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网达6小时就算是网瘾,而网瘾又被列为精神病需要治疗,这个显然极具争议的标准让好多人成了“精神病人”,
这是个成瘾的时代,意志力管用吗?
。“我认为这是个很‘山寨’的标准。”一个网名为“咖啡花的芳香”的网民说:“我坚决不承认我有网瘾。但是,我承认我有咖啡瘾。”为什么她认定自己有咖啡瘾呢?“网络并没有控制我。但咖啡是这样:我一天要喝超过6杯!咖啡控制了我的生活、工作状态和情绪。”即使有咖啡瘾,她也并不想戒。但是最近公司体检查出,她有乳腺增生。医生说,这很可能与咖啡有关。她害怕了,决定戒。成瘾的时代
这是个成瘾的时代,几乎我们能想到的任何事情都能上瘾……我们多数人都能够与不怎么严重的“瘾”和平共处,但是,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开始戒瘾的人,都承认瘾之于他们,已经不是无伤大雅的生活情调,而是比较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关系和生活。
“我手中的这张信用卡有股魔力,总勾引我的购买欲。”做销售的亚楠月入过万却是经常刷爆卡的“月光族”。对她来说,我买故我在!“我痛恨这种被卡控制的关系。”亚楠意识到自己的冲动是多么不可救药,却也无法控制自己不去体验刷卡购物带给自己的满足和愉悦。除了感觉被控制,“瘾”还可能带来亲密关系的变化:我们面向我们所痴迷热爱的事物,却背对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与父母的,与伴侣的,与孩子的。身为创意总监的Echo对工作上瘾,与工作的关系超越了她所有的亲密关系,她的先生则完全感觉不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用处”。
还可能有更严重的后果。巴林银行“终结者”尼克·利森在《搞垮巴林银行之后》一书中承认:“我在巴林的行为并不仅仅归咎于我的年轻无知,‘上瘾’也是一个诱因。”他说,“当我赢利的时候,我无法收手;当我亏损的时候,我同样不能自已地要冒更大的风险,通过交易将损失追回。”尼克·利森经常在酒精中迷醉自己。“在巴林时,每夜喝酒推迟了我对白天损失的认识,推迟了抑郁的来临。”如果尼克·利森没有上瘾行为呢?也许巴林银行仍可继续自己的传奇,尼克·利森也可免除在新加坡的牢狱之灾。
上瘾是为了快乐
为何我们的意志会被像烟酒咖啡这样的物质或购物冲动这样的行为控制呢?显而易见,与瘾博弈并获得胜利,是相当困难的,
管理资料
《这是个成瘾的时代,意志力管用吗?》(http://meiwen.anslib.com)。“任何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行为——无论是先天的行为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都可能会让人上瘾。”与尼克·利森对话的英国心理医生伊凡·泰里尔说。他提到一个著名的实验:向厌食症患者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上是一些骨瘦如柴的身躯,躯干上贴着厌食症患者的头像.实验者要求厌食症患者挑选出一张瘦人的照片,他们却都认为照片上的人太胖了。“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任何确实可行的目标,而是变瘦的过程。”伊凡·泰里尔说:“让他们无法自拔的是上瘾行为所带来的兴奋和情绪改变。”
我们通过上瘾行为追求快感——比如购物——绝大多数女性购物狂人都是通过购物来提高自尊,购物有时候还是一种治疗,帮助女性对抗孤独和愤怒。“渐渐地,上瘾行为就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所带来的快感开始左右上瘾者的心理。即使一个人不再做让他上瘾的事情,他也会花大量的时间来思考这件事,或花大量的时间抵制这件事。上瘾带来的情绪满足,甚至可能替代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伊凡·泰里尔说。一种能够带来快乐的事情,我们当然会不停地去重复它,一旦让我们戒瘾,就等于要拿走我们的快乐,当然就会感到痛苦。
瘾的背后更有关系的问题
科学家揭示,在我们的大脑区域,有个“享乐区”,获得冠军也好,吸食 也好,买到新衣也好,都在这同一个“享乐区”有反应。心理学家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上瘾。中国航天员首席心理专家王峻认为:“产生瘾的根源是爱或安全感的缺乏,物质成瘾的背后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都容易上瘾。但如果一个人在其他方面得不到满足,平衡就被打破了,上瘾就有可能。这样的人或孤独寂寞,或意外丧偶,或年轻无责任感,无法从工作、家庭或团体中获得自尊。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良好的社交技能,不知如何正确应对焦虑和压力,只好吸毒酗酒。有些人受过战争创伤,有些人是暴力或 待的受害者——这些经历给他们带来的伤害使他们易于上瘾。”伊凡·泰里尔说。他同时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成功人士,为何也会成瘾:“如果他们不再通过事业奋斗发挥自己的才能,不再通过健康自然的方式获得愉悦,他们就会尝试从酒精或其他带来不良后果的嗜好中获得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