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

时间:2023-04-29 12:23:05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益生菌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与排谢。

目录 定义 功能 基本类型 代谢和分泌的联系 收缩展开 定义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其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性质上分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可细分为: 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转变为自身物质。(同化作用) 自身的部分物质被氧化分解并排出代谢废物。(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可细分为: 储存能量(同化作用) 释放能量(异化作用) 方向上:分成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面的表解来概括。

功能

1、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 2、将外界引入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需要的结构元件,即大分子的组成前体; 3、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 4、分解有机营养物质; 5、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

基本类型

同化作用

根据生物体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新陈代谢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和兼性营养型三种。 自养型 绿色植物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取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进行,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少数种类的细菌,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并且依靠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例如,硝化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氨(NH3)转化成亚硝酸(HNO2)和硝酸(HNO3),并且利用这个氧化过程所释放出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总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 异养型 人和动物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像硝化细菌那样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它们只能依靠摄取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型。此外,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它们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属于异养型。总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养型。 兼性营养型 有些生物(如红螺菌)在没有有机物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光能固定二氧化碳并以此合成有机物,从而满足自己的生长发育需要;在有现成的有机物的时候这些生物就会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满足自己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异化作用

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种。 需氧型 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需要生活在氧充足的环境中。它们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以便维持自身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需氧型,也叫做有氧呼吸型。 厌氧型 这一类型的生物有乳酸菌和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等少数动物,它们在缺氧的条件下,仍能够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厌氧型,也叫做无氧呼吸型。 兼性厌氧型 这一类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把有机物彻底的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把有机物不彻底的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和水。典型的兼性厌氧型生物就是酵母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通常分布在含糖量较高和偏酸性的环境中,如蔬菜、水果的表面和菜园、果园的土壤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酵母菌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熟知的酿酒、发面外,还能用于生产有机酸、提取多种酶等。

代谢和分泌的联系

内分泌通过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进而稳定生命体。而新陈代谢又将生命体与外界环境的情况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内分泌系统,内分泌做出调整使生命体更好的适应环境。

【新陈代谢】相关文章:

《新陈代谢》教案02-26

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饮食调理04-18

新陈代谢测试题04-30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ATP08-26

探析新陈代谢运动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04-27

基于生物新陈代谢中酶的高效催化性研究05-03

新陈代谢模型在区域大气总量预测中应用研究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