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案研究法: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李中健负责典型学生的交流谈话。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效果。罗小霞负责学生、老师、家长问卷调查制定及问卷调查。
3、分类、比较研究法: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按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黎孝江负责学生、老师、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4、评价研究法:对每个阶段、每个个案通过针对性测验,对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不断改进。俞华平负责对每阶段研究工作进行评价。
5、对比实验法:跟进个案的变化,探索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途径,作横向、纵向的比较,不断改进方法。余维蓉负责此项工作。
研究对象:天河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
六、课题组织机构及课题组成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
1、专家组成员:
师培中心 罗大文主任。
市师培中心科研室 代志荣主任
市师培中心科研室研究人员 范俊
2、课题核心领导组成员
组 长:王琴 学校校长
副组长:
张杰先 学校副校长
尹显华 学校副校长
主研人员:
李忠建 学校学生处主任
杨广军 学校办公室主任
俞华平 学校教导主任
黎孝江 学校教导副主任
罗小霞 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
3、参研人员:
1——6年级班主任。各年级具体负责人:低段(佘映堂)中段(张建玲)高段(陈明宇)
(二)课题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全校性课题实施规划;
2、确定课题研究重点,人员分工;
3、指导项目组科研工作;
4、监督各项目组按计划如期完成阶段成果;,
5、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成果汇编工作;
6、及时矫正研究中的偏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建立课题保障系统,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8、及时与上级科研部门沟通,汇报研究情况;
9、按期结题,按期完成各项成果总结编撰工作。
(三)课题研究小组工作职责:
1、确定研究项目,向领导组申报、批复;
2、制定研究计划,分步实施;
3、积累案例,分工协作、深化研究;
4、按期完成每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5、定期发表、展示、交流研究成果;
6、及时向领导组汇报研究中的问题,请示解决办法;
7、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研究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8、如期结题,汇总成果及时上报。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计划在我校本部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和教师中开展研究,研究周期为3年。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认知阶段(2008.09—2009.9)
此阶段目标:初步了解灾区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及生活能力现状,达成对“灾后小学生生活能力培养”的共识。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
1、调查班级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教育现状及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
2、立项申报课题,得到课题组审批。
3、分工研究专题。
4、邀请专家讲座,召开开题工作会议。
第二阶段:课题践行阶段 (2009.09- 2010.11)
此阶段目标:行动探索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途径,与《城乡结合小学学生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联系,和学校德育教育形成一个整体。
2、先培养习惯,再学会自理,然后形成能力,最后落实到实践,帮助别人。
3、细化实施实验措施,通过多项工作布置,深入调查、收集有关实验资料,使课题进入实质性运转阶段;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与家庭教育现状、学生的发展状况之间的相关联系;发现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生活自理能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策略。
4、以安全为先导。在各项活动尤其是动手、校外实践活动中切实进行安全教育。
5、分工明确,合作共进。李中健、罗小霞、陈明宇主要负责学生活动的具体策化、组织工作;杨广军、俞华平、佘映堂主要负责家长活动的具体策化、组织工作;黎孝江、张建玲、余维蓉主要负责老师活动的具体策化、组织工作。
6、进行中期论证,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或论文。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与推广阶段(2010.11—2011.09)
此阶段目标:总结灾后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的途径,撰写结题报告。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
1、课题组成员在整理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后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2、在基本完成各项试验工作的基础上,找出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进行全面总结,使研究课题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和理论化;
3、分析数据,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及论文,组织结题评估。接受验收,准备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果表现方式
1、努力使学生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护。3、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发展人际交往,初步养成合作品质。相信在3——5年后,重建的不仅仅是新的家园,还有我们这一批灾难健康成长的孩子。
预期研究成果:
1、各年级段有关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面较为详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
2、学校关于交通、食品、生活能力方面开展活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家长、教师关于此课题的文章及原始资料。
4、每个阶段的阶段性总结。
5、中期研究报告。
6、经验总结、论文、案例集。
7、《我能行》学生主题活动集。
8、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体系
1、人力保障
课题负责人有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积累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多次主持、参与德育的项目研究。课题组多数成员发表过与该课题研究方向相近的论文,研究起点较高。课题组主要成员为学校的中层干部、班主任、教研组长及相关骨干教师,受过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或训练,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流程,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2、制度保障
课题采取分层管理,逐层负责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课题总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的统筹规划和全面管理。课题组定期召开阶段反馈会议,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与进程。组员定期向课题组汇报工作进程与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组同时也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督导,促使课题项目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有效开展和完成。
3、资源保障
课题组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教育,教科研等方面的资料,编制专题目录,索引,文摘,剪辑等资料,以多种形式为教师学习提供信息支持。制订奖励办法,按课题进度予以奖励,提供课题经费,同时充分依托天河小学优质资源推进课题有效开展。
4、措施保障
我校鲜明地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办学思路,高度重视科研室的建设,科研资料配备齐全,并且配备了专用电脑。5.12地震后,在紧张的抗震救灾和校园重建过程中,申报课题《灾区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已在全校引起了共识,得到了家长、社区的强烈反响。
同时,我校拥有重科研,具有多年科研领导经验的领导班子,拥有一支科研意识强,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充满科研热情的教师队伍。我校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省级课题《中国经典文化诵读与小学生德育素质培养途径研究》;省级课题《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研究》、市级课题《赏识教育实践研究》和市级课题《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策略研究》,有着充分的精力、知识与时间准备。
5、经费保障
研 究 经 费 预 算 年 度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金 额 1000元 1万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