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4-07-12 19:30:26 秀凤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学习语文潜在而自觉的语文阅读活动,一直伴随在学生整个求学生涯,乃至一生。因此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及个人品德修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教师启发学生:“如果你们看了这精彩的马戏,会怎么想,谁能说一说呢?”有的说:“啊!这么精彩的马戏,多好看呀!叔叔阿姨们能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表演出这么精彩的绝技,真不简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的放进行教学。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一定难以理解。如第六册《沙漠里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学生对于沙漠、骆驼的情况知道得很少,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教师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卦一副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船”是指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然后教师提出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么特点?它如何适应沙漠而生活?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读议。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练的练,该做的做。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时,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为什么弟弟要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为什么弟弟每天要由特务押着去上课?”“特务为什么要监视弟弟上课?”“在监牢里,弟弟为什么能把各门功课学得很好?”“弟弟为什么这样刻苦学习?”……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No.1

  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的聪明才智才会得到发挥。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阅读中,兴趣是最好的引航者,以兴趣为中心拓展阅读辐射面,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半受“近期效益”的支配:训练目标的达到、优秀成绩的获得、老师家长的赞许、同学的羡慕、竞赛或辩论获胜的喜悦,都会驱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去阅读。

  在通常情况下感到枯燥的阅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措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首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把学生领进阅读的殿堂,通过一个富有情趣的店名,一处名胜的题诗,一次精彩的演讲,一句妙趣横生的广告词,一副绝妙的春联,一曲动听的歌曲,以及同学们进行阅读交流和阅读评价,随时随地领略语文的美妙与亲切,使学生徜徉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感受阅读的美妙,领略语文的魅力,接受爱与美的沐浴;

  其次组织各种竞赛辩论等活动,运用多种鼓励形式培养成就意识。如恰如其分的赞扬,当众诵读等,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理想的评价,都具有进步感与成就感。

  No.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对于现代文的阅读一般采用四步法:

  第一步,快速通读全文,整体认读;

  第二步,对照试题略读,抓每段首句、结论句或议论抒情句,注意关联词语等;

  第三步,精读,逐个解好每个答题点;

  第四步,再回读,检查答案是否正确。也可采用先看题目要求,再看文章。边看文章边做题的方式,有时比先看文章再看题目要求,后做题的方法效率高。

  No.3

  用好课本,抓好课堂主渠道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凭借所选课本上的范文,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作为讲练与学思的依据。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导读的过程。

  课本上的范文都是沙里淘金,精选出来的,它们都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凭借,它们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可以修身、养性、怡情。

  导好课本必须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必须领悟揣摩语言的妙处,必须根据范文的思路来确定教学方式及迁移模式,必须对范文的结构能学以致用。

  在课堂上可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阅读前提出难易适度的目标,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明确的方向感,阅读结束时有显著的成就感;

  第二,善于点化。所谓点化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或独立探索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教师巧妙的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吸收并消化,掌握并提高基本技能,从而达到“投石击破水中天”的目的,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具体做法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举一反三,注重迁移,努力达到“点石成金”的目的;

  第三,师生共同交流,形成互动。课堂上主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创设宽容、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提供交往和对话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切勿拘泥于教参的标准答案。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思考的激励者,丰富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美的乐趣,心态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

  第四,通过课本剧等其它文学样式的改编进行课堂活动,丰富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总之,课堂的主渠道途径和方法很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No.4

  课外阅读进行能力迁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拓展和延伸,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主要围绕阅读材料的选择、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合理的检查评比等三个方面进行指导,最终达到能力的迁移。

  01

  阅读材料的选择

  当今社会可供读物十分广泛,如信息网络文学、科幻武侠小说、笑话幽默等休闲读物、宣传暴力、凶杀、、迷信等书刊、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和当前催人向上的新人新作。如果不加选择任意阅读,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个别同学还会误入歧途。尤其是初小学生,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自控力较差,教师更应加强指导。

  我认为适应小学生阅读的读物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指导学习介绍学习方法的读物。《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阅读》、《小学生天地》等,可以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提高效率;

  第二类是指导写作的读物。《话题作文指南》、《读写指南》、《怎样写作文》等,能切实帮助学生熟悉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类是优秀的古典读物。《唐诗三百首》、《古诗文诵读》、《寓言故事》等帮助学生从中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第四类是时代性强的读物。《读者》、《青年文摘》、《小说选刊》等时代性鲜明、健康向上的读物,能扩大视野,丰富人生阅历;第五类是健康的古今中外名著。《红楼梦》、《简爱》、《三国演义》等能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性情。

  02

  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要达到规范、高效,还必须讲究方法。“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不仅能为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法打下基础,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外阅读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内容和个人习惯等选取恰当的阅读方法。作为小学生来说,阅读的目的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与学习有关的读物要精读,如《小学生必读》、《作文大全》。对于具有多面性特征或武打言情类读物,既有积极向上健康的东西,也有庸俗低级的东西,就要辨证的看待其中的内容,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辨别。掌握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还需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如速读、粗读、默读、跳读、复述、摘录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

  03

  阅读习惯的运用

  阅读贵在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是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

  首先养成每天开卷的习惯。学生可以利用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睡前等短时间阅读。周末、假日更是读书的大好时机。

  其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读书笔记,就会积土如山,集腋成裘。读书笔记的形式很多,如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可作批注,对于好的句子、片段甚至篇章可以摘抄下来,以备后用。长期坚持不仅加强了对课外读物的理解,还能掌握精彩的语句、片段为己所用。

  另外还要随时把阅读产生的灵感、心得、体会、收获写成札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形成。

  No.5

  坚持阅读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不可单一。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阅读、揣摩、感悟为主,教师分析、讲解为辅的原则。这里,我们着重强调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成为阅读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坚决贯彻学生能做的事就一定要督促学生自己去做的指导思想。老师的办法一套一套的,可学生什么都不会,那就是老师水平低的表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的课内工作重点不是告诉学生这个题目的答案,而是应该放在怎样让学生活起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读这个题目上。坚决反对老师唱主角,更不用说独角戏。

  语文阅读教学坚持以学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为主,教师提问为辅的原则。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总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甚至是老师问、老师答的模式。

  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应该强调开展多种形式的平等、有效、充分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应坚决摒弃师生问答充斥课堂的教学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关文章:

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12-18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09-21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06-29

如何培养宝宝的分类能力04-02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英语作文08-21

如何培养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看图写话03-01

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作文03-29

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12-18

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反思08-14

浅谈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