想被讨论的范围比以前更广了。但是他承认,即便是有经理人来年会上发表演说了,也没有几个留下来参加其它的会议活动。

    来商学院发表演讲的公司总裁们也一样,通常是讲完就走。商学院觉得自己有很多向商界领袖请教的地方,而商界领袖却没有礼尚往来,主动要求来听商学院的课程。

    没有哪一个学术领域像管理学这样脱离论述的对象。试想一下,没有医生出席的医学会议,或者没有律师出席的法学会议,能开得起来吗?

    商学院的研究也一样。医生的杂志架上总能找到《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或者《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之类学术期刊。但大家有多少次在经理的办公室里看到管理学术期刊呢?

    一方面,医学和法学之间大相径庭,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和管理大相径庭。医学和法学是封闭的领域,不上医学院和法学院,你就当不成医生或者律师。但是,如果不上管理学院,却照样能当经理。事实上,有些经理人甚至宣称,不上商学院反而更有优势。

    但是商学院在吸引学生方面却非常成功。在美国,MBA的总人数在1961年仅有5000人,到了2000,总人数超过了10万。但是为什么经理人很少去拜读教授们的大作?

    有些人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商学院对自身的定位,模棱两可。在商学院的发展史上,商学院一直要面对两个相互矛盾的需求,一个是吸引学生,另一个是赢得大学中其它同仁的尊敬。学生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学位,需要用知识,用资历来武装自己,毕业后找到赚钱的工作。教授们也知道他们想得到什么:发表文章,保证自己在法学、哲学、工程学的同行们面前毫不逊色。

    这一矛盾并不一定让商学院的所作所为有失水准。有些商学院的研究是很值称道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晦涩难懂,充斥着许多“没有任何意义的?”

    例如,有些教授的论文是谈董事会架构和国际政治风险之间的关系,文章中间会突然跳出一个公式,里面满是?#31561;希腊的、拉丁的字母,还有如下这类解释:“x代表政治风险评级,y代表第{I }国员工数量,n代表该公司有业务存在的国家数量。”这些观点并不是非得有公式才能讲清楚啊,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些公式呢?因为这些公式让这些教授感觉更好,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教授。

    但是奇怪的是,如果把研究成果转化成可读的,没有公式的作品,其效果会非常好,正如克里斯坦森教授和科林斯先生所显示的那样。为什么这些教授不去追求这种好效果呢?这一现象本身可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