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就是对死亡的顺应和接纳 -资料

时间:2018-12-31 12:00:00 资料 我要投稿

无我就是对死亡的顺应和接纳 -资料

  哲人说,拥有生命的代价,就是要忍受生命的局限性,

无我就是对死亡的顺应和接纳

。生命的开始是一个巨大的偶然,但生命的最终结束,却完全是不由分说的必然。不管死亡之后是否有另外一个世界,但若我们不再有联系,那就意味着死亡是永恒的隔离。这样的隔离,足以让我们珍惜今生。

无我就是对死亡的顺应和接纳 -资料

  死亡,有人体验过吗?

  死亡本是“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于是探讨死亡体验就成为人类生命研究中最奥秘、最困难的课题之一。

  美国著名哲学博士兼医学博士调查了150名“死”而复生的病人后将研究成果写入本书。他从大量的案例中归纳出十余种濒死体验,并用实例进行描述。作为一家之言,本书向死亡这一科学的神秘王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它不仅对医学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人们的生活哲学、死亡态度也将产生影响。因而本书出版后即畅销世界,从1975年至今其重版数已达50次之多。

  尽管濒临死亡的情况各不相同,具有这类体验者的类型也大有差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对这些体验本身的叙述中,有一种惊人的相似之处——难以名状。我们对语言的一般理解,有赖于具有共同体验的广大集体的存在,而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参加了这一集体。那些濒死者所体验的事情,恰在我们共同享有的体验之外,因此不难发现,在他们要表述自己的体验时,便会有某些语言上的困难,事实上,情况正是这样。有过这类体验的人一致认为,他们的体验是不可言喻的,也就是说是“难以形容的”。

  绝大部分人都明白的一个常识,把自己同自己的躯体等同起来。他们经历濒死体验之前,同一般的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一个濒死者在急速穿过黑暗的通道时,他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在体外的某一处观看自己的躯体,好像他是个“旁观者”或是“屋里的第三个人”,或是“在一出戏”或“一场电影中的前台”观看人物和剧情的发展,

资料

无我就是对死亡的顺应和接纳》(http://meiwen.anslib.com)。我们来看一些叙述的片段,它们都描绘了这类不可思议的、脱离身躯的体验。

  我17岁那年,和哥哥在一家游乐场工作。一天下午,我们去游泳。不知有谁说了:“我们游过湖去吧。”以前好多次横渡过这个湖泊,但这回不知怎么的,我几乎是在湖的中央沉了下去。突然间,我觉得好像脱离了自己的躯体,脱离了别人,独自一人在空间。虽然我停稳在同一个平面,但我看见自己在水中的躯体是在三四英尺以外,浮上沉下挣扎着。我从后边、从稍微靠右的地方看着自己的躯体。我有一种缥缈自在的感觉,那几乎是难以形容的。我感到自己轻如一根羽毛。

 

 

  对这种奇异状态的情绪后应是不大一样的。多数人报告说,最初,他们有一种强烈欲望,想回到自己的躯体里面去,但是他们对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则毫无所知。

  濒死者往往首先是因为看到自身的种种局限才意识到精神体的存在。在他们脱离自己的躯体时,尽管他们极力想告诉别人他们所处的困境,但是看来没有人听见。下面一位妇女讲述的体验片断,就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她在呼吸停止时,立即被送到急诊室进行抢救。

  “我看见他们在对我抢救,这真奇怪。我处的位置不很高;我好像就在一个支座上,但并不比他们高多少,不过就是在上方俯视他们。我想跟他们说话,但是没人听得见我,没人愿意听我说。”

  复杂之处在于,除了周围的人们听不见他的声音以外,不久,这个精神体中的人便发现别的人甚至都看不见他。不仅如此,还常常有报告说,他们的精神体是没有重量的。像上面的举例显示的,大多数人是在他们发现自己飘浮到屋顶的天花板上、飘浮在空中时,才注意到这一点的。

  正像在精神状态下的行动不受阻碍一样,有人回忆说,思维也同样如此。我曾经一再听人说起,一旦他们对新的环境熟悉了以后,经历这一体验的人,其思维比原来进行得更清晰,更迅速。

【无我就是对死亡的顺应和接纳 -资料】相关文章:

1.对母亲的爱就是好好活着 -资料

2.在你眼前的,永远就是对的人 -资料

3.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爱自己 -资料

4.HR: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 -管理资料

5.接纳无助,留下的是成长 -管理资料

6.澳门风顺堂 -资料

7.温州顺溪村 -资料

8.Windows 的死亡黑屏! -电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