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特评语与价值观引导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5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最近,我们教研组的刘老师参加讲课比赛,我参与了研究,他讲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7课《落花生》,这篇文章寓理于物,通过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试讲中,刘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见过只求名利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吗?你见过不求名利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吗?你见过又求名利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吗?”在学生纷纷举例后,刘老师又问:“那么,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有的说想做“不求名利但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有的说想做“又求名利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后者占了大多数。刘老师是这样总结的:“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我对每个同学的意见都表示赞同。在今天的社会,我们需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人,但正像大多数同学所谈的那样,我们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既讲求名利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在这个小结中,教师显然更赞赏后者——既求名利又对别人有好处。

  评课时,刘老师做了这样的解释:“学生们谈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独特感悟的理念,我觉得应该认同他们的观点。”

  听到刘老师的这番话,我陷入沉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学习,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多维视角,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但绝不是说学生怎样理解都对,“发表独到见解”的前提是“真正读懂课文”,“准确感悟文本的价值取向。” 那么《落花生》一文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呢?

  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都对人们有好处,不同之处是,桃子、石榴、苹果为人们贡献的同时是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让人人看得见,“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花生在为人们做贡献的同时是“矮矮地长在地上”,“把果实埋在地里”,不向别人展示,“默默”付出。父亲在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后,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显然,父亲希望孩子们做“落花生”式的人。作者的感悟是:“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从中传达出的思想也是要做“落花生”式的人,虽不批评桃子、石榴、苹果,但更加提倡的是落花生的那种“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

  在课堂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但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尊重和肯定的应该是学生不同见解中的合理成分,而对于学生认识的模糊之处、不够准确之处,则应因势利导、巧妙点拨。课外拓展值得提倡,但拓展的目的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明白文本的价值意义,从而影响学生立志“做怎样的人”。而不是引导学生曲解作者原意,在落花生之上大加赞颂桃子、石榴、苹果。

  我把自己的看法和刘老师做了交流,他也表示同意。

  正式比赛时,刘老师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话、作者的话、作者的生平甚至笔名入手展开讨论,最终学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我们的社会里有“桃子、石榴、苹果”式的人,但社会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像作者落华生那样不求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时代的主旋律永远是——提倡做“落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 课堂上的这一引导受到了各位评委的认可,其中一位评委在总结时这样说:“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些将永远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

  超超,看上去略显忧郁的一个男孩子,开学时间不常,我就发现这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大的问题:上课听讲心不在焉,日常作业不能完成,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和深度的加强,他的成绩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差的趋势,数学测验成绩从没超过d级,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请来家长,求助于家长的配合。因为毕竟才上五年级,我绝不轻言放弃,可是没想到的却是孩子的母亲,超超的妈妈告诉我,从三年级起他就已经不肯学习了,不写作业,老师、家长一要求他,他就表示不想活了,导致学习状况每况愈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越差越没信心,越没信心就对学习越没兴趣。面对这样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和任课老师统一了认识:刚刚10岁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在于主观上怕吃苦,不肯付出,一味对自己放纵,久而久之,将来会造成终身的遗憾。于是我和他的母亲谈,表达了老师们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决心,分析了超超利用妈妈心软来达到目的,教给他妈妈具体怎样来配合老师要求和督促孩子。

  不久的一次数学单元测验,超超考了个c级,我看到这个成绩,发自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课上表扬,课下鼓励。我找到了他:“太棒了,你现在进步特别大,我真为你高兴!过去总让妈妈为咱们的学习成绩难过,来,今天咱们给妈妈报个喜讯——用陈老师的手机给妈妈打个电话,让妈妈高兴一下!”超超脸红了:“不用了,我回家说行了”“那就不一样了,过去老师打电话找妈妈多是告状,今天打过去是报喜!”电话通了,一声带着哭音的“妈,我这次数学考了c”眼泪就流下来了,听得出来,妈妈在电话的那一头也很激动,于是我接过电话,又向超超妈妈通报了一下详情,超超妈妈在高兴之余不忘对我的千恩万谢。 从那时起,超超的忧郁一扫而光,话语也多了,在他的脸上找到了自信,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作为老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这把坚实的大锁。决不轻言放弃。

  现在,喜欢阅读的学生似乎不多了,除了老师硬逼着读几本必读的之外(因为考试必考),课下里他们很少再去读书看报。课业负担的繁重,电视、电脑的冲击等等更让学生们越来越远离读书。如何让学生亲近阅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要的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点燃他们的读书热情。

  一、与时代同行,读书也要时尚。

  毋庸置疑,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都很经典,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可事实上学生对有些远离他们生活的就是读不进去。强扭的瓜不甜,最终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教师不但要设法启发引导学生去读好课本还应该打破常规,及时将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书推荐介绍给他们。和他们聊聊网络写手江湖一刀;与他们一起侃一侃《哈利波特》的魔幻世界;和他们一起评评杨红缨笔下的“淘气包马小跳”,秦文君笔下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与他们一起阅读子尤飞扬的青 春;与他们……让阅读与现实接轨,始终走在流行的前沿,相信学生的“胃口”会一天天地好起来。

  二、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正如一块肥沃的土壤,任何植物只有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生机勃勃。因此,把教室刻意的打扮一番非常必要。可以在班里建立“快乐书屋”,让学生每人每周轮流捐一本课外书,利用中午或者阅读课的时间进行阅读;在教室墙壁的显要位置张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等名言警句;利用黑板报这个窗口开设“我阅读我快乐”专栏,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体订阅《语文报》《学习方法报》《小学生优秀作文》等报刊,让学生随时阅读。试想,整日坐在窗明几净的散发着袅袅书香气息的教室里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学生怎会不爱上阅读呢?

  三、走出教室,换一换环境

  人多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教室是学生时间呆的最长的地方,有时也有呆腻的时候。不妨领着学生走出教室,到图书馆去到书店里去到网络世界去。面对浩瀚的书海,置身于优雅宁静而又新鲜的环境,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知识的贫乏和自己的渺小,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书中……

  四、制订目标,有效激励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对读书的热情升温,我特意设置了达到不同目标的奖励政策。我刻了不同层次的印章,作为其中的一个奖励办法。按照从低到高的标准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能完成阅读任务的得“笑脸”;不断升级超额完成任务的可获得“阅读小博士”“读书小明星”等称号;他们所得的印章累加到一定数量又会得到新的激励——物质奖。尽管奖品微不足道,仅仅是一本精美的笔记本,一支小小的钢笔、一本热门的课外书而已。但对他们来说却意味着进步和成功,他们也从中懂得了“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会发生质的变化”的道理,读书欲望也会逐渐强烈起来。

  五、及时反馈,定期评价

  虽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可阅读是一项长期工程,有时不注重结果是不行的。因此,为了将读书活动进行到底,还需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的信息。及时反馈,定期评价,以资鼓励。如课前十分钟开展“一人一文”活动,让学生有种满足感;每周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自选的美文佳作,让他们有种自豪感;每月组织一次“读书笔记展评”,让他们有种荣誉感;适时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有种成就感……通过种种活动,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其乐无穷,既促 进了阅读,又提高了阅读水平。

  学生读书的兴味盎然了,阅读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古人云:三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且面目可憎。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让学生读书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相信:只要我们师生共同牵手,坚持不懈,读书最终会成为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