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

时间:2023-04-30 09:13:54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

    感悟即感受领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东方文化重感悟,语情信息的理解更重感悟。 面壁三日,恍然大悟;涵泳品味,豁然贯通;得意忘言,妙然心悟。这都是对感悟现象的形象描述。这里所说 的悟,指的是语情信息理解上的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是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所引述的那种“自然灵气 ,不思而至”“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思维睿智。认识上述语情感悟的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设计语文课堂 教学,对优化语文教学的情境,实现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

    语情信息理解重感悟,是由汉语言特有的美感形态和人文网络语言的情意色彩决定的。美国诗人庞德不认 识汉字,但他仅从汉字的形态就感悟到了一种妙不可传的语情信息奇观,因此,他把汉字称之为“大自然作用 的生动速写”。有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朋友,也曾甚感迷惑地认为中国语言的语情现象太奇妙了。他以体育比赛 为例说:“中国人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意思是说中国队赢了;中国人又说‘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 说中国队赢了。总之,不管是胜败,胜利都属于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可见,在特定语境中,意义相反的 词语构成的语言,反倒可以表达相同的语情信息。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文的不精确常常是优点。中文用来 写诗则极好,因为写诗不需要精确,太精确的诗是不好的。”杨博士所说的不精确,其实是准确地说出了汉语 言语情信息传递中美感形态的一种特殊的多意象性和含隐性特点。

    语情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语义本身。因为,语言主体表现事物对象时,已给事物对象注入了鲜明 的主观色彩,正如王国维所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天人合一”、“神与物游”,就是对这 种现象的经典性概括。而当人们通过阅读去感悟别人的语情信息时,又不可避免地带进听读者的主观情绪,自 然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奇观。因而,就此意义上说,语情理解离开了语言接受主体 的神会和感悟,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到位的。

    古人常用“言不尽意”来形容语言表达的困难。这里的“意”其实主要指的是一种感情,一种只可意会的 无限悠远的内涵。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在文学家的笔端,有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大千世 界中,人是极具情意化的精灵,人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直接观照诉诸于语言的载体,必然会带上极具情意化 的色彩。但是,情感永远大于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感情”不是作家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而是心灵感悟出来的。而这种语情感悟则直接源于语言接受者用心灵拥抱语言时所产生的思维和情感的震颤。 这种震颤看来虽然难以靠阅读者的主观意识去准确的定位和调控,但它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灵悟等综 合作用的集成,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近乎“跟着感觉走”的心理沟通与语情禅悟。心理学 与美学的思维方式为这种语情感悟大开了方便之门,使人们从体味言外之意、话外之旨、文外之致入手,利用 通感和顿悟,去心领神会语情的内涵,收到以少胜多、神与物游、言有尽而悟无穷的语情理解效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 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里提到的“那种愉悦”,其实就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活动,是产生于语情感悟基础上的特殊心灵感应现象。“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 刘勰不仅指出了语言创造中的情感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了语情感悟在学习情境中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 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一位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他就有 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

  &nbs

[1] [2] [3]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相关文章: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04-29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04-27

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认识与运用05-01

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04-29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情境与兴趣的运用05-01

情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04-29

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04-29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04-28

化学教学中创设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05-01

情境教学模式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