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古诗

时间:2024-10-26 12:20:17 美云 诗句 我要投稿

回乡偶书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回乡偶书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乡偶书古诗

  回乡偶书·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词句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一作“却问”,一作“借问”。

  ⑹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⑺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年~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贺知章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书法家,为“吴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现存诗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回乡偶书古诗】相关文章:

作文 改写古诗《回乡偶书》05-06

回乡偶书05-01

回乡偶书的诗意10-27

回乡偶书作文03-09

《回乡偶书》作文04-30

回乡偶书作文05-07

作文 回乡偶书05-06

回乡偶书作文05-07

回乡偶书作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