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者的冥想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管理资料】

   

    写这篇文是因为前一阵收到一封信,一个同学向我倾诉了他内心的自我纠结情绪,

纠结者的冥想

。当时看了,觉得感同身受,因为勾起很多回忆。我有过十分纠结的青少年时代,被情绪所控制的那些年好像是一个驱不散的冷色气团,持久地笼罩在生命里最珍贵的时光上方,吸走了很多本该有的温度。

    直到经历了时间和搜寻,才慢慢找到了把那气团驱散的灯笼,真的没有什么幸福能比得上内心的明亮。看到他和我当时一样的纠结,我觉得有很多话想要对他说,可又无法三言两语回答,便试着写下我的想法。我并没有系统的心理专家的学院训练,但这些年“驱寒”的日子里我读了很多书,交流了很多人,也摸索了许多对自己有益的方法,我甚至比原先期待的收获了更多,对人生,世界,时间,甚至宇宙,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相信的图景。

    虽然我不是老师,也没有达到多么强大的内心境界,我无意教导什么,无意标榜什么,但我作为一个蹒跚走来的纠结者,愿意分享一些自己在“取暖”的过程中看到的视野,小到脑细胞,大到宇宙,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都与纠结相关。就让我象聊天一样想到哪里聊到哪里好了。

    这篇文本来是上个月写的,但当时很匆忙地要去结婚旅行,连病句和错别字都没查,现在终于重新整理这篇日记。

    这个同学的纠结是从“公众发言”障碍发展到“自我认同”的否定。他无法在公众面前讲话,站在教室里发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因为家庭里的消极影响,性格逐渐变得内向。他无法挣脱这种自我厌恶的情绪,当众发言也一点没有好转,越来越纠结。他把这些副作用归咎于家庭原因,想要离开家,离开城市,但还是难以摆脱内心的阴影。他觉得自己将永远是一个性格不好的人。

    我的回答如下。

    1.关于自我认同,首先认清一个因果关系

    ——你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才逐渐变成这样的人


    我想,以下大概是纠结者典型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性格里的问题,然后给这些问题贴上标签,每次想到自己的性格,便想到这个标签,直到这个标签变得无限大,这个标签变成了你自己。

    因为有一次无法当众发言,便失败地认为自己的性格是内向紧张胆怯的,而多次紧张的体验之后,你便给自己贴上标签,“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无法当众发言”。而你以为对症下药的,是去改变自己的性格,甚至给这样的性格找到很多环境和家庭等等原因和借口。

    我相信环境外因无法决定一个人,决定性因素是一个人如何处理由外因引起的连锁思维和情绪。永远不要归咎于外因。

    简单地说,纠结者的思维是:你本身是这样的人,并且你逐渐相信了自己正是这样的人。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因果作用正好相反是:你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才逐渐变成这样的人。

    因此,你需要改变的不是你的性格,而需要改变你对某一个标签的执着的相信,以为那个标签就是你,并围绕着那个标签产生大量负面思考和负面情感。

    这样说也许很抽象,到底要怎么思考呢?我在后面会具体解释。但第一步,是你首先要认识到:你给自己的那个标签并不是真正的你,你被标签束缚了,它只是一个思维监狱,你当然能够摆脱它,因为你本身,你的心灵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由而没有限制的容器,

管理资料

纠结者的冥想》(http://meiwen.anslib.com)。

    2.天才的大脑和我们的大脑分别是如何工作的

    ——你其实是大脑的奴隶


    我一直认为,天才和成功者,与平常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大脑对负面思维和负面情绪的处理。

    我们的大脑容量都是有限的,而天才的大脑和平常人的大脑在体量上并没有多大不同。为何他们能够做出比平常人杰出得多得多的成就呢?一大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不把有限的大脑能量浪费在负面思维上。

    也许你会说,平常人的大脑也并没有总在思考负面的事。但事实是,我们的大脑其实特别嘈杂,从早到晚地转着,连停下来的功能都没有,梦里也在继续。但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大脑中那些噪音,早已习惯和屏蔽了,它自己说着自己的话,你还以为那就是你。但如果你有心,花心思去聆听自己脑海中冒出来的话语,你会发现一天当中我们的大脑在制造成千上万垃圾一样负面的语句:各种忧虑,问题,需要完成的事,赶的稿,拥挤的交通,讨厌的人和事。

    一个真相是,我们以为我们是自己思维的主人,其实我们只是大脑的奴隶,因为我们不仅没法控制我们正在想的事,甚至意识不到我们应该去控制,更甚至,我们连停止的能力也没有。不信你试试,让自己的大脑停止思考五分钟,让它安安静静的不去思想,而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过不了几分钟大脑就开始自动工作了。

    所以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这些“自动思绪”所拉扯着,完全无法也无意识去控制它,绝大部分珍贵的脑能量就消耗在“自动思绪”中了。如果它积极一点,你今天的自我感觉就好一点,效率就高一点。如果它是负面的,你今天就很烦,很懊恼自己,效率很低。

    你甚至会以为这些思绪说的都是真的,这些思绪就是你自己,却不知道我们大部分的思绪都是垃圾,对生活和自身完全没有建设性,它是一个囚笼,是我们的监狱。我们不仅是它的奴隶,还坚决地信从它就是我们的真实自我。

    比较一下天才和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我不是天才,不能代表他们发言,但我很肯定的一件事是,天才的大脑不会轻易被“自动思绪”所左右,也就是说,他们一天中大脑思考的东西,用在对他们的工作和成就有建设性的事情上去了。

    不管是他们天生大脑就有这个屏蔽功能,还是靠后天的努力和练习,我相信这个大脑的工作方式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打个很浅显的比方,一个诺贝尔数学家,他走在街上,脑中所想大概不会总是“办公室的那个人和我处不好该怎么办”,“我的账单又来了这个月要花多少钱”,“路上的交通每天都这么糟糕” 或者 “我的性格这么内向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他所思考的多半是今天那个数学问题如果能找到一个简洁的公式该有多美妙。他正是因为每天90%以上的脑容量用到他觉得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才在这个领域成为杰出人物,也是因此他可能对生活中其他的问题有些迟钝——因为思考的时间少了。

    而我们平常人,之所以是平常人,就是我们太习惯于把大脑能量分散到各种“自由思绪”上去,尤其其中大部分是负面的,因此我们的生活才总是一团糟,因为你的生活便是你的大脑的映像。

    我这么说,还是显得有些抽象,要如何针对回答你的具体问题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