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义词是什么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5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导语:然而,连词。指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见《左传·昭公十五年》:“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接下来是小编分享的然而近义词是什么内容,欢迎借鉴。

  然而近义词是什么

  近义词

  dan shi

  1、但是

  示例:他们对那个地方进行了彻底搜查,但是没有发现那个小偷。

  ke shi

  2、可是

  示例:可是我与他们离得还是太远,而且我的感悟不能诉诸他们的感触。

  ran ze

  3、然则

  示例: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bu guo

  4、不过

  示例:“不过你在星期六一定要到这儿来,”她说。“那时国王和王后将会来和我一起吃茶!

  基本解释

  [however;but] 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引证解释

  连词。连接分句,表示转折。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犹言如此,不过;如此,但是。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昔 秦 法繁於秋荼,而网密於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奸伪萌生。” 唐 元稹《戒励风俗德音》:“兵兴已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驱之以刑,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 巴金《灭亡》第一章:“有的说这是命该,有的叹死者可怜……然而并没有人骂那秘书长。”

  辨析

  然而●但是:都是连词,都表示转折的关系。①词义。“然而”表示的转折语气较轻;“但是”表示的转折语气较重。②色彩。“然而”书面语色彩比“但是”浓。

  菲利浦·福雷《然而》

  作者借三位日本艺术家(俳句诗人小林一茶、日本现代小说之父夏目漱石和第一位拍摄长崎原子弹爆炸罹难者的摄影师山端庸介)的故事完成了自身艰难的心路历程。

  本书荣获法国“十二月”文学大奖。

  评价

  这本书对于菲利浦.福雷来说意味着一个终结,是对一段最深刻的记忆的埋葬,在遗忘的中心。在最后一章作者的阐述里,或者只是只字片语的选择,我以为读到了这些。然而……

  从小林一茶开始,巴黎到京都的跨度,由当下延续不断的梦境一直下坠,沉潜到两个世纪之前。一个俳句诗人的故事就此展开。这里的主题是诗歌,福雷这么讲:“西方的理想主义希望诗歌是对存在的最精华、最纯粹的本质的揭示,是触到事物真实内核的一览无余,这种真实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舍弃了世界可言说的面容和充斥世间的可见的形态。”读起来震撼人心之余有点恐怖,倒像是核爆炸的强光呢。然而这道“时间的虚空照亮世界的唯一启示”的光之利剑到了晚婚前夕“一副微笑好色肥嘟嘟的弥勒佛模样”的小林一茶手里,成了大肚皮遮挡之下因寒冷而蜷缩的阴,被他笑眯眯地细细把玩——“门前雪,小便洞真直。”

  福雷说这让人震惊,可我不觉得。他所看到的是“用小便画下黄色的令人厌恶的符号”,我看到的是令人会心一笑的孩子气式的欣赏——趣味性的美。我想这是因为我是个东方人吧,一个偷懒的解释,但事实就是如此。社会,历史,在其间留下足迹的人以及他们各不相关却漂浮交错的人生,寥落星辰般时隐时现的美学和哲学符号,解读与想象。到底有些东西不是凭着知识就能逾越过去的。

  古典的日本,他者的文化,福雷花了相当的气力去寻觅,去融汇,于通篇优美的行文里总是能看到这样矛盾又笨拙的力。在西方世界里缺失的“空”,能够放入陌生的东方之“悟”(satori)吗?福雷的句子里,说着虚无,说着梦幻,却又时不时出现“撕裂”、“摆脱”、“摩擦”这般的字眼,都是动作,手的语言,不禁让人联想到漫无目的对空挥舞的拳头。这与“悟”的那颗心,又距离了多远?当然激发我想象的仅仅是这中文译本里的文字,而对福雷的母语全然陌生的我,又跟他的文本距离有多远?

  然后是二十世纪新旧交替时期的夏目漱石,日本向世界敞开门户,这一个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先驱。平稳的,符合时间逻辑的陈述,关于漱石的一生,然而充斥着抑郁和疯狂。主题是寻觅。地球的另一端之谜,新的语言体系,文学的本质,以及令人困惑且无所适从的生活。“在东方和西方,在未来和过去,存在着一个断层,漱石就在那个断裂处醒悟,他是第一个明白事实上这个拒绝所有根基的断层构成了所有思想的必然所在。”福雷一把抓住了一场文化地震之后钻进断裂带寻找谜底的最初的异旅人,来自东方。

  夏目漱石,这个穷尽一生执着追寻,被人寄希望于“在生命的尽头能企及智慧,能最终迈过那道门槛”的日本作家,又能把作者带到何方?真的能在迷狂中投入虚无的快乐,在精神上达到“则天去私”?福雷显然不信这个,或者他回避了下定论,在书写了这个人的故事之后。尚未终结,最后的指向是Sore kara,指出来生命无穷无尽的“此后”(漱石的小说名称)。继续迷失。

  到了这里,谜面逐渐清晰,哀伤已经包裹不住:孩子的死。小林一茶的孩子,夏目漱石的孩子,还有,福雷永远三岁的小女儿。他在女儿的墓碑上刻了《彼得.潘》开篇的一句:“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

  很遥远的一个夏天,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平静到接近无聊的日子里,死亡突然接踵而来,毫无征兆,带走了好几个孩子。最小的那一个恰好三岁,是妹妹幼儿园小班的好朋友,很乖,爱笑,刚刚学会自己上厕所。燥热的夏夜,父母看孩子睡了,到楼下散散步,四楼的窗户开着,醒来找妈妈的宝宝直接爬了出来……就这样,一个幼小的生命完结。

  那时令我震撼的不是孩子的死,而是丧子的那对父母的生的状态。最会讲故事的爸爸从此沉默不语,擅长编织的妈妈整天抚摩去年冬天为女儿织的绒帽却丧失了手艺,或者是,再也不需要了。对应一茶去收集其他一些诗人在孩子死了的时候写的诗歌,对应漱石黑暗中起身找寻到的脸朝地趴在走廊上的疯妻,再也不需要多余的解释。那种全身湿透的沉没。真的有人,能“越过死亡和彼岸”,超然旁观?

  由拍摄原子弹爆炸残骸的山端庸介来画上句号,关于三个不同时期的日本艺术家的故事。日语里,“照片”这个外来词没有遵循常用的现代术语转化原则,即用片假名来重新书写以符合日语的发音体系。它选择了另一个词:“写真”(shashin),由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表示“被记下的真”。

  主题是记录。失去了厚重的历史迷雾的遮掩,丑陋的、肮脏的“此时此刻”突兀出现在眼前。福雷以超写实的手法细致描述山端庸介照片里的场景、人物,“在这个碎片的世界,活人和死人紧挨着”,这就是对虚无的哀伤的一种填补?太残酷。是的,我们没有经历,我们只是被告知。从实体到照片,从照片到文字。即使这样,还是全身发冷,内心战栗。

  无我一梦中(Muga-muchu)。无我,置身虚空,迷失在磨灭了所有自我意识的沉醉里。超越道德是非,摆脱善恶俗念。福雷说这是大多数幸存者使用的熟语,表示“无意识”。真正的丧失者的感觉——沮丧错愕,无所牵挂。事外的我们,哭泣,感到难受,是因为都还在吧?或者暂时没有的,还能寄希望于未来的获得。这么一想,觉得自己非常可耻。“可耻的是这种感觉像忧伤同时也像快乐:说到底,最终看到世界归于虚无的莫名的焦虑,突然明白扫荡一切的灾难在事物的肉体上开了一道口子,从那里,就像从一个新的地平线上,升起一轮太阳,照亮了生命无谓的自由。”福雷的剖析又在我苍白无力又混乱的感伤情绪上狠狠刺了一下,果然一针见血。

  但是,庸介一直都表明他在长崎的废墟里没有任何感受:没有丝毫同情、丝毫激动,冷静的理性操作,在他人所置身其间的不可承受的命运前面一丝不苟的无动于衷。痛苦和羞愧只是在后来才有。“整个周围的世界都和他无关,它只是为了让他看一看才存在,之后就会离开。”是的,我们的世界。于是承受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默默记载,在它沉没之前。或许做为一个合格的见证人,才是最好的自我救赎?

  何谓见证人,福雷在书中一再表述,最终指向是审视世界,还原真实。可是,“出于什么原因?生活的再现总要比生活本身更让人心碎?”他还是走不出心灵的创伤,可是悲怆并未阻止他继续寻觅,直到发现第二次目光的意义。“它向我们指出了它的消失,但立刻又用它天才的显灵术为我们重构了永远怀念的事物的形象。需要有被称作照片的第二次目光才能让我们企及我们人生的真谛,它在呈现的同时也在逃逸。”福雷说的是照片,也说了一切记录的方式。

  接着说到地震,说到女儿的死。准确到分秒的计时,任何诗意、任何哲学思考都无法分散的注意力,对于逼进骨髓里的痛苦。最后的总结是:幸存是考验,也是个谜。

  又是一场回到原点的旅程,逃离、遗忘、迷失、记忆……执着地找寻梦的启示。可是那一道洁净明亮的光,令人向往,却永远捕捉不住。跪在污泥和尘土里,拢到掌心里的,只有灰尘,肮脏、细碎、微不足道。然而……有重量,能证实我们在现世存在的质感。

[然而近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