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以及各大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填报工作的完成,家长和学生都在紧张地等待着录取结果,
高考失利也不怕 入学后亦可“反转人生”
。与此同时,很多高考失意的考生面临着所谓的“郁闷抉择”,十余年的奋斗,一朝考试的失利,就将面对从未想象过的结果,马云等许多名人都想用自己切身事例跟这些高考失意的学生交流,但心理的疏导只是一时的。面对不理想的录取结果,面对不称心的大学,如何“卧薪尝胆”,利用大学的各类机会,通过四年努力反转人生才是希望的源头。本期,晨报人才就将大学内可通过学习进名校、通过努力拿到职场金钥匙,甚至可在校创业当老板等“反转人生”的N大途径为考生一一解析,希望以此展开全新的奋斗人生。反转途径1:插班生
一考定终生?沪13所高校招收插班生
家长有着名校情结,学生有着远大理想。可是,面对高考成绩,真的是“一考定终生”吗?插班生考试,是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的大好机会。据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信息,上海从2000年起就推出了插班生机制,为本科院校一年级学生提供第二次选择高校的机会。据悉,2015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等13所高校在部分专业中开展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共招429名插班生。
根据规定,插班生招收对象是上海市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在籍一年级优秀学生,一般会在学生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的5月份进行报名和考试。各试点高校在全面考查考生情况后,根据自主确定的条件择优录取插班新生。值得提醒的是,学生一年级所修课程考试成绩有不及格者将不得报考。同时,每名考生只能填报1所学校,考生学籍所在学校教务部门为每名学生只能出具1份相关证明。
反转途径2:转专业
专业不喜欢?进校后多种途径转专业
据了解,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一知半解,或者由于分数不高被调剂专业,是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不喜欢自己专业的主要原因。难道就只能够面对不喜欢的专业,浪费自己四年的大学时光吗?当然不是这样。据日前在问道教育系列之“对话名校招办主任”公益讲座中东华大学本科招办主任方芸老师介绍,学生在进校后有两种转专业的途径:第一,是学生直接申请转专业,若目标专业容纳量允许,可直接转过去; 若申请转入某一专业的学生太多,学校则要进行一定选拔。第二,是特长生转专业,如果你的兴趣爱好是计算机,并且在计算机方面参加过竞赛并获奖或发表过论文,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有特长,可向计算机学院提出转专业申请,通过专家测试后就可以转专业。
目前,各所高校都逐渐拓宽了转专业的门槛,打通专业的壁垒,提供给学生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招办副主任彭曦老师表示,上财的会计和金融两个专业是相对比较热门的专业,每年转入的人数接近10%。当然,学生申请转专业首先要保证自己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违纪记录以及不及格的课程,否则将有可能失去转专业的资格。
反转途径3:双学位
辅修双学位,毕业即成全能型跨界精英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上海市东北片、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试行“跨校辅修专业”制度。
据统计,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自2006年开始在西南片高校内实行辅修专业学士学位,已有六届辅修专业学生毕业,14765人获辅修专业学士学位(其中跨校4283人)。2015年东北片教学协作组成员高校包括复旦、同济、财大、上外、上理工、海事、海洋、电力、体院、杉达、上外贤达、二工大等高校,学生入学之后不仅可以在本校选择第二专业进行辅修,也可以到特色专业所在的学校进行辅修。
据华东师范大学招办副主任杨振斌老师介绍,华东师大开设的辅修专业已从最初的10个专业发展到了如今的17个专业。自2008年以来,华东师大每届毕业生中都有600-800人获得辅修学位和专业证书。而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招办副主任彭曦老师也表示,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双专业的选择,50%的在校学生毕业时都可以获得双学位。例如,学生进校时学的是法学,但是觉得法学不适合个人的发展,学生就可以选择辅修会计学,这样学生毕业时能拿到两个学位,既是法律方面的精英,又是会计方面的人才,就业的时候也能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反转途径4:海外机会
申请海外学习,本科生国际交流比例逐年递增
由于本科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等原因,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招聘中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国际文化背景,
备考资料
《高考失利也不怕 入学后亦可“反转人生”》(http://meiwen.anslib.com)。因此,国内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和海外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为国内的学生提供众多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跨文化交流,可以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招办主任王斌华老师介绍,上外与全球的5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校有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在海外建设了七所孔子学院。学生有多种出国交流的途径,包括国家公派留学项目、“2+2”或“3+1”国际化高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3+1+1”本硕连读项目,以及寒、暑假游学等短期项目。2014年,上外在校本科生在学期间出境交流学习比例达到了31.2%,并且这个比例是以5%的比例在逐年递增的。华东理工大学招办主任项延训老师也提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或大三时期,都会有机会参加国外联合培养的项目,这些专业涉及了在上海招生专业数的95%以上。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专业都是有联合培养的,不管你选了哪个专业,都有机会到国外去学习交流。
反转途径5:保研
了解暑期夏令营,争取保研名额
也许你会说自己还没想好要不要读研究生,没有考虑之后要去哪所大学继续深造,现在就开始了解暑期夏令营是不是太早了?事实上,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据了解,目前各大高校纷纷通过夏令营的方式选拔优秀生源。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可以了解学校和学科、导师,甚至提前拿到保研offer的机会。例如复旦大学部分院系的夏令营,将从入选夏令营的学生中直接筛选出较大比例的保研名额,很多学生都是可以提早拿到保研名额的。同时还有部分高校规定,如果参加院校的夏令营之后不具有推免资格,但是统考考试成绩只要过了初试分数线就可以直接被录取,不用参加复试环节。
值得提醒的是,夏令营的发布日期一般是每年的4月到6月之间,自发布日期起到网络申请的截止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在此期间,学生要准备的资料有很多,大体包括:成绩单、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学术文章、与导师沟通(写邮件)等其他资料。个人陈述、简历、成绩单、学术文章等关于自身的基本资料完全可以让你脱颖而出。而其他资料指的是:英语证书、奖学金证书、竞赛证书、发明专利等各项能够证明你自身实力的材料。面对这么多材料,只有在大学期间提早准备才能够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即使你后来不参加国内高校的夏令营,这个材料准备的过程也会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精彩。
反转途径6:创业
大学创新创业机会多,培养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据悉,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重点是办好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要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重要性也显而易见。
据了解,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鼓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
截至2014年底,作为上海市就业创新基地的华东理工大学,也已立项创新创业类项目1587个,参与学生达6000多人。每年参与本科生比例约为1/4,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达300多人。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招办副主任彭曦老师表示,本科生的培养是以质量为先的,将人才分为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例如对于创新型人才,在具体的学科设置上,通过实践体验和专业方向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反转途径7:实习
“高大上”企业机会,毕业稳拿职场金钥匙
目前,各大企业纷纷抢占校园阵地,针对大学生开展各类实习计划,例如毕马威的精英计划,为学生提供率先进入审计行业实习机会,让学生体验高质量的团队合作;腾讯的TST计划,也为大学生定制实习生培养计划,提供腾讯核心产品技术部门的大牛导师。对于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多尝试实习机会,就拥有更多的“试错”机会,既可以积累职场经验,也可以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制定更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就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与此同时,一些官方的职业资格协会、公益团体等也在为大学生搭建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桥梁,不管是平时的校内志愿者,还是大型的创新创业大赛,学生都应把握机会,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毕业稳拿职场金钥匙做好充足的准备。(微信:学翼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