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3)

时间:2022-08-10 08:11:19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3)

  第四节 重大违法行为检查

  第一百一十二条 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保持职业谨慎,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行为。

  第一百一十三条 本准则所称重大违法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涉及金额比较大、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或者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一百一十四条 审计人员检查重大违法行为,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实施重大违法行为的动机、性质、后果和违法构成。

  第一百一十五条 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时,可以重点了解可能与重大违法行为有关的下列事项:

  (一)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发生重大违法行为的状况;

  (二)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执行情况;

  (三)监管部门已经发现和了解的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重大违法行为的事实或者线索;

  (四)可能形成重大违法行为的动机和原因;

  (五)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六)其他情况。

  第一百一十六条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关注下列情况,判断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行为:

  (一)具体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异常事项;

  (二)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中反映出的异常变化;

  (三)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和群众举报;

  (四)公众、媒体的反映和报道;

  (五)其他情况。

  第一百一十七条 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工作经验和审计发现的异常现象,判断可能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的性质,并确定检查重点。

  审计人员在检查重大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大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和环节。

  第一百一十八条 发现重大违法行为的线索,审计组或者审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应对措施:

  (一)增派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员;

  (二)避免让有关单位和人员事先知晓检查的时间、事项、范围和方式;

  (三)扩大检查范围,使其能够覆盖重大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领域;

  (四)获取必要的外部证据;

  (五)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六)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

  (七)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八)其他必要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百一十九条 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后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专项审计调查后出具的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第一百二十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后,应当向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审定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后,应当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遇有特殊情况,审计机关可以不向被调查单位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第一百二十一条 审计报告应当内容完整、事实清楚、结论正确、用词恰当、格式规范。

  第一百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一)标题;

  (二)文号(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含此项);

  (三)被审计单位名称;

  (四)审计项目名称;

  (五)内容;

  (六)审计机关名称(审计组名称及审计组组长签名);

  (七)签发日期(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交报告的日期)。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包括被审计人员姓名及所担任职务。

  第一百二十三条 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计依据,即实施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定;

  (二)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实施的起止时间;

  (三)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四)审计评价意见,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发表的评价意见;

  (五)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六)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其他重要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七)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但是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事项除外;

  (八)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

  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的,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有关整改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被审计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基本情况,以及被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问题承担的责任。

  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应当在审计报告中一并反映。

  第一百二十四条 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

  跟踪审计实施工作全部结束后,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反映审计发现但尚未整改的问题,以及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第一百二十五条 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除符合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要求外,还应当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重点分析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百二十六条 对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出具审计决定书。

  第一百二十七条 审计决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计的依据、内容和时间;

  (二)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依据;

  (三)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的期限和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等要求;

  (四)依法提请政府裁决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第一百二十八条 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依法需要移送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单位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事项,审计机关应当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

  第一百二十九条 审计移送处理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计的时间和内容;

  (二)依法需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单位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事项的事实、定性及其依据和审计机关的意见;

  (三)移送的依据和移送处理说明,包括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说明;

  (四)所附的审计证据材料。

  第一百三十条 出具对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其机构援助、贷款项目的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编审

  第一百三十一条 审计组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应当讨论确定下列事项:

  (一)评价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

  (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完成情况;

  (三)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

  (四)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五)评估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六)提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意见;

  (七)其他有关事项。

  审计组应当对讨论前款事项的情况及其结果作出记录。

  第一百三十二条 审计组组长应当确认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已经审核,并从总体上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

  第一百三十三条 审计组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认定的事实为基础,在防范审计风险的情况下,按照重要性原则,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方面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组应当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得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第一百三十四条 审计组应当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评估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如实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第一百三十五条 审计组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处罚意见时,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一)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审计职权范围: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直接提出处理处罚意见,不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提出移送处理意见;

  (三)问题的性质、金额、情节、原因和后果;

  (四)对同类问题处理处罚的一致性;

  (五)需要关注的其他因素。

  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第一百三十六条 审计组应当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被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界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一百三十七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批后,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征求被审计人员的意见;必要时,征求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第一百三十八条 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出必要的修改。

  审计组应当对采纳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有关责任人员意见的情况和原因,或者上述单位或人员未在法定时间内提出书面意见的情况作出书面说明。

  第一百三十九条 对被审计单位或者被调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处理处罚的,审计组应当起草审计决定书。

  对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的事项,审计组应当起草审计移送处理书。

  第一百四十条 审计组应当将下列材料报送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复核:

  (一)审计报告;

  (二)审计决定书;

  (三)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及审计组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

  (四)审计实施方案;

  (五)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证据材料;

  (六)其他有关材料。

  第一百四十一条 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一)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三)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四)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正确;

  (五)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六)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意见是否恰当,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七)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

  (八)需要复核的其他事项。

  第一百四十二条 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将复核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连同书面复核意见,报送审理机构审理。

  第一百四十三条 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主要审理下列内容:

  (一)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二)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三)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四)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五)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

  (六)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 审理机构审理时,应当就有关事项与审计组及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必要时,审理机构可以参加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会议,或者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审理机构审理后,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

  (二)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

  审理过程中遇有复杂问题的,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同意后,审理机构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审理机构审理后,应当出具审理意见书。

  第一百四十六条 审理机构将审理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连同审理意见书报送审计机关负责人。

  第一百四十七条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原则上应当由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特殊情况下,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可以由审计机关其他负责人审定。

  第一百四十八条 审计决定书经审定,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决定与审计组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不一致并且加重处罚的,审计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告知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第一百四十九条 对于拟作出罚款的处罚决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听证条件的,审计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听证程序。

  第一百五十条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经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后,按照下列要求办理:

  (一)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

  (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

  (三)审计决定书送达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

  第三节 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

  第一百五十一条 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的下列事项,可以采用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方式向本级政府、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

  (一)涉嫌重大违法犯罪的问题;

  (二)与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政策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

  (四)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的重大问题;

  (五)影响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重大问题;

  (六)其他重大事项。

  第一百五十二条 专题报告应当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适当。

  审计信息应当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第一百五十三条 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可以根据需要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必要时,审计综合报告应当征求有关主管机关的意见。

  审计综合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定后,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送,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

  第一百五十四条 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后,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第一百五十五条 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每年汇总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果报告,报送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3)】相关文章:

审计局审计中心待遇怎么样11-20

廉政准则自查自纠报告(精选11篇)12-02

审计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03-23

审计实训报告目的(精选11篇)06-15

国家政策参考文献格式02-22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10篇09-15

审计学专业就业前景及现状如何?04-02

审计学毕业生面试自我介绍04-12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答案11-18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