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探究性阅读的前奏:写出原初感悟
探究性阅读的前奏:写出原初感悟阅读也是研究,而研究是最个性化的事情。所以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没有感受,任何先验的观点都是苍白的;没有具体的感悟,阅读研究只能是肤浅的;没有形成书面的感悟文字,探究性阅读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机会和权利,让他们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自由联想想象,捕捉个体对作品的原初感悟,把“快意如闪电欲喷”的快乐体验用笔用“心”写下来,为研究学习铺路奠基,使之成为探究性学习的有力前奏。
一、学习观念和阅读规律的要求
(一)学习新观念。
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学习是动态生成的,是学习者自主能动地生成知识,而非由外部力量按模型塑造而成。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处理,新知纳入旧知,形成个人的认知结构。“未来的学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必须把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对象变成自己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自己的主体。”
从现代认知理论看,人类生存环境呈现多元、多变状态,事物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知识有模糊性主观性色彩,千变万化,甚至不可控制。个体理解时,不自觉地利用感悟、联想、推测、想象弥补对客体认知的不充分、不清晰。学习过程中,主体以特有的经验、方式对现实事物选择、修正,赋予独特的意义。因此,要鼓励学生以主人的姿态,放开手脚,亲历亲为,用意会、感受、想象的方法,促进实践活动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
(二)阅读认知规律
阅读是自主的行为。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看,学生的基础、速度、方式、个性潜质不同,可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以及成果的展现形式。他人的分析代替不了自己的阅读实践,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教师不要介入学习研究状态,不要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求学生统解、甚解,而应该尊重感悟的个性,赋予学生民主权利,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以最大程度个性化的方式,接触语文材料,掌握语文规律,积累个人体验,促其创造、自由发展。写出原初感悟就是最大的自主学习。
阅读是对话的过程。从接受理论看,读者是创造力量,是文本意义的积极生成者和最后完成者。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和作品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意义在被读悟前是潜在的存在,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有“朦胧性”:“古人之言,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融合了他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打上了鲜明的个性印痕。自由抒写感悟,构建了与文本平等自由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写出个性的激越敏感的原初感悟,这是最切实的对话途径。
阅读的理想状态是自由对话。阅读就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要给学生创造心理安全场和自由度,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自由地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思想感情世界。学生的感悟受其知识、阅历、世界观的影响,可能肤浅、不全
[1] [2] [3]
【探究性阅读的前奏:写出原初感悟】相关文章:
前奏04-29
审视探究性阅读教学04-29
寻找原初的女神04-28
屈原初中作文04-30
前奏曲04-29
夏的前奏作文07-13
六一的前奏作文11-18
阅读两篇佳作写出品析体会04-28
载人登月前奏05-03
义卖前奏曲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