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课文

时间:2024-03-05 01:17:43 好文 我要投稿

《最大的“书”》课文精品[10篇]

《最大的“书”》课文1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课文2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课文3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学习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导语揭题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

  2、设疑:“书”,为什么加上引号呢?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认真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自读生字、词语。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

  (4)、同桌向集体汇报。

  3、开火车认读生字并扩词。

  4、写字指导。

  (1)、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铁、册”,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

  示范“质”:指导写好“质”的前两撇。

  学生书写带有竖撇的字。

  (2)、区别“印”和“陆”:“印”的右边是“”,“陆”的'左边是“”。

  学生对照书写。

  (3)、学生自己书写其他的字。

  四、朗读感悟

  1、问中读。

  (1)、“书”,为什么加引号呢?指的是什么?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回答。

  指导读一至四自然段。特别是问句和感叹句。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读课文找根据,看谁找得全。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指导朗读五至十自然段。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准。

  指导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3、读中学。

  (1)、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他问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找出川川的问话和叔叔的回答的句子读一读。

  (2)、分角色朗读。

  在小组中读一读。

  展示读。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4、猜中想。

  (1)、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五、积累运用

  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

  2、词语积累。

  找出文中喜欢的词语或生字组成的词语写下来。

  3、“我知道”。

  自由读课后的“我知道”,再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最大的“书”》课文4

  《最大的“书”》是新教材小语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告诉我们: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认读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书”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已不只是为了把知识讲明白,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其产生内部需求。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在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主读悟的基础上,教学思路如下:

  一、在交流中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题眼“书”比赛认读。一方面是无声的组织教学,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兴奋起来;另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找到适当的楔入点。然后,以情为先,用最能发送教学信息的导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很特别很特别的书”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营造最佳的课堂氛围,同时,自然地融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二、在情趣中识字学词

  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步阶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随语境的变化进行独立识字。在集中识字这一环节里,我首先鼓励孩子们通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然后请学生默读课文,帮找不着家的生字宝宝圈出小房子,以便达到在语言环境里自主识字的预期效果。我认为,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这样的训练能为学生升入中高年级独立识字学词作出较好的铺垫。事实上,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已促使他们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接着,师生在游戏中巩固字词:如对照实物找字卡“印”、“痕”,观看课件读准会意字“册”,猜字谜记忆“刨”……当孩子们思维被激活时,不失时机地放开手给足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地做识字游戏。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刨根问底”,通过反复读句自主发现“藏”的不同读音。

  当然,识字教学应贯穿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始终,因此,初步掌握了生字词的音形义之后,我又把生字词重新送回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读文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进行识字写字指导。

  三、在自读中感悟“书”的'内涵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承认学生在阅读中占“主体”,让学生进行“自读尝试”,教师的“主导”也不可忽视,应在“自读尝试”前给学生营造一个“入境悟情”的氛围。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两次自读尝试活动。分别这样营造氛围:①从题入手,自读解疑。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老师竟也犯了错,课题“书”字上忘加引号了。教师就势说:呀,是我错了,可我得错得明白呀,“书”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请大家再读课文,帮老师想想吧!②角色变换,合作探究。在师生分角色感情朗读1~4自然段后,我作为文中川川问:这本岩石书有字吗?有图吗?有用吗?如果你是地质勘探队员,该怎样告诉我?请拿起书,在小组里和同学商量商量吧!在这种生生互动的氛围里,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读句悟情,如:“岩石就是书哇!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一句的朗读,我从标点“!”与“?”入手,告诉同学们“!”和“?”提醒大家读时注意他俩呢!让抽象的符号也拥有了活力与感情。我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方式,鼓励学生反复地读书,对先入情的孩子或送上我亲手做的书签,或邀请他扮演文中角色。在学生明了“书”字加引号是因为它其实是岩石时,随机指导书写生字“岩”。课文中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文字所描述地壳的变化是极为神奇又很抽象的,我适时演示课件,把学生带入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油然而升。在这种情况下,我设计导语:放声读吧,想着看到的,读出看到的!在指名读后,我引导学生抓“很久很久”、“很多很多”进行感情朗读。至此,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领悟文情已是水到渠成了。对于生词“宝藏”的理解,则是请学生把它放进句子里,结合上下文在读中想:这宝藏指什么?之后,请学生帮省略号说“读懂了这本岩石书,还会找到什么宝藏?”从而润物无声地教给学生读文解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书”的内涵,思维也得到发散。再以石油开采的热烈现场这一段录像掀起课堂高潮。

《最大的“书”》课文5

  【勘探】

  〖理解

  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

  〖搭配

  勘探矿藏,勘探储量;全面勘探、详细勘探。

  〖例句

  我们正在沿海地区勘探石油。

  【岩石】

  〖理解

  构成地壳的矿物的集合体,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例句

  这条公路被山上滚落的'岩石堵塞住了。

  【刨根问底】

  〖理解

  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例句

  小强喜欢刨根问底,爸爸常常被他问住。

  【用处】

  〖理解

  用途。

  〖搭配

  用处广泛,用处特别;用处相同,用处相反;突出的用处,现实的用处。

  〖例句

  这个其貌不扬的机器人用处可大了。

  【宝藏】

  〖理解

  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搭配

  开采宝藏,利用宝藏;大自然的宝藏,珍贵的宝藏,无穷的宝藏。

  〖例句

  海底世界蕴藏了无穷的宝藏。

《最大的“书”》课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最大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

  (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说一说最大的书指什么?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 )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师:前面的问题我们都帮川川解决了,第四个问题一定难不倒聪明的孩子们,哪个小组来帮川川?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勘探队员)

《最大的“书”》课文7

  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认真地说:“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最大的“书”》课文8

  【勘探】

  理解: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

  搭配:勘探矿藏,勘探储量;全面勘探、详细勘探。

  例句:我们正在沿海地区勘探石油。

  【岩石】

  理解:构成地壳的矿物的集合体,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例句:这条公路被山上滚落的岩石堵塞住了。

  【刨根问底】

  理解: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例句:小强喜欢刨根问底,爸爸常常被他问住。

  【用处】

  理解:用途。

  搭配:用处广泛,用处特别;用处相同,用处相反;突出的用处,现实的用处。

  例句:这个其貌不扬的机器人用处可大了。

  【宝藏】

  理解: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搭配:开采宝藏,利用宝藏;大自然的.宝藏,珍贵的宝藏,无穷的宝藏。

  例句:海底世界蕴藏了无穷的宝藏。

《最大的“书”》课文9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读通课文。

  2、学习课文10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

  3、激起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预热。引“书”。

  孩子们,今天是4月12日,一个对于我来讲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和咱们在坐的小朋友相识。再过11天,便是4月23日(屏幕出示4月23日)这一天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这一天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也叫世界书香日。让我们每个人都爱读书,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书香味便是这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所在。小朋友平常喜欢读书吗?你都读过哪些书?

  二、揭题读题。导“书”。

  看大家这么喜欢书,老师这次可就真来对了。实话告诉大家,老师这节课是专门到咱们中间来向大家推荐一部特别的书。(补充课题:最大的“书”)

  看看这题目,这书特别在哪里?

  读题:谁来读读

  三、初读识字,读“书”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打开课本83页,一起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把这书里每一个字都读准确,要是碰到不认识的字,咱们可以拼拼拼音。

  反馈学习词语:

  你把这书里的字都读准了吗?老师可要检查检查了。

  (课件出示词语)

  脚印 雨痕 波痕

  煤炭 宝藏 岩石 铁矿

  刨根问底 地质勘探队员 一册厚厚的书

  这三组词语难度可不一样,级别也不同,你想挑战哪一个星级呢?

  1、读词语时,得有一定的节奏,一个词语读完了稍作停顿。

  2、强调读好:地质勘探队员

  3、孩子们,这些词宝宝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

  藏除了读“藏”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读“cáng”,藏着铁矿中的藏就是它的双胞胎兄弟。(出示:藏着铁矿宝藏)

  四、再读解词,问“书”。

  第一次读这本最大的“书”,我们就收获了这些词宝宝。看,这些词宝宝都满意而归了。哟,还有一个词宝宝不肯走?原来是“刨根问底”,它想问问咱们小朋友,它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刨根问底”了?川川问了哪些问题?

  请小朋友找一找川川的问题,用“——”划出来,找到了的小朋友,先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川川刨根问底,都问了些什么?

  交流朗读:

  1、叔叔,您在看什么?

  2、哪里有书啊?

  3、这上面有字吗?

  4、这上面有图画吗?

  5、这能说明什么?

  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1)这列火车读读这些问题。读的时候,小朋友可要注意把这一只只的小耳朵读好?

  (2)指名读读川川的问题:哪个小朋友也来学学川川问一问,一个问题问好稍稍停一停。

  (3)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问问题,就是刨根问底。我们集体来刨根问底一回。

  五、又读训练,识“书”。

  川川刨根问底,一连问了这些问题,叔叔呢则耐心热情地解答了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现在我们同桌合作,一个学川川的刨根问底,一个读叔叔的热情解答,把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合作读通了。合作时,你对哪一组对话特感兴趣,多练练。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听听。

  交流:

  1、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指导读通:谁也想读读这组对话。

  (2)导读:指着屏幕上的岩石,问学生?哪里有书呀!

  2、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1)谁也想来读读这书上的'文字?

  (2)导读:这雨点留下的脚印叫;这波浪的足迹,叫;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他们都是字呀!

  (3)拓展说“痕”,泪水在脸上留下的足迹叫()

  3、这上面有图画吗?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1)到现在还没发过言的同学,请举手,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发言的机会,你自己找个好朋友与你合作读这组对话行吗(请3位)

  4、读懂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男女生合作读.

  六、合作再读,理“书”。

  现在老师也来学学川川的样“刨根问底”一回,小朋友们能对我的问题作出一一的回答,行吗?

  七、提升主题,指导写字。

  川川刨根问底,问了这些问题,是他的这些问题带我们走进了这本最大的“书”。此时,你心里一定也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也来学学川川刨根问底,和大家说说你心中的问题。

  咱们提的这些题很有意思。课后,我们将带着我们自己的问题,收集相关的资料,下节课,让我们带着我们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最后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刨根问底”,好好写一写这个词。

  指导书写“刨、底

《最大的“书”》课文10

  【教具准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

  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

  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

  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

  (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⑴ 一位地( )( )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⑵ ( )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 )( )的书吗?

  ⑶ 雨点留下的脚( ),叫雨( )。

  ⑷ 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 )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朗读感悟

  (10分钟)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 )

  5、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

  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准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

  (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最大的“书”》课文】相关文章:

《最大的“书”》课文03-04

最大的敌人作文12-29

最大的奖励故事12-11

最大的奖赏作文10-09

我最大的遗憾作文08-03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作文02-15

《守株待兔》课文03-04

《回声》课文03-05

《长城》课文03-04

《秋天》课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