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2012年05月30日来源: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办 (省政府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承研单位: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主研人员:王明宪(四川省特级教师,石室中学校长) 戴 艳(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何建明(学科带头人,石室中学副校长,石室初中校长) 李贤中(学科带头人,石室中学副校长,德育处主任) 张显国(一级教师,石室中学德育处主任) 课题来源: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成都市“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 生命教育作为在国际上正在兴起、在国内开展不久、在中国西部刚刚起步的课题,没有适合自身情况的理论体系作指导,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本课题立项研究的四年以来,我们从实践上进行了探索,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 一、本研究成果的主要教育改革价值在于解决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以下问题: (一)学校教育追求教育的价值与人的价值融合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造成了部分青少年认知混乱,有的青少年缺乏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和珍惜,缺乏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和创造,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迫切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现象,体验生命质量,感悟生命价值,将教育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相融合。 (二)中学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具体实施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学生被封闭在书本中和禁锢在课堂上的现象亟需改变;教育缺少对个体生命意识、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呵护。通过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学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找到解决中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措施。 (三)当前中学生命教育课程设置、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新课程目标体现了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照,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能改变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学科本位”、“智育第一”、“升学为主”的模式,与新课程标准对接。生命教育作为新生事物,课程设置需要自主探索,课程资源极度缺乏。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把生命教育作为学科课程排进课表,能够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推进有特色的校本学科教学。 (四)在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面对突出其来的火灾、水灾、雪灾、地震、交通事故,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的坚强与珍贵,学会正确应对生命危机,最大程度避免对生命机体与心灵的伤害。 (五)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低下的问题。长期以来, 学生的生命存在和生命尊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渐渐造成学生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对已不尽心,对事不尽责。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使学校德育关注生命核心意义的发现与发展,加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找到德育新生长点,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本研究采取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并取得了以下实践和认识成果: (一)进行生命教育理论研究,自主构建了“三维生命教育体系” 课题组选取生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目标三个层面,以生命的三个维度——活着、活好、活出价值,构建了三维生命观;构成完整的三维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质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提出强化学生生命意识感、引导学生生命幸福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感的三维生命教育目标,构建了生命教育理论体系: 三维生命教育体系示意图 1、三维生命 根据生命存在的范围——天、人、物、我,课题组将人的生命理解为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构建了“活着”、“活好”和“活出价值”三维生命观。 “活着”表明自然生命是人存在的物质载体,是最基本的生命维度,是活好和活出价值的前提。“活好”是指健康、快乐地生活,具有良好的生命质量。健康包括个体生理、心理与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快乐即生活的充实度和满意度高。“活出价值”指通过崇高的个体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活出价值是个体追求的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2、三维生命教育 我们把生命教育的内容概括成三维生命教育,即: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质量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 第一层次:生命意识教育,即个体对生命的认识和主观感受。生命的意识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包括生命安全教育、生活态度教育、死亡体验教育、生存技能教育等,其目的是让个体树立起生命意识,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证“活着”。第二层次:生命质量教育,即使个体健康快乐地生活教育。包括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野外生存以及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的训练,以及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理财教育、消费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使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和谐统一,对生活具有较高的充实感和满意感,提高生命质量,做到“活好”。第三层次:生命价值教育,即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包括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关爱自然教育等。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在自我实现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活出价值”。 3、三维生命教育目标 根据三维生命和三维生命教育的理论,制定出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三维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感、生命幸福感和生命价值感三个层次的生命教育目标体系。 第一层次:强化生命意识感。生命意识感淡薄会导致对个体生命、动物生命等自然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感是让学生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健康地活着。第二层次:引导生命幸福感。生命幸福感是人的价值得到肯定、内心需要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培养学生生命幸福感,是让学生能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达到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自己和自然的和谐,获得对生活的充实感和满意感,真正活好。第三层次:提升生命价值感。生命价值感的培养是生命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学生在整体教育历程中,要适时建构自己的理想,努力做到现实和理想的吻合,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开展生命教育实践 1、开设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初步构建了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按照“三维生命教育理论”,我们构建了高中生命教育学科课程目录,内容包含“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质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三大单元。各单元之间由生命到个体,由抽象到具体,由自我推至他我和社会,由内而外,由知到行,循序渐进。 高中《生命教育》学科课程目录(部分) 单元子单元课程重点内容学习目标 生命意识教育对生命的再认识生命多元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1)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进而欣赏生命的神奇与宝贵。充分认识多元生命的价值,懂得生命的意义。认识自我“我是谁”?你的盲点在哪里?3)挑战生命的极限(生命潜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明白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不可逆和不可替代性,懂得尊重、珍爱、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积极心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激发个体潜能。面对死亡“与一个自杀者的对话”设计你的墓志铭 1)探讨自杀的有关话题,明了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珍爱自己。2)引导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进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懂得更加珍惜活着的生命。3)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澄清自己的生命价值观。生命危机 抚平地震创伤 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灾难,了解接受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了解挫折和苦难对人生的积极意义。了解掌握地震等自然知识和自救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生存能力。 生命质量教育人生规划人格与工作的匹配我的生命清单(生涯远景规划:健康、事业、兴趣、家庭的平衡) 帮助学生厘清人生中意义重大的生活事件,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让个体生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圆满的发展。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制定自己的终级关怀目标。理解人格与工作的匹配性,进行职业远景规划。互利人生人际沟通的艺术推己及人的爱(同理心训练)理解人是生活在关系中的,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原则、交往技巧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与父母沟通爱与被爱——与父母沟通的技巧知道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爱家庭生活,理解父母,学会孝敬和感恩。学会与父母的沟通技巧,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培养与家人的亲密感和家庭和谐的意识。异性交往早恋?早炼?早敛?爱情与婚姻(爱情的道德准则) 了解青春期的两性心理,掌握异性沟通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交往过密的利与弊,能清醒地意识到交往过密的危害,能有效地应对青春期烦恼和感情危机。了解爱情的心理机制,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婚恋观,学会负责任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初步的人生态度。环境保护敬畏自然小我与大我引导学生明白世界生态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思考个体、群体、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和谐共生。面对界限“舍”与“得”的`思辨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诸多界限和自然法则,进一步认识到个体生命的生活限制和行为限制,从而培养保护个体生命的意识。生命价值教育勇担责任公民意识约束的自由(含法制教育)了解多元文化思考社会公民应具备的素质和责任,培养社会公德。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消除歧视与偏见,培养社会责任感。理解自由不是无约束的自由,懂得尊重、遵守和运用社会规则。社会关怀大灾有大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抛弃冷漠自私麻木,树立社会关怀的意识。人生价值人生的岔道,生命的抉择你有人生信仰吗?引导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价值观的问题,提升生命价值感。引导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 老师们在生命教育课程目录的基础上选择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100多节,开展了生命教育教案设计比赛、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大赛。 2、进行了生命教育学科渗透 高中生命教育渗透可以横跨各个学科,各学科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宽度与深度,有许多适合进行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的衔接点,为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一个开放广阔的平台。课题组借助学校行政手段,要求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提取各知识单元能够渗透生命教育的素材,制定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计划,明确各个知识渗透生命教育的目标,使各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系统化。 通过开展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各学科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除一般认为容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等学科外,其他学科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如数学课中渗透利用保险和基金等投资工具、利息计算方法、股票日K线解读等理财教育;在体育课中渗透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教育,学习简单的生存技能与方法,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在化学课中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保护环境;在物理课中渗透安全用电、节能、防雷击等等。 3、形成了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系列 (1)中学生18岁成人教育系列活动。18岁成人教育系列活动不仅为学生深入学习和树立生命价值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而且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青春、责任、奉献在生命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活动,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步入社会成人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给学生创造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的精神,促进学生思考活着的价值。志愿者们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也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心存感激,至善至纯人性在活动中得到了升华,生命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了体现。 (3)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拓展训练”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和富有挑战性的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精选兼顾团结合作精神与个人挑战的拓展训练项目,利用种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让人们回归自然,接受挑战,达到“磨炼意志,超越自我,提升个人或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目的,培养学员的生存能力及心理素质,使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到了提升。 (4)农村生活体验活动。按照生活德育理念,让城市学生亲自体验农村学习生活和农村家庭生活,深入到农村中学、农村家庭和田间地头,在生活体验中学会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充分认识生命个体价值,使学生做到自我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 (5)“生命手拉手,成长心连心”生命潜能特训营。“生命手拉手”引用美国斯坦佛大学创立的体验式学习方法,通过游戏、练习和分享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家长、老师放下平时的身份和角色,回到最根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沟通、信任、支持和欣赏,重新发现彼此之间更有效、更密切的沟通方式,从而为新一代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和家长、老师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起明确自身的生命意识感,提升生命幸福感。 (6)社团文化节。石室中学共有三十多个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多彩生命的舞台。在社团联合会的统筹指导下,学生自主开展社团活动,生命价值在活动中得以体现,生命之花在活动中得到绽放;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 (7)理财教育。财富是生命质量的物质保障。理财教育向青少年推广先进的市场经济理念,传播企业家的优秀精神,传授他们一些成功的技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灌输理财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生命质量。 三、本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效益 在中学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 (一)提升了学生的生命意识与生命质量。 通过实施生命教育,学生的生命观发生了变化。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大都能调整状态,正确对待;通过生命教育,很多学生改变了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不少学生学会了调节控制情绪,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很好地适应校园学习生活;提升了生命意识与生存质量。 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后的深切感悟: 我们在一起,合作、游戏、表演、讨论、交流,倾听,以及心灵的交融。我们认识到,我们很重要——家长、教师、自己。我们都是世上唯一的、无可替代。所以,从今以后,好好对待自己和拥有的一切。这就是这次生命教育最大的收获。(高2008级8班 张鹏羽) 通过野外生存训练,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多深刻与美好的认知。当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一同奋进时,我看见所有的恐惧都离我远去。有朝一日,当我再次回忆起时,一定会记得那日和煦的阳光,那时嘹亮的口号,那样美好的队友和那天所了解的勇气与集体。(高2009级4班 李 鹏) (二)老师和家长的生命观以及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 推进生命教育使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生命观念、教育方式得到转变,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观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他们不仅重视学生的分数,更重视学生的生命状况;不仅重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注重学生生命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注重增强学生的生命幸福感,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共同品味学习的乐趣、成长进步的快乐。经过本课的实践和研究,涌现出一批生命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在优化学生生命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构建自身的生命教育体系,促进专业发展。 教职工舞蹈队、戏剧社、合唱队、摄影小组、瑜珈小组、拉丁舞小组、各种球类小组等相继在教师中自发成立,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教师羽毛球联赛和乒乓球联赛也定期进行,教师更注重提升生命质量。 家长生命感悟: 应孩子和学校的邀请,我参加了学校的生命教育活动,当女儿亲手为我系上融入了感恩和爱的蓝丝带,当她以从未有过的温柔和炽热的目光看着我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和女儿紧紧拥抱,蓝丝带将母女之爱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感到女儿的心跳和体温,她浑身散发出青春和生命的力度和热度,让我觉得自己也仿佛年轻了许多。(刘女士) (三)影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生命教育”的办学特色。 学校确立了“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和“活跃和谐”的办学特色,提出了“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用以指导全校的工作。通过研究,石室中学形成了“生命教育”和“社团文化”两大特色。通过生命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生命意识感、生命价值感和生命幸福感,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质量。 王明宪校长说:“一所好的学校,应该让师生享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感受到教育和受教育的快乐,并从中体验到生命的幸福感和价值感,这种幸福感和价值感会成为促进师生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回归人性,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让我们关爱并尊重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的鲜活的生命,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生命飞扬的绿洲!” 《华西都市报》评论到:“中学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个与升学率并无直接关联的课题,该校躬身探索已有3个年头了!……激扬生命之力,焕发生命之美,这位千百年来一直站在蜀地的银杏树下,矢志不渝地守望教育理想的千旬老者,勇于直面当代青少年情感冷漠、心理脆弱、自杀暴力等问题,为在传统教育中被漠视、被异化、被压抑、被束缚的个体生命“松绑”,让传承千年的教育回归元点——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开始! (四)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契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次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还在于通过新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理性、健康和完善的生命教育。新课程关注生命个体营造自由发展空间,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从独立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如在“生命潜能特训营”中,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创造和谐氛围,培养合作的能力,采用个别学习、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组织形式,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在短短的特训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合作的平等性,合作的乐趣和成功感,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命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把简单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英语课堂,变成了有思想、有灵魂、有教育意义的课堂,生命教育是课堂的翅膀,它让我们飞得更高。”(英语教师 彭长江) (五)生命教育促进了灾后师生精神家园的重建。 本课题立项研究三年后,在临近结题阶段发生了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本校师生身在灾区,也面临抗震避震和灾后重建的任务。在余震不断的时候,学校里住校生、走读生和社区居民共同避险,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学校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为开展了三年生命教育实践,师生们在面对灾难时能从容处置。高2008届学生高考未因天灾而影响成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举夺得全省文理科双状元,用生命的力量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在雪灾、地震、水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存意识和求生技巧体起很大作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警示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掌握应对灾难的技巧,对获得生存机会,提高生存质量极为重要。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再创造,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重建,在心理咨询者奔赴灾区解决了突发性的心理问题后,要让灾区的师生心灵家园的重建可持续,全面推行生命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市委市政府极重视灾区的心理重建工作,傅勇林副市长批示:“向石室学习,在全市推行生命教育。”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市教育局决定于2009年在全市中小学推行生命教育。市教育局、市教科所和我校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市区域性推进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并已顺利开题。 四、课题研究的局限及有待深化的问题 1、关于生命教育普及问题。生命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在一些人心中还存在误解,甚至还不能被一些教师接受。有的老师片面地把生命教育理解为预防自杀的教育,有的老师把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有的老师把生命教育课与班会课混为一谈。这些都说明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 2、关于开展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的问题。生命教育看似与高考无关,如何解决生命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表层冲突,如何何生命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深层达到认知与行动的一致,如何在课题结题后长期坚持开展生命教育,并上予以保证,这是该课题研究涉及较少的问题。 3、关于生命教育在灾后重建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生命教育在我国西部才刚刚起步,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使人们在生命处于极端条件时应对失策,在生命突然消失时不知所措,在灾后对生命的认识蒙上巨大阴影。在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面前,如何使生命教育为灾生重建服务,发挥生命教育应有的作用,是课题组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该课题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命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石室中学的生命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生命教育之花扎根石室,开遍成都,香飘四川,影响华夏! 撰稿:张显国 审核:王明宪【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相关文章:
中学英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01-20
关于对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与体会09-04
美术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09-25
教育哲学实践性研究01-15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10-08
中学语文教育的研究的作文10-10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中学生命伦理教育07-12
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报告01-15
英语教育实践研究报告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