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论文

时间:2023-05-02 04:45:13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论文

  摘要: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最高追求。文章从空白、气韵、音腔三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了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期望将中国音乐传统与西方小提琴演奏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反映中国音乐的精髓。

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论文

  关键词:意境 留白 气韵 音腔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思想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话题。因之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是中国艺术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最高追求。研究和探讨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是探讨中国小提琴艺术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同时,对于中国小提琴音乐能从音乐的本质上体现人类的审美追求,从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追求“静、虚、淡、远”。由“静”所步入的意境感是“幽深”“飘渺”和“空灵”。许多小提琴经典之作如《夏夜》《渔舟唱晚》等都弥漫了清静、淡雅的音乐意境,使人回味无穷。“虚”在音乐中主要表现为音量的幽静微弱,音色的空灵淡漠,和演奏的舒展徐缓,它们共同表现出幽深、飘渺的意境;“淡”则蕴藏着中国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远”是由声音渐虚、渐微、渐静所产生的空间效果,通常是以悠长、舒缓的乐音逐渐将思绪、意境引向远方,以得其弦外之音,音外之韵。

  一、空白

  宗白华说:“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①人们对出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空白有一种特别的领会,听音乐往往会在音与音之间的停顿(空)处感觉出“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境。山水画中大幅面的空白,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戏剧舞台上简洁的舞台装置及表演招式等让人玩味无穷、沉醉其中。这些空白往往是透露艺术旨意的玄关,展示了中国艺术独特的艺术境界。因此中国艺术非常讲究留白。

  1休止的留白

  钱钟书如是注释“大音希声”:“聆乐时每有听于无声之境。……寂之于声,或为先声,或为遗响,当声之无,有声之用。……静故曰‘希声’,虽‘希声’而蕴响酝响,是谓‘大音’。”②白居易也曾在多篇文章里论及无声之美,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筝》)等。留白成为表现淡泊、空灵的至法,以留白引发出心底的感悟。

  就小提琴而言,它是一件以演奏旋律为主的乐器,因此,它与我国民族音乐有着共同的内在联系——善于展现中国音乐的旋律线形美。以单线思维为主的中国小提琴音乐,生成于民族语言的音响特色,抑扬顿挫婉转多彩,具有自然挥洒的灵性。坦荡的空灵美时常是用一根单线条并以白描的方式勾勒出来,将音乐形象与情感表现得抽象而虚幻,以体现感性生命的张力和节律。在音乐旋律蜿蜒起伏、百转千回的线形流动中,虚实、迟速、强弱之变化呈现出中国音乐特有的意境美。而其间存在的休止符所提示的音响间隙,仿佛书画家笔下“笔断意连”的留白,意蕴深长。这无声的间隙表面上虽说是音响的暂时阻断,但内在却通过无声的处理延续着乐思的流向。它是线条存在的隐性方式,具有“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之美感效应。因此演奏时可运用气息以气贯之,产生气韵一体的线条运转的美感。

  2散节拍的留白

  中国音乐重于节奏的自由表现,不拘泥于西方音乐那种固定框架的积聚表现。其速度感不在于拍子的多少,而在于音序的排列,乐曲常呈现出一种“散”形时间结构状态。这种在时间流程中体现出的张弛、起伏以及抑扬顿挫,使得中国人的艺术思想表达自古以来就呈现着一种高度的自由和浪漫,为演奏者留下了极大的创造空间,也为欣赏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如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的引子部分,以散板的模式,完整地演奏稍加改编的“飞歌”曲调。在这里音乐速度极为自由,速度标记仅仅是一个模糊的约定,演奏者可以随着乐思,随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即兴发挥。琴声在明亮的高音区自由地持续一段弹性时间,突然轻轻控制住,使情绪到了高潮处,欲扬故抑。这在听者感觉里,反倒生出了无限遐想,展现出苗岭晨曦初露的静谧情景。接着,小提琴借用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以即兴、直觉的自由速度,模拟出百鸟清脆婉转的鸣唱,一段飞弓过后以上滑音与下滑音的奏法,使序奏在缓缓的歌唱性的余音中结束。这种散节拍极大地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张力,使音乐有了即兴抒发情感的空间。  3。演奏的留白

  小提琴家薛伟在谈到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演奏方法时多次提到:“中国艺术讲究留白,要有空间感,中国音乐与此相同。演奏中国乐曲要有清淡、留白的手法,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这里所说的留白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凡是那些在演奏中依作品需要、演奏者个人的审美体验对作品所作留有余地的处理,我们均可称之为留白。如演奏小提琴独奏曲《夏夜》,小提琴一开始用悠长的气息在主音上由mp进入,渐强到A音上的颤音,优美深情,回到主音时渐弱。一般的处理是把这个尾音拉足时值,这样能使音乐悠扬,流畅。但如果我们在这里作留白处理,将能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意境:空灵的静默,虚实、强弱的对比能马上把人带入水墨画式的云淡风轻的夏夜之中,也给人惬意的遐想空间。

  二、气韵

  “气”与“韵”是我国民族传统美学中的一对范畴。五代画家荆浩的《笔法记》释气韵曰:“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气与韵这一对范畴,既是艺术创造追求的最高目标,又是艺术审美的神奇境界。”③中国音乐给予人的常常是气韵生动的线条美,着重于音乐的横向流动与节奏的自然铺陈,辅之以音乐细节的生动刻画,有着貌似无意苛求、实则有心雕琢的散文式结构。因此,中国音乐更讲究悠长、连绵贯通的气息。这就需要演奏者具有很强的结构意识,以韵传神,追求气韵生动。在这里,“气”是通过全曲的架构而成立,恰似一根无形的引线,贯穿着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即使音乐处于无声状态时,也需要用气将其连贯。“韵”则体现在对乐音所作的一些装饰性变化和力度、速度及音色的处理中,它是艺术形象得以鲜活的动力。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对梁祝这一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进行概括,全曲紧紧把握住相爱、抗婚、化蝶三个重要的戏剧场面,将其分别作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乐曲无论从音乐的逻辑性方面,还是从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旋律委婉起伏,其音色、音势的动态变化所蕴含的特殊韵味,正是一种民族审美定势的反映。其细节之间,悲欢离合,连同其复杂的技术技巧,都呈现为变化多端。演奏时,我们应把握其逻辑严密的曲式结构,掌握其柔中有刚的总体的“气”的特点,同时从音色、装饰音、节奏节拍上努力体现其丰富的细节的“韵”的特点,注意其细节之间表现力上的差别,用“气”把这些充满丰富语气和表情的乐音连为一个统一体,使音乐呈现出整体的意境美。

  三、音腔

  音乐是语速、语音、语调甚至句歇等语言因素的抽象。任何国家的音乐都是基于其民族使用的语言。中国语言的特点是一字多音,一字多声,一声多韵。很多音乐都是根据这些特点而产生。中国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体现在音乐中即为动静相宜的韵律感、此起彼伏的流动感,由此影响到地方民歌、曲艺、戏曲的风格。长期以来,民间音乐家在唱习传统的工尺谱时总要依自己的喜好额外加上许多“味儿”(滑音)和“阿口”(衬字)。这种民间音乐特有的音腔使得音乐充满活泼的生命力。根植于中国民间沃土的中国小提琴音乐也相应地带上了特有的声腔韵味。例如《梁祝》由越剧唱腔的音调演化而来,因此带有越剧秀丽委婉的意境;《喜见光明》的中部采用了粤剧唱腔的乙反调,有广东音乐哀婉动人的意境;《牧歌》以内蒙古民歌为基础发展而成,全曲渗透着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意境。

  音腔既能体现音乐的内核,又能体现音乐表现手段、音与音之间连接时的紧张度及其解决方式,甚至每个音自身的变化。每个音在力度、音色和音高上的变化都有民族特点。在如何传神地表现中国小提琴音乐的音腔这一问题上,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主张“内心歌唱带两手,两手顺从跟着走”。平时应曲不离口,不断琢磨体现具体乐曲风格的“腔”的韵味。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一首表现塔吉克民族热情奔放性格的音乐,增二度与装饰性半音的广泛运用是塔吉克民族音乐的特征所在。由此出现的带腔现象使乐曲别具宽广、自由、高亢的意境,仿佛将人们带入了神秘的西域高原。这是我们在演奏中所要注意并着力表现的。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滑音演奏来体现这一音腔特点。以开头“纵情高歌”的主题为例(见谱例二),第一小节的降la与si之间,第二小节的降mi与re之间,可作带腔处理。为了体现特有的韵味,注意手指滑动的速度、音高以及与揉音的配合。第四小节的si与do之间,音乐要求很连,这是反复吟唱可以琢磨出来的解决紧张度的方式。我们采取2—2的同指换把,由此产生的滑音能传神地表达乐曲的民族风格。因此,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演奏应重视音腔的表现,通过有特色的揉弦、滑音、颤音等来表现中国音乐特有的意境。

  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体现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其独有的意境美作为音乐审美的最高追求,使得音乐艺术审美表现形式得到更加丰富的扩展,使音乐艺术更加具有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对中国小提琴音乐意境的追求,需要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及各种审美趣味的深入学习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音乐的意境。

【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性表现电影音乐论文04-30

浅论审美主体生成意境的内在表现04-29

性情与中国书法及文学之关系 - 毕业论文04-30

中国之魂04-28

小学音乐教学之生活化探讨论文05-02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探讨论文05-02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之对策分析毕业论文04-29

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和当代人人音乐学科论文05-01

对油画雪景中的意境初论文04-30

中国之美作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