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仙境九龙洞介绍

时间:2023-11-22 14:42:26 王娟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下仙境九龙洞介绍

  九龙洞多为天然形成的岩石溶洞,洞内多水石奇观,供人们观赏游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下仙境九龙洞介绍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九龙洞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城东17公里的马岩乡骂龙溪右侧有一观音山,峭壁嶙峋,漫山翠竹,背靠郁郁葱葱的六龙山,面临逶迤秀丽的锦江河,山腰有一天成洞府,名“九龙洞”。相传六龙山上有六条黄龙,相邀锦江河中三条青龙,于此洞相会。九龙来洞中相聚,顿觉如入蓬莱仙境,胜过天堂龙宫百倍,都想将洞府据为己有,相争不休,待到鸡鸣报晓天将亮之时,已不能返回各自居所,只得盘踞在洞内深处一巨形彩柱上,直至今日。山下有一小溪,因九龙争洞相闹,不得安宁,就骂龙不止。因此,“九龙洞”、“九龙盘柱”和“骂龙溪”等名,相应而生了。

  九龙洞宽阔恢宏,宽有70多米,最宽处达100米,高30~70米不等。洞分上下两层,由7个大厅、12个景区组成。其中石柱、石笋有数百根之多,30米以上的石柱有8根,20米以上的有6根,10米以上的有18根。另外有一竖井状的天厅和一条地下河。现已探明,洞长2248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洞内厅厅相连,洞洞相通,景象万千,各具风采,有的如天降飞瀑,有的似洞中红云,有的如猛狮怒吼,有的似孔雀开屏,有的如驼队,有的似猴群,飞禽走兽,虫、蟹、螺、龟,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些景象,犹如一幅幅晶莹剔透的立体壁画,装点在大厅四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当游人走进洞堂时,感到处处是火树银花,交相辉映,如入艺术殿堂,又像误入水晶迷宫,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第一洞厅为略斜的平顶溶洞,右侧石柱林立,有“水帘洞天”、“龙口含珠”、“雄狮托塔”、“龙洞夕照”、“雷峰一瞥”、“南国白象”、“长空依剑”等景物景观,均奇丽特别。第二大厅为平顶洞穴,整个顶板上宛如霓霞一样网状石帘,它们是沿裂隙生长的钟乳石,密集成帘状。远远望去,组成一派云雾山中的天然景象。左侧“仙人床”前,石幔轻撩,纤巧玲珑,轻纱缥缈;右侧“翠竹”丛中,绿影摇曳,杂以白如玉石的钟乳石,青如墨黑的石柱,有“独立寒秋”、“海花叠翠”、“仙女起舞”、“玉柱银花”等景。第三大厅为圆拱顶大殿堂,为全洞的精华,可容万人。在灯光掩映下,如临雾里桃源,月下仙乡。两侧各有三根粗壮雄伟的擎天大柱,与洞顶相接,高30余米,其中一柱高达39.88米,周围13.74米,为洞穴中“玉柱之王”,也是我国目前开放的洞穴中最高石柱。高大的石柱与洞顶下渗的脉流形成的悬挂滴石——石幔逶垂缀联,形成飞龙在石柱顶端盘旋起舞。柱身满布石花,须爪宛然,甲鳞欲动,有如金雕玉镂,名“九龙盘柱”。故第三大厅又名“龙柱大厅”。大厅中有“双子滴石”,两根石柱顶低相连,中腰分离,系局部滴水位移形成的孪生、分离、重逢的结果。“金壁玉菇”(又名“金色的海螺”),如菇似螺,是由于随着滴水量与碳酸钙浓度的变化,气流的旋回,温度的变化而生成螺锥形钟乳石。“水母石”位于洞厅边缘坡处,高9米,围长27米,呈帽状钟乳石,它是由于帽状层的叠加、变高、裂缝渗流滴水沿齿状帽沿檐漫流,在每一棱齿下端凝结成的葫芦状、串珠状、瓜豆状钟乳石。渗流水还携带着各种矿物成分,在帽檐边形成色彩斑斓的水流构造的条纹,如流苏一样,亦为洞内一绝,在全国洞穴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龙虾出洞”景观,惟妙惟肖,因渗流水沿平缓“S”形裂缝漫流形成的横挂弯曲的石幔。在九龙石柱的脚旁,有石笋和塌石堆积砌叠,有的如猛兽扑腾翻滚,有的似雏鸟啾啾,有的像孩童围桌攻读书诗,有的若春笋破土而出。此情此景,实为鬼斧神工、天地妙成的自然奇观。

  出洞处是一小洞,有长50余米的地下河,沿途流水淙淙,时而涉水,时而踏蹬。河水明澈,流经洞前峭壁成飞瀑急泻而下,如白练百丈,地下河右侧,又有一小洞,洞内“梯田”层层,岚光掩映,“远村”、“近落”依稀可见,一派田园风光。

  据碑文和地方志记载:九龙洞在元、明之际早已有佛门和尚在此从佛,至今已有43代。传说明末颇禅大师塑弥勒、燃灯、释迦三尊佛像于第一大厅中,两边分列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洞口塑有韦驮站像,洞前建有茶亭和长廊。清同治年间,增塑刘备、关羽、张飞三义像于洞,总计共塑佛像、神像50余座。

  九龙洞外左侧1.5公里处有二小洞,一洞出冷风,夏日凉风徐徐,爽人心肺;一洞出热空气,三九寒天,冒出融融热气,因名“冷热二风洞”。

  九龙洞的四周,皆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峰丛林立,溪谷幽深,苍茫竹海,百里不绝,雄奇险秀兼为一景。故前人有诗曰:“挺然孤秀吐奇峰,知是莲瀛第几重?云海拓开千里目,天风吹下数声钟。涧泉澄澈白莲涌,碑碣模糊碧藓封。谁谓遐荒无胜地,青鞋踏遍快游踪。”离九龙洞1公里许的莲台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四周皆悬崖绝壁,百丈深渊。只有一石阶独径,从洞口蜿蜒曲折而上,可至莲台峰。若泛舟锦江,仰视莲台峰,犹如一条首尾相接、上下依存的巨龙,围绕着上山,轻云薄雾在腾飞之中,加上层层林带,淙淙的飞瀑、流水点缀其中,景致极为壮观佳丽。至峰顶,近可鸟瞰清澈碧绿的江水,远可眺望连绵不断的群山,百里内的山光、烟岚、水色和帆船,无不尽收眼底。

  莲台峰建有莲华庵(又名莲花寺),筑有玉皇阁、观音阁等佛家建筑。这些建筑物均随山就势,亭依壁立,雕梁画柱,堪称建筑一绝。由莲花寺拾级而上,经二道山门,至“一线天”,再攀“通幽峡”,进“钻天洞”,过“奈何桥”,至“望乡台”(又名“舍身岩”)等佛家三绝。雨后初晴,浩瀚无垠的晨雾顺着江溪河谷滚滚而涌,不到一刻功夫,只见一片茫茫雾海中只剩露出几重黛色山峦,峰随雾动,雾随峰转,如诗如画,如醉如迷,就使人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有飘飘入仙之感。偶尔之机,通过晨曦薄雾,“舍身岩”即有“佛光”出现。这种地处绝境的鬼斧神工,集人力与自然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九龙洞莲花寺又历为黔东、湘西著名古刹之一。由于这里山势雄踞,地势险峻,在清咸丰、同治年间,这里又是“红号军”农民起义的据点之一。

  九龙洞的形成和景观的生成与其他喀斯特溶洞一样,属于碳酸盐岩石的一种普通而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这里出露的是寒武系(距今约5亿年前)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地层。雨水降落到地面,吸收了二氧化碳等酸素,沿裂隙孔隙渗入地下,沿途溶蚀了灰岩等岩石的岩壁,逐步扩大,形成落水洞、溶蚀漏斗,将地表水灌入地下,直达地下水面附近,转为横向流动,沿途溶蚀,侵蚀加以部分顶板塌落,形成各式各样的溶洞。地壳阶段性稳定时间越久,则横向溶洞的发展越长大、越奇特。地壳上升,地下水面相对下降,溶洞向下一层发展,逐步袭夺了上层旧溶洞的水,使上层旧溶洞逐步干涸。当地表水沿裂隙孔隙下渗时,洞顶洞壁仍有滴水下渗,进入洞内,压力温度突然变化,二氧化碳逸出分散,水分蒸发,使已饱含碳酸钙等盐类物质的滴水重新结晶沉淀,贴附在洞顶或洞壁上,这些化学沉淀物,总称为“灰华”。由洞顶下垂者称“钟乳石”;由洞底向上堆积者称“石笋”;相对同生,直到上下相对连接时称“石柱”;滴水常沿裂隙成排下滴,使钟乳石成排下垂,称“石帘”;石笋成排,称“石屏”。裂隙和孔隙可以扩大,也可以填塞,使滴水位移,加以气候变迁,雨量时多时少,溶蚀速度时快时慢,灰华成长幅度时大时小,再加以滴水中含有多种矿物成分,致使洞内各种灰华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玲珑晶莹,极为奇特壮丽。

  1980年10月,九龙洞被列为县级风景区,1987年升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已成为黔东、湘西、川东南数十个县的旅游胜地,受到世人瞻注。目前已吸引全国及港澳同胞慕名前来观赏。

  景观

  第一厅洞宽70多米,高30--70米不等。单是石柱、石笋就有数百根之多,30米以上的石柱有8根,20米以上的有6根,10米以上的有18根。另外,还有一竖井状的天厅和一条地下河。

  各厅洞中有洞,洞内厅厅相连,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漫布各厅各洞,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景象万千。

  第一厅为略斜平顶洞,右侧石柱林立,左侧石花盛开,内有“水帘洞天”、“龙口含珠”、“斑虎下山”、“龙洞夕照”、“南国白象”诸景,尤以巍然矗立的“宝塔”及直指苍穹的“长剑”,挺拔隽秀,天工奇巧,构成一幅幅秀丽奇特的景色,极为壮观。

  第二厅为平顶洞,洞顶石幔千吊万挂,纤巧玲珑,密集成网状石帘,如云山雾岭,霓障霞峰。左侧“仙人床”前,轻纱飘渺,右侧“翠竹”丛中,绿景摇曳;杂以白如玉石的钟乳,青似黑墨的石柱,人们以“独立寒秋”、“二乔争艳”、“海花叠翠”、“仙女起舞”、“唐僧取经”、“玉柱银花”等命名,真是惟妙惟肖。游人至此,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九龙洞

  第三大厅为圆顶洞,洞厅之大,可容万人,是全洞之精华之所在,最为壮观,在灯光映照下,有雾里桃源,月下乡之感。大厅两侧,各有三根粗壮雄伟的擎天大柱与洞顶相连,高30余米,其中一突出者竟高达39.88米,周围16.4米,是我国开放洞穴中最高的石柱,为全世界第二高。

  柱身布满石花,如金雕玉镂,遂使三厅有如宫殿般华美庄严。“孔雀开屏”、“青龙盘柱”、“蟠桃献寿”、“金壁玉菇”、“龙虾出洞”、“醒狮怒吼”诸景纷呈,目不暇接。

  此外。石柱脚旁,又小景繁多:有的似猛兽在扑腾翻飞;有的象雏鸟欲展翅高飞;有如孩童围桌攻读;有若春笋破土而出。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洞中有一暗河,淙淙流水,清澈明净,冬暖夏凉,穿过洞底,流经洞前峭壁,成飞瀑急泻而下,如白练千尺,蔚为奇观。暗河可行走50米,时而涉水,进而踏礅,别有情趣。暗河右侧又一小洞,洞内“梯田”层层,岚光掩映,远近村落,依稀可见,景物虽小,兴味无穷。

  更令人惊叹的是“九龙洞”外侧大约1.5公里的地方天然生成有两个小洞,它们一个出冷风,一个出热风,一个在炎热盛夏凉风徐徐,一个在三九寒冬反而冒出融融暖气,因此称为“冷热二风洞”。咫尺之间,两个洞口却冷热相存,阴阳交错,实为世间罕有。

  地理特点

  九龙洞是一个大型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五光十色,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

  其中高20米以上的钟乳石柱有数十根之多,最高一根高达39.98米,直径16.4米,为世界罕见,国内之最。

  地址

  相传,古时有六条黄龙,相邀锦江中的三条青龙来洞中相聚,九龙来到洞中,见这蓬莱仙境般的洞府,顿时私欲大发,都想将洞府据为已有,相争不休。待到鸡鸣天亮时,谁也无法返回原来的居所了,只得盘踞在洞内深处的一巨型彩柱上,再也不能脱身。

  山下有条小溪,因九龙争洞相闹,人们不得安宁,就骂龙不止,遂有“九龙盘柱”、“骂龙溪”之名。“九龙洞”由此得名。

  “九龙洞”广大恢宏,洞内有7个大厅,洞长2258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已向游人开放3个大厅共12个景区。

【地下仙境九龙洞介绍】相关文章:

保亭毛感千龙洞 -资料04-26

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厚度多少合适?03-16

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是什么03-21

雪纳瑞的介绍08-21

黄河介绍资料10-07

德天瀑布介绍08-31

黄山介绍资料07-18

荀彧的生平介绍12-05

颐和园景点介绍 -资料04-26

南岳衡山的景点介绍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