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在花季呵护中心每年接待的6000多例青少年中,约有1/10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求助,其中,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也不在少数。儿童恐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案例一 女孩童童,3岁,一次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被妈妈惩罚,关在黑屋子里呆了五分钟。起初,妈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她发现“关黑屋”有效,比如童童调皮时,只要说“关黑屋”她就特别听话。可是,没过多久,妈妈觉得不对劲了——每到天黑,童童就瞪着惊恐的眼睛不停地哭闹,即使有亲人陪伴,临睡前决不能熄灯,否则就焦躁不安,难以入睡。
案例二 男孩心心,7岁,几个月前,心心有点轻微腹泻,他非常害怕,缠着妈妈陪他到医院治疗,腹泻虽然早已痊愈,但他每天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大便情况,甚至偶尔听到自己的肚子有肠鸣音,都紧张得不能去上学。因为奶奶曾对他说,“你要注意卫生,不然也会像小猫一样拉肚子。”原来,奶奶家养的小猫因拉肚子,在今年的春天死去了。
案例三:男孩泯泯,13岁,济南某重点初中学生。从小到大,泯泯一直是在家长的表扬、老师的欣赏、同学的羡慕和钦佩中度过的。然而,不久前在一次数学课上,他被老师点名到黑板上做题,竟然意外地做错了,他似乎看到了老师怀疑的目光、听到了同学讥笑的声音,他羞愧难当,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他第一个冲出教室……后来,只要回到教室,他就感到浑身不舒服,尤其老师准备提问时,他就会心慌意乱,一旦提到他的名字,他就手脚冰凉,直冒虚汗。最近一个月,一进校门就心慌胸闷,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直到泯泯流露出退学的念头,才引起父母的警觉。
以上资料呈现了各色儿童恐惧案例,有的已发展为典型的儿童恐怖症——即患儿明知某些物体或场景不存在危险,却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体验,且远超过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常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回避行为。
恐惧与生俱来,是人的本能。正常儿童对黑暗、凶猛动物、形态丑陋的昆虫、死亡、雷电等会产生恐惧,这种恐惧一般持续时间短、程度轻。属于合理的心理防御,有利于儿童在遇到危险时迅速作出回避行为。
过度恐惧可循因
儿童恐惧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性格类型敏感,倾向于对视觉形象不好的东西都害怕;可怕的经历,如曾经被“关黑屋”;遭遇他人恫吓;可怕的视觉刺激,如观看恐怖电影、目睹恐怖事件;社会学习而来,如母亲胆小怕事,整日惴惴不安。
异常恐惧早发现
孩子对某些物体或场景产生异常强烈和持久的恐惧情绪,常见的恐怖对象有黑暗、社交、鲜血、疾病、死亡、鬼魂等。恐惧时,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出汗、血压升高、面色改变、肢体颤抖等。回避行为,出现逃避恐怖对象或场景,如拒绝上学。
应对恐惧靠技巧
当发现孩子异常恐惧时,积极应对是关键。对于婴幼儿,父母对他们轻声安慰的话语以及抚摸和搂抱可以消除孩子的不良反应;对学龄起的孩子,父母除了对身体安抚外,要鼓励孩子及时表达恐惧,接纳孩子恐惧的情绪、体验。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感到恐惧的对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父母应镇定自若地陪孩子一起面对,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还应该学会听孩子说话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孩子到底怕什么。如一个13岁女孩,她因失眠求助,经过分析,是她害怕晚上会有盗贼破窗入室。还有一位14岁的女孩,因为害怕上学咨询我们,通过深入交谈我们发现,该女孩已被一个有些偏执的男生纠缠了半年多。当然,假如父母的疏导无效,便需及早接受心理咨询。儿童恐怖症通过正规的心理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结语
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儿童心理问题为何增多呢?家长教养方式不良、孩子学习压力过高、离婚和再婚家庭增多、社会的不良影响等都是引发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归根结底,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与其说是孩子出了问题,不如说是父母出了问题。有统计,九成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家长。家长要想孩子心理健康,首先要自己要摆正心态,戒除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儿童,而不是超常,更不是异常。 ——编者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相关文章: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自卑心理03-06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12-23
怎样与孩子交流09-21
明星是怎样给孩子取名09-30
怎样科学教育孩子03-03
怎样预防孩子中暑04-11
怎样才能帮助初创公司顺利融资02-27
怎样化解孩子心中的委屈01-14
怎样应对孩子起床磨蹭02-08
家长怎样让孩子不挑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