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蒙牛速度的25法则:蒙牛思维》(5):天才源自系统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管理资料】

  原 理

  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综合,

《成就蒙牛速度的25法则:蒙牛思维》(5):天才源自系统

。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使得天才脱颖而出。一个坏的环境,足以毁灭天才的幼苗。

  要想员工成为"天才",成为"千里马",就要给员工准备一个好的环境和系统。

  【阐释】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思是说: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不缺少天才,我们缺少的是培植天才的土壤,希望大家都来作土壤。

  千里马如果一直在马厩里,没有环境和机会让它发挥,千里马也不成其为千里马,终究只能被当作驽马看待,不能一展抱负和能力。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熊猫的祖先--熊,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必须离开原来生存的地方,迁徙到其他的环境中去。一部分熊离开原来的地方,来到了中国的四川,那里气候温暖,肉食动物少,熊只能吃竹叶为生,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熊猫。另一部分熊,离开原来的地方,进入到了北极,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它们学会了游泳,能够冬眠,奔跑快,力量大,牙齿锋利,它们就是现在的北极熊。

  企业也是一个环境,员工应聘到一个企业,是想在企业中生存,是希望融入企业的。他会主动去适应这个环境,在内因外因论看来,内因已经具备了,只要企业环境这个外因适合,员工就会发生质变。

  系统好,凡夫变天才;系统不好,天才变凡夫。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人才的形成,能把不是人才的人培养成人才;错误的企业文化把人才变成"庸才"。

  张艺谋的影片《英雄》中提到剑术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是用剑伤人;第二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是剑气伤人;第三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这是剑术的最高境界,杀人于无形。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影响,如同用剑,可救人,也可伤人,但程度不同。

  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层次:形象层、行为层、制度层、理念层。做为一种理念,它会吸引可以认同这种理念的人才,或者同化并不认同这种理念的人。

  形象层和行为层处于企业文化体系的外层,如同剑术的第一层境界,对人的影响不大。

  制度层对人的影响就比较大了。员工处于一个具有比较*而且完善的制度的企业中,首先可以学到一种比较规范的管理流程,积累足够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不必再一点点摸索。其次,好的制度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员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理念层如同剑术之最高境界,无论是伤人还是救人,都无形无息。仁达方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吉鹏先生曾对企业文化有过这样一段精辟论述:"企业文化好象空气一样存在于企业之中,作为一种氛围,企业文化看似无形,却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状态,而是这种状态所蕴涵的对工作的感情;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虽然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外,却又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员工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标准和方向。"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企业总是有意无意地吸纳认同自己企业文化的人才,对于不认同的或无法同化的人才,会排斥在外。企业文化之于社会环境,如同小环境之于大环境,个人很难改变什么,更多的是服从,

管理资料

《成就蒙牛速度的25法则:蒙牛思维》(5):天才源自系统》(http://meiwen.anslib.com)。即使你的思想比现有的企业文化先进,也只有服从。因而,企业文化本身对于人才的影响是无形而且重大的。无论是否经过提炼,无论是否经过系统化,无论是否把企业文化搬上墙,无论是否把企业文化写进手册,企业文化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都会影响到处于其中的人。蒙牛的健康系统

  

  蒙牛系统的健康,通过下面的两个小故事就可以略见一斑。

  故事 1

  职场中的人常会听见这样的话语:"明天我们主管要结婚了,我又要'大出血'了","经理说,他的孩子满月大家去他家热闹热闹,送什么好,咱总不能空手去吧?"

  像这种让员工为难的事情在蒙牛是不会遇到的,因为蒙牛反对在经营之外搞任何形式的"钱财大循环":结婚啊、升迁啊、过生日啊,这些高兴的事情可以庆祝,但是,蒙牛有一个硬性的规定:庆祝归庆祝,但是不允许收任何礼品、礼金。

  蒙牛禁止"随份子"这样的坏风气在企业里传播,努力把企业建成一个健康、道德高尚的集体。蒙牛也"经营人心",但是这种

  "经营人心"只允许上级向下级经营,不准下级向上级经营。

  故事2

  2004年9月,毫无任何征兆,牛根生对员工宣布自己要去一趟蒙古,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这样含糊地交待让员工有点诧异,去蒙古做什么,怎么不说清楚呢?因为每次牛根生出去的时候总会说明原因。

  原因没有说清楚,员工诧异,让员工更诧异的事情还有呢!牛根生这次居然史无前例地带上了家属。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牛根生回来了。但这次回来的牛根生却一反常态:平时喜欢的乒乓球运动突然终止了;平时消息"共享"的他,回来之后对蒙古的事情只字不提。到底是为什么?直到2004年10月16日召开生产经营例会,牛根生才给了员工谜底。

  原来,牛根生并没有去蒙古,而是去北京做了一个胆结石手术。牛根生是这样说的:"最近我到北京把胆切除了--佯说去蒙古了,不是撒谎,是怕影响大家……这个胆结石做了以后,基本就没胆了,也没石了……"联想"入模子"

  

  联想人给我们的印象是: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按一个标准判断事物。这样做有利于工作上的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所有的这些都要归功于联想的"入模子"培训。

  "入模子"就是让员工融入联想这个大系统中,按照柳传志的说法,联想要形成的就是一个坚硬的"模子",员工必须置身于"模子"里,凝成联想的理想、目标、精神、情操行为所要求的形状,使大家能够按照联想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做事,

  联想的"入模子"从1991年就开始执行,不仅员工、各级管理干部都要"入模子",有区别的只是"模子"。员工只要融入这个"模子"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比如说"把式论",联想要求管理层的干部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但这还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人员,还要会说,也就是能说会练。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能说会练才是真把式。

  再比如说"退出画面看画",也就是考虑问题不能从局部而要从整体、大局来看。联想要求管理人员的思维不要局限于自己的部门、业务,要跳出部门看部门,跳出业务看业务,学会保持一定距离看问题。

  新员工进入联想的第一天,就会安排"入模子"培训。一般来

  讲,培训从基本的素质培养开始,比如团队精神、自信精神,2000年联想的培训还包括员工礼仪规范的培养,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如何与客户沟通,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等细节。当然,培训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让员工了解公司,培训人会介绍公司现有的业务、主要市场、公司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薪酬体系等。当然在培训过程中,早上的跑操、高唱联想之歌,更能体现联想的培训特色。整个培训过程都会安排得秩序井然。

  联想的"入模子"无论是柳传志还是杨元庆都是非常推崇的,通过"入模子"传播了联想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为员工、企业都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空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