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指导家长适时恰当地介入幼儿活动

时间:2021-10-05 19:35:42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指导家长适时恰当地介入幼儿活动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胡 娟)

指导家长适时恰当地介入幼儿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增加了家长与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使家长充分感受和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为家园合作、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可能会做出某些不适宜的行为,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先来看一次开放曰活动实例,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活动时间:周三上午9:10

   

  活动参与者:教师、幼儿、家长(许多爷爷奶奶代替上班的爸爸妈妈来参加活动)

   

  活动内容:艺术领域的活动

  活动片段:

  情景一:

   

  在欣赏美术作品后,幼儿开始动手操作。最初,家长只是在边上看孩子做,但当发现孩子总是做不好时,一些性急的家长就忍不住开始指点了:

   

  “你到底要做什么啊?”

   

  “我想做孔雀。外婆,孔雀尾巴怎么做?”

   

  “当然要做成扇子形状的喽!来,外婆帮你折。”

   

  外婆从小A手中接过彩色纸折起来,小A也拿了一张,跟着外婆折。

   

  “这张纸怎么这么小呢?折出来的扇子就这么一点点,怎么做尾巴?”外婆折好后发现了问题。

    “我也不知道。”小A拿着自己刚刚折好的部分,望着外婆。

    “嗯,把这两部分黏在一起就可以了。”外婆很快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帮我把胶水棒拿过来,再拿些绉纸来。”

  小A找来了需要的材料。很快,一只漂亮的孔雀做好了。小A手拿做好的孔雀洋洋得意地坐在位子上。

  情景二:

   

  小B坐在小A旁边,他的家长因有事没来参加开放日活动。活动刚开始时,小B一直和小A边做边商量,可是在小A的外婆介入后,小B便不再动脑思考了,而是集中注意力关注小A外婆的一言一行。很快,小B的孔雀也做好了,与小A的大致相同,只是没那么精美。

  情景三:

   

  小C与小A、小B在同一个活动小组。活动刚开始时,小C忙着准备自己需要的材料。当看到小A外婆介入活动时,小C便喊一旁的爸爸来帮忙。

  

   “你自己做吧,如果爸爸今天不来呢?”小C的爸爸拒绝了她的要求。

  

   “爸爸真懒。”小C笑着说,又认真地做了起来。

   

  可是当小A的外婆把孔雀做好时,小C沉不住气了:“爸爸,爸爸,你也过来帮帮我吧!”

  “自己做,爸爸在旁边看着你呢!”爸爸还是没有插手。

  “爸爸,你快点过来!”小C边喊边流出了委屈的眼泪。

   

  爸爸终于屈服了,走到桌旁动手做起来。

  情景四:

   

  手工活动暂告一个段落,教师选择部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第一个展示的就是小A的作品,教师请小A上来介绍制作过程。小A走到前面,得意地开始介绍:“我用彩色纸做孔雀尾巴,把它黏在上面……”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发现这些情景早已违背了活动的初衷。

   

  开放活动中,很多家长由于对活动目的不了解,不知道该关注些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参与,所以经常会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指挥和干涉他们的行为,或像小A外婆那样干脆自己动手替孩子做。家长的干预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

   

  情景一中,家长的介入无情地打断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外婆的参与剥夺了小A独立思考和动手创造的机会,助长了她的依赖性。

   

  情景二和情景三中,小A外婆的介入对坐在小A旁边的小B和小C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小B不再思考自己该怎样用纸做出一只孔雀,怎样和同伴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照葫芦画瓢”,严重阻碍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小C本来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可在看到小A外婆介入后,她也非要爸爸帮助不可,失去了独立创作的信心,不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发展。

   

  情景四中,当小A得意地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时,我们不禁要问:使幼儿虚荣心膨胀、滋生不劳而获的观念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出现上述问题,说明家园沟通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许多家长不了解开放日的意义,不理解幼儿园邀请家长来参加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因“无所事事”而出现了这类干预幼儿活动的行为。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善。

   

  (一)活动前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首先,教师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感知觉逐渐完善,感兴趣的事物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但时间不长;他们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性格、兴趣、能力等个人特质已在他们身上逐渐表现出来。幼儿阶段是他们发展独立性、建立自信心的关键期。家长只有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其次,教师要帮助家长了解开放日意义,让家长理解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使家长意识到活动可以给自己更多观察、了解孩子的机会,有利于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教育。

   

  再次,教师要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重点在指导家长在活动中如何观察孩子的各方面表现。例如,注意孩子在活动中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观察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怎样应对;看看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有哪些特点;比较孩子在园的表现与在家是否一致,等等。教师也要指导家长掌握介入幼儿活动的恰当时机和方式(例如家长在发现孩子遇到困难想放弃时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在孩子无法解决难题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要提醒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要干扰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孩子的各项活动。

   

  (二)活动中面对家长不恰当的介入要给予及时、委婉的提示

   

  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家长情急之下仍会不自觉地介入并干涉幼儿的活动。发现这种情况,教师要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使幼儿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完成任务。同时也给予家长委婉的提示,使家长明确自己作为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

   

  (三)活动后开展适当的讨论

   

  在开放日活动后,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座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家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带动家长交流和讨论。通过座谈,幼儿园既可向家长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前沿的教育信息,也可从家长那里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开放日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家园的沟通与合作。

 

  来源:《幼儿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