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颂月亮的散文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6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月亮既是伟大的,也是悲伤的,更是温馨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歌颂月亮的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关于歌颂月亮的散文

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情感与认知之间那奇妙的天平。

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因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不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橘黄的灯光。

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芳草青青的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即使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么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因着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吆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

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为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出现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了它,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国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

“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关于歌颂月亮的散文

今天偶尔在朋友的博客里读到一篇文章,是赞美月亮的。这样的文章似乎并不少见,古往今来,喜欢赞美风花雪月的不要太泛滥。但是朋友的短文还是吸引了我,因为里面有两句话犹在我耳边。一句是:月亮“从来不会在两个夜晚穿同样的衣服,整个夜晚也不会总是一个样子”;另一句话是:月亮“知道如何保守她女人的秘密——她的另一面——那不可测度的一面”。朋友是大学的女同学,自然学的也是汉语言文学,所以既有感悟,也有表达的能力,让我感触良多。

我不去触摸诗的语言已经很久了。回想一下,那似乎有20年的光景。虽然期间还偶尔为之,但是诗歌总像冷血的美人,虽可以让人怜爱,却可望而不可及。正如周敦颐所言,对自己喜爱的莲花,“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说起来我比周先生还幸福些,至少想的时候还可以“亵玩”下,只是,诗歌毕竟太崇高,就像美女太圣洁,捧在手中,只想呵护,不愿亵渎也不敢亵渎。

先说第一句。月亮之美,首先在于她永远给你一种惊喜。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还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样朴素的唯物史观,让我们感受到:在时间无情流失的同时,应该倍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有的美好都将转瞬即逝。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如果没有把握住今天大好的机遇,成功也许就会和你永远地擦肩而过了。不要悲观,更不要怜悯,一切都在你自己的努力之中。

月亮的第二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理由,是她对世间了如指掌,却始终保持冷静。她不只是不想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也是对她所看到的别人的举止行为保持缄默,更是一种大悟,是一种彻底的超脱。人其实就是如此,在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才明白一切都是空灵的,唯一不变的是人的心灵。一个人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而存在,即使如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也需要种田锄地享用蔬菜和稻谷,也需要呼吸着衣享用阳光和雨露。人即使可以对他所看到的不言不语,可以对他所喜恶的东西荣辱不惊,但是他无法忘却他还是人,所有的东西,只是不想说,不值得说,不必要说而已。这样的境界,是忘我,是超然,是让人肃然起敬的目空一切。

想想以前自己为什么会爱上诗歌,现在才明白,其实爱的不是诗歌本身,或者因为会写诗可以“高人一等”,是别人无法超越的本领,而只是想享受一种别人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让你生活在世间,却能游离其间;可以让你承受失落,却依然生机勃勃。

关于歌颂月亮的散文

《初冬月》,作者/陈国华

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我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地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夜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波动与月光波动的相通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悠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过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融融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作,竟如仙境。山上的林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达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地宁和。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慈祥的抚慰时,也会感到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楼月,俱往矣!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仅有的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关于歌颂月亮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