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学知识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3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学生心理学知识,欢迎查看!

  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学习的一般分类

  3.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学习分类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的类型、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难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基本概念、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知识点梳理

  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4.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5.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6.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难点: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学生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