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向度

时间:2023-04-30 05:14:4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向度

语文学科学什么,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祖国语文”而非“祖国语言”,措词异乎寻常,耐人寻味。或许是为避免人们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理解的以概偏全,抑或是为平息在“语文”涵义的意见纷争而作出选择。的确用心良苦。然而,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名称,它代表的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教育的课程。按叶圣陶先生的解说,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称。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其本质属性就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因此,对语文本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预设,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效能的大小。

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向度

一. 把握语文本质,明确价值向度

1. 辨析语文的本质

对语文本质问题,自古就有“文道之争” ,或是只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所载的文化,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或是只突出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语言形式。“文”“道”有机结合,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阅读中热衷于课文内容分析,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当作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围绕着课文内容理解来进行,即强调文本内容的“意化”过程,因文阐道,因道悟文,相得益漳。

现代语文教育中转变为“工具性和思想性” 。提出;“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实现知识性,思想性双重教学目标,突出的是语言和思维、思想的统一,即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又演化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这里,突出“语言这个工具 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 ,对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千万不能阉割。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想达到目的,目前最具本色又最有实效的方法就是“读”。通过读,让学生接触文中哪些生疏而精炼的语言,不知不觉地吸纳与发展语言,形成良好地语感,培养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读,让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大量的,美的语言材料和感性认识,加宽加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为自己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通过读,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反复吟咏中体会美,懂得美;通过读,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多角度接受语言材料的全息刺激,以培养语言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2. 从《课程标准》核心理念看语文教育价值向度

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为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工具性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和人格培养上。因为语言是交际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先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人文性突出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文化性。《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重

[1] [2] 

【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向度】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人生价值论的现世向度04-29

思维认识的缺憾向度04-30

司法公正的向度04-28

游戏的教育价值12-28

谈谈对教育价值的认同04-28

德行教育与价值认同05-01

语文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及操作策略探析04-27

人的困境的自然向度与人的中介05-02

张载哲学的本体结构及其向度04-27

关于实践标准的主体向度问题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