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小音叉的声音高,大音叉声音低。
2、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5、耳朵里的(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7、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
10、拨动琴弦时, 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
11、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1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所以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6、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17、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振动(快),声音(高);拉得松,振动(慢),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动橡皮筋,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拨动它,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18、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当钢尺伸出桌面短时拨动它,我们看到它振动得(快)听到它发出的声音(高),当钢尺伸出长时,我们看到它振动得(慢)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低)。
19、把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相同时,轻轻拨动它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小)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它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大),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强)。
20、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2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里,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声音信号),最后由(听觉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2、(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听到(过高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3、经常使用(耳塞)听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所以,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听力严重下降,需要配戴(助听器)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24、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 、 控制物体发声。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相关文章: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03-03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03-01
四年级上册苏教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12-18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知识点03-03
【优】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5篇03-04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03-04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12-19
人教版五单元语文上册知识点03-0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12-18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