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时间:2023-05-06 17:45:33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1.从后现代视角发现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喜欢体育课并非是体育教师教学好于其他科目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体育自身得到健身娱乐功能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但目前学校体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体育教师存在言语粗暴、过于严厉甚至要求苛刻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缺少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当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所教的动作技术时,教师就会觉得是因为学生太笨,得出朽木不可雕的结论,然后大发脾气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与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背离的。另外,当前体育教学还存在机械式的教学,为了教授技术动作而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灌输,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感觉越来越无聊,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反对长期以来被中外教育领域看作是现代课程“圣经”的泰勒式的“机械课程论”,这种机械教育视学生为机器,把教育作为一个机械的过程。即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好已坏仅仅是凭借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多少来评判,而容易忽视额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在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审视下显得机械、简单、刻板、僵硬的特点。学校体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其次,还存在强迫式体育运动情况,参与体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内心的情趣所致,而是一种强迫,家长强迫孩子运动、老师强迫学生运动。体育运动变成了学生负担,体育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恰恰相反是无休止的烦躁与痛苦,这样的一种被迫运动状态如何能使身心得到锻炼,最多也不过是及格万岁罢了,“其结果是学习对学生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苦役;不是灵性的滋养,而是精神的荒芜”正如美国教育家卡伯莱早在1916年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工厂,学生在其中作为原材料将被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各式各样的需求。后现代教育思维认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不是机器,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学习、考试都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活出生命,活出尊严,活得快乐,活得舒展;而不是活得机械,活得萎缩,活得憋屈,活得痛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是把学生引向‘活’路,而不是用无生命的知识积压他们本来存有的创造空间,把他们逼上死路。”

  2.后现代教育观点给学校体育的启示

  2.1体育课应重视身心合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应懂得视学生的身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对分裂学生的身心。我们面前的学生不是身心分离的,而是身心一体的,他们是“整合成一体的人的存在。”因此,整合教育强调对学生身体的重视,强调学生身心愉悦对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身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怀特海看来,“当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级的学生在那儿高兴。

  2.2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与感受

  运动应该是一种宣泄,一种释放,或者说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能够体会这种参与的良好感受要比学生被迫的学到一点点技能要重要的多。在我看来,参与的热情和感受的获得要比技能本身重要,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学习,但是在课程结束不久,由于疏于练习和缺少参与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就会迅速的忘掉学习过的动作技术,而当时获得的感受是很久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校、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各级学校、家长、甚至全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关注不够,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机会也是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之下,美国很多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把学生的体育特长、体育参与等情况作为一项指标来综合考核学生是否能被入取的标准。

  2.4体育教学要更多地接触自然

  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融于自然,而并非是现代工业提倡的征服自然,因为自然是无法征服的,它有着自身的规律,试图征服它滥用它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可估量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正在遭受西方国家几十年前曾经遭受过的征服自然留下的后果,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就是最好的例子。体育课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学校可以利用本校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等有力条件开设和自然界联系紧密的体育项目课程,“靠山开山,靠水开水,”比如离山区较近的学校可以开设爬山、户外越野等项目,接近湖海的可以开设划艇、游泳潜水甚至冲浪等项目。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相关文章:

后现代思维的法理学意义04-30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维下假说的运用04-28

浅谈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论文05-01

谈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论文05-02

体育论文06-14

小学体育论文06-11

大学体育论文06-20

大学体育论文04-27

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特征--从自组织动力学的观点看04-29

联想思维与“大语文”教育04-30