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背后的拷问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管理资料】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进入患者腹中,

毒胶囊背后的拷问

。因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的鞣制剂,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针对此事件,2012年4月21日,卫生部要求毒胶囊企业所有胶囊药停用, 药用胶囊接受批批检验。2012年4月22日,公安部通报,经调查,公安机关已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

    值此相关部门大力干预、依法惩治涉案人员的背景之下,4月23日修正药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召回全部胶囊类产品。

    一、品质?品牌?

    长期以来,笔者都在谈品牌的建设。其实,支撑品牌大厦的根基,就是产品品质,

管理资料

毒胶囊背后的拷问》(http://meiwen.anslib.com)。

    品牌的根基问题,即产品品质问题,在当今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下文告诫各训练队,禁止食用国内猪肉;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因对中国食品饮料安全不放心,德国空运大量啤酒至北京,一时更是满城风雨。

    殷鉴不远,而因食品品质造成恶劣影响的,之前还有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导致河北乳业巨头三鹿集团倒闭,当局判决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文华死刑,以田氏之血祭奠死去的幼儿英灵,借此平民愤。随后的双汇集团廋肉精事件,虽也闹得神州鼎沸,之后却也渐次平息,公关手段之高明、之厉害实属罕见。

    当然,在国内食品安全危机频现的背景下,某些农产品企业打着“绿色食品”的招牌,以超高价攫取利润,着实肥了一批人。只是,有多少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也只有从业者知晓。

    更为恶劣的是,国内某些“肉食者”非但不想方设法为人民服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却独自在享受所谓的“特供”产品,民脂民膏,不一而足。民怨沸腾,不过,普罗大众除了怨恨,别无他法。倒是一些权贵新富阶层,早已做好两手准备,通过各种手段,八仙过海,移民国外。

    笔者不禁要问:一个连食品安全都有问题的企业,更遑论品牌建设?一个连吃饭都提心吊胆的民族,焉敢谈崛起?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