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有个叫小林的人, 名为“逝者如斯夫dead”,他自称“网上入殓师”,
网上入殓师:愿逝者安息,而活着的我们,更努力生活
。他每天利用闲暇时间浏览逝去者的微博,在确定其已经死亡之后,就会利用微博做一个死亡播报,介绍死者信息及死亡原因,并且根据死者特点加入温情的文字。到现在,“逝者如斯夫dead”已经关注了702个人。这些被关注者最大的相同点是已经离世,头像灰暗。
而对于关注了“逝者如斯夫dead”这个账号的接近两万名 用户来说,死亡这个命题已经见怪不怪每一天,他们会在这里看到有人死去的消息,这消息掺杂在五光十色的网络资讯里,静谧得如寒冬里呵出的一口热气慢慢消散。
死亡,我们不能忽视的永恒的话题
对死亡的恐惧经常会冲破生活的表层。它追随我们一生,我们经常会设立防御甚至否定来帮助自己应付对死亡的知觉,但我们无法把对死的恐惧排除在脑外,它会潜入到梦中,噩梦正是它在做祟。心理学是对个体生命过程和意义的深层次的全面探索,既然死亡和生命本来就是互相依存的,我们怎么能忽略死亡呢?人们一直意识到所有的事物都会消亡,尽管有着恐惧和无所不在的消逝,我们仍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去生活。许多思想家已经告诉我们:学会很好地生活就是学习如何能够很好地死去。
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
人的死亡本能是人放弃和逃避的防御心理。很多人常说,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可能仅仅会感到内心的一股悲凉,但实际上这正是死本能的表现。
所以我们会那么关心那些已经逝去的人,而“网上入殓师”则很好地担任了这个平台。
我们为什么会去关注逝者所留下的微博消息?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哈姆雷特》中的名句。在大多数人看来,死亡难免让人心生恐惧,更无快乐可言。当人们想到死亡或不得不面对生死抉择时,往往变得更快乐。这是一种心理免疫反应———想到死亡时,大脑会下意识地搜寻并触发体内的快感。
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能意识到自己随时都可能离世,而如果将这种意识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就可能形成“心理免疫反应”,反而变得更加坚强起来,这种免疫反应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关注逝者的微博,我们看到他们生前留下的只言片语,进而能更好地努力生活。
那些渐渐将要离开的人,对生命的不舍
在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我们会希望用想象的“死”的方式来定格体验。这与自杀完全不同。人希望‘幸福地死去’,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地去死,只是对人类生命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颠覆,管理资料
《网上入殓师:愿逝者安息,而活着的我们,更努力生活》(http://meiwen.anslib.com)。
死亡鉴定的过程伴随着情感的洗礼。小林常常会目睹濒临死亡的绝症患者更新完生命的最后几条微博,头像就永远地暗了下去。
心理学理论证实,当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其实没有任何的恐惧感,他们的感受是平静而愉快的,仿佛到了一个特殊的时空,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追溯自己的一生。所以,死亡本身并不恐惧,恐惧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心理学家将临床判断死亡后,又经过抢救而活过来的人的叙述进行归纳,总结出了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到安详和轻松。声称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当中有近60%的人经历过这个阶段,他们觉得自己在随风飘荡,身轻如燕。一直飘到一片黑暗中,但不会因此而感到恐惧,有的只是安详和平静。
第二阶段是感到意识溢出体外。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当中约35%的人经历过这个阶段,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识飘离了身体而飞到天花板上,或者自己的身体也脱离了出来,只剩下躺着的躯壳,真正的他们正飘在半空中冷眼旁观,看医生在为自己忙碌,或看亲人在为自己哭泣。
第三阶段是通过黑洞。奇怪的是,但凡到达了这个阶段的人,遇到的几乎都是黑洞,他们说感觉自己被一股强大的吸力吸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口,然后被卷进黑洞,在里面被拉扯、被牵引、被挤压,并迅速地向前冲去。洞里有轰轰的噪声,却不会让他们感觉暴躁,心情反而更加平静。
第四阶段是看到与亲朋好友团聚。飞到黑洞的尽头,隐约能看到光线。慢慢地接近,内心便感受到了温情,自己的爱人、亲朋好友都在洞口等着自己,他们看上去既虚幻又真实,形象高大。这个时候,自己的一生像快播电影一样从眼前一幕幕掠过。
第五个阶段是与宇宙达到天人合一。只有近10%的人表示到达了这个阶段。最终,他们与洞口的光融为一体,刹那间,他们觉得人生如此完美,自己甚至已经掌握了宇宙的奥秘。
而微博上的最后的言语,则是那些生命戛然而止的人最后的没有说完的故事。我们缅怀逝者,并思考死亡,还有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幸福。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更好地生活
感觉到死的蛰伏能让人更好地品味生的从容,没有对死亡做过认真思考的人,对生也不会有真正透彻的理解。内心和恐惧和焦虑、痛苦与彷徨只是一种冲突,它会让你在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中积累生命发展的动力。
小林说:“因为一开始没想要影响什么,没想做出什么意义。有时候看到一些绝症病人因为缺钱没法治疗,很痛苦。会有闪念,如果能接一些公益性的广告,就用收入帮他们用几天最好的药。”
真正的奇迹和勇气恰恰发生在我们面对生命中发生的所有状况全然接受时,只有明白了自身的力量,不再如溺水的人因恐惧而挣扎,就能找到让自己好起来的心灵力量。
我们可以从不断变化的事物中体验死亡:一天的结束,一秒钟的过去,气息从嘴中呼出——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死亡。
你无法预测自己的生命何时终结、怎样终结。而对死亡的思考则可以帮助人们逐渐克服这种恐惧。
设想一个生命终结的时间,然后想想在余下日子里最想做的是什么,最难割舍的又是什么等。在这样的思考后,人们会更加珍惜生命,也能更坦然地面对死亡。
学生拍遗照躺棺材体验死亡:我们为何又怕又要去体验死亡?
是微博控,还是控微博?
圣诞节你会实现什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