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2 我要投稿
【meiwen.anslib.com - 学人智库】

根据2011年7月出台的《关于我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不含33摄氏度),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气温以省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为准。

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因增加高温季节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季节津贴。高温季节津贴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在高温天气期间,企业应遵守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减少或停止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安徽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16

进入6月之后,不少地区迎来高温天气,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日前,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今年我省高温津贴仍沿用2011年发布的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根据2011年7月出台的 《关于我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 (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不含33摄氏度),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气温以省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为准。

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因增加高温季节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季节津贴。高温季节津贴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在高温天气期间,企业应遵守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减少或停止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责任在个人或在企业,都享有社会保险待遇,即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康复所需费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

2016年5月1日起各地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2015年关于降低工伤保险平均费率0.25个百分点和生育保险费率0.5个百分点的决定和有关政策规定,确保政策实施到位。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待国务院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相关阅读:“高温津贴” 好政策更需好的执行

进入6月,不少地区迎来夏季高温期,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而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6月12日中国新闻网)

高温津贴体现制度关怀

根据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详细】

高温津贴既是对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一种保障,更是对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面临安全和身体健康隐患企业职工的一种关爱。制度需要温情,社会需要和谐,彼此需要关怀,高温津贴多与不多,都是一份责任和心意,但高温津贴发与不发,就是一个责任问题了。【详细】

发放高温津贴也有“拦路虎”

客观而言,近些年来,我国劳动者高温补贴总体来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及时到及时,而且可享受的人群在不断逐步扩大,劳动者的高温保护权利事实上不断得到加强,值得肯定。但依然有一些地方不令人满意,有的多年不调补贴标准,有的监督不力、落实注水。【详细】

高温津贴发放为何总是悬在“一公里”?其一,虽然在实际中,多地都出台了关于高温津贴的相关规定,但往往由一个地方的某个部门出台,缺乏权威性,劳动保护主体部门不明确,在监督、行政执法、纠纷处理等问题的处理上,操作起来困难,导致在各部门的“怠慢”中搁浅。其二,与用人单位和企业领导想比,无论是身份、地位等方面,劳动者都是处于弱势的,很少有人“据理力争”,甚至是“大动干戈”的来保证这份补贴到手,员工都不争取自己的权益,企业也更乐得“耍赖皮”了。第三,政策规定本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模棱两可,难以有效实施。例如何为高温作业?休息时工资、津贴如何?怎么调?调多少?这些都使得发放和维权难上加难。【详细】

如何走好津贴发放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等要强化监督,让专项检查成常态,掌握真实的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要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政策规定,建立意见征集和反馈机制;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用人单位违法成本,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作为用人单位,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切实把高温津贴发放下去,给广大职工送去应有的关爱;作为劳动者,要多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且要敢于对不依规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和行为揭发检举,让高温津贴背后的“李鬼”无处遁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