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答十万个为什么

时间:2023-04-29 10:39:15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应答十万个为什么

    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而不是教孩子“提问”。

  事实上,孩子的提问正是表现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面对孩子的提问,每位父母都不应忽视。

  在应对孩子的过程中,塑造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三岁到七岁的学龄前儿童,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个阶段他们正开始进入旺盛的思维发展期。开始学会思考,有了自己的思维意识,也开始喜欢提各种问题。

  孩子喜欢提问题是成长的规律,因为在生理上,他们的自我细胞正开始发育。他们通过观察、辨认来感受自我的存在,因此也对这个世界产生很多好奇的想法。

  □妈妈团成员及基本态度

  阿深:外语老师,儿子七岁。

  对于孩子的提问,我觉得,最应该认真对待的是可能会影响小孩身心健康的问题,这比知识性的问题更重要。也就是说,重要的不一定是你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传授了什么样的知识,而是塑造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知识是孩子个人的积累,心态良好是家庭教育的成绩,对孩子一生更为重要。

  李妈妈:报社编辑,女儿三岁。

  孩子现在还较小,主要问题都是一些模仿性的问题,例如问“是不是这样”、“这是什么”等,都没有什么难题,但对于我来说,她的提问就是我们母女的重要沟通方式。

  月月妈妈:职员,女儿四岁 

  我觉得要耐心,特别是孩子每次提问,最好能立即回答,即使没空也不要不理她,不然她会觉得受到忽视。

  应对孩子提问的常见难题

  1)答案可能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

  对于现代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对孩子的提问一般不会有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但可能会考虑到孩子的接受程度,不知以何种方式来回答。

  例如对于“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这种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就算是正确答案,学龄前的孩子一定很难听懂,这种回答就不能达到目的。

  □妈妈团支招:

  阿深:回答小孩的提问时,我觉得重要的并不在具体的内容,而在于你正面回应了他的提问。就算偶尔回答不出来,我也会说:“让妈妈想想,你的问题很奇妙。”小孩子照样很高兴。

  还可以用最狡猾的方式,就是反过来问孩子,让他自己想结果,然后说“你说得有道理,我怎么没想到”。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

  月月妈妈:如果是孩子可能难以理解的问题,我喜欢用类比的方法来回答问题,用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做类比,并引导孩子思考。比如孩子的父亲出差,孩子问什么是“出差”,不让爸爸走。于是我就告诉孩子:爸爸只是今天要出去,晚上不回来家里住,过几天就回来了。孩子想了想,说:“那就是全托了!”现在爸爸一外出,她就知道爸爸要“全托”,但很快就回来了。

  

  2)妈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样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会越来越尊重老师。但如果一个问题,父母和老师的答案不一样,这让孩子是很迷茫的。因为父母与老师,都是他们认为正确的代表。

  □妈妈团支招:

  月月妈妈:我会和孩子一同探求正确的答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问别人或查阅书籍。这样,孩子大一些以后,应该就会养成查书的好习惯。

  如果问题确实是自己错了,当然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使孩子明白,父母也会犯错误。

  阿深:万一老师的回答确实是应付式的,我就偷偷跟小孩讲悄悄话:“我只跟你一个人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老师说的那样,而是什么什么。但你心里明白就好,说出来老师会不好意思的。”我发现,对于悄悄话,小孩好像真的能守秘密。

  这样,告诉他正确答案,也教他要给人留面子。

 

  3)关于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问题

  在采访中,三四岁的宝宝总会提起的问题首先是与生命有关。几乎每个孩子都曾问过这样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团支招:

  李女士:我家宝宝曾经问这个问题,刚开始我告诉她:你是妈妈肚子里生的。她听了也就满意了。

  但没过几天,宝宝又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啊?”因为她刚刚听小表姐说,自己是从妈妈腋窝下生出来的,于是又想到这一问题。

  我是剖腹产,于是我让女儿看看我腹部的刀口,告诉她:“你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了,医生就在这里切了个口子,把你取出来。”女儿很惊奇,看着这个刀口,似乎很怕弄疼它,这种感觉很温馨。

  我觉得不能以“你是拣来的”、“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等来应付孩子,如是这样,孩子不但不相信,还会有受欺骗的感觉。

  

  4)关于死亡的问题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可能会认识了“死”这样的名词,或者可能遭遇长辈亲人的离开,这种经历,也许是他幼小的心灵中难以接受的。

  □妈妈团支招:

  阿深:最近,我父亲因急性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儿子知道后,问我:“人为什么要死?”

  我想了想,对他说:“死只不过是一次搬家,如果人不死,500年前的人还在,地球却没有变大,我们现在的人住哪呢,没有位置呀。”

  他还问我:爷爷去哪了?我说爷爷去了天国,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又问:以后见不着了是吗,我回答,会在梦里相见。

  我觉小孩的想像力比成人丰富,因此,孩子对这种诗样的语言很容易接受。对于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死亡变成一件自然、干净而非恐惧的事,变的只是相处的形式,而不变的是惦记的心。

  专家看法:先当子女,然后才有资格当父母

  曾锦华,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龄前儿童,提的问题比自己当年复杂多了。这是因为孩子的认识比父母小时候进步了很多,这正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孩子的提问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多样化理解,也展现了他们还处于初级认知这一状况。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首先要掌握的是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而不是以回避、中断等方式对待孩子。

  在家庭里,父母可以通过读书、学习,了解孩子的心理,夫妻俩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分工配合,确定由谁负责回答孩子的提问,谁来进行补充。在生活中,避免以成年人的语言方式与孩子沟通。

  面对孩子的提问,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为孩子着想,想想孩子会不会满意这样的回答等等。人生的安排是奇妙的,让我们先当子女,然后才有资格当父母,也因此,让我们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考虑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

 

【如何应答十万个为什么】相关文章:

十万个为什么作文07-22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感01-06

《十万个为什么》阅读心得04-11

十万个为什么阅读心得05-02

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心得05-03

《十万个为什么》的读书笔记04-20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02-16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体会05-01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11-03

读《十万个为什么》后感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