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向往以前生活的原因
常听爸妈、外婆津津乐道地回想着从前,和乐的小区、淳朴可爱的街坊邻居,即使不富裕,但是每个人都乐于分享的年代。外婆说《幸福的三丁目》里的场景,就像她成长的童年,令我看了也向往能居住在那人情满满的小镇。
爸爸另外推荐相似的书《我们没疯,一起回到1900年生活吧!》,没想到,现代真的有人尝试回到一百年前的生活。作者觉得在这科技快速变迁的今天,失去了自我,失去生命的本质,虽然过惯了高科技生活,仍不放弃追寻他“回到十九世纪生活”的梦想。毅然辞去工作,搬到弗吉尼亚州的谢南多厄谷,在那儿过着1900年,没水、没电、没科技,一切都要靠自己双手的生活。
现代人失去冰箱、电灯、电话等家中必备物品,简直无法生活。从鼠标到斧头,从使用计算机到劈柴,作者夫妇历经许多艰难考验,最终找到生命的源头。淳朴但艰辛的农村生活,与最近的邻居相隔着一公里远。但是,村邻们互相照顾,彼此分享,令人看了极为感动。我们不必像作者一样,回到1900年,如果我们可以适时关心邻居,或许也能拥有一样的人情味!
梦想,也是这部电影和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因为有梦想,才有希望。三丁目小镇的每个人都充满梦想,我想这也是他们会快乐的原因。铃木先生梦想汽车事业蓬勃,作家梦想成为文学奖的得主,有的人梦想能找到好工作……因为有梦想,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放弃。而《我们没疯,一起回到1900年生活吧!》作者心中真正的收获,也正是达成梦想的过程中那喜悦甘美的滋味。
《艋舺》中那些古老怀旧的场景,勾起了爸爸藏在内心深处的儿时记忆。
爸爸回味着,村里老老少少到“柑仔店”交流“情报”的欢乐情景。还从架上抽出了电影《幸福的三丁目》,如获至宝,雀跃地嚷着“找到了!找到了!”我们从他的喜悦,感受到幸福的氛围。
电影里我们看到日本在二次大战后的生活,每条“丁目”住着往来密切的可爱居民。就像台湾早期乡下信息传递困难,较难与外界联络,小镇里的人多留在本地工作,离乡背井来工作的人或依着地缘、亲缘、朋友关系居住在一起。
现在居住大都市的人,因为“灰色丛林”的阻隔,层层厚重的铜墙铁壁,有时甚至连隔壁邻居都不认识。自古以来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里”、守望相助这些温馨的互动,也就无可施展啦!真羡慕以前人们的好客、悠闲与真情。有好东西只要敲敲隔壁邻居的门,一点分享、一份情缘,在这一点一滴之中,累积了无限温暖。
影片中开“柑仔店”的小说家,纵使每次投稿失败,却不放弃写作,坚定地做一个梦想的实践者。人人都有梦想,有人梦想当总统;有人梦想穿梭在宇宙间;也有人梦想拥有一座小岛……要使梦想成为目标,端看是否有“心”。有些人生活在杂乱的环境,失去质朴的心;有些人抱持着单纯的想法,带着一股傻劲,疯狂不懈怠地追求梦想。就如同这位小说家,因为热爱写作,从写作中找出乐趣而使得生活充满希望。
。书:《我们没疯,一起回到1900年生活吧!》
。影片:《幸福三丁目》、《艋舺》、《民歌三十年演唱会》
。旅游:万华百年老街
很多人在讨论青少年看了《艋舺》电影之后,会不会仿效剧中主角为了追求朋友之间的义气而好勇斗狠,甚至羡慕那些混帮派的人,但是瞧你们看完电影似乎也没有这样的特殊感受,我知道这大概是你们从小到现在,身边一直就有许多好朋友,可以常常一起读书一起玩,而且家里有很多小说很多电影,你们常常感叹没有时间看了,所以当然没空结党结派“到处混”!
倒是你们有点奇怪地看着爸爸手舞足蹈兴奋地描述,剧中一闪而过的学校溜滑梯,就是和爸爸四十年前读老松国小时溜的是同样的一座,《艋舺》拍片的场景,爸爸每天上下学都会经过,还一直嚷嚷着一定要找个时间带你们去我小时候住的万华地区玩一玩,现在紧临老松国小的整条百年老街道,也完整保存下来当做台北市的乡土教育中心,非常值得参观。
《艋舺》电影里的背景年代,刚好是爸爸的青少年成长年代,可是说实在的,剧中的世界离爸爸的真实生活是非常遥远的,虽然同样都生活在万华,但是黑道的世界与我们平常人的世界是互不相交的并行线,倒是后来我推荐你们看的日本电影《幸福的三丁目》,里面的生活氛围与情境,才是爸爸小时候的真实描述,虽然那是在日本搭布景拍摄的。
《幸福的三丁目》电影的背景年代,比爸爸的年龄还早一些,不过在我上中学之前,大概还可以感受到剧中那种狭窄巷道和街坊邻居虽然穷困但是淳朴真诚,彼此互相照顾的情怀。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台湾的社会还很习惯让朋友或远方亲戚的孩子在家里“寄住”,“反正只是多摆一双碗筷嘛!”就像电影中的情况一模一样。
印象中,大概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概是我读高中之后,台湾的.经济发展大步起飞,老房子拆掉,道路拓宽,一些人与人之间纯真、善良、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美好氛围,也随着旧的环境一同消逝了!
有时候你们会取笑爸爸偶尔翻到一张老相片或听到一首老歌,就会发呆半天,其实爸爸不只是怀念一些老朋友或老歌,而是想念跟这些老事物相连接的整个世界、整个时代啊!
我相信不只是爸爸会这么“滥情”,而是每个大人都会怀念自己童年或年轻时候的世界吧!记得前几年一些叔叔伯伯阿姨到我们家里来玩,我播放了《民歌三十年演唱会》的实况影片,当时你们也很纳闷,一些平常“道貌岸然”年近半百的叔叔阿姨,怎么一个一个High得像小男生小女生,更神奇的是有的人跟着又唱又跳,可是仔细一看,怎么又有的人眼角泛着泪光呢?
我想,你们大概很难体会我们的心情,因为那些以金韵奖歌唱比赛为主的那六年左右的时间,正是我们读中学读大学的时代,在台湾那些年正是介于“苦闷的六○年代与狂飙的八○年代”之间,那是一段单纯美好,又充满理想希望的年代。当年,这些歌都是大家一起合唱的,只要随便有人起个头,旁边的人就会跟着唱,唱歌的时候,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那些眼角的泪光,就是为了自己年少时的理想而流的吧!
其实说到“怀旧”,你们一定会跟我抬杠:“你们只是美化了过去,只是怨叹自己年纪大了吧!进步有什么不好?旧的东西会被取代一定是有更好的东西出现,不是吗?”
你们这么说,乍听之下也似乎言之成理,但是台大哲学系傅佩荣教授曾经这么讲:“变得太快总是坏的居多。理由很简单,当传统很快就被遗忘与遗弃时,我们所肯定及珍惜的现在的一切,也即将在很短的时间之后,被未来所超越;如此一来,我们还能把握住什么?又还能品味及享受什么?”
我同意傅教授所说的,而且除了个人的生活种种之外,我总觉得还要留下时代的共同记忆,通过被特意保留下来的场景,让大家不会忘记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一个有根的民族,会走得比较安心、比较笃定,这也是为什么要留下古迹的原因吧!
至于我们个人呢?要认真生活,因为只有自己努力付出过心力的事物,才会留下印象,若是日子过得太轻松,生活态度太好逸恶劳,即使再舒服、再享受,过了之后就会忘光光。只有我们真正努力过的日子,才会很难忘记,这些记忆将是陪伴我们、丰富我们,甚至是建构出我们的生命意义的凭借啊!
爸爸
A宝问:为什么现代人向往以前的生活?
爸爸答:若是整个时代的人都很向往以前的生活,表示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也就是觉得现代的生活形态可能有问题。不过对于个人来说,怀旧并不见得是件坏事,作家董桥就曾经写过:“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董桥说的,大概是指我们不能忘掉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与国家的精神吧!
也有位朋友说,若是回忆得愈少,表示你的性情愈来愈冷酷了,我想这是因为我们通常会回忆的都是一些美好的时光,而这些时光一定与当时与我们相处的人有关,因此念旧通常也会抱持感恩的心情,感谢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人。
其实我们常说的反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回忆。意大利大导演布纽尔曾说:“没有了记忆,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了!”因为记忆,我们知道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忘了所有事的人,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B宝问:“你幸福吗?”
爸爸答:是的,我觉得我很幸福。这种幸福感并不是因为我努力达到什么目标、获得什么东西,而是我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这种珍惜与感恩之心,使我能够时时刻刻都觉得很幸福。
【现代人向往以前生活的原因】相关文章:
孩子不爱阅读的原因02-24
管仲从政成功的原因02-24
要孩子运动的原因02-24
父母溺爱孩子的原因主要有八个原因02-24
宝宝不愿吃奶的原因解释02-24
宝宝过敏的原因及误区02-24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02-24
孕妇失眠的原因及疗法02-24
鼓励孩子动起来的原因02-24
作文越来越难写的原因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