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

时间:2024-07-28 06:08:30 优文网 我要投稿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精选5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精选5篇)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 篇1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的阅读方式日趋多样化,但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许多学生因学业压力、电子产品干扰等原因,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导致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阅读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我们进行了此次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通过调查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影响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们设计了针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问卷,对目标学校的初中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次,我们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结果

  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显示,初中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偏少,且存在阅读面窄、阅读质量不高等问题。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集中在课本和教辅材料上,对文学经典、科普读物等缺乏关注。

  影响因素:影响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业压力、电子产品干扰、阅读环境等。其中,学业压力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

  五、培养策略

  1、减轻学业压力: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为其留出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

  2、优化阅读环境:学校和家庭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如设置图书馆、阅读角等,方便学生随时借阅和阅读。

  3、推广优秀读物:学校可定期举办读书活动,推荐优秀读物,引导学生关注文学经典、科普读物等,拓宽其阅读视野。

  4、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六、结论

  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减轻学业压力、优化阅读环境、推广优秀读物和培养阅读兴趣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 篇2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修正液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具用品,被广大学生广泛使用。然而,偶尔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桂林市一名女生因误吞修正液而导致食道被严重灼伤入院。这一事件促使我们研究小组开始关注修正液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我们不禁思考,修正液中究竟含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决定以“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为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究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广大师生对修正液危害性的认识,减少其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同时,本研究也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大家正确选择和使用文具用品。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互联网资源等,了解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

  2. 实验探究: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小实验,验证修正液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3.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修正液的认识和使用情况。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四、研究内容

  1. 修正液的主要成分

  通过文献查阅,我们了解到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环乙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挥发,形成刺鼻的气味,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2. 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为了直观展示修正液的毒性,我们设计了以下小实验:

  实验一:将修正液倒在草皮上,观察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浇有修正液的草皮逐渐枯萎死亡,而正常草皮则保持正常生长。

  实验二:模拟人体吸入修正液气味的场景,观察实验动物(如小白鼠)的反应。结果显示,实验动物出现呼吸急促、眼睛发红等中毒症状。

  3. 修正液的危害

  根据文献查阅和实验探究,我们总结出修正液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包括:

  慢性中毒:修正液中的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引起慢性中毒,影响血液组成和神经系统功能。

  器官损害:长期使用修正液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环境污染:修正液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大气层后,会破坏臭氧层,加剧环境污染。

  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修正液,且对其危害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依赖现象。大部分学生表示在使用修正液时会闻到刺鼻的气味,但对其成分和危害了解不够深入。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修正液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期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广大师生应提高警惕,减少或避免使用修正液。

  2、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修正液危害性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选择和使用文具用品。

  2. 推广环保文具:鼓励使用环保型文具用品,如可擦笔、环保修正带等,减少了修正液的使用量。

  3. 严格监管市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具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文具用品的行为。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 篇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在带给青少年便利与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成瘾的问题。网络成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1、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和特征。

  2、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探讨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策略。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初中生进行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收集数据。

  3、访谈法:对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网络使用习惯和心理状态。

  4、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初中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这些成瘾者通常表现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减弱等问题。

  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关系等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

  (2)学校因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以及课外活动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

  (3)个人因素:个人的心理特质、性格特点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因素也会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

  3、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策略

  (1)家庭方面: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合理引导孩子上网,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

  (2)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3)社会方面: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同时,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形成合力。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 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我们曾经对自己学校的初三和初一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窄、时间短、量少、不得法,每天阅读时间少得可怜,4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15%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单一性和简单性问题。对文本的阅读,处于浅阅读阶段,一如大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追求故事情节的波澜、跌宕起伏,让自己知道的故事比较多,从而多些生活谈资;再者获得些心中有却不甚明朗的理性认识,殊不知这些理性认识是很廉价的。而对作者的行文思路,构思技巧,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比较专业的阅读要求,学生们表示没有想过。显然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较低层次的`,没有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阅读目的、需求亟待提高。

  课外阅读的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大量的阅读中既训练思维,增长心智又接受美的熏陶和浸染,养成自己的文学素养。在阅读中关注作者对某一现象是怎样思考的,即作者是怎样想的,把握他的思维脉搏,学习别人的思维。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是怎么思考的,从而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中我们要感受作者所刻画的美,品味美,沐浴美,形成美感。最终用思想养成思想,用美生成美。

  针对以上情况,我、周秀华、曾岚岚三位教师确立本课题并在所任班级实施,期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提中学生名著阅读质量的新难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据了解,我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这一要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间少,方法有待提高,为此,在学校教研室指导下,与学生讨论后开展此项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名著积极性。对初中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外研究性学习呈多样化趋势,其特点或围绕着问题等的提出和解决来进行学习活动,或使研究性课程呈现出多层面的开放性,或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过程。在我国从教育文化积淀和现实条件来看,实施研究性学习既是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又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教师对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使学生能望其门而入,领略名著的无限风光,读出滋味、培养兴趣、领悟内涵,最终就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而如今的中国,各种流行阅读正在迅速兴起,阅读的通俗性、功利性、休闲性和大众化,使中学生的阅读重心发生了转移,也使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

  (四)创新之处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课堂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学生对年代久远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解读,能够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理解和诠释书中的故事,学生的课堂发言、讨论、表演、提问以及课后的总结,读后感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老师的讲堂变成了学生的发言堂,教师退居幕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有效提高了阅读兴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了改变,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极大增强了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这种阅读方法的益处。

  2、关于名著阅读方法的自我探索,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3、对《名人传》《傅雷家书》等中外著名小说以及鲁迅冰心等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名家散文名著进行研究性学习,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从研究之日起,针对参加试验班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和阅读水平进行调查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动态,不断提升教师认知能力,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挖掘、整理、分析,探索学生名著阅读方面及阅读方法上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及时矫正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针对各阶段的分期工作,适时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还可以采用对比研究法、谈话法、抽样调查法、统计法,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检测、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并能取得实际效果,我们初步设想,本课题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名人传》为例来说明各部名著阅读的实施步骤)

  (一)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本阶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回左右的内容。每周设计作业如下:

  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

  2、内容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内容,不少于500字;

  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考虑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本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中心目标,每周抽查学生作业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逐回阅读完全书后,安排1课时,由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安排2周左右)

  1、分析人物形象(2周):本阶段安排学生精读有关情节,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的形象,并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然后按学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组交流,最后推荐出优秀作品展评。

  2、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安排2课时)由教师开设一次“名著欣赏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讲座指导,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尝试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安排1周左右):本阶段准备开展《名人传》影视欣赏、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方面继续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活动评价

  每学年进行一次活动评价,包含参照学生读书笔记等材料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和通过设计名著阅读试卷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五、课题组顾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钱明霞:中教一级,语文组组织,负责本次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撰写开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曾岚岚:星村中学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主要负责课题组研究的理论指导工作。主要负责活动课摄影安排和总结整理工作。

  周秀华:星村中学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深深地爱着学生。有着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负责材料的收集,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学生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手抄报等相关材料。

  2.研究课题组“活动课”“研究课”相关资料。

  3.课题研究反思、阶段性总结及结题报告等。

  4.撰写相关论文等。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 篇5

  一、研究背景:

  平时我们都经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之后发现网上其实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向搁置着。

  此刻学农的时候能带给一个机会我们自己做酸奶,既能锻炼动手潜力。又能积累一门手艺,感觉十分高兴,就参与了这项活动。

  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我们想了很久,奶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奶质和形态都能影响酸奶的味道,所以我们选取了控制奶源变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探究选取哪一种奶源才会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活动目标

  近几年,发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对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对酸奶的事件,我们产生了恐惧与担忧。所以我们想通过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产的过程,同时体会制作每种品牌酸奶的成本高低与口感来源。

  我们对于酸奶成品的期盼并不高,期望结果制作出来的酸奶,能在凝固中传递出当代酸奶的香气与奶味。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组分工,选取实验材料,制定活动方案。

  2)材料

  1、发酵用的原料

  伊利纯牛奶、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香满楼鲜牛奶、伊利高蛋白脱脂高钙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发酵剂。

  2、工具及仪器

  RC-H2日创酸奶机(5个反应杯)、标签纸数张、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等。

  三、实验原理:

  在42℃恒温环境下7小时,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转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4.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构成酸奶。

  四、实验的设计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④用100ml伊利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经发酵后品尝5杯酸奶的味道,比较5杯酸奶的酸度、色彩、香味、状态、口感的不同。

  实验步骤:

  1、煮开水,并将五个玻璃杯、五个盖子、量筒、烧杯清洗干净并消毒;

  2、杯①:加入100ml香满楼鲜牛奶;

  杯②:加入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③:加入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④:加入100ml伊利纯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

  3、待奶粉冷却到室温,五个玻璃杯各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

  4、酸奶机恒温42℃发酵7小时;

  5、品尝并比较各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总结。

  四、结果与评价

  酸奶的做法大同小异,而根据我们的探究。用不同奶源做出来的酸奶的味道会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实验我们得出,用鲜牛奶做奶源做出的酸奶酸度适中,色彩呈乳白色,香味浓郁,凝固程度较好,口感较滑,总体来说是最好的,只是鲜奶做的酸奶保质期较短,制作后需尽快食用。若在发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道更佳。

  五、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我们很开心能参与这次的酸奶制作学习研究性活动,学会了做酸奶。

  在收集资料和制表的过程中,学习了如何集中和拣选有用的信息帮忙我们的制作,同时懂得了如何做研究性报告。

  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与同学更加友好地相处,亲近了我们的距离,学会了分工合作,不怕麻烦,耐心等待。

  在进一步完成研究性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这次的.机会,期望往后能够多点参与像是这样的研究性活动。

  六、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更加能吸引学生,所以学生对酸奶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但应对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学生来说又是一项艰难的选取,但也同时考验着学生的毅力和耐性,对学生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有巨大的帮忙。

  学生在完成该项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经历了分工、设计活动方案、动手完成制作过程、品尝评价等,学生能够共同商议解决难题,并能够从不同的提议声中迸发新的想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活动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活动报告,效果优异。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起到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减少学生应对活动开展的盲目和迷惑感受。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因对环境的陌生、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感到迷惑,老师需要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指导的工作,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活动中。

【初中研究性课题报告】相关文章: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05-16

高中生研究性课题报告07-01

高中政治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06-22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07-17

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公报05-01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3-29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2-22

研究性课题心得体会04-28

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1-08

(集合)研究性课题心得体会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