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寻亲记1500字作文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5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父亲一直说,他没有姥姥家,直到61岁!

  娘子关是个盆地,四面都是山,光秃秃的石头山,冬天的山上杵着稀稀拉拉的光杆荆棘,逆光看,就像谢顶前稀疏的头发。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太阳绕过高山,晒进窗口,暖暖的照耀着沙发,2015年春节的一个午后,父亲拿着挂在裤带上的诺基亚1100,迎着阳光,跟我说那个地址“临猗县”“吴王村”,记得很熟练,却显然只是在说出一个名词,他不太清楚这个词背后代表着什么意义——“姥姥”“黄河”,一切听起来更像传奇,这一年,父亲61周岁,刚度过了人生中一个甲子的时间!

  当父亲在61岁时提出来要去找他的姥姥家,我其实并没有多么惊奇,奶奶去世19年了,我们一个个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农村冬天冷,父亲母亲冬天就在哥哥家一起生活,经历了4、5年没有办法在一起过年的时间,父亲母亲自己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总算是可以在过年时大家有个团聚之地。在父亲60岁的本命年,生了不大不小的几场病,虽然没有多大风浪,但对年龄的认知应该会更深一层,在这个时候突然想起自己一辈子没去过姥姥家,想要过去看看,也算是对人生更加深刻的一种理解!

  我开始在手机上查这几个地名,把一些主要信息摘录出来读给父亲听,也把寻亲的信息发在朋友圈与论坛里,期盼一个奇迹的发生,但一切泥牛沉海,我也就慢慢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晚上,父亲突然打来电话,告我记下一个手机号码,要我打过去,他说他找到亲人了,只是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我记下来打了过去,对方说着很难懂的方言,但我还是基本上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姓名,确实是要找的那个人!后来才听说,父亲用了他自己的办法,他把30多年前奶奶和家里通信的那个地址找到,给那个地址上的村子里的村委会、卫生所各写了一封信,过了一段时间,那边真的打来了电话!

  奶奶的印象要回溯到20多年前,一个强势的倔强的小脚老太太,有着非农村妇女的精明与朴实,生育了四个孩子,只有爸爸是唯一的儿子,又是最小的那个,全家人自然把这个独子当宝一样供着,又想法设法让父亲走了学医这条路,算是给儿子稳妥的安排了一生。我对奶奶的记忆大部分停留在她明显变老、身体不好的那几年,她坐在沙发上会不自觉的尿在上面,于是沙发上总有一块塑料布铺在那里,奶奶总是乐此不疲的坐在那里看她根本看不懂的电视,或者说是为了能和我们多呆一会;白天她就坐在门口的青石块上,和过往的行人一一打招呼,快中午的时候去准备做午饭,其实在那几年她已经不怎么能做饭了,端锅都很费劲,去趟厕所下台阶时要用臀部磨着下去,但她一如既往的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偶尔,在一个安静的只有知了叫声的下午,她也会和我谈一小会话,但更多的是谈父亲姑姑,后来开始求神拜佛,她似乎从来没有过自己妈妈爸爸的概念,后来从姑姑们的口中,我才听到了她的故事。

  奶奶出生在晋南黄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子,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2个姐姐1个哥哥,在她9岁的那年,家里有人犯了事被官府抓起来了,需要很多银元赎出来,于是就想到了卖她,亲生父母去卖一个9岁的孩子,处在这个时代我们也许无法理解,但在那个时代,奶奶被卖了!

  在姑姑们口中流传着的各种版本里,我大致整理出了以下的情形:一辆破旧马车停在一处土墙围起来的小院门口,一个小姑娘被父母送出来,小姑娘听说自己要跟着这个赶马车的叔叔去城里吃好吃的,然后,坐在马车破旧的车板上,看着沾着黄土的车轮慢慢转了起来,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辞别了自己一生再也没有见过的父母,离开了那个村庄。

  奶奶最终被卖到千里以外的娘子关,并在这里生根发芽,养育了4个子女,并在她52岁的时候,凭借强悍的记忆力,再次回到了那个黄河边上的村庄,找到了自己的姐姐,那年是19XX年!

  父亲现在要找的地方就是那个黄河边上的小村庄,奶奶最后一次去是在1983年,带着姑姑,父亲因为是独子,所以不被允许去那么远的地方。后来,奶奶老去,虽有通信,但再也没去过,一直到奶奶去世。在30多年的失联后,意味着那一代人很可能都已经去世,父亲就是用那些年的通信地址自己联系到了姥姥家的亲人!

  一个61岁的老人带着一个65岁的老人(同样没去过的三姑)要去他姥姥家,这本身就是一趟传奇的行程。年后的一个下午,我们出发了,按照导航前行,目的地在420公里之外,一路顺着大运高速经过临汾,然后又转了几条不同的高速路,路过稷山、万荣,在一个叫王显的地方下了高速,接近400公里的高速耗尽了一下午的时光,当我们开始接近这个小村庄时,天开始黑了下来。

  从省道下来,走进乡村公路,按照导航的指示,我们在天黑的时候,进入了父亲常常说的那个地名“吴王村”,一个高耸的门楼子,下面是一个弧形的门洞,车开进村子里,泥泞的土路两旁是一排排完全被废弃的房子,没有灯火,没有人,我们在诧异中一直前行,终于在路上碰到了一位老太太,在艰难的用一种方言与另一种方言的碰撞下,我们听懂了,这个村子整体搬迁了!

  从这个废弃的村子退了出来,我们只能去第二个目的地,虽然在晚上去打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这种地方很显然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按照导航开往一个叫“姚卓”的村子,开到一半,路被一堆土堵死了,天已经大黑,路上没有行人,导航上只此一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试图从旁边一个相对平缓的土堆绕过去,但失败了,车被卡在土堆上,一动不动,前轮在无力的轰鸣下空转,车下是雨后的稀泥,前后方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没有人路过,我们陷入了困境。

  把父亲和姑姑叫下车,汽车依然轰鸣着不动,一筹莫展之下,我所期盼的美好行程全部被打碎,最后的办法是让两个加起来超过120岁的老人站在稀泥里推车,我暗自祈祷,一声轰鸣,车慢慢出来了!

  鞋上沾满了父亲故乡的湿润泥土,继续开车前行,这次没走多远,终于进入一个亮着灯火的村庄,进村没多远,遇到了骑着三轮摩托前来接我们的宋家后人。

  夜幕中,停在一个瓷砖贴面的院墙旁边,下车,几只手紧紧相握,一辈子没见过的几个人因为血脉几乎没有陌生的感觉,顺着大门进入院子,门斗深凹进去,都用瓷砖贴过,感觉很干净,院子很大,除去正房侧房,院子里还有高高低低搭起来的棚子,除了厕所,就是用来烘干地里种植药材的烘干池。

  进到屋子里,用不同的方言介绍自己,虽然双方都听不大懂,但面对面的真实感觉消除了方言带来的隔阂,双方都努力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在这种艰难的沟通中,父亲开始了和姥姥家亲人的第一次会面。

  夜幕中,这个叫“姚卓”的村子很安静,我们在高的出奇的屋子里用两种差异很大的方言展开着一场跨越近一个世纪的血脉对话,从老人的名字到各自的称谓,从小心翼翼的对话到心照不宣的微笑,那个从这个门口走出去的小女孩的儿子,在90年后终于回到了她出发的地方,见到了她家人的后代,找到了自己的姥姥家!

  晚饭是3个菜加很大的馒头,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每天的饭点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我们的突然到访属于加餐,就着野菜,吃着烧柴火蒸出的馒头,我慢慢的开始回到了奶奶活着的那些岁月,她也是在这个院子里,吃着这样的东西,在她还不知道生活的真相前,生活突然跟她开了一个很大的无厘头玩笑,然后她跨越了500公里的时空,在另一个地方过完的自己的一生,这片黄土里,也有父亲和我的根!

  晚上被安排在大炕上睡,第一次通腿睡觉的感觉除了诧异就是新奇,脚对脚躺着说话,这个时候基本已经跨越了方言的障碍,双方的理解程度基本可以做到无误,一直像多年的亲人般聊到了深夜。熄灯,鼾声响起,在这个带着血脉浓情的地方度过第一个夜晚!

  一夜恍惚,醒醒睡睡,早上6点多起来,天气清冷,下着小雨,一个人溜到街上,在村子里走。一排排的房子,高耸的门斗,瓷砖的白墙,尖的屋顶,一座挨着一座,整齐划一,偶尔有半塌的土墙,在细雨中诉说着岁月,走到尽头,是被水流冲刷出得沟壑丛生的黄土山,一片片小块土地上开着黄灿灿耀眼的油菜花。顺着湿润的黄土走到一个土堆上,清冷的风伴着羊群的叫声,不远处就是静静流淌的黄河,在一片晨雾中,浅滩错落的黄河不太清楚,但依然能勾勒出她的胸怀,黄土沟壑中,纵横交错而过,完全不同于从西部出来时的浩荡,在这里,她安静的被染成了黄色,拥有了她最独特的印迹!

  这个院子里住的人是奶奶的哥哥的孙子,也是宋家唯一健在的孙子,他守着这片厚实的黄土地,种苹果,种药材,种小麦玉米,养育自己的后代,要给自己的后代去修一座更好的院子。吃了早饭,他带我们去找父亲的两个姨姨的后代,转在乡村的小路上,相同的深门斗院子,找到了父亲二姨的后人,爬满了皱纹的脸上依然充满着热情,老人还记得她小时候奶奶来得时候的场景,记得来得大姑二姑的样子,记得那些关于奶奶家的故事,上午十点,他们拿着夹着辣椒的大馒头坐在炕上,给父亲聊着过去几十年的事情,诉说着从未谋面的感动,70多岁的人,健谈的像个孩子!

  带着聚起来的亲人,又去了父亲大姨的女儿家,同样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热情的握着从未谋面的亲人的手,久久也不松开!在一道道邻居诧异的目光中,发音节奏完全不同方言碰撞着亲情,我立在门口,一个82岁的老奶奶在我的微笑示意下整整讲了5分钟,虽然我只明白大约10%的意思。

  中午,父亲在乡里的饭店开了一桌,把找到的亲人聚在一起吃饭,点了一桌子菜,大家象征性的动动筷子,基本没吃什么,因为这个时间还不到他们的饭点,大家就在一起说说话,聊着家常,诉说着岁月里的故事。

  离开时,车的后备箱里被数次的塞进去一袋袋的苹果,后来我数了一下,是整整6袋子,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厚厚的黄土地,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感情!

  驱车返回,脚下一路黄土,始终想着站在土坡上看见黄河静静流过的心情,那一刻,心里有美好的感觉!

  也许,曾经,在这个土堆上,也有一个小女孩,每天伸着脖子,眺望着静静流淌的黄河,直到生活开的那个大玩笑来临。

  90年后,不知道她是否会知道,我想她一定知道,她的孙子,站在她站过的地方,眺望着她眺望过的,那条黄河!

[父亲寻亲记1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