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克《七剑》,论营销传播(二)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管理资料】

    前一阵,在营销网发了一篇同名文章,没想到反响极其热烈,

从徐克《七剑》,论营销传播(二)

。有专业营销期刊约稿的,有娱乐记者跟踪采访的,有行业媒体要求转载的,有意向客户要求合作的……使笔者公司电话一度热线。同时也认识了《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现代商报》等诸多传媒同仁。在此,对中国营销传播网深表谢意。

    其实,第一篇文章仅仅只是笔者深受七剑前期炒作浪潮而有感而发。当时,还没走进影院去欣赏这部大片,就已经被这股不可阻挡的流行文化所蛊惑。

    昨晚,笔者正在影院欣赏徐导这部倾心力作,北京一娱记来电,让我谈谈《七剑》市场运作的创新之处。由于还没看完全片,当时未敢发表言论。

    为了给这个记者朋友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以最快的速度回顾了一下《七剑》影片市场运作全过程:从前期炒作,市场预热,一直到公映前的系列公关活动。从中也切身感受到《七剑》剧组“善借营销资源、营造传播奇迹”的深厚功力。

    在这里,从个人角度,将《七剑》市场运作所应用的传播策略分析一二,跟各位一道分享。

    7月,江湖如剑,赢在徐克

    《七剑》上映的前三天,票房已经冲破2600万。眼下据说已经越过4000万大关。应该说开局不错。

    不可否认,《七剑》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徐克本人。放开他是这场流行运动的始作俑者这一点不谈,仅仅徐克导演名号的品牌号召力,已经在内地市场具备一定吸引力。

    香港名导的首部内地功夫片。仅仅这一个噱头,就凝足了很多好奇的神经。

    在上周末三天里,进影院看《七剑》的内地观众人数将近70万人次。其中一定有众多徐克迷。所以,有业界人士曾这样说,众多的观众与其说是冲着《七剑》进影院,不如说只是冲着徐克这一个人去买票。

    因此,但就这一点来说,人文资源在市场营销传播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做什么样的事,让谁去做,就已经是一个大策划。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5年前,李越博士在一次商务演讲中,评论三株事件时所抛出的观点,

管理资料

从徐克《七剑》,论营销传播(二)》(http://meiwen.anslib.com)。三株出事了,将一老汉喝出问题。其实,老汉出问题的原因肯定比较复杂,真正深究也未必是三株口服液的错。可是,公众只相信传播中的事实,结果,好端端一个品牌,成也媒体、败也媒体,硬是被传播恶潮所毁。

    对此,李越博士就借鉴国外危机营销案例打了一个比方,说让某 当众喝三株,以化解信任危机。如果请 操作此事有难度,那三株老总吴炳新自己喝也行,自己喝不过来,让企业高层全国喝都行,至少不至于一股恶潮,13亿江山毁于一旦。

    7月,江湖如剑,赢在资源

    笔者所在的策略方程营销传播机构,习惯用方程等式来解析营销现象。用这套理论解析《七剑》热潮,便得出了以下方程式:

    《七剑》品牌效应=徐克品牌效应+中国武侠小说品牌效应(梁羽生效应)+ 明星效应+公关活动效应 + 传媒效应

    赢在徐克:众多徐克迷的积极关注,新徐克迷的加入,无疑是票房首批生力军。

    赢在梁羽生:尽管该片只是借用《七剑下天山》原著的粗框架及主角形象进行大幅改变的《七剑》新作。但仅仅《七剑》二字,就已经赢得众多梁羽生迷的高度兴趣。即便是这一群体随后成为“恶评如潮”的生力军,但只要关注,就已经产生销量。

    赢在明星:俊男美女、江湖传奇,历来是以往大众流行文化的不二法门,这一次自然也被运用的淋漓尽致。

    赢在公关:从2004年8月29日《七剑》开机仪式、到3月4日徐克小型媒体见面会,威尼斯开幕片、动漫版、网络游戏版、长沙豪华首映晚会,以及近期徐大导演到各门户网站及娱乐节目的频频做客,都将观众的消费欲望,培育到最高点。

    赢在传媒:热播前的媒体炒作,笔者暂且将其比喻为激动人心的前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媒体为《七剑》所作的炒作前戏的华美程度,丝毫不比《七剑》大片本身的华美程度逊色。例如《时尚》杂志7月号的时尚先生版所推出的《徐克:江湖如剑》系列。无论从幕后花絮、明星论剑还是对徐大导演精雕细琢的个人特写,可谓图文并茂、已经达到“前戏渲染”的至高境界。

    就像《中国广告》杂志社主编张惠辛老师所说的观点,一个营销传播高手,其实就是一个借资源的高手,一次营销传播活动的成功,取决于这次营销活动借到营销资源的多少。所以,作为营销人,一定要善于借用各种可以正面推进的营销资源,为自己的营销传播活动添油加力。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