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实录

时间:2024-09-25 12:59:34 蔼媚 好文 我要投稿

《月光曲》教学实录(通用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光曲》教学实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光曲》教学实录(通用13篇)

  《月光曲》教学实录 1

  师: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读了课文有哪些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生开始自由读文,教师同时播放轻音乐,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思考得也很专心,老师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感受到的说给自己听听,一边说说,一边改改,组织好语言。

  (生自言自语,说、思、改相结合)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读课文的感受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

  (生开始讨论交流,协作学习,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给全班同学听?想说就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贝多芬真了不起,无意之间的一件事都能使他激动得创作出乐曲来。生:我感到课文写得很美,读了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生:我感到有一点激动,盲姑娘那么热爱音乐让我感动;那样一个伟大音乐家给一个盲姑娘弹曲子,让我感动。生:我的感受是课文一开始就使人觉得很静。因为贝多芬散步时在幽静的小路上走,而且伴有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多静的夜晚呀。师:说得很好,能说得再具体些吗?具体到某个词上去。生:“幽静”、“断断续续”这两个词可以体现静。师:为什么呢?生:我说不好,但我觉得静。师:其他同学有同感吗?有,就自由轻声读读课文来体会体会吧。(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体会“静”的感觉)师:在这儿还有不同的感受吗?生:刚才我们几个人觉得,这里不仅静,更使人觉得很美。你看,“幽静”是说周围大环境静,而在静中又有钢琴声叮叮咚咚地传来,多美呀。

  师:其他同学呢?

  (生有的表示同意,有的不做反应)

  师:那好,就先来试着读一读这几句话吧,看看我们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可以自己读,也可以自由组合读。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然后指读这几一件事都能使他激动得创作出乐曲来。

  生:我感到课文写得很美,读了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

  生:我感到有一点激动,盲姑娘那么热爱音乐让我感动;那样一个伟大的音乐家给一个盲姑娘弹曲子,让我感动。

  生:我的感受是课文一开始就使人觉得很静。因为贝多芬散步时在幽静的小路上走,而且伴有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多静的夜晚呀。

  师:说得很好,能说得再具体些吗?具体到某个词上去。

  生“幽静”、“断断续续”这两个词可以体现静。

  师:为什么呢?

  生:我说不好,但我觉得静。

  师:其他同学有同感吗?有,就自由轻声读读课文来体会体会吧。

  (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体会“静”的感觉)

  师:在这儿还有不同感受吗?

  生:刚才我们几个人觉得,这里不仅静,句)

  生:我觉得在读“幽静”时语气稍轻一点就更好了。

  师:那你来读读。

  (生读文,教师请其他学生轻合双目体会)

  师: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生:把静读出来了。

  生:不只有静的感觉,“幽静的感觉要比“静”的感觉更美。

  师:那“幽静”究竟比静美在哪里?

  生:美在“幽上。

  师:为什么?

  (此时生语塞)

  师:来,还是让我们来问问工具书吧。

  (生查工具书理解“幽”字)

  生:老师,“幽”有深远、僻静、光线暗的意思,更符合当时的环境特点。

  师:在这种环境里,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会怎样?

  生:心情舒畅。

  生:真美,感觉很好。

  生:又静又美。

  生:有安闲的感觉。

  生:说“悠然”会感到更好些。

  师:如果你是贝多芬,此时心中会有什么感受?(生急于发言,师笑着引导说)先不急,再读读课文,把静、美、悠然安闲的感受综合起来,体会体会。

  (生自由读文,深入体会)

  生:假如我是贝多芬,四周环境这么静,我会觉得很悠闲。

  生:贝多芬在幽静的`路上散步,突然听到自己写的曲子,心中一定会想,这是谁弹的呀,我得看看去。

  (生笑,表示同意)

  师:是啊,贝多芬被静寂中那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吸引了过去,后来怎样了,你又有哪些感受呢?

  生:贝多芬听到了茅屋里的对话,我觉得他一定很高兴,因为有人特别想听他弹钢琴曲。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先读“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要是能听到贝多芬自己弹那该多好啊!”几句,然后讲原因)我觉得这一句能体现出盲姑娘特别想听贝多芬弹琴。

  师:说得很好,不过大家觉得有没有读出“特别想的”意思来呀?

  (生笑,一部分摇头表示没有,其他学生大多相互议论。有三、五人举手要发表意见,师请其中一个女生发言,学生表示刚才没有读出“特别想”的意思来)

  师:那好,你来试试可以吗?

  (生重复读这几句,师请其他学生注意听,看看哪儿读得值得自己学习,为什么)

  生:我觉得他“那该多好呀”几个字读得好,有“特别想”的感觉。

  生:她“多”字读得好,突出了“特别想”。

  师:那好,请大家取长补短,自己读读这几句,读出自己心中“特别想”的感觉来。

  (生开始自读体会,教师在巡视时也捧书自读,与学生共同分享)

  师:在这儿大家还有其他感受吗?

  生:我还感到穷兄妹俩人间的深厚感情令我很感动。

  生:我想贝多芬也会深受感动的。

  生:对,因为贝多芬也深受感动,所以他推门进了茅屋,而且还为盲姑娘弹起曲子来。

  生:我还觉得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感动了。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了。那当贝多芬进入茅屋后,又使我们有什么感受呢?来,让我们先静下心来,默读浏览一下这一部分,再组织组织语言。

  (生默读浏览,教师巡视)

  生:我的感受是盲姑娘听了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之后非常激动。

  师:你能读读吗?

  (生读“弹得多纯熟………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一句)

  师:谁来说说她哪儿读得值得你学习?

  生:她“入了神”三个字读得好,她很投人。

  生:她读两个“多“字时再轻一点就好了。

  师:为什么?

  生:我说不好。

  师:那我来读读这一处好吗?大家听一听,体会体会。

  (师范读,故意夸大两个多字的语气,显得很做作)

  生:老师,我觉得您读得不好,有点假。

  生:对,那两个“多”字,读得太过火。

  (大多数学生笑了,表示赞同)

  师:好,那你们读读,看看怎样读好。

  (生开始自由朗读,体会)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有5名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开始读,教师示意轮流读,并要求其他人评议)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很熟,但XX同学读得有点不自然。

  生:我认为XX同学的停顿不够,不能很好地表达感情。

  生:我认为不是只有停顿才能表达感情,有时反而要读得快一点儿。

  生:我认为读得自然点儿,读出自己的理解就行,停顿多少并不重要。

  (还有部分没有发言的学生在座位上互相议论,各抒己见)

  师:(示意大家安静)看来我们每个人都读出了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每个人的理解、感受不同,所以读出的效果也不一样,我们怎么能强求一致呢,你们说呢?

  生:老师,我还觉得要是把两个”多”字与两个“您”字读得再有些激动的感觉就更好了。

  生:我补充,除了激动,还有点惊奇。不,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师:是吗,来,大家轻声读读,体会体会。

  (生自读,体会)

  师:这一句里除了这两个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激动、出乎意料来?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默读,发现)

  生:哦,老师,这里连着用了两个感叹号。

  生:对,句子最后用了问号。

  (其他学生有恍然大悟的表情)

  师:噢,看来标点符号也能表达人的情感呀。那让我们赶快再读一读这几句,来加深体会吧。

  (生急于读,读得认真、投入)

  师:贝多芬被当时的情景深深打动了,于是他又坐在钢琴前为盲姑娘弹起第二支曲子来,这时又使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世界,用心与他交流吧,下课。

  评析:

  一、师生共同用“心”感悟作品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应注重于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舍弃繁琐、机械的分析、解释。这篇文章的人文内涵的具体体现就是意境美——环境是美的,人的外表是关的,人的心灵是美的,而音乐则是美的极至,所以,学生无论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在与作是直接对话,都是有价值的情感体验。于是,王晓宇老师把一大篇文章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用“心”感悟,不给具体问题,不做任何限制,不要统一答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考、想像、表达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所表达的是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些体验远比我们讲出来、问出来的要深广得多);教师则是不露声色,不留痕迹地做引导——引导读书,引导思考……

  二、教师用“心”与学生交流

  我们看到,这节课上,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是那么和谐、自然、愉悦,这源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滔滔不绝”的“教师”,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师生共同研究、商量、交流的氛围中完成的。在这种氛围中,由师生交流创造的语文学习资源已远远超出教材本身;在这种氛围中,师生所感受到的审美愉悦与生命欲望已远远超过文本的局限。

  文学作品是“个性化产物”,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一教学片断留给学生的正是可以自由地展示个性、爱好、思想的广阔空间!

  《月光曲》教学实录 2

  一、导入

  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

  生1:月光融融

  生2:月光皎洁

  生3:月光如水

  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评:这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建立了文本与语言积累的联系。可谓精妙。]

  师板书课题。

  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请同学们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与一对穷兄妺之间的故事,描述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着重思考什么问题?

  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

  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

  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教师与学生共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建构。学生是充满好奇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创设问题情境,符合以学定教的新理念。教师角色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必定能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师: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生1: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很崇拜他。

  生2:盲姑娘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生3:贝多芬是一位很善良的人,他对穷人有同情心。

  生4: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太好了,兄妺俩都陶醉了。

  生5:我有个问题:“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再为她弹一曲呀?师:问得好,真会动脑筋!

  生6:我也有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这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生命的价值在于自我主体的发挥以及得到他人的赏识。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感受与理解是多元的,多角度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师要在情感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舞]

  生7:老师,我知道为什么?

  师:请讲。

  生7:这首曲子是他现想出来的,

  师:这叫即兴创作。

  生7:对,他即兴创作,害怕忘了,所以才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8:他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

  师:也就是说是什么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呢?问得太好了,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咱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这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知识与知识的互补,凸现了现代课程的新理念——在互动合作中学习。问题是教学的生命,只有学生不断的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才构成了有生命的教学。]

  三、分节细读,探究贝多芬创作灵感的产生

  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文章的第二小节,仔细体会一下贝多芬的心情。

  生读。

  师:从“幽静”一词能想像到什么?

  生: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师: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心情吗?

  生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他肯定很愉快。

  生2: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他肯定很惊讶,很好奇,这么一个小镇上有人在弹我的曲子,他是谁呀?

  生3:弹得断断续续的,肯定不熟悉,有没有人教他?

  师:体会得好,所以他就——

  生:走近茅屋。

  师:接下去读第三小节,继续体会他的感情。

  生读。

  师:从兄妺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姑娘渴望能亲耳听一听贝多芬是怎么弹的。

  生2:兄妺俩相互体贴。从哥哥的话中我体会到他很伤心,因为他不能满足妺妺的心愿。妺妺感觉到了,就连忙安慰他,说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罢罢了,实际上她非常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演奏。

  生3:盲姑娘很善良。

  [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键是教师如何把问题呈现出来,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时机的把握,顺其学生的心理需求,画龙点睛式的一问,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究。]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生:很激动,我会进去为他们弹奏一曲。

  [换位思考,注重人文的情怀——生命的弘扬]

  师: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姑娘善良的品质和她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激动,正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姑娘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小节。

  生读。

  师:“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盲姑娘觉得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么好。

  生2:从两个叹号可以看出盲姑娘听到贝多芬演奏的音乐太激动了。

  师: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凭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他此时的心情一定——

  生:很激动师: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

  生:为姑娘再弹奏一曲。

  师:是的,他想为姑娘再弹奏一曲,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在他要再弹一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请读课文第八小节。

  生读。

  [此环节,教师牵引的成分多一些,不要完全以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来设计教学进程,要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哪怕是脱离的文本的内容与价值,教师也不必紧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必要求是程序性的,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导向是先顺其发展,再策略的迂回,这样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四、体会月光曲的内容

  师: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弹奏了,他的琴声带给这对穷兄妹什么感受呢?练习读课文的第九小节。

  生读。

  师:请同学们再重点练习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景物的变化。

  生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同学们读这几句话,语气由轻而重,由缓而急,你能想像到乐曲的旋律吗?

  生:乐曲的旋律也应当由轻而重,由缓而急。

  [以读为主,是阅读教学遵循的规律。要体会出情感,带着情感读。读要有指导,要读出问题,读出语感。]

  师:能由乐曲的旋律想像到贝多芬弹奏时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吗?谁来表演表演。

  生表演,开始动作优雅舒展,面带微笑,后来动作迅速而有力,整个身体都晃动起来。(众笑)

  师:演得好。能由此领会到贝多芬赋予乐曲的情感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贝多芬表达的正是自己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感情。

  师:真聪明!结合贝多芬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情感变化再来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

  生再读。

  五、巧设情境,说写训练

  师:月光曲多美啊!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小节。(生读)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从“苏醒”一词我觉得“陶醉”是说兄妹俩被月光曲迷住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贝多芬走都没有发觉。

  师:真会动脑筋。等他们醒来之后,兄妹俩会交谈些什么?前后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表演。

  (生讨论)表演过程略

  表演也是体验的一种形式。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通过情态、动作把内心的感受流淌出来,达到了心智的升华。如果这种体验是学生自发的行为就更好了。]

  六:作业:

  1、搜集《月光曲》,认真地欣赏欣赏。

  2、练习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贝多芬传》

  联系课文内容,延伸到课外,注重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我们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还要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外的拓展要注意与课文建立密切的联系,不要任意增加阅读内容。]

  板书设计:

  (好奇)听到琴声————走近茅屋海上升明月——轻柔、舒展(感动)史妹对话————进屋演奏月下海啸图——急促、剧烈

  《月光曲》教学实录 3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

  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就是。

  师:那是写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文章是通过写兄妹俩的联想来写贝多芬的曲子弹得很好的!

  师:那曲子的旋律、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并小组讨论,然后有条理地告诉老师。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师:谁能说给老师听?

  生:我觉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洒遍了银光”是曲子刚开始时,皮鞋匠所联想到的,这时的曲子一定很慢,而且很静。

  师:那就是曲子很慢,很舒缓,对吗?(板书:舒缓。)

  生: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

  师:好,看来这时的曲子是非常舒缓柔和的。(板书:柔和。)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遍了银光。”

  师:谁接着说,后来呢?

  生:后来(读)“月亮越升越高回……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这时的曲子应该逐渐增强,声音也高些,节奏也应该快些啦。

  生:我觉得除了节奏快,它的力度应该加强了。

  生:我觉得这时一定有反复的小节,因为是“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说明曲调有反复。

  师:那就是节奏也快,弹得也有劲啦,是吗?(板书:快速有力。)谁来读呢?

  生:(读)“月亮越升越高,……朝着岸边涌来……”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我读得也快,还有刚才说这时的曲子快速而有力,所以我读“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读得快,而且有劲。

  师:他不仅读得好,说得也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谁来把皮鞋匠看妹妹这一层读一读呢?看这时的曲子又是怎样的.?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觉得这时的穷兄妹俩都已经完全被陶醉啦,这儿应该是高潮部分。

  生:我想这时的曲子一定更快,节奏感更强。

  师:节奏快了,到了高昂的部分,情绪也就激荡啦。(板书:高昂激荡。)

  师:好,那谁能从头到尾完整地说一说呢?

  生(自由说、指名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面对着兄妹俩,按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舒缓的,接着曲子有了变化……

  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吗?让我们随着兄妹俩一起来欣赏一下。

  (放乐曲,生闭目欣赏。)

  师:听了《月光曲》,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

  生:听了曲子,我感觉在一个拥有清幽月光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双眼紧闭,感受着大海的呼吸,倾听着大海的声音。皎洁的月光给海面披上了银纱,美极了。忽然,海面失去了平静,海水变成了巨浪,在咆哮,在翻滚,不停地拍击着岸边坚硬的礁石……仿佛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海浪。

  生:音乐响起来,我仿佛置身在小湖边,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升起来,把平静的小湖,湖边的蒲草、芦苇都镀上银光,异常美丽。忽然,只听一声水花溅落,一条金黄的鱼儿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接着又钻进了水中。接着第二条、第三条……一条条鱼儿跃起又落下,似乎正伴着月光跳起了“月光舞”,平静的湖面变得热闹非凡……

  生:听了曲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海面上拼搏。傍晚,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海面幽静而美丽,探险家坐在船舱欣赏着窗外美景。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快把船都掀起来啦,这时的探险家竭尽全力地摆动方向盘……勇敢者终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

  师:贝多芬的琴声让我们也陶醉啦,皮鞋匠正是在这优美的琴声中看到了慢慢升起的月亮,看到了跌宕起伏的大海,我们能在朗读的时候把这变化表现出来吗?

  (生自己练读。)

  师:好,谁愿意读?这有三层,你愿意读哪一层就读哪一层。

  (指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读。)

  师:谁能把整个一段读给大家听呢?这次还要找个人和你比,看谁读得好!

  (两名学生比读。)

  师:你们认为他俩谁读得好?哪读得好?

  生:……

  师:他们俩读得都不错,各有千秋,我们也一齐读一读,好吗?

  ……

  评析

  以上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课《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的一个教学片段。在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师生角色的变换,看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这段的教学有两个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这一段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教师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最后,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像。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很丰富、很深刻的,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了空间。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跳舞的小鱼;有的说,看到了涨潮;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在这一“想”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月光曲》教学实录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

  教学目标

  1.用看文字想画面的方式朗读课文。积累有关字词,背诵第9自然段,习得积累方法。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教学过程

  环节一:扣月抓词,感受月景之美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月光曲》这篇课文。从写作的角度看,文中可以缺少关于月光的描写吗?(不能)这叫篇中扣题,具体描写。

  师:课前让大家找出描写月光的段落,抄写与月光有关的词语。描写月光的段落是哪些段落?(第8、9自然段)

  师:现在咱们听写一组与月光有关的词语。提笔即练字,请规范、工整、快速地书写。(披上银纱、格外清幽;微波粼粼、洒遍银光;越升越高、穿过微云;浪花雪亮、接连涌来;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听写?

  师:字写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的笔画写得很有力,像毛笔字一样有提笔、有顿笔。

  生:我觉得他的间架很合理,很好看。

  师:间架决定汉字的整体感觉,甚至比笔画更重要!

  师:(课件出示语段)同学们,这都是与月光有关的词语,谁来读一读?

  师:渎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皎洁的月光正照耀着大海,海上银光闪闪。

  师:这就叫微波粼粼、洒满——(银光)。还有谁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大海起风了,浪花老高老高、雪亮雪亮的。

  师:这就叫浪花——(雪亮),接连——(涌来)。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感觉词语,这样原本枯燥的文字就有了生命的活力,就有了魅力无穷的形象。来,带着你的想象读。

  评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积累并不是绝对局限于课后框定的几个字与词,积累的意识与态度决定积累的厚度与高度。当然,对于一节语文课来说,积累不是一个割裂的局部,而是课堂言语实践场里的有机部分。本环节“扣月抓词”,其实与下一环节“对月品文”相接呼应。

  环节二:对月品文,读出虚实之境

  师:听你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这月色真美!不过,句子段落是词语的家,词语回家后会是什么味道呢?我们一起走进第8、9自然段,一起走进那夜、那月、那曲,来一起感受……

  师:谁与老师合作读?(师读第8自然段后,《月光曲》响起,学生接着读。)

  师:还有谁想读?其他同学边倾听,边想象画面,看我们的朗读能否看得见。

  师:(出示第9自然段)有人说,这段文字有两种画面,一种是实在的'事物,一种是由此及彼的联想。请迅速默读这段话,用波浪线画出属于联想的面面。

  师:虽然文章是从皮鞋匠的角度写感受与联想的,但他也可以推测妹妹此时的所听所想。同学们,这么美的联想,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我发现你把“洒满”读得重了一些、慢了一些,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觉得在浩瀚的海面上,这里有银光点点,那边也有银光闪烁……这样读,才是洒满银光。

  师:这就叫读出画面,让朗读能够看见!聪明的同学们,咱们一起读。

  评析:区分实物与联想,体会虚实结合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区分与体会都是以“感受到”为前提的。借着“让朗读能够看见”的朗读策略,让学生悄然入境,让皮鞋匠联想到的三组画面形象地立在学生心里,“区分与体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而朗读如何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指导如何有效?本环节里,让学生见文字想象画面,是一个不错的指导策略。

  环节三:听月思考,体会虚实之妙

  师:可是,有人说,这不仅是皮鞋匠想得美,更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弹得美。皮鞋匠的联想里有三组画面,实际上与《月光曲》的三部乐章三种旋律有关:轻柔舒缓、刚健明快、高昂激荡(课件)。请听……

  师:音乐的旋律与联想的画面有关系吗?

  生:月亮初升、月穿微云、浪花奔涌和这三个旋律的节奏是一样的。

  生:三个联想的画面就是三种旋律,也就是给皮鞋匠带来的三种感受。

  师:老师有一个想法,想请一位同学给这段“月光曲”配上相应的文字诵读,有人敢吗?

  师:美妙的音乐,美妙的联想,绝妙的配音朗读。同学们,在描写月光的段落里,去掉联想部分,你们同意吗?

  生:删了就不具体了。

  生:删了我们就不知道《月光曲》是什么样子了。

  师:咱们用事实说话,读!(课件呈现删掉联想部分的句子)

  师:没有联想,你还能体会到月穿微云之妙吗?你还能品味到浪花奔涌的壮美吗?

  师:其实,这里隐藏着一个写作秘诀——(板书)虚实结合。

  师:虚实结合,《月光曲》不仅是一首曲子,更是一个迷人的清幽的世界。(课件呈现图片、音乐)把感受藏在心里,轻轻地读一句——(生读课题),美美地唤一声——(生再读课题)。

  评析:虚实结合描写的好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只要学生感受到了,体验过了,让结论融入了一段积极投入过的生命成长历程,结论才会有生机,才会从文本走进心灵。

  环节四:换月移情,写出个性之思

  师:倾听着这动人的钢琴曲,有人联想到的是一马平川的稻海,绵延起伏的梯田;有人联想到时而平缓、时而绵延、时而汹涌如潮的沙丘;有人联想到的却是一场潇潇秋雨。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师:请静心细听,安神默想,并动笔写一写。

  生: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油菜花地,特别平坦;有小风的时候,油菜花地就有了波浪;吹大风的时候,油菜花地就有大波浪。

  师:我想借你的文章读读。我静静地听着,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油菜花地,远远望去,像是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黄地毯,又像是一片无垠的金色的湖;起风了,湖里微波荡漾,你摇我曳,你挨我挤,浓浓的香味也在柔柔地流动着;风大了,花涛起伏,连绵不断,汹涌如潮……

  师:同学们,听出有什么不同?

  生:您的文字更具体更美了。

  生:您用了不少比喻句、四字词语。

  师:好文章是读出来的,你读着读着,觉得画面感不强了,就会情不自禁地添一添,改一改。

  评析:本环节里,教者假借他人听曲的不同联想启思,借诵读点拨强化“画面感”对于写好联想的意义。读与写始终互融、互促、互补,这是高段语文应有的语文意识。

  环节五:借月拓思,开启实践之门

  师:《月光曲》会给你带来怎样的联想,回去以后不妨再听听,也可以听听中国的民族音乐《百鸟朝凤》,也许,你又会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

  评析:学生体会到了联想的本质特征,才可能写出千姿百态、灵动韵味的联想。但是,联想作为一种写作技能,又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因此,走进生活,走进音乐大世界,继续倾听与联想,是十分必要的。

  《月光曲》教学实录 5

  一、课前聊音乐

  师:同学们,今天一踏进电化教室来上课,有没有发现与以往不同的地方?

  生1: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听课。

  师:其他同学想来说一说吗?

  生2:教室里播放着音乐。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吗?

  板书:

  音乐

  生:发现了!

  师:听着音乐的旋律走进教室来上课,同学们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3:我的心情很高兴。

  生4:我觉得心里很舒畅。

  生5:我觉得心里很平静。

  师:音乐可以使人心灵愉悦。同学们平时都听些什么音乐呀?

  生:略。

  师:那么同学们听了音乐后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略。

  (点评:从课前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教室上课,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聊自己喜欢的音乐及听音乐的感受。学生的情绪因为有了音乐而异常兴奋,学生的兴趣因为自己喜欢而充分投入。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学生不会有丝毫的紧张和压抑,他们觉得他们只是在聊天,聊音乐,也欣赏音乐。事实上,听完了整堂课你会发现,孩子们真的只是在聊音乐和欣赏音乐。)

  二、引入新课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挺喜欢听音乐的,而且听音乐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月光曲的美丽传说。有哪位同学能把这个传说讲给大家听呢?

  生1:略。

  师:讲的真不错。就在那一天,在柔和的月光下。一首美妙的乐曲就诞生了,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同学们,你们觉得月光曲会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呢?

  生2:我觉得月光曲是一首平静的曲子。

  生3:我觉得月光曲是一首柔和的曲子。

  生4:我觉得月光曲是一首恬静的曲子。

  生5:我觉得月光曲是一首很美的曲子。

  师:我发现,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月光曲都是非常非常美的,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月光曲的美!

  三、读中感悟

  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的第8、9、10三个小节。要求把字音读准了,语句读通顺了。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哪些同学已经会读了,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指名学生读。)

  师:其他同学也想来读一读吗?可以从这三个小节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读一读。喜欢读几遍就读几遍。

  (生读,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呢?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请你当小评委。师指名读。

  师:哪位小评委愿意来评一评呢?

  (师指名评。)

  师:评的真好。你能读得更美吗?

  师:你读得也挺不错的。哪些小勇士愿意来挑战他?师指名读。

  师:多美的意境呀!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一层银纱。四周是那么幽静。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贝多芬手抚琴键,弹起了月光曲。其他同学想不想也读读这一小节呀!

  (生齐读。)

  师:其他同学呢?你喜欢哪一小节呢?也来读一读。

  (师指名读。)

  师:这一小节这么长,你能读的这么流利。真的很了不起。其他同学也能来读一读吗?

  (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在这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又是哪些句子呢!

  (师指名读。)

  师:老师和你一样,也觉得这一段文字特别美。其他同学也想读读吗,能不能把你们的'感受也读出来呢?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

  (生自由读。)

  师:哪位小勇士能第一个站起来读一读的?

  (指名读。)

  师:你读的真好,能把你的体会跟大家说吗?

  师:其他同学,你们体会到了吗?能不能也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呢?

  (师指名读。)

  师:听你读,老师也仿佛来到了波涛汹涌的海边,领略到大海的雄浑壮美。你能不能来当一回作曲家,猜想一下,月光曲的曲调会是怎样变化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从低到高的。

  (点评:多种方式的自读、指读、评读、赏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了对月光曲的理解和体验。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而读应该是这种语言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注重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去理解,体验,和感悟正是体现阅读教学实践性的重要方式。)

  四、音乐欣赏

  师:月光曲是不是正如同学们所猜测的那样呢?想不想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想。

  师:大家可以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丰富的联想。

  板书:

  联想

  (打开页面,生欣赏月光曲。)

  师:月光曲美不美啊?

  生:美。

  师:听着这么美的曲子,你的眼前浮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书上的语句来描绘描绘。

  师:哪位小勇士先来?

  师指名答。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还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呀?

  师:你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很强。谁还想来谈一谈吗?

  师:听着你的描绘,老师也好象来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了!其实,所有美好的音乐都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正是这些丰富的联想,加深了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同学们,想不想带着各自的理解和感受,再来读一读刚才那段文字呢?

  生:想。

  师:老师给大家配上月光曲,同学们可以在音乐声中尽情地朗读,喜欢读几遍都可以。

  五、配乐朗诵

  (师打开页面,生配乐朗诵。)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主意,不如我们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一段精彩的配乐朗诵,赞成吗?

  (全体同学推荐一名同学配乐朗诵。)

  师:你读的多好呀,感情多深呀!你真了不起。

  师:听了这么美的音乐,读了这么美的文字,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贝多芬的情感也是在变化着的呢?可以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来谈一谈。

  板书:

  情感

  生:略。

  师:是啊,所以美好的音乐都寄予着作曲家强烈的情感。不管是诗人写诗,作家写文章,还是作曲家创作乐曲等等,都是因为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而正是这些强烈的情感能够更加震撼读者的心灵,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贝多芬创作月光曲就是这样。

  (点评:到这儿为止,老师已经把“音乐、联想、情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理得一清二楚。而学生对这三者的感悟并不是凭空来自于老师的讲解,他们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感悟到了音乐的内涵;在音乐声中领略到了作者的情感,展开了自己丰富的联想;并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联想过程中,加深了对音乐和情感的理解。整个这个过程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这种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享受着审美的乐趣。这不正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吗? )

  六、联想起飞

  师:好,学到这儿,老师相信同学们对音乐肯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段音乐,想听吗?

  生:想。

  师:好的,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用心领会音乐的意境和内容。可以闭上眼睛,展开丰富的联想。这首音乐可是和月光曲的曲调截然不同的哦!

  (打开页面,生欣赏音乐──《步步高》。)

  师:听着音乐,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画面?赶快拿出你的笔,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捕捉下来。以“我静静地听着,我好象看到了……”开头写一段话。

  生:写小练笔,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想不想把你描绘的画面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呢!

  生:我好象看到新年到了,人们都在敲锣打鼓的庆祝新年。有的在贴春联,有的在吃年夜饭,有的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很高兴。

  师:你的画面又有人又有物,还有声有色的呢!

  生:我好象看到了傣族人民正在欢度泼水节,人们你泼我,我泼你,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师:真不错,你的描绘也很富有情趣。

  生:我好象来到了大草原上,看到草原上的姑娘和小伙子们正围着火篝在唱歌跳舞,我仿佛也来到了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跳起了舞。

  师:听你这么一说,我的眼前也仿佛浮现了那样美好的画面了。

  生:我好象看到了过新年的时候,人们在舞龙灯,舞狮子,鞭炮声震耳欲聋,五颜六色的烟花漂亮极了。

  师:多么热闹的新年呀。老师仿佛也感受到了那分快乐了,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喜庆的画面。

  ……

  师:听同学们这么一读,老师也深深地感受到同学们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对自己的文字做适当的修改,小小组内可以交流一下。

  (点评:听着学生们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发言,我真的很激动。没想到学生对一段他们并不熟悉的音乐会理解得这么准确,感悟得这么深刻。我觉得当我们的教学触动了学生心灵的时候,他们封存的记忆被激活了;他们沉睡的潜能被唤醒了;他们幽闭的心智被开启了;他们囚禁的情愫被放飞了。这是令人多么震撼和鼓舞的课堂啊! )

  七、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领略了月光曲的美,接着又听了一段音乐,并对音乐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愉悦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集一些世界名曲来听一听,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这些著名的乐曲家的作品,将会是你的首选。

  《月光曲》教学实录 6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

  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

  (众笑。)

  生:因为它没有歌词。

  师:那么你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

  生:没有歌词的歌曲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了。

  生:没有歌词的音乐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的音乐,音乐这两个字还不合适。

  生:我觉得是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曲。

  师:乐曲,对。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来演奏的那叫什么?

  生:曲。

  师:这个曲字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ū)。谁能按曲(qū)来组词。

  生:弯弯曲曲。

  师:弯弯曲曲,对不对?

  生:对。

  生:曲水流觞。

  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讲王羲之《兰亭序》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师:还有吗?

  生:曲折。

  师:对,还有吗?我再组一个吧。行不行?

  生:行。

  师:曲服,决不曲服。

  (生有说对,有说不对。)

  师:那是哪个曲呀?

  生:应该是屈原的屈。

  师:对,咱们绍兴的同学不愧是历史名城的人,组词都用历史名人在组词。好,《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讲谁的?

  生:贝多芬。

  师:贝多芬是什么人?

  生:他是一位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的一位音乐家。

  师:是个什么样的音乐家?

  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怎么知道他著名?

  生:我以前从书上看到过。

  师:今天的书里有吗?

  生:有。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今天的书啊?今天的书是怎么说的?

  生:今天的书上说的是一百多年前

  师:我就要能说明著名的那一点。

  生: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师:对了,是他谱写的乐曲很著名,当然他也就著名了。这篇文章说的是他的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我们刚才说的是课文的第一段,是吗?

  生:是。

  师:那咱们挺痛快,把第一段已经学完了对不对?

  生:对不对。

  师:你说第一段没学完,你读读第一段,大家听一听还有哪儿没学?

  (一学生读第一段。)

  师:大家听出来没有,刚才哪儿没讲?都讲了没有?

  生:都讲了。

  师:整篇文章是写他谱写《月光曲》,那整个课文还有哪一段和他描写《月光曲》的过程没有什么关系?

  生: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他说最后一段和谱写过程没有关系。那么他弹完钢琴,飞奔回客栈,连夜写下来曲子,这个曲子叫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干嘛飞奔回客栈,还要连夜写下来?

  生:因为他当时有了灵感,如果第二天写的话,灵感就没有了。

  师:当时有了灵感,就回去创作了?不是这样吧?

  生:因为我们俗话说,趁热打铁他是趁着灵感还记着,如果明天,灵感消失了,那就不可能把它记下来了。

  师:灵感这个词这样说不太合适。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按你这么说,他刚才弹的曲子不是他心里早已有的?

  生:对。

  师:临时弹出来的,对吗?

  生:是。

  师:所以他赶紧回去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他回去做的只是个记录过程,而不是创作过程是不是?

  生:是。

  师:是不是现在我们把最后一段也学完了?

  生:是。

  师:哪儿还没学完,再看一看,学完没有?

  生:学完了。

  师:我们这两段课文学得真痛快!好了,你们把还没学的部分好好读一遍。注意,我让大家读书,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很简单,但也很难。我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思考,读完了就有话想说,想压你也压不住。有这种激情,才是最好的阅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生:能。

  师:一边读,一边准备一下要说什么话。开始。

  (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

  生:读完了。

  师:想说站起来就说,不用举手。

  生:我读了第二段到第九段,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大自然的伟大音乐家。

  师:你怎么看出他热爱大自然了?

  生:因为他谱写了《月光曲》是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第九段里有明确的说明。

  师:你的认识超过了我的认识,非常好。谁还讲?

  生:我从第九段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我还知道了

  师:(打断)你先等一下,你说你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能不能再谈具体一点?

  生:是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好吧,接着讲。

  生:我从第二段到第九段还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我还知道了贝多芬非常热爱同情可怜人,他是名人,却不要钱为一个穷苦的人弹琴。

  师:好,还有吗?

  生:课文第三节的最后一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一句是姑娘说的,其实她不是随便说说,她是为了安慰哥哥,不让哥哥内疚而说了 随便。这说明妹妹很懂事,对家里的处境也很清楚,表现了兄妹互相关心的情感。还有我想给刚才那位同学补充一句:第九段不仅仅写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它写了大海从平静到波涛汹涌。这一段是皮鞋匠的联想,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写出了贝多芬琴声的优美和穷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

  师:好,好。谁还想说就快点。

  生:我读了这篇课文,从第三节可以看出盲姑娘十分懂事,因为她想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会,可是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很昂贵,我们家又穷所以买不起。从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很懂事。

  师:好的,但没说太清楚。

  生:我想说的是,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他不嫌贫爱富,他身为一个高级音乐家,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却义务为盲姑娘弹自己写的曲子;第二是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她不但爱音乐,还十分懂音乐。所以贝多芬要为她弹曲子。

  师:非常好。

  生:我读懂了(读)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我觉得这一句是分两部分来写的。第一部分是盲姑娘对贝多芬的弹琴的评价,说他弹得十分纯熟,还有感情很深;第二部分写了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还十分懂音乐,她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师:你们说的把我要讲的都说完了,那这堂课就别上了。好,同学们注意,下课!(学生不动)我打算要讲的你们都说了,那不是该下课了吗?我再讲是不是多余了?下课,起立!(同学们起立)哎呀,我又想起来了,先坐下。(众笑)我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提一提呢?

  生:课文第七节他说: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贝多芬没有承认自己就是盲姑娘所说的贝多芬先生,他为什么不肯承认呢?

  师:你的意思是贝多芬应该这个时候站起来掏出一张名片来给她,(众笑)也就是说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是吗?

  生:对。

  师:但他没有亮明,为什么?那你就带着你自己的这个问题来听讲。看能不能明白,如果最后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你就站起来再问我,好不好?(生点头)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首还要弹一首?

  师:是啊,弹一首行了吧?为什么还要弹一首?谁还有问题?你们没问题了,我可有问题。让不让我提?

  生:让。

  师: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月光曲》,我备课的时候读了半天,刚才你们也说了半天,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生:第九节。

  师:那是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他是通过写兄妹俩的想象,来写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非常好。皮鞋匠和盲姑娘联想到了这个景色,所以我认为他在从侧面来写这个《月光曲》。

  师:我还是没有听清。你没有解释得太清楚,谁能解释清楚给我听?

  生:他写大海,是写《月光曲》的意境,就是说他在即兴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兄妹俩想象到的意境,所以这也是说他在写这首曲子。

  师:你是说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是《月光曲》的意境。我连《月光曲》的旋律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它的意境呢?比如有的文章写弹一首曲子,他就写这首曲子是多么高亢,多么低沉,节奏是什么样的。有的还要比喻成什么莺鸣空谷、珠落玉盘等等。这些都一定要说的。这一篇呢,我什么也没看到,曲调怎么样,节奏怎么样?

  生:我从第九节上,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开始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后来霎时间洒满了月光,最后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没听懂,这还不是在写月光和大海吗?──不过,我也听出你们的意见了。你们都认为第九节是讲《月光曲》的曲调的,对吗?

  生:对。

  师:那么你们把第九节很有条理地读一下,然后讲给我听,我才能明白。现在自己看第九节,想朗声读就朗声读,想默读就默读,想互相读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读都可以。读完了讲给我听,开始。

  (学生开始以不同方式读文。)

  第二部分

  师:谁能说给我听?

  生:我觉得(读)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优美。

  师:你能不能概括一下你刚才读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情景?

  生:就是讲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

  师:月亮升起来,还有吗?

  生:就是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等等,现在月亮升起来了,后面呢?

  板书:

  月亮升起

  生:(读)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

  师:没到那么远吧?你先思考一下,另一位同学接着讲。

  生:应该是月光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师: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还有一个词呢?

  生:霎那间。

  师:你把这一段读一下我听听。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

  师:洒满了银光以后整个海面上是什么样?有一个词,是什么?

  生:微波粼粼。

  师:我不会写这四个字,你帮我写吧。(一学生上前在月亮升起后写微波粼粼)谁还接着说?已经告诉我了,月亮升起来了,大海上波光粼粼。接着往下解释,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

  生:后来海面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那月亮跑哪去了?

  生:月亮

  师: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读。

  生:应该是(读)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师:你的意思说现在月亮升高了,接着往下说,穿过微云以后呢?

  生:(读)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是不是月亮和大海都产生了变化?

  生:对。

  师:(指板书)这里是月亮刚刚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刚才说的是什么样的啊?

  生:月亮升起。

  师:我再写个月亮升起?

  生:越升越高。

  师:谁越升越高?

  生:月亮。

  师:那怎么写啊?月亮越升越高,我只要四个字。

  生:月亮升高。

  师:对,海面上怎么概括?

  生:海面上波涛汹涌。

  师:不对,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是不是这两句呀?那这两句用四个字能概括吗?

  生:刮风起浪。

  师:也可以,但不太美。

  生:狂风巨浪。

  师:这风有点太大了。

  (笑声。)

  生:刮风卷浪。

  师:能不能这么说,风怎么样?

  生:卷。

  师:卷什么样的浪?

  生:巨浪。

  师:对了,风卷巨浪这四个字多好呀!把两个意思都说了。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概括成风卷巨浪行不行?

  板书:

  风卷巨浪

  生:行。

  师:(对一学生)你去把月亮升高写在风卷巨浪的前面。(学生上前写)再往下看,还有吗?后面月亮怎么样呢?大海又怎么样呢?说不来的使劲读一读,谁把皮鞋匠看他妹妹后面那一段读一读。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大家一起来读。接着我的话来读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生:(读)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现在月光怎么样了?

  生:照耀。

  师:大海怎么样了?

  生:波涛汹涌。

  师:谁来写这八个字?(一学生上前写)既然海面是这样变化的,你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这个变化读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开始。

  (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谁愿意读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这一点儿?谁接着他读月亮升高,风卷巨浪这一点儿?谁读月光照耀,波涛汹涌这一点儿?(三个学生站起来)一个人读完下一个接着读。大家听一听他们三个读得有没有变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风卷巨浪、波涛汹涌。开始。

  (三个学生分别读这三段话。)

  师:大家一起来读,我给你们打上拍子,你们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我的手势,我怎么指挥你就怎么读。咱们看看读起来有意思没意思。预备,起!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

  (教师随机给予指导。)

  师:这回谁起来再读?谁读第一层?没有发过言的举手,已经发过言的先放下手。(教师让三个学生站起来)开始。

  (三生分别读。)

  师:太好了,谁还想读?(一女生站起来)你现在先挑一层,这三层随便你想读哪一层,读完了,你想和哪位同学挑战,你就点他的名。(女生点了姓赵的同学)好,你先读,开始。

  女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

  (赵生也读这一层与她比。)

  师:满分是五分,全体同学用你们的手给女生亮分。

  生:五分。

  师:五分,好,给第二个同学亮分。

  生:五分。

  师:也是五分,很好。都读得不错。谁还想比?还有两个名额。(指一举手的学生)随便读一段,谁敢应她的战?(马上有一男生站起来)好,开始读。

  女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涌过来。

  (男生重读这一部分。)

  师:两个人都读得不错,还有一个名额,谁来读?

  (又一女生站起,另一男生站起应战。)

  女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男生重读。)

  师:两位同学读波涛汹涌真的波涛汹涌。前面看见妹妹恬静的脸,读得很温柔。这位男同学读得也很温柔。(众笑)好啦,大家读得也不错,讲得也不错,但我还是不明白,我说《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我找不着。你们告诉我,这儿(指板书三层)写的是月亮和大海,这哪是《月光曲》呀?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因为它是用语言文字来代替这个《月光曲》的。

  师:噢,代替了,那《月光曲》就是:(唱)月亮升起

  (众笑。)

  生:不是,不是,它的旋律,用语言文字来表示它的旋律。因为课文不可能把《月光曲》整一首的谱子写下来,要是那样的话,我们不用学《月光曲》了。

  师:成音乐课了是吧,他的话解释清楚了吗?

  生:没有。

  师:非常遗憾,没讲清楚,谁能帮我解释清楚?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师:你光这么说不行,我知道波涛汹涌是轰隆、轰隆的非常大的海浪,我知道它的声音很大,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支老师,黑板上都写的是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海。

  师:对呀!

  生:那我们可以联想到月亮是很

  师:(打断)你想怎么联想就怎么联想?不对。我还可以联想到我小时候,我妈妈生气了,一开始不太厉害,到后来揍了我一顿。(众笑)我还可以联想到这个呢。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我觉得它第一层的意思是说《月光曲》的第一段非常柔和。它

  师:(打断)你怎么认为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我还认为我妈妈刚刚生气呢!(众笑)你说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不行呀,你怎么来证明呢?好好读书,再把第九节好好看一下。

  (学生各自看书。)

  师:想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

  生:不是,是联想。

  师:谁的联想?

  生: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师: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

  生:他们是听了贝多芬弹的乐曲后联想的。

  师:那听他的曲子,脑子里就出现了这种情景,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噢,谁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

  生:我觉得他们是听贝多芬的曲子听得十分投入,脑子里才联想出这番景象。

  师:噢,我明白了,这回你们算给我讲明白了。(指板书)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时候,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下吗?是快呢,是慢呢,是轻呢,是重呢?

  生:我觉得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很柔和的。

  师:很柔和,还有什么呢?

  板书:

  柔和

  生:然后到

  师:(打断)等一下,光是柔和吗?

  生:还有比较缓慢,宁静。

  师:比较缓慢,徐缓。后来呢?

  在板书柔和后面写:

  徐缓

  生:后来到风卷巨浪的时候,它的曲调声音应该响起来了,速度也加快了,声音从柔和变成高昂了。

  师:不到高昂吧,有劲没劲?

  生:有劲。

  师:对,有力了。

  板书:

  有力

  生:最后是高昂。

  师:最后是高昂,(在有力下写高昂)还有吗?(指有力的后面)节奏呢?

  生:加快了,速度快了。

  师:节奏加快了,(在有力后写快速)这儿呢?(指高昂后)波涛汹涌了。

  生:波涛汹涌应该是更加快。

  师:更快了,情绪激荡了!(在高昂后写激荡)我们写这一个词行不行?浪花在激荡,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那么谁能从头到尾地,系统地帮我解释一下,使我能更加明白?我先说个开头,你接着往下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谁接着往下说?

  生: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一个音乐(指板书柔和、徐缓等)引起了如此联想,(指板书月光大海等)对吗?

  生:对。

  师:这是咱们猜想的,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师:听过没有?

  生:没有。

  师:咱们试试,看咱们研究得对不对。不过我想,贝多芬是那么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乐曲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么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然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可能不可能?

  生:可能。

  师: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也有低沉的波谷是不是?

  生:是。

  师:这样呢,就使他的乐曲旋律更丰富了,咱们听一听。(教师播放《月光曲》录音带,并配合音乐节奏打拍子,同时根据旋律的变化,指向板书相应内容)咱们先让贝多芬休息一会,就这么一段你们听出来没有?

  生:听出来了。

  师:基本上是(指板书)这么一个旋律变化是不是?

  生:是。

  师:咱们下课以后再仔细听。这个问题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弄明白了,谢谢大家!经过咱们的一段研究,讲清楚了,但是我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刚才你们说贝多芬非常同情穷苦人,所以他就创作了这首曲子,弹了一首又一首。第二首就是《月光曲》了,是吧?

  生:对。

  师: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你先告诉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哪儿去找根据?

  生:应该是到四、五、六、七、八段去找。

  师:四、五、六、七、八段,第二、三段没有事了?

  生:第二、三段,它是讲

  师:你们从第二段开始读一读,看看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它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第二段到第七段都是在写他和盲姑娘兄妹认识的过程,开始是怎么回事,后来是怎么回事,最后是怎么回事,你看明白了,再讲给我听。可以互相研究。

  (学生读文。)

  师:时间到了,大家休息一会,咱们先下课。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

  师:好了,大家再来看一看,贝多芬和盲姑娘的认识过程,再给两分钟时间,你能说出来,他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来认识的,开始看书。

  (学生各自读文。)

  师:下面发言的方法,你站起来先读出你作为根据的这段课文,然后你把这段课文概括一下,贝多芬怎么了?谁来?

  生:(读)一天夜晚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先是听到有人弹他的乐曲,他就沿着乐曲找到了一所茅屋。

  师:你简单地告诉我,在你读的这段课文里,贝多芬怎么了?

  生:听到了。

  师:听到了琴声对不对?你建议这四个字怎么写?

  生:听到琴声。

  师:对,再后来呢?还是读出相关的课文,然后进行概括,谁来读读?

  板书:

  听到琴声

  生:(读)贝多芬走近茅屋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从这儿

  师:(打断)你先待一下,你认为这是第二个过程吗?

  生:

  师:说了半天还是一个听字,刚才听到琴声,现在听到谈话,都是用耳朵,都是听,可见这个过程还不对。

  生:应该是(读)贝多芬听到这里可是眼睛瞎了。

  师:这儿贝多芬怎么了?

  生:贝多芬走进茅屋。

  师:看见谁了?

  生:看见盲姑娘和她哥哥。

  师:盲姑娘和她哥哥,简单点怎么说?

  生:兄妹俩。

  师:不要俩行不行?

  生;兄妹。

  师:看到兄妹行不行?

  生:行。

  师:(叫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上前在听到琴声下写看到兄妹)再接着往下说。

  生:下面是(读)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这叫激动地说,够激动吗?

  (此生重读最后一句盲姑娘说的话 。)

  师:最后这点最激动了怎么读?加快点速度一起来读,开始。

  (学生们一齐有语气地重读这句。)

  师:这儿我该怎么写?

  生:应该写弹奏乐曲。

  师:弹奏乐曲?贝多芬弹完了,盲姑娘说了一句话,你从这句话里看出什么来了?

  生:我看到了盲姑娘她十分懂音乐。

  师:你怎么知道她十分懂音乐?

  生:她能从贝多芬弹的乐曲中听出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师:意思是对的,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吗?

  生:我从贝多芬弹一首曲子时,盲姑娘能听出他是贝多芬先生,说明她很懂音乐。

  师:是这个意思,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盲姑娘她虽然眼睛瞎了,可她的心里是明亮的,她非常懂音乐,她用心去听音乐,她听出来

  师:(打断)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哪儿好,你们谁听出来了?

  生:用心去听音乐。

  师:用心去听音乐,还有,心是明亮的,说得多好!接着说。

  生:她用心去听音乐,听出来了,既然弹得这么纯熟,感情这么深,他一定是贝多芬先生。

  师:我问你弹得多纯熟啊这是对贝多芬弹琴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对贝多芬弹琴非常熟练,充满激情。

  师:是从他的技巧上的评价对吗?

  生:对。

  师:那么感情多深哪,是对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

  师:一个是评价他的弹琴技巧,那么纯熟。感情多深哪,这是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贝多芬在这首音乐里面,倾入了自己的激情,所以盲姑娘才听得出来他感情很深。

  师:就是贝多芬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他手下的琴键中了是吧?

  生:是。

  师:说来说去这都是对什么的评价?

  生:对贝多芬

  师:音乐的内涵是不是?

  生:是。

  师:这种评价就深一点了。那么最后一句呢?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生:第一个您,带有问的意思。

  师:她是怀疑?您是不是贝多芬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生:不是。

  师:你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她是以疑问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什么?

  生:来表达自己的激动。

  师: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肯定。她现在肯定是谁在她面前?

  生:是贝多芬。

  师:那么反过来从贝多芬来说,他在这个小茅屋里遇见什么人了?

  生:遇到了知音。

  师:对,遇到知音。(让一学生把这四字写在看见兄妹的下面)什么叫知音?

  生:知音就是懂得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的人,叫知音。

  师:我是你的知音不是?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您不懂我心里在想什么。

  (众笑。)

  师:对,说得非常对。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故事,我不讲,你们回去查一下成语词典,查一下高山流水这个词,记下来。这儿讲了中国古代的两个人的一段佳话,解释了知音这个词。现在我不讲,留给你们课下的作业,回去查成语词典。好啦,现在大家再回到课堂上来,贝多芬在这里意识到遇上了什么?

  生:知音。

  师:这个知音是普普通通的知音吗?

  生:不是。

  师:特殊在哪儿?

  生:特殊的是这位姑娘是个盲人。

  师:盲人有什么特殊的?

  生:盲人就是眼睛看不见。

  师:那看不见有什么特殊?

  生:就是内心沟通的。

  师:有点意思,还没说清楚。

  生:作为盲人,她知道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

  师:还不太明确。

  生:她不知弹琴的人是谁

  师:咱班有没有练习弹钢琴的?

  生:有。

  师:举起手来我看看,(几个学生举手,教师指一个学生起立)你正在学钢琴是吧?

  生:是。

  师:我问你,你弹钢琴的时候,需要不需要看谱?

  生:有的时候要看,有的时候不用看。

  师:什么时候不用看。

  生:弹曲子的时候不需要。

  师:你不看谱是因为你心里已经有这个谱子了是吧?

  生:是。

  师:所以你就不用看谱子,导来米发自然就出来了,但给你一个新的谱子,你要不要看?

  生:要看。

  师:那么我把你眼睛蒙上,你能行吗?

  生:不能,但我只要听过一遍,应该能摸索出来。

  师:如果这个曲子很复杂,刚才放的《月光曲》,你听过一遍了,回家以后能摸索着弹出来吗?

  (众笑。)

  生:不能。

  师:不能,你又谦虚起来了!(众笑)如果我把《月光曲》的谱子放在你面前你能弹吗?

  生:能弹。

  师:你可能弹得很熟练,也可能弹得断断续续了,但是你总算能弹了是不是?

  生:是。

  师:我再问你,要是我把你的眼睛蒙上,让你弹《月光曲》,你行吗?

  生:不行。

  师:但是你有眼睛,你好学,盲姑娘好学不好学?

  生:不好学。

  师:我再问你,打个比方吧,如果你是个孤儿,家里又很穷,你想学弹琴,好学不?

  生:不好学。

  师:你想听一场音乐会,连票都买不起,能学吗?

  生:不能。

  师:那么你通过这些联想一下,盲姑娘学音乐的困难。

  生:盲姑娘第一她眼睛看不见,所以弹琴就要靠耳朵听,盲姑娘虽然看不到是谁,但是她能通过听,能听出来给她弹琴的是贝多芬。所以我认为贝多芬遇到了知音。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在这个特殊的晚上,在这么一个特殊的穷乡僻壤间,他遇到了一个特殊的知音,贝多芬心里激动不激动?

  生:激动。

  师:激动得很厉害是不是?

  生:是。

  师:我在这儿加四个字。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去,他正在小树林间散步,忽然听见有人在断断续续弹他的曲子,他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在板书遇到知音后写:

  万分激动

  生:他很高兴。

  生:我觉得他会很奇怪,在这间小茅屋里会有人弹他的钢琴曲。

  生:我觉得他很惊讶。

  师:大家都说得有道理。比如你晚上去散步,走到一家人的窗户外面,听到里面有朗读声,在朗读什么?在朗读你发表在作文选上的一篇文章,你心情会怎么样?

  生:高兴。

  师:很高兴。刚才你们说的,很激动,很惊讶。心里怎么样?动了一下没有?

  生:动了。

  师:他被这个琴声触动了,是不是?他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有人弹他的曲子奇怪不奇怪?

  生:不奇怪。

  师:只不过是心里动了一下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写心里有一分什么?(在听到琴声后写一分触动)一分触动,可是后来看到兄妹俩,听到没有钱买什么?

  生:入场券(quàn)。

  师:对,这个字读 quàn。就是这样,她还在苦苦地学琴,那么清秀的一个姑娘眼睛却瞎了,这样的人在苦苦地学着,热爱他的音乐,贝多芬感动不感动?

  生:感动。

  师:(在看到兄妹后写十分感动)而且是什么呀?

  生:十分感动。

  师:这些是不是贝多芬那天晚上和兄妹俩的认识过程,和他当时的心情的变化,对不对?

  生:对。

  师:对,说到这儿,大家帮助我把这篇课文研究得比较明白了,但是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让不让我说?

  生:让。

  师:我说了能帮我搞明白吗?

  生:能。

  师:我记得我读过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你们读过没有?

  生:读过。

  师:日照香炉读。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师:(打断)一点情感都没有,你们读得像看见一挂瀑布挂在山间那么激动吗?重新读。开始。

  (学生在老师的手势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师:李白到庐山去游览,看见这么一挂高悬百丈的瀑布,心里非常激动,他为祖国有这么壮丽的山河而激动,因此他就提起笔来,以语言和文字为工具,写出了一首诗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就是他由于心有所感,而表达的他对祖国河山赞叹的情感,对不对?

  生:对。

  师:你们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没有?

  生:没有。

  师:没学过。俄罗斯在很早以前,有位画家叫列宾,他坐的船在伏尔加河上走,因为是逆流和顶风,所以船走不动,要用很多的纤夫拉着它走,知道不知道?

  生:知道。

  师:他看见衣衫褴褛的这些纤夫,那么苦,在拉着船往前走,他画了一幅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他用他的色彩和线条作工具,来表达对纤夫的同情和当时的感受。那么现在贝多芬看见什么了,他才创作出这首曲子来?他是被什么感动了?

  生:他被盲姑娘虽然眼睛瞎了,而且家里很穷,却还是那样学他的乐曲所感动。

  师:你们刚才在最初读了一遍课文以后发言,有的同学说,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首又一首,创作出《月光曲》呢,有不少同学说,他是对穷人的同情,还有人说贝多芬不嫌贫爱富,他同情穷人就写出这样的曲子,你们还这样认为吗?

  生:不是。

  师:现在怎么认为?他为什么要创作《月光曲》?他的激情从哪来?

  生:他的激情是从姑娘身上来的。因为贝多芬觉得盲姑娘爱音乐,也很懂音乐,觉得遇到了知音,就不由自主地又弹了一曲。

  《月光曲》教学实录 7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月──光──曲──

  (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积极,没有精神。)

  师:听你们读课题,我似乎没有感觉到皎洁的月光笼罩在莱茵河畔。请你们再来读,记住,这回要让月亮的清辉洒满我们的教室,洒遍莱茵河畔,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甜美的、积极的声音中感受到美丽的月光。

  生:(再次齐读课题)月光曲。

  (状态明显得到改变。)

  (评:对课题的朗读指导。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教师诗意的表述,仍然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之火。含蓄的为本课教学打上了一层极富诗情画意的底色。)

  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十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中提到几次弹奏曲子?哪一次弹奏的是月光曲?

  (指名读书。)

  (生读书略。)

  (准确地抓住了课文的主干,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课文中提到了三次弹奏曲子。

  师:那么这三次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

  生:第一次是盲姑娘弹的,第二次是贝多芬弹的,第三次也是贝多芬弹的。

  师:能不能使你刚才说的这番话再简练一些?

  生:第一次是盲姑娘弹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贝多芬弹的。

  师:一个和字,一个都字用得恰到好处,句子的确简洁了。看来比他是从演奏的对象这个角度进行归纳的。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第一次盲姑娘演奏得不熟练,断断续续的,第二次贝多芬演奏得非常纯熟,第三次是贝多芬现场编的。

  师:你的发现非常可贵,现场编的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就叫即兴创作。即兴就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有所兴致。相对于第三次的即兴创作来说,前两次和它还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两次演奏的曲子原来就有了。

  师:了不起,你又发现了一处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这三次弹奏的不同之处到底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师板书:

  断断续续 琴声 弹奏 同曲 即兴成

  (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将思考结果用语言来表述出来。教师很注重学生语言的锤炼。发现三次弹琴的不同,为学生以后深入的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师:三次弹奏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可以在书上批注勾划。

  (学生静静地自学五分钟左右之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法。)

  生:第一次是因为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弹他的曲子,很好奇,所以走进茅屋给盲姑娘弹奏了一首,就是第二首曲子。

  师:听你这样说,我有一个疑问。贝多芬是个大音乐家,他的曲子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怎么会一听到有人演奏他的曲子就好奇呢?

  生:因为他听到的曲子是断断续续的。

  师:你从断断续续可以读懂什么?

  生:盲姑娘弹奏得不熟练,因此贝多芬就会想: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谁会弹奏我的曲子呢?而且弹奏得还不熟练,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好奇──这是引发贝多芬走进茅屋的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贝多芬还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知道这兄妹俩非常穷,心生怜惜之情;而且他还发现盲姑娘非常喜欢音乐,所以走进去亲自弹奏了一首。

  (评:从找不同到找联系,辩证思想的渗透。这样的思路,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好奇心使贝多芬走近茅屋;同情心使贝多芬走进了茅屋。兄妹俩到底说了什么能够如此打动这位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看看我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

  (出示文字投影,学生自由读。)

  生:我读懂了盲姑娘非常懂事。她哥哥说买不起入场券的时候,她就安慰哥哥,说自己不过是说说罢了,来减少哥哥的惭愧之情。

  师:你也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你不光读懂了盲姑娘的懂事,你还读懂了哥哥内心的愧疚。

  生:我读懂了盲姑娘非常热爱音乐。她说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说明她对音乐充满了渴望。

  师:感谢你带领我们走进了这个美丽姑娘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相信你也一定是个爱音乐的姑娘。

  生:这段话还让我感觉到了哥哥的为难,因为他不能够满足妹妹的要求。我觉得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评:教师的评价用语,很值得细细品味。如散文般的评价用语,既有针对性地给了学生以肯定,又为课堂增添了一抹文化的色彩,这种评价用语是即兴的,显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师:在窘迫的生活面前,盲姑娘对生活的热爱和兄妹俩相互体谅、关怀就更显得珍贵。在这段对话中,没有说明妹妹怎么说,哥哥怎么说,但是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得到兄妹俩要表达的感情。请你们同位子两个人结成兄妹,不要提示语,直接读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

  (练习完毕,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师:我来问问这位姑娘,你是随便说说吗?

  生:不是,但是我必须要这样说。(为什么?)因为哥哥一直在努力赚钱,我如果再给哥哥压力的话,哥哥会受不了的。

  师:(面向哥哥)你听到妹妹这样的表白,你是怎样的感受?

  生:很欣慰。

  师:课文中并没有讲明兄妹俩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我想请在座的盲姑娘说说你听了哥哥的话后要安慰他,你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

  生:我读这部分的时候速度比较快,因为我不想让哥哥伤心,所以很着急去安慰他。

  (生读课文。)

  师:你们都同意她的看法吗?(学生点头)我来读得慢一点,你们看是否可以。

  (教师范读。)

  生:这样也可以。因为读出了盲姑娘的无奈和难过。

  生:我也这样读可以,因为我听出来了盲姑娘不光在安慰哥哥,也表达出了她自己的伤感。

  师:看来不同的读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受,那么可不可以笑着读这句话呢?(学生面露疑色)你们自己试一试。

  (学生练习读。)

  生:(读文)我觉得这样的笑是一种掩饰内心的笑,很让人难过。

  生:这种笑比不笑还让人感觉到兄妹俩相依为命的感情的宝贵。

  (评:溪桥老师的朗读指导,一向是我最佩服的。在这一段教学中,我看到了角色转换法。让学生成为课文中的角色,设身处地的为课文中的人物着想,拥有他们的喜怒哀乐。读起文章来,自然就更能入情入境。另外,溪桥老师还特别注重对文本得多角度解读。同一句话,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感情,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同样的设计,在她的《五彩池》中也有体现,记得溪桥老师曾对我说过,几乎每篇课文,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训练点,我当时很迷惑,《月光曲》又给我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实例。)

  师:读到这里,我发现你们已经和贝多芬一样被茅屋里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这位音乐家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曲。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为什么还要再演奏一曲呢?你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

  生:(读盲姑娘的话──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话中,我听出来她能够判断出来的人是贝多芬,说明她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贝多芬再弹曲子就不是给姑娘弹的,而是给知音弹的。

  师:你们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一定是贝多芬先生!)

  生:我认为盲姑娘不会那么肯定的说,因为毕竟他们是穷人,而贝多芬是个名人。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贝多芬会亲自到家里给她演奏。

  师:不敢相信就应该说您不是贝多芬,行吗?

  生:但是他弹得特别纯熟,感情特别深,只有贝多芬才能够做到。

  师:也就是说,从演奏的技巧上看,他一定是贝多芬;然而他怎么又会来到这么贫穷的一个茅草屋中呢?此情此情,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表达出盲姑娘的心情,你会说──

  生:又惊又喜。

  生:惊喜交加。

  (学生练习读,读出惊喜交加的感情。)

  (评:改动文本文字,对比出情,指导朗读。又一种指导朗读的方法。)

  师:贝多芬没有正面回答盲姑娘的话,他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盲姑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贝多芬为什么要称呼她您,而不是你呢?

  生:如果称呼你,盲姑娘会觉得别人看不起她。

  师:我跟你说:你好,没有说您好,你会认为我看不起你吗?

  生:不会。

  (众笑。)

  生:称呼你就让人感觉不亲切了。

  师:我倒不这样认为。你听我读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

  (语气很亲切。)

  生:我觉得这样说表示对盲姑娘的一种尊敬。因为她的眼睛瞎了,更需要别人的安慰。

  生:我想联系前面的课文来说,盲姑娘尽管看不见,家里穷,但是她那么爱音乐,那么向往和渴望音乐,而且懂音乐,对于这样的知音,贝多芬充满了敬重。

  师:是呀,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也有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的说法,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在这样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能够遇到这样一个爱音乐懂音乐的姑娘,怎能不让贝多芬感慨万千呢?(板书:感遇知音)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直接就去弹琴了,是不是显得他不礼貌啊?

  生:贝多芬是担心盲姑娘知道是他来了,感到不自在。

  师:也就是担心盲姑娘紧张。

  生:我觉得是因为这是一个音乐家特有的表达的方式,他的情感只有通过琴键才能够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评:教师一连串的追问,其实,是将学生引向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简单的一个您字,就能升发出如此之多的课程资源,让我很是赞叹,可见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多么的深刻。)

  师:我非常欣赏你的回答,应该说,你也是贝多芬的知音。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对盲姑娘的钦佩使得贝多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时候

  (学生接读第九自然段一阵风把蜡烛按起琴键来。)

  师:请你自己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看看可以读懂什么?

  生:这一段讲得是贝多芬弹琴的内容。

  师:也就是月光曲要表现的内容。

  生:这一段写了大海的变化,我觉得这和贝多芬的心情有关系,他的心情就像这大海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师:如果请你做导演,给《月光曲》拍一段M师V,你设想画面上出现镜头最多的是什么景物?为什么?

  生:我认为出现最多的是大海和月光。因为大海和月光的变化能够表达贝多芬的心情。

  师:看来你很注意发现句子之间、内容之间的变化与联系。

  生:我如果做导演,我把镜头更多的给盲姑娘,因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献给盲姑娘的。

  生:我也把镜头给盲姑娘,但是更主要的是给盲姑娘的眼睛。她虽然看不见,但是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音乐的渴望和热爱。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她的眼睛,我能够感受到她纯洁、美好的心灵。

  师:你说得真好!透过你的眼睛,我也看到了你纯美的心灵。

  生:我想让镜头更多地对准贝多芬,比如说他的表情的变化,这样也能说明他内心里特别激烈的斗争。

  师:我认为如果把激烈的斗争换成激动的感情更合适。

  生:我想让镜头投在琴键上。因为琴键上下起伏急速地变化,不光能够能够表达出情感的变化,而且有特色,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钢琴曲的M师V。

  师:你非常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的确,这一段就像我们共同体会的这样,不光景美,而且人美、情更美,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波涛汹涌、恬静一缕一缕等词语,重点读出变化。②听《月光曲》片断③配乐朗读。)

  (评:用假想制作M师V的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以描述图画作为媒介,表达了对文本的理解,也抒发了此刻心中的感情。一番畅想之后的朗读,一定别具风味。)

  师:课文一开始就说这是一个传说,什么叫传说?

  生:就是民间流传的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师:为什么这样一个传说可以流传一百多年呢?人们到底在流传着什么?

  生:我认为在传颂着贝多芬这个人的品格,因为他同情、怜惜劳动人们。

  师: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贝多芬去世已经180多年了,但是他的作品至今盛演不衰,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吗?

  生:《欢乐颂》。

  生:《田园交响曲》。

  生:《命运交响曲》。

  师:他把美妙的音乐留给了我们,把美好的人格留给了我们,所以人们自然也就永永远远地记住了他。据我一个去过欧洲的朋友讲,欧洲的很多国家、城市里都有贝多芬的雕像。看来人们是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和表达对他的热爱。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使得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呢?

  《月光曲》教学实录 8

  [情景说明]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案例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尝试“读通――读懂――读好”的阅读全过程。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拓宽语言文字理解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研究朗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居高临下抓住文章重点。从而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的人格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发现)

  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

  2、师:今天,我们就从语文的角度对《月光曲》作进一步的研究。(板书课题)

  3、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畅。(提倡使用工具书)

  2、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要求不受限制,畅说欲言。

  3、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读懂)

  1、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课本上圈画。)

  2、小组内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研究与交流。)

  3、小组展示研究结果: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能够评判的浓厚学习氛围。

  (1)《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抓住贝多芬“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琴声”、“看到穷兄妹俩酷爱音乐”、“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等要点,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爱心,感悟抓住要点进行阅读探究的方法。

  (2)《月光曲》的曲调是怎样的?教师随机点拨: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学生读“皮鞋匠的联想”部分,体会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并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3)《月光曲》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研究,尝试归纳、总结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四、感情朗读(读好)

  1、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读给同学们听。(读后启发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集体评议读得怎么样。)

  2、同桌合作:一人读,另一名同学根据内容配上弹琴的动作,通过动作表现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过程。

  3、播放《月光曲》录音,论证曲调的理解,随乐曲进行朗读训练。

  4、试着背诵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扩展)

  1、听着美妙的琴声,你想到了什么?

  2、按照本课学到的研究阅读的方法,自己选取一篇文章阅读。

  [教学反思]

  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过去的“听”,转变为自主“学”,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在“读中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篇教学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通过自读、交流,给学生创设自主读书、自我展示、相互合作的机会。研究课题的发现与选定,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读中入境,自读感悟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专家点评]

  本案例通过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的联想,感受音乐美,通过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月光曲》教学实录 9

  一、以词串文,轻叩心扉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写词语。

  《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讲的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下头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

  师:这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注意“蜡”字,有的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是“虫字旁”。“蜡”古代的意思是动物的油。这位同学“键”字笔顺

  不规范,“键”是左右结构,最终写“建字底”。

  师:最终一个词“清幽”。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十分朦胧的感觉。

  生: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生:我觉得异常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师:教师课前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当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是的,清幽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个传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刚才听写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我准备一下。

  (生自由练说。师指名说,教师作了肯定。)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点评:《月光曲》一课从听写词语开始,表现了教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本事的重视。本课安排的听写是具体语境中的复合型听写,力求识记字形、规范笔顺、理解词义一举多得。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帮忙学生抓住课文主要资料,使学生对全文资料有整体的把握。听写之后,教师提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这个问题没有再去重复课文的故事情节,需要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有必须的思考价值;这个问题提纲挈领,使得本节课教学的主体部分线索清晰,脉络分明;这个问题从贝多芬的角度提出,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切入口”十分重要,这节课正是找到了一个具有阅读价值的切入口,才能引发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比较深入的对话〕

  二、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语段一: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我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可是随便说说罢了。”

  师: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段对话。(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你认为他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盲姑娘渴望听到自我的曲子。

  生:贝多芬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著和渴望,听自我弹一首曲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参加自我音乐会是有苦衷的,她在压抑自我的情感。

  师:你认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贫寒,买不起票,没有机会亲自听贝多芬弹琴。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的?

  生:他们家点的是蜡烛,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钢琴也是旧了,说

  明他们家家境贫穷。

  生:盲姑娘的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两个“太”让我感到了他们家境贫寒。

  师: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齐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学生读)

  师:听到那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想听贝多芬弹琴是她一向以来的愿望,但她之后又说“可是随便说说罢了”。她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家里穷听不到贝多芬弹

  琴而难过。

  生:那里的“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是“随便说说”。盲姑娘一向压抑着自我的内心境感。(师提议把“压抑”改为“掩饰”。)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一种难以抉择的情感,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我热爱的音乐。可是盲姑娘异常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家境贫寒,不想再给他哥

  哥造成负担。(师生分主角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仅热爱音乐,并且十分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点评:阅读课要主线清晰,但又不能仅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好的做法是选好几个“点”,让学生经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得到发展。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这节课选的教学“点”其实仅有两个:一个是兄妹俩之间的对话,另外一个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这两段对话文辞简洁,意蕴丰富。反复阅读、体会,能够悟出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养成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阅读本事,是两个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教育价值的语段,做到了“以少胜多”。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着重启发学生交流“贝多芬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学生读出了自我的体会,再经过与同学、教师的交流,逐步构成比较完整、丰富

  的认识。教师在“对话”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点拨,在学生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时适当小结。“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环节的教学让我们对阅读教学的

  “对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三、两次对话,心灵互通

  语段二: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贝多芬已经弹了一曲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

  生: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

  生:为什么盲姑娘会明白为她弹奏的是贝多芬?

  师:同学们,这些问题提得都十分好。我们先来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她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从她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

  生: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他能确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俞伯牙弹琴,并且能从他的琴声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我们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听贝多芬弹琴,并且只听了一遍,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所以是他的知音。

  生:我从“入了神”“激动”这些描述盲姑娘神态的词中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境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

  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

  (指名读。)

  师:盲姑娘只是听了一首曲子,为什么如此激动呢?仅有我们走进盲姑娘内心,我们才能真正把这段话读好。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她的愿望最终实现了,所以她十分激动。(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觉得她难以置信,贝多芬是十分著名的音乐家,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

  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几乎不敢相信,所以她很激动。(师指导第一个“您”表示猜测,读音能够稍微拉长一些。)

  师: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遇到了自我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

  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

  师:刚才有个同学还问,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人会有各人的理解。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我觉得贝多芬会想,盲姑娘明白是他弹的了,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能够了。

  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我的音乐来回答。(鼓掌。)

  〔点评:一节课的两个“点”,如果教法相同,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蒋教师因文而异,采用不一样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前一“点”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让学生细读文本,自读自悟。后一“点”让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抓住疑点进行研讨,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是有估计的,所以能迅速把学生的问题归纳起来,分步探究。学生的感悟中,“知音”是一个亮点。其实,刚学过《伯牙绝弦》,学生

  不难想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教师准确把握文本,引导学生沿着“知音”这条线索去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难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学生的发言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由此我们感觉到,

  一堂好的课,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本事有充分的估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才是有效的教学。〕

  四、释放心境,曲终意犹

  师: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

  抒发自我的情感,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生: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多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再献上一曲吧。(鼓掌。)

  师:三个“多么”,一组排比句,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

  生: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可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是一首为知

  音弹的曲子,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鼓掌。)

  生:贝多芬想,兄妹俩如此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创作音乐,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是为知音创作的,真正的音乐会是为知音开的。

  师:是的,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贝多芬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我的情感。同学们,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

  上……涌过来。(播放《月光曲》片断,教师配音朗读。)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点评:近年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能够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作补充,或是让学生写下阅读后的感受,如果组织得好,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蒋教师安排的这个写话练习,引导学生经过想象,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一位伟大音乐家博大的情怀,同时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提升。从现场看,效果不错。

  可是,这个环节还能够做得更好一点。在学生交流写话时,教师不仅仅要在资料方面及时回应,使交流充盈而丰富,还要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加以点拨和指导。这节课的讲评中教师对学生语言的发展关注得不多,如果能在交流精彩发言的同时,也关注有代表性的缺陷,具体地给予指导,学生的表达本事能够更切实地得到提高。〕

  〔总评:总体来说,这是一节比较优秀的阅读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料作了取舍:一条主线两个“点”,使教学脉络清晰,资料丰满。在深入阅读阶段,着重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经过多次有感情的朗读,逐步感受贝多芬“触动──感动──激动”的心理变化,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个博大而慈爱的音乐家的灵魂,感受艺术的魅力。最终经过随文练笔提升学生的

  认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巩固和拓展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课末播放的《月光曲》片断,配上了优美的画面和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读,使课堂教学进入了美的境界。

  这节课像缓缓流淌的小溪,自然流畅,师生一齐走近莱茵河畔的小镇,走进贝多芬的心灵世界,在语言、思维的碰撞和震荡中,完成了一次难忘的阅读历程,也是一次心灵的完美历程。〕 【执教者课后说课】《月光曲》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整整一个多月,我像着魔了一般,在体会,在揣摩,在思考:在清幽的月光下,在望了望身旁兄妹俩的一刹那,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10月22日上午九点十分,我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太原赛区第一会场的讲台上,结束了《月光曲》一课的教学。在课临近结束时,在《月光曲》尾声激扬的曲调走向最强音时,我似乎找到了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学生的写话(学生的心理体验)那样丰富而充盈,从他们的写话来看,他们将心比心了,他们入情入境了,他们正用心经历着一次音乐家的温暖的百感交集的精神之旅。

  回过头来想,我要庆幸自我没有急于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方法,而是静下心来解读文本。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沉浸在“《月光曲》究竟是怎样构成的?”这个问题里不能自拔。六七十年代的“同情说”,八九十年代的“知音说”,我都觉得理解得比较单薄。贝多芬自我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我能不能提出整合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在文本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是对我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之后我发现,这个传说只是描述了贝多芬的所见所闻,可是他的所思所想未见一字。我灵机一动,我不妨就将文本的暗线化为十分明晰教与学的主线,整堂课就努力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于是,我课堂中的中心问题就产生了: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教学主线确定后,我又害怕这堂课会陷入没有节制的一味感悟的清谈的泥淖。于是开始思考怎样杜绝非语文化,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走进贝多芬的内心。正因为有这样的思考,所以,最终我的课堂中,有实实在在的复合型听写,有入情入境的感情诵读,有深入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的感悟质疑,还有依托文本的想象写话……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内涵蕴其中。

  当然,课后也有人笑问,我的《月光曲》里为何没有“月光”?确实,月光是《月光曲》产生的重要条件。我在备课时仔细琢磨过这月光,月光是清幽的优美的,艺术家仅有在优美的环境中情感才能流淌得更自然。并且,对于月光的理解我个人觉得不能停留在“优美”这一层次上,因为大多触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景”都有必须的意象积累,在中国诗人眼里,“月光”就是怀念、思乡。之后我看了《贝多芬传》了解到,“月光”在音乐世界里的象征意义几乎是特定的,那就是:“平静、完美”。我一下子豁然开朗,难怪无论大海怎样变化,月光始终同在;难怪乐曲如何起伏变化,盲姑娘一脸恬静;难怪生活如何坎坷,贝多芬依然成就伟大……这月光是鼓励,是寄托,是向往……如有机会连上第二课时,我不会忘记这月光,因为这不是《太阳曲》《星星曲》。但如果仍然上第一课时,我或许保留原设计不变。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是必须研究的因素。多了教不完,势必“蜻蜓点水”;少了又太单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目前的情景主要是偏多,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效果”,结果不是拖堂,就是浮光掠影。

  《月光曲》教学实录 10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以及内容,并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

  2、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意境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走进文本

  师:刚才我们欣赏欣赏了伯牙的《高山流水》,它充满了我们东方的神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支充满异国韵味的曲子——《月光曲》。

  师: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读得响亮。

  师:看到这个“曲”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师:他是我们的课文题目,也是一首夜曲,你再把他当作乐曲读一读师:你猜一猜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你最想干什么?

  师:同学们,语文课可不是音乐课,音乐的旋律要到文字中去听,轻 快速浏览,找一找月光曲的旋律。

  生:快速浏览,第九节。

  师:那是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直接《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他是通过写兄妹俩的想象,来写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非 常好。

  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这是兄妹俩的想象?-----“好像”

  师:真好!这种用心读文,抓住词语……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生:皮鞋匠和盲姑娘是一边听着乐曲,一边联想到了这个景色,所以我认为他在从侧面来写这个《月光曲》。

  师:你说得真有道理,大概就是情由心造、境缘曲生呢?

  (课件出示:境缘曲生)大家来细细品品这个词语?

  师:谁来读一读描写哥哥产生联想的句子?(课件出示)

  师:哥哥的头脑中一共联想到了几个画面:(月亮初升 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师: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师:既然提到了境缘曲生这个词语,那你们来读一读,看看你听出了月光曲是怎样的旋律?

  师:孩子,你的这些感受是真实的,但很难说是深刻的,这一段,张老师就教大家如何把课文读得深刻,好吗?

  师:我来猜想,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舒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谁接着往下说?

  生: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轻快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课件乐曲的旋律是------的,所以兄妹俩产生的联想是-----)

  生: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板书)

  师:这是咱们猜想的。师:读出来。

  生:“他好象面对……”

  师:你听出了怎样的变化?

  生:越来越高

  师:再后来你听出了怎样的月光曲。

  生:激越的……高亢的月光曲,……

  师:板书:旋律舒缓起伏激越

  你来读出高亢的月光曲。一起读,读出这种高昂的旋律。这是我们从文字中听出的旋律的变化。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生:个别读

  (这位同学为什么能读得这样好呢?是因为她进入了故事中去,如临其境,舒缓处就来它个舒缓,激昂处就还它个激昂)

  师:请同学们深情地朗读描写月光曲意境的段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在座的老师们听!

  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月光曲(师介绍第一第二第三乐章)问:为什么笑,猜对了吗?看来我们都有一双发现音乐的眼睛。这首能让我们的思想蹁跹起舞,灵魂自由飞翔的《月光曲》,它的作者就是----贝多芬。(课件介绍贝多芬以及名言)

  二、融入文本 体会经过

  (一)

  师:让我们牵着文字的手,一起去聆听月光曲背后的传说!(浏览课文1---3段) 思考: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板书:情感 悠闲

  2、读一读兄妹俩的对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师:有人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读他们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情。 生1:姑娘很想弹好这首曲子。

  师:读读相关句子。指导读。

  生2:小女孩很想听贝多芬弹这首曲子。

  生3:姑娘很无奈,只听过几遍。

  生4:哥哥很难过,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

  师指导读出哥哥难过的心情。

  生5:姑娘很沮丧。

  生6:姑娘的心情很矛盾。

  师:他体会到矛盾的心情,你体会到了吗?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随便说说”

  师: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你们瞧,咱们读着读者不就把文章读深刻、读懂了吗?

  2、指导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注意体现出穷兄妹俩不同的语气,盲姑娘与贝多芬的不同语气。例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时的渴望;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愧疚,盲姑娘懂事地安慰哥哥时的矛盾。)

  师:现在你就站在屋外,此刻听了兄妹俩的对话,你心中涌动着的那种感情叫做:同情(板书)

  (二)浏览课文的6----8段

  思考:贝多芬给盲姑娘弹了几次琴?弹奏的是什么曲子?谈得怎样?

  1、指名回答。2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这种感觉让所有的听者都生出同情而又深受感动。

  3、第一次弹奏的曲子是?谈得怎么样,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生:轻声读,师巡视指点。 生:因为姑娘听出是贝多芬。

  生:姑娘是他的知音。师:从哪里感受到姑娘是自己的知音?

  生:姑娘从音乐中能悟出贝多芬的情感。

  师:读读盲姑娘激动的句子。 生:齐读

  师:千金易得,知音难觅。 (课件出示)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

  生:齐读盲姑娘激动的句子。

  师:此时贝多芬产生的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为钟子期而弹的那种激情。(板书:激情)

  师:音乐在静静地流淌,月亮升起,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

  交流: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清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宁静)

  师:此时贝多芬眼前有景,心中有情,灵感早已汇集指间,演绎成了这千古流传的《月光曲》这不由让我们想到了“曲源境生 曲源情生”

  4、生:配乐深情朗读第九段

  师:这首曲子谈得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陶醉)

  师:在英国有句谚语:音乐是耳朵的眼睛,读了月光曲,就理解了, 贝多芬也给了盲姑娘一双眼睛。

  5、闭目静想。

  6、师:贝多芬这位平民音乐家也用时间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读贝多芬的名言)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从“飞奔”感受到贝多芬怎样的心情?

  生1:着急。生2:十分欣喜 师:一种欣喜,一种激动。

  三、学习写法 体会妙处

  师: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在事物,哪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标在书上。

  师: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与文章中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引导对比: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不那么深刻感人。)

  指导读:读这类文章时,要搞清楚哪是叙事,哪是联想,从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导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师:这节课,我们以耳聆听、以目眺望、以心感受、读一段文、赏一首曲、悟一种情,每一个人都不禁被月光曲这个美丽的传说所深深地感动,这传说最打动人的是什么? 出示: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四、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情感    旋律

  愉快    舒服

  同情    起伏

  激越    感动

  《月光曲》教学实录 11

  一、导入

  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

  生1:月光融融

  生2:月光皎洁

  生3:月光如水

  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评:这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建立了文本与语言积累的联系。可谓精妙。]

  师板书课题。

  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请同学们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与一对穷兄妺之间的故事,描述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着重思考什么问题?

  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

  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

  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教师与学生共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建构。学生是充满好奇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创设问题情境,符合以学定教的新理念。教师角色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必定能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师: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生1: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很崇拜他。

  生2:盲姑娘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生3:贝多芬是一位很善良的人,他对穷人有同情心。

  生4: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太好了,兄妺俩都陶醉了。

  生5:我有个问题:“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再为她弹一曲呀?师:问得好,真会动脑筋!

  《月光曲》教学实录 12

  一、学:讲讲美丽的传说

  师:第七单元我们围绕着“高妙的艺术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大任务展开了学习,认识了伯牙与锺子期这对艺术上的知音,探讨了小牧童也可以鉴赏艺术。这节课我们通过《月光曲》一课,继续探究。

  师:乐评家说听到这首曲子就像看到了湖上皎洁的月光,于是出版商发行的时候就用了“月光”作为曲子的名字。这首曲子谱写的背后还有一个传说。谁来说说这个传说?(生说)

  二、问:探艺术家心境

  1、盲姑娘的三次“说”

  师:读一读文章第2~8自然段,边读边找找盲姑娘说的三次话。(学生自读)

  师:根据学习单,小组合作,聚焦盲姑娘的三次话,你能看出她什么样的品质或者特点?然后再聚焦到贝多芬身上,看看他听到盲姑娘的话后,每次是什么样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

  生:第3自然段,盲姑娘说“那有多好啊”,体现出盲姑娘热爱音乐,很想听贝多芬的曲子。

  生:盲姑娘只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出来,说明她对音乐很熟悉。虽然她眼睛看不见,但丝毫不影响她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

  生:第二次盲姑娘跟哥哥说“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说明她体谅哥哥,为了让哥哥放心就不去音乐会。

  师:因为盲姑娘的家境状况不太好,所以她很懂事,懂事得让我们心疼。第三次当贝多芬弹琴之后,盲姑娘问“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吗”,你看出来什么?

  生:我看出盲姑娘对贝多芬很了解,因为皮鞋匠看见贝多芬进来却没认出,而盲姑娘只听了一首曲子就能认出来,可见她非常了解贝多芬。

  生:盲姑娘只听一首曲子便认出是贝多芬弹出来的,而贝多芬问盲姑娘要不要再听首曲子,他也把盲姑娘当成了知音,所以第二首是专门为盲姑娘弹的。

  师:是的,盲姑娘仅凭这一遍曲子便认出了贝多芬,可见她对这首曲子和贝多芬都是十分了解的,可以说是知音了。可见,艺术并不是某一小部分人群的专属,任何人都可以发现艺术、欣赏艺术。

  2、贝多芬的三次“想”

  师:我们现在聚焦到贝多芬先生。已经是音乐家的贝多芬,结束了他此次的演出后,在莱茵河畔散步,偶尔听到一段不那么熟练、流畅的钢琴曲,为什么愿意一次又一次给素未谋面的盲姑娘弹曲子?贝多芬第一次听见钢琴声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

  生:贝多芬很好奇。声音是断断续续的。

  生:贝多芬这一次是在世界巡回演出结束以后,心情特别愉悦,走在莱茵河边上散步,竟听见附近茅屋传来琴声,这琴声也触动了他。

  师:当他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时,他又是怎么想的?

  生:贝多芬已经感觉到盲姑娘非常懂事,就想进去满足一下这位热爱音乐的姑娘的愿望。

  生:贝多芬其实是比较心疼这个姑娘的,盲姑娘作为自己的粉丝却买不起自己音乐会的票。

  师:是啊,能来音乐会听音乐的人都是一些贵族、有钱的人,贝多芬没想到他的音乐也能被普同民众喜爱,这样的发现一定也使他对艺术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生:他听到对话的时候是十分激动的。贝多芬只知道富人喜欢他的音乐,没想到不富裕的家庭的人也喜欢,所以他特别感动,于是想推门而入。

  生:这个时候贝多芬还没有进入茅屋,他还不知道姑娘是双眼失明的,是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对哥哥的体谅感动了贝多芬。

  师:当弹完一曲后,盲姑娘马上就认出了这是贝多芬,这时候贝多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盲姑娘是一个双眼失明的人,仅凭一首曲子认出自己,可以看出她对“我”的了解。

  生:原来只听盲姑娘断断续续的琴声,知道盲姑娘喜欢他的音乐,可她居然是一个双眼失明的姑娘,弹了一遍就认出“我”,是真的让“我”万分激动。

  师:现在我们联系这两个学习单,你试着概括一下,是什么原因打动了贝多芬。

  生:因为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他的知音,懂音乐爱音乐,所以又为盲姑娘弹了一首。

  生:我认为贝多芬是听到兄妹之间的对话,听出他们虽然家境贫穷,但也很想听他的音乐,所以给盲姑娘弹奏了一曲。

  师:一对穷苦的兄妹,在生活如此困顿的情况下,依然热爱音乐,喜爱他的钢琴曲,对贝多芬来说也是一份莫大的鼓励。

  三、思:寻艺术之高妙

  1、三幅画面

  师:原来盲姑娘并不是通过样貌认出了贝多芬,而是通过声音认出了他。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样一首《月光曲》。我请同学来读一读这段话,请同学们带着“皮鞋匠看到了哪些画面”这样一个问题来听。(出示、生朗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非常有特点的一个地方。本来一段声音、一段乐曲是没有任何形状的,怎么才能把这样一种声音表达出来?作者通过皮鞋匠看到的画面描写了出来,我们来看看皮鞋匠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这是第一个画面。

  生:第二个是“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生:“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白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第三个画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这样的三幅画面非常容易通过景物的变换判断出来。刚刚这三幅画面真的是皮鞋匠实实在在看到的吗?

  生:不是,是他想象出来的。

  生:皮鞋匠是听到声音想象出来的。因为听了声音以后,跟随声音的节奏、变化,就会想象到广阔的大海。

  师:听者的思想跟随乐曲旋律的变化,又通过他的联想和想象看到了不同的画面。这就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用到的方法:把本来需要靠听觉来感受的音乐通过听者的想象转化成视觉等其他的感官呈现出来,这就是把无形的声音变成了有形的画面。

  生:可是妹妹明明是个盲人,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景象,为什么哥哥断定妹妹也一定看到过?

  师:这真是个好问题!我也有同样的疑惑。

  生:皮鞋匠想,妹妹这样懂音乐的人,不可能看不到,因为自己都看到了,她这样懂贝多芬音乐的人不可能看不到。

  生:贝多芬弹完一曲时,盲姑娘就认出贝多芬,而皮鞋匠没有认出,证明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皮鞋匠一个不懂音乐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这样的画面,盲姑娘更可以感受到。

  生: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这个时候盲姑娘的心情、想法、感受完全和贝多芬的乐曲融合到一起,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所以哥哥断定妹妹也一定看到了他心里的画面。

  师:刚刚我们是凭借有形的画面感受到的,现在就需要将画面再转化成无形的声音了。我们现在凭借这段文字,来看看这首乐曲是怎么样的。(播放《月光曲》,师生聆听)

  师:我们根据画面来推测一下,三幅画面、三段乐章,它的旋律是怎样变化的?

  生:从起初波光粼粼的海面,这是轻缓柔和的;然后随着月亮的升高,乐曲的节奏也变得欢快起来,旋律变得快了起来;最后一个画面,波涛汹涌的大海一定到了最激昂、最高亢的时候。

  师:能不能通过你的声音来把《月光曲》旋律的变化表达出来?我们再试试读一读这段话。

  (生配乐朗读)

  2、三段旋律

  师: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贝多芬、盲姑娘进行了一次交流。我们把三个学习单联系起来,能不能分析这首乐曲的旋律和什么有关系?生:这三个节奏与盲姑娘的遇见有关。

  生:我认为乐曲三次旋律的变化和贝多芬的三次“想”有关系。第一次是触动,音乐相对平缓;第二次是感动,音乐变得快起来;第三次最高潮,贝多芬遇到知音很激动,所以音乐也变得激昂起来。

  生:作者将贝多芬几次心情的变化,通过画面呈现出来,是把无形的声音通过有形的画面转化出来。

  师:我们既然了解到皮鞋匠想象的这段文字还与贝多芬心情有关系,从触动到感动到激动,打开了他创作的灵感,弹下这首《月光曲》,请同学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带着贝多芬的心情起伏。

  (生配乐朗读)

  师:一段传世名曲,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画面的变化、皮鞋匠的想象给我们呈现了出来,让声音更加有了画面感。

  四、辨:悟艺术相通之处

  1、由心灵共鸣到人生对话

  师:其实很多文章都是这样写的。下面老师给大家发一份阅读材料,自己先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在不同形式的文章中,作

  者是怎样把声音和画面联系起来的?阿炳是怎么通过琴声来表达他的情?

  (小组学习《二泉映月》《琵琶行》白话翻译版)

  生:阿炳是在中秋夜,在二泉淙淙流水声中弹下的二胡声。二胡声里有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坚强的呐喊。

  生:我还能从一处看到他的心声。起初琴声委婉绵绵,缓缓流淌,似乎在缅怀师傅,也在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从这里看出阿炳的心已经和音乐融合到一起了。

  师: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要知道阿炳也是一个盲人,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美丽的景色,可是他却用二胡如泣如诉的声音表达了出来。我们也看出他对景色的理解,和他的心融为了一体,超越了自己的五感,虽然看不到,但并不妨碍他用音乐来表达对人生经历的诉说。

  师: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月光曲》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我觉得相似之处是都能让人看到一些画面,“游船都静悄悄的,江心印着秋月和白光”这样的画面。两篇文章都遇到了知音,同是天涯的可怜人。师:他说了两点:第一点,白居易用诗文把声音很形象地表达出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第二点,白居易在琵琶女身上看到了一份相似之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什么白居易觉得他自己和琵琶女都是天涯沦落人?

  生:白居易在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一种忧愁哀伤,因为他被贬到这里。这个心境与琵琶女有相似之处。

  生:江州司马是一个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莫大的嘲弄。

  师:是啊,满腔热血、一身才华没有地方去发挥。于是白居易从琵琶女身上找到了共鸣。

  生:白居易的处境和贝多芬前期音乐还没有那么火爆的时候一样,同样是天涯沦落人。

  师:贝多芬很有可能也经历过这样一段人生经历。白居易的《琵琶行》不仅是写给琵琶女的,更是写给他自己的,用这样一首诗完成了和自己的人生对话。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论是诗人还是音乐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是源于他们敏锐的觉察,以及对人生的理解。

  2、经典永流传——何为艺术与艺术家

  师:我们来看看贝多芬。(出示简介)

  师:他的童年是不幸的,后来拜了莫扎特和海顿为师,他的音乐世界打开了。但后来听力开始下降,甚至完全失聪,可他仍然创作了许多名曲传世。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看看这首曲子,你对月光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吗?

  (学生配乐朗读)

  生:我觉得他的声音完全与这画面、音乐融合到了一起。

  师:的确,这是一个传说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能看到一首好的作品的诞生是有一定理由的,作者在其中倾注了他人生的阅历和解读。联系这节课所学,谁来谈一谈伟

  大的音乐或艺术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生说)

  师:不论身份、地位、身体健康与否,和他能不能创作这样的作品是没有必然联系的。那有必然联系的是什么?

  生:他自己的人生背景。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师: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少数人能发现,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今天这节课我们凭借着文本,也超越了文本,知道了《月光曲》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首曲子知道了诸如《月光曲》这类伟大的作品诞生背后的奥秘。最后,我们一起再静静地用心去感受贝多芬留下的佳作。(播放《月光曲》)

  师:老师提议大家去读一读《贝多芬传》,读过之后会对贝多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再来听听这首曲子,看看和你之前听的相比,又有哪些新的理解。

  五、行:尝试艺术创作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欣赏一首经典音乐作品,由歌词或旋律引发某种联想,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尝试还原音乐作品的真实创作背景。

  《月光曲》教学实录 13

  课前准备:

  板书课题,课件打开:月光下的大海,贝多芬的照片。

  放音乐《致爱丽斯》

  课前准备: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聊几句好吗?刚才有一首优美的曲子,你们听到过吗?

  生:听到过。

  师:那这首曲子的曲名知道吗?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首曲子不是月光曲,但是我觉得他很聪明啊,他是想当然的认为是月光曲,因为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月光曲嘛,有人知道吗?

  生:献给爱丽斯

  师:对,我觉得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据我所知,是《致爱丽斯》也就是献给爱丽斯的意思那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贝多芬

  师:想当然啊,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你们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你简单地讲一讲。

  生:我知道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师:因为贝多芬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方说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诗圣,是谁啊?

  生:李白

  师:那叫诗仙,诗圣是

  生:杜甫

  师:还有哪些了解?

  生:就是贝多芬学音乐并不自愿学的,而是他父亲逼着他学的。

  师:是这样的,其实贝多芬从小本来就很喜欢音乐,只是他的父亲太

  生:刻苦了,师:太刻苦以至于有点残酷了。

  生:我知道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其中有几首曲子流传至今,例如《命运》,《田园》等,经久不衰。

  师:这位同学说话很严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但是他用音乐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啊

  生:我知道他终年57岁,师:哦,你了解到这一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上网查的,和看书看的。

  师:两条途径,利用上网查资料,挺便捷的。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

  师:说明他很有音乐天赋,8岁呀,不简单。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到了晚年失聪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上网查的

  师:恩,其实课后资料袋也写着呢,说明他生活坎坷。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艺术家来说,失去了听力几乎等于失去了一切,但是,有人知道我想说什么吗?但是

  生:但是贝多芬用他自己的顽强的毅力,不断的努力,赢得了更多的观众,逾越自己音乐上的最高峰

  师:说得多好啊,贝多芬之所以能成为音乐家不仅仅因为他有天赋,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意志十分地坚强,我们初步了解了贝多花,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生:好

  师:上课

  生:老师好

  老师:请坐。刚才我们已经了解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月曲,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家已经预习了,对吧。

  生:对

  师: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生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听写,有吗?好,那位女同学,在黑板上写字可以稍微把字写大一点。

  1,听写词语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啊,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一笔一画工整有力。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几个词语的笔画,先听后写

  一组词语:盲姑娘,蜡烛,琴键。

  师:这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生写)

  师:行,同学们抬起头来,和这位同学一起看,写的对吗?

  生:对

  师:写的时候注意这个蜡字,很多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是虫字旁,最初的意思是动植物的油。这个键他写对了,但我观察了一下,笔顺不是很正确,左中右结构。最后写“建之”,明白吗?

  生:明白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

  学生写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学生: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皎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到是皎洁的月光

  生:我觉得是特别轻柔,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老师:恩,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清幽的月光让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请你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说一说。

  生小声说。

  师;没事儿,放出声音也没关系

  师: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贝多芬谱写月光曲时被人们说成是一个传说,因为他谱写月光曲时,借着清幽的月光,因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的感染,没有蜡烛的时候,月光是清幽的,这也是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所以他按动了琴键,让思绪跟着月光飞扬,所以创下了这首不朽的月曲——月光曲

  老师:说得真不错,他说的时候强调了月光曲形成的原因和当时的情境,请愿意再说说,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

  学生:就是当贝多芬在莱茵河散步时,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情感感动了,受到了感染,于是按动了琴键,创作了这首月光曲

  老师:是吗?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一间茅屋,贝多芬谈了一曲又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

  师生:月光曲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生默读,师巡视,师:恩,有的同学很自然地拿起了笔,把一些句子画了下来,我相信他的理由,他或许觉得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老师:同学们,咱们现在交流,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请你先读一读,谁先来读,好,请你读吧。

  学生:读“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谈啊,……”

  老师:这个同学读得这段话就是兄妹俩的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咱们再往具体项,你认为贝多芬是听到了兄妹俩的哪句话时就开始心动了呢的呢,先不要说,再读读。

  学生:我认为应该是这句话“这首曲子多难谈啊……那有多好啊”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啊,读一读,来,读出声音来。

  生读。

  师:恩。谁再来读一读?打动贝多芬的心

  学生:朗读“贝多芬走进茅屋……那该有多好啊。”

  老师:好的,他后边强调了那该多好啊,读出了盲姑娘内心的向往,我相信贝多芬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学生读

  老师:同学们,他又强调了贝多芬自己,贝多芬从姑娘的口中听到了自己名字能不激动吗?

  我们一字一句要读到贝多芬的心哪,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姑娘说,读

  学生齐读

  老师:同学们,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

  学生: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这个盲姑娘很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曲子。

  师:是,贝多芬听出了他内心满心的渴望。他还听出了什么

  生:他还听出了这位小姑娘她很喜欢音乐。

  师:很喜欢音乐你听出来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里感受到姑娘对音乐的追求

  师:追求,而不仅仅是喜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要是能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啊,……”

  师:我也感受到了,这是他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我是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当的,这表现出她内心的渴望,这是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梦想,我从课下知道贝多芬立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一点就可以打动贝多芬,从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和渴望贝多芬为他们弹奏曲子。

  老师:我感觉到了,你真正是以贝多芬的身份,音乐家的身份来体会,富有同情心的贝多芬从这句话中还听出了什么呢?

  生:从这句话他还听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师:用另外一个词形容,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生:从这句话里还体会到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听贝多芬亲自弹的音乐是有苦衷的,他在特别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他的苦衷是什么

  生:他的苦衷是家境贫寒,所以他没有能力亲自听贝多芬弹

  师:他用了一个词,什么词

  生:贫寒

  师:贫寒哪,你从哪些细节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

  学生:我从他们点的是微弱的烛光,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而且钢琴是一架旧钢琴,说明他们的家境非常贫穷

  师:种种细节让你感觉到了

  生:我体会到的是一个男的说“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两个太字让我感到了他家境贫穷

  老师:两个太字让你感受到他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

  学生:还有我还从男的正在做皮鞋看到他家境贫寒

  老师:是的,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着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这一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的这段话,“这首曲子多难谈啊,”起

  学生读

  老师: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继续读妹妹的话

  学生接着读妹妹的话(哥哥,你别难过……)

  老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又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他想听贝多芬弹钢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随便说说,说明他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她听不到贝多芬弹的钢琴而难过。

  师:你也是善解人意的姑娘,明明是非常想听却说是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贝多芬实际上听出了盲姑娘十分热爱音乐,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真希望能听到贝多芬弹,但却说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并不是指真的是随便说说,而是压抑了他内心的情感。

  师:你用压抑这个词我倒还不至于,但我跟你同样的感觉是盲姑娘在掩饰自己的愿望,明明是梦寐以求的愿望,却说成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难以抉择的一种情感,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他家境贫寒,不想再给他哥哥造成负担。

  师:体会得真好。我们来读读这段话。我们来分角色,分头体会一下他们的情感好不好。你读妹妹的话,我读哥哥的话,不读提示语。

  师生分角色读

  老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里听出了,他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还有哪些句子所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学生:我觉得贝多芬自己也说过他是为穷人服务的。而他这家非常贫穷,没办法听贝多芬的音乐,书上也说了“他们……”这说明他们家非常穷,而贝多芬却没办法实践他自己的话,也就是他的音乐是为穷苦人服务的,我觉得他在这里不光感动于姑娘热爱音乐,而且也很痛心,他想满足他们的愿望

  老师:你在用心体会一个音乐家的心情,去揣摩他的创作的心理,还有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呢?

  学生:是这段话“他多纯熟啊,……”

  师:听了盲姑娘的这句话,贝多芬是怎么反应的,我们一起来读后面的这句话,读

  学生读“贝多芬没有回答……。

  老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问为什么再谈一曲呢

  师:哦,我想贝多芬被感动了,所以再来一曲,第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我的问题是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他为什么没有承认。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怎么说

  生:我会先弹一曲,然后再说

  师:所以你会有此一问,这是你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还有吗?

  生:贝多芬是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还要称一个非常贫穷的姑娘为“您”

  师:是呀,我的认为是既是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对盲姑娘的尊重。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弹琴给她听

  师:就是他为什么再弹一曲给他听。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

  老师:是呀,这是你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同学们,我们一边交流一边思考,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我们现在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他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学生:从他说“弹得多娴熟啊”“多深情啊”我感觉到他听得很认真,而且他对音乐的酷爱以及执着使他认为这是贝多芬的弹的曲子

  老师:他强调了盲姑娘在用心听,而且是个热爱音乐的姑娘,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理解吗?

  学生: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他能确定这个音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老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对吗?

  生:对。

  师: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于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于伯牙弹琴,而且能从他的琴声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这里能够从哪里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吗?

  生:因为盲姑娘一听他弹的曲子就能猜出他是贝多芬,因为喜欢他平时经常听,所以一听他弹曲子就知道是贝多芬在弹

  老师:盲姑娘熟悉贝多芬的音乐,还有其他细节可以感受出他是贝多芬是知音呢。

  生:从开始盲姑娘弹琴弹的断断续续的,还在练可以看出他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一听到弹的曲子就猜出是贝多芬,所以她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你联系上文谈了自己的理解。

  生:我是从盲姑娘第一次听贝多芬弹,而且只听了一遍,就理解出来贝多芬弹得么多娴熟,多么深情,所以是他的知音

  老师:这是你的理解。

  生:我觉得盲姑娘只听贝多芬弹了一遍,就能达到贝多芬弹的曲子那种境界,所以我觉得盲姑娘是非常能够理解贝多芬,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知音,难怪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他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拿出声音读。

  学生读。

  师:自己读,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

  师:我能听出盲姑娘内心十分激动,谁再读一读

  生读

  师:我能感受到她内心万分的激动。咱们为了更深的理解这句话,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为什么听一首曲子能这么激动呢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所以她非常激动

  师: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突然实现了,她会怎么说这句话呢,请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她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而且我觉得他也十分的难以置信,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他这么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他不敢相信,所以他很激动

  师:你从这句话里的哪里看出他不敢相信,难以置信啊。

  生:我从这句话里的两个您看出来的

  师: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可以读得声音稍微拉长一些,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是的,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面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于伯牙摔琴谢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对吗,刚才有个同学还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个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师:贝多芬默认了,这是你的理解

  生:我觉得贝多芬不回答,是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自己她的知音,不想在他面前明白的说他是贝多芬。

  师:我想起两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打通两个人心灵的就是这,这

  生:这一句

  师:音乐。对吗?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和我们上回学于伯牙和子期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所以我感觉他们心有灵犀

  师:联系上文再次证明了音乐可以打通两个人的心。

  生: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出来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老师:是的,音乐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位同学。

  生:我的理解是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盲姑娘回答,这是他感谢盲姑娘的一种行为。

  老师们鼓掌。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你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具备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潜质。好,同学们,贝多芬这时候决定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再想什么呢,请再次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吧,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学生: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

  鼓掌

  老师:三个多么,一个排比,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学生: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中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这时我最幸福。

  鼓掌

  老师:是啊,同学们,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感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弹上一曲感谢知音更感幸福的呢,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生:我认为他会想兄妹俩如此的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去创造音乐,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为让他们听到,为知音开的音乐会。

  师:是的,很多同学强调了,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

  播放音乐,师配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继续听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下课。

【《月光曲》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月光曲》教学实录03-14

《月光曲》课堂实录06-11

六年级《月光曲》教学实录12-19

《穷人》教学实录03-02

《翠鸟》教学实录03-02

《赵州桥》教学实录03-03

《春晓》教学实录03-06

山雨教学实录03-07

《荷花》教学实录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