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手抄报三年级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3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那么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怎么画?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清明节的手抄报三年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节,我就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今天早上,我们全家早早地起来,取出准备好的供品、鲜花、纸元宝和冥币便启程去祖先的坟墓。

早晨,晴朗的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的纷纷细雨,但有一些凉凉的,也许是因为昨天下了一夜雨吧,气温下降了许多。一路上,爸爸将车开得很平稳,一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坟墓的山脚下,空地中停满了大小的车,行人都手持鲜花、元宝还有许多祭奠品。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的味道。偶尔,还能听到刺耳的爆竹声,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钻出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坟墓上早已摆好鲜花与供品。啊,还有比我们来得更早的哪!我们来到太爷爷的坟墓前,先是把坟前的乱草平了平,然后培了一些新土,最后摆好供品,鲜花。东西全部摆好了之后我们便行了跪拜礼。行完跪拜礼后爸爸和叔叔便烧起了纸钱,我的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着。由于纸钱太多,爸爸和叔叔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火烧得很旺,山上的风不时的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将纸元宝点燃烧给太爷爷他们。

最后 祭奠完毕,我们便回家了,也许是心情的原因吧,一路上大家都不怎么讲话。但是我的心情更加的郁闷,因为我下午还要参加考试。

清明节的手抄报三年级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手抄报三年级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清明节的手抄报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