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指导也要及时巩固
下校调研时,多以听评课、研讨为主。听完教师的课后评议,评议的过程就是研讨的过程。我们的听课节数是有规定的,完成听课任务是硬指标,但是对教研员来说评课指导才是根本,听课实际上较低的要求。教研员的工作不在于听多少而是指导多少,教师收益多少。
由于不合理的规定就导致了不正常的现象,听课多,指导少。当然不听课,指导没有依托,就像学生不做作业,批什么?改什么?就谈不上教了。
从以往的下校指导工作流程看,听完教师的课之后,单独沟通,组内交流,也就是议课过程,留下修改意见,等再次听到这位教师的课的时候就是下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总是感觉教师的改进不似预想那样。上学期实行“聚焦行动”,对教师和教研组的指导填写“聚焦行动纪实表”,教研员将教师上课中的优点、不足、改进意见、教研组对教师的指导意见等均填写在纪实表中,教师再写出反馈意见,这种做法,由于有及时的反馈,教师对指导意见的巩固,增加了教学指导的实效性。上学期的几个聚焦对象教学改变很大。
昨天学科独立下校,实践了对教师指导当日的及时巩固。
上午第二课听了初三一节课《质量天平习题课》,听完之后本来想听第三节课的念头没有了。因为这种设计,从开始就给人以不恰当的感觉,质量之后没有做习题课对策道理,可能是上节课没有处理好。利用间操时间立刻研讨,问询备课组在此习题课的原因、整章的教学计划设计,对上课教师提出一些疑问,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确定问题。课前复习、课上新授、当堂巩固的内容不一致,习题课的目标不明确。上课教师一脸疑问,我一看,这样就离开,今天的指导不会起作用,立刻决定带着第二课上课的教师继续看第三课。
第三课上课教师的处理是:处理练习册上的内容(作业问题)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粉末状的物体的质量、液体的质量作分为两个主题,板书(重在方法),当堂反馈内容是天平的使用相关问题。
在听第三课的时候,边听边提出问题让同听课教师思考。
如“新教授的内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质量的特殊测量方法作为本课的新授内容,你认为她的目的是什么?天平使用的巩固?特殊测量方法?侧重是思路还是侧重知识?”
“如果有一课时特殊测量,做密度的特殊测量和质量的特殊测量哪一个更有价值?”
“当堂巩固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当堂巩固,且巩固的内容与新授内容要一致?”
边问边交流,老师似乎明白了评课时的结论性的评价。在同听课的过程相当于我的教学指导的新授过程,让教师明白,必须经历过程。留下任务,让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交流听课的体会(这个过程要是还在现场就更好,不知道做的怎样,我想会进行的),对老师提出两条要求:教学内容的设定和教学问题的设定,提出下次上课的时候看教师践行情况。
在一天中对教师的指导经历了“看教师展示(批改作业)”——“问评(集体指导)”——“看课评她(指导新授、个别指导)”——“与她交流(巩固作业)”,一天内进行了指导的巩固,迁移了课堂教学。当然从理念接受到行为的改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和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到应用知识一样,会用了才是学会了。对教师的教学指导同样遵循着规律啊。
【教学指导也要及时巩固】相关文章: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11-24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04-03
我也要飞作文11-23
关于及时醒悟的说说10-21
及时雨作文09-30
及时雨作文08-09
及时雨作文08-21
及时行孝作文09-22
及时雨作文02-06
巩固7以内的数字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