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他感觉到他和母亲是一体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没有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参考。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1.利用“居家优势”
邻居家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遮住了你家后园菜地的阳光,你想与他商量一下这个问题,是应该到他家去呢,还是请他到你家来?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十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
2.修饰仪表
你想上级在申请书上签字,你是不顾麻烦,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3.使自己等同于对方
你试图鼓动一伙青年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情愿到别的地方去,你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呢?
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4.反映对方的感受
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用哪种方法最好呢?
平庸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如果主人为某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以后谈话时,对方也会加以重视。
当然,优秀劝说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这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具有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呈示双方的观点,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5.提出有力的证据
你准备参加某次决策会议,为一项不为大家重视的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钱款,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如果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但要记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在一项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听到关于没有处方是否可以卖抗阻胺片的争论,然后告诉一组被试说可以卖的证据来自《新英格兰生理和医学月刊》(这是虚构的),另一组则被告知证据来自一家流行画报。结果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有更多的人赞成,没有处方也可以卖抗阻胺片。因此,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6.运用具体情节和事例
你刊登广告,推销某种药品,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
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一点:个别具体化的事例和经验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有说服力。因此,你要多卖掉药品,你就应酌情使用后面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说服别人,你就应旁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一味空洞说教。
总之,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当然首先要观点正确),我们就可以增强自己言谈的说服力。为了坚信这一点,你不妨试一试。
人际关系差?往积极地方想
工作的压力经常让人焦躁,进而会影响人际关系。总有人向我抱怨跟同事的关系难处,其实在我看来,和同事相处好,最重要的是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
我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到了年底,总有大批项目报告要总结。由于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量大,每个人都难免有些焦躁。一次,因为数据录入的工作没人做,同事和我吵了起来。由于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所以我当时很生气。但冷静后想想,事情总要有人做,而且这个环节完不成,我负责的后期整理和总结工作就没办法开展,最终吃亏的还是我。想到这里,我也不和同事赌气了,调整好心态开始工作。后来,同事主动向我道歉,矛盾化解了,我俩在工作中的配合也更加默契,任务完成得更顺利。
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总会因为压力或焦虑而影响情绪,甚至大发雷霆。发脾气是人之常情,但这么做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不良情绪特别容易影响个人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一次做项目,领导对我的报告非常不满意,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当时,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但工作还是要做。稍事休息后,我调整了下心态,继续工作,最终将项目顺利完成。事后想想,领导有领导的压力,假如我第一次做得足够好,领导自然不会无缘无故训我。回过头再看,每次修改后的方案的确比之前更好,而人的工作能力提高正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想到这里,我反而庆幸能遇到这么认真的领导,让自己成长。但我同时也看到了一个问题:员工工作做得不好,指出其不足即可,过度责骂会影响情绪和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事倍功半。
现在,我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有了自己的团队,奉行“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这一原则。有时也会遇到员工不能按时完工的情况,此时我总会先肯定他们的努力,因为我相信他们都是认真努力的人。随后,我才会指出他们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对我的团队很满意,而且只有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事情才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人际心理:朋友间的楚河汉界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心理空间。
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他感觉到他和母亲是一体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没有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母亲的心理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遗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连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一种说法,就是: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地依赖他人,希望他人在本来该自己做出决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决定;另一方面,他会过多地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想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决定,等等。
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成长与不成长之间的冲突。成长的力量当然是十分巨大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植物成长的力量的试验:用一些较薄的铁条捆住小南瓜,小南瓜慢慢长大,轻而易举就把铁条绷断了。然后逐渐增加铁条的厚度,直到铁条的厚度到了预计值的十倍时,才没有被绷断。植物的成长的力量都如此惊人,人的成长的力量就根本无法测量了。想想一个一岁的小孩能做什么,再想想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能做什么,就知道成长是怎么回事了。
但是,不成长的力量同样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不成长有很多的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安全。小孩在学步的过程中,走几步就回头,抱住妈妈的腿,那是为了安全;再长大一点,打开自己家的房门,看见有陌生人走过,把门一关,又跑回来抱住妈妈,那也是为了安全。在孩子心中,只要与妈妈融为一体,就什么都不怕了。这种心理会保持到成年,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成年人,他会下意识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成长从来都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人对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对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强大到与成长的力量抗衡的程度。
不成长或者说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获得想象的、虚假的温情。从生理的角度看,在我们用手触摸边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时,我们的感受是它是它、我是我,较少有交流的体验。但当我们触摸一件软的、毛茸茸的物品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与该物品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种意义上的温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们觉得与一个人没有边界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感到来自他的温情,即使这些温情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也可以暂时帮助我们抵御人世间的风寒。
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控制他人。当然,这种控制感也是想象的、虚假的。需要这种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这些好处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好处。如果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这样的安全感是很不稳定的;假想的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露出其本来的面孔,结果是更令人难以承受的冷漠;而假想的控制感,会使人觉得自己对他人有巨大的权力,这迟早会导致关系的破坏。不仅如此,在他控制别人的同时,他自己实际上也失去了自由,他时常会有被别人控制的感觉,言行举止都会过多地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就好像在为别人而活着。
只有成长本身会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稳定可靠。当然,即使是一个成长得很好的人,也会需要温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温情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情假意。至于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为行政首脑对下属的必要控制),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别人对他的态度的好坏,对他的自信心没有任何影响。
要在心理上划清与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为上与别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一条一条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画上清楚的线。这样做会有一些痛苦,但也会有更多的成长的喜悦。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别人,也就是说,他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担一切,拒绝别人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自我界限清楚意味着,一个人与他人接近,但没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没有近到把别人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还是他,别人还是别人;与此同时,他也不会离别人太远,不会远到丧失爱自己想爱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不虚假的安全感与温情。
即使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朋友之间,每个人也都应该有清楚的自我界限。那种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迟早会对身处这种情感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造成伤害。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亲密的关系中把界限弄得那么清楚,会不会使关系变得很冷漠?回答是不会。因为自我界限清楚,并不意味着没有情感。而且,两个都有着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
让我们近一点吧,因为我们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或者我们互相离远一点吧,但是不要远得在我们彼此需要爱的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人际关系不好易引发学生焦虑
大家对于“考试焦虑的原因”这个话题也许已经很熟悉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压力太大了,竞争太厉害了,殊不知的是人际关系问题引起学生考前焦虑在中、高考试焦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下面就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与大家一起分享:
情况一:某某同学原来跟我非常要好的,但是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不理我了,而且还带着其他同学一起疏远了我,我现在心很急,不知怎么办才好?
分析:经过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情况,明白了是她童年的创伤,使得她与父母的沟通不好,所以非常渴望从同伴身上找到良好的沟通,但是她不知道自己内心存在着很大的认知偏差,她认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应该要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非常计较的情绪和行为,使得同伴离她而去。对这位来访者进行了几次沙盘游戏治疗和认知的调整以后,情绪基本稳定下来。
情况二:我与我的男朋友经常吵架,每次我都是以失败告终。事因是这样的:当我看到或听到男朋友与其他女同学说话或开玩笑时,我就会心惊胆颤,接着便会对他有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候他也不会让着我,结果就吵架了,整个过程经常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严重影响了我的高考复习。
分析:从与她的面询中了解到,来访者认识到是由于从小父母非常地疼爱她,甚至有些溺爱,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任性、强势心理,产生了“男朋友只能属于我一个人”的错误认知,并且当男朋友稍微有点不顺着自己,就会跟他吵架,她忽视了男朋友也是独生子女,也是父母的宝贝。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但就是无法改变,在高考的关键时刻,怎么能调节自己是最重要的。这位来访者有强烈的求助愿望,这点足以证明她的心会慢慢平静下来。
情况三:我与同班的几个同学成绩都很优秀,相互竞争非常厉害,今年就要中考了,我们的竞争更加明显了,我几乎每天都在关注对方在做什么?有一天发现他们几个在一起讲话,好像听到在讲我的坏话,就跟他们争吵了起来,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就非常紧张。
分析:很清楚地可以看出,这位来访者是由于嫉妒心理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影响了自己的考试复习,产生焦虑的情绪。中国人的嫉妒心理特别强烈,如何将自己的嫉妒心理化为努力的动力,这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将会害己又害人,严重的还会危害社会,这位来访者就是害苦了自己。但后来经过咨询他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得不错。
悲伤不傲慢 最宜搞人际
虽然当代社会往往会宣扬“做人要乐观”,但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这也不完全正确。据1月1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纽约大学心理卫生系教授沃克·福特的研究小组发现,悲伤带来的负面情绪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是人天生的自我保护功能。换句话说,悲伤也许对健康有益。
人都经受过困难的事情,比如关系破裂、亲人去世,还有在现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中失去工作。“但不要抑制悲伤,把它释放出来。”福特教授说,悲伤能让人变得坚强,更有能力面对挑战。很多成功的人,都会在回忆自己的艰辛历程时表示,曾受到精神和悲伤的情绪困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药物来抵抗悲伤和抑郁,这是错误的做法,它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类情绪的成长。”福特教授认为,用药物治疗悲伤等同阻止自己接受痛苦。
悲伤可以带来保护作用,福特教授认为,强烈的悲伤情绪阻止很多正常机能的运转,让我们不得不停止正常的工作,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也可以说悲伤给我们的心理起到了威慑作用。研究还发现,悲伤时最适合搞人际关系,因为悲伤让人不再傲慢,变得谦逊。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