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加强途径论文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3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世界卫生组织中对健康的定义为:不仅是身体处于一种完满状态,在精神上也应如此。这种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主要指的就是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下是“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加强途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高校加强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各国纷纷制定出各种教育改革措施,不仅要求其能够培养出综合性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求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世界通用,能够符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敢于竞争,善于合作,这些品质都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少,致使人们普遍感到较大的生活压力,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身体和心理还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当面对社会各方面压力时,将会影响到其三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十分必要。

  2.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

  加强心理学教育力度,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目前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问题普遍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替代。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利用工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大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就业、恋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开解,另一方面还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学作为高校中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普遍开展。虽然发展势头在不断上升,但由于我国对此学科的涉及较晚,因此,在教学经验、整体教学水平方面都略显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心理学教育的认识不同

  高校中开展的心理学课程主要包括心理教学、心理监测以及心理咨询等内容。目前,我国各高校中存在对心理学教育认识程度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在心理监测和咨询方面,由于是在课后进行,因此对其的重视程度较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单纯的偏向于对基础知识和就业问题的教育,而忽视了成功案例的应用以及心理学教育。还有部分高校为了应对检查而开设了心理学课程,但其本质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心理学的精髓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学生当中,使心理学课程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教学方式落后守旧

  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在教学中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时,只是单纯的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讲授的心理学内容更新缓慢,且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说教式教学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够实现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此外,部分学校没有充分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将其设置成选修学科,要求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相应学分即可,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对此学科的重视程度较差,教学效果必然不够明显。

  3.部分学生对心理学具有抵触情绪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心理学的感性认识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别。部分学生自身存在一种心理暗示,认为只有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才应该学习心理学。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并且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等,但是很少有学生原意主动进行学习和咨询。此外,部分学生对心理学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害怕被同学歧视,不能够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将不利于心理学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使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良好的预防和解决。

  三、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途径分析

  目前,各大高校中已经陆续的开展了心理学教育课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遇到较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应从不同角度进行解决,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深刻清楚的认识到心理学教育的意义。高校要想有效加强心理学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升心理学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学教育应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评价标准,看其是否能夠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规律相符合,并且注重大学生的生活、情感以及工作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心理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学到更多心理学知识,并且能够对心理学的原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行自我减压、自我调节,从而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此外,学校还应针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建立健康档案,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了解。

  2.促进教师的教学形式

  部分高校中仍然延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学教育,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落后的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加强对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出发,尊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都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应转变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入案例分析、录像、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到课堂中,实现多元化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将学生带离课堂,到校外进行心理学课程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使学生能够贴近社会,进而了解社会。

  3.加强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开展的心理学教育中存在专业教师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对此,高校一方面应加大经费的投入,聘请众多接受过专业心理学训练以及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投入到心理学教育当中,从而保障学校心理学教学水平和体系的完整和健全。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心理学实验设施的建设,针对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并且派遣学校的教师到校外进行交流和实践,从而总结从大量的实践经验投入到教学当中。此外,对国际的心理学动态也应加强关注力度,促进国际各校之间对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交流和借鉴。

  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

  高校应积极构建校内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使其在网络中以建立心灵驿站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根据学生的需要成立三级心理健康预防组织。第一级是由校内心理健康小组以及心理教育中心构成。第二级是由具有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组成的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等。第三级是在学生中成立的心理社团,由每个班级中的心理委员担任,对学校的心理部门负责,从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5.教师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教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许多高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单纯的依靠斥责、处分等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多一份倾听,少一份指责,给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让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在肯定中體验自尊和荣誉,从而实现其个性的完善。此外,学校还应多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举办演讲大赛、创意大赛、诗词大赛等,让学生的才华和技能都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学校还应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实际情况,培养其综合素质,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从课堂参与到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实现自我价值,重拾乐观与自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的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则首先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学教育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国际心理学研究现状,并且将提升教育的有效措施应用到本校的心理学教育当中,从而使高校学生能够得到健康的心理发展。

[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加强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